第七十五回
贾秋华重择如意郎
贾巡抚履新左侍郎
世事变化莫测,爱情奥妙无穷。一个是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一个是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符贤身亡不久,秋华病刚痊愈,就遇见承龙了。
秋华于正月十三离开无锡,今天是六月十三,刚好相隔五个月,去时命在旦夕,回来青春焕发。她婷婷娜娜地回到故地,走进熟识的院落,心中激动非常,感慨万千。
她和承龙一见如故,谈今论古,话语投机。蒋承龙案头上放着多本书籍,秋华无话找话,随手捡了本《资治通鉴》便扯开了。她不愧为博古通今的巡抚千金,翻着书说:这是一部好书,既是内容广博的史料汇集,又是内涵丰富的治世指南,是一部难得的宝典!
高见高见!小姐对此书颇有见解!想必已读过多遍承龙欣然地说。
只是初粗地看过,没有专门研读。不像你们从政当官的,是必读的书本了。秋华说。
小姐过谦!小姐博学多才,想必对此书了解深透。它凝聚了多少先古贤哲的卓越智慧、毕生精力,才成就了这部巨著。承龙说。
说得甚是!是十几代,乃至几十代志士仁人,倾注无数心血著成的。司马光收集了从战国时代起的一千三百多年的经典史作。秋华说。
它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史实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研学性,是经验,是教训,是哲言,是警语,是勇者的探索,是智者的感悟。承龙道。
它详略地记载叙说了那个时期,朝代兴衰、君王成败的典型事例及因果联系,对治国安邦很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秋华说。
中华历史悠久,几千年之东方古国,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各业鼎新追波逐浪,文可以承载古今。承龙有感而发。
华夏疆域广袤,上万里的中原沃野,风俗演绎流光溢彩,诸行献技巧夺天工,艺能够融会星辰。秋华随口对应。
孔孟以来,有多少文人学子,锲而不舍,上下求索,共同造就了中华璀璨文化。承龙仍高谈阔论。
不过,虽然是文明国度,仍充斥着世俗偏见、愚昧无知,甚至是腐朽糟粕的东西。秋华则转了话锋。
我也有同感!当今朝野确实存在以大国自居、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情形,看不到外部世界的精彩,看不到自身潜在的危机,缺乏与时俱进、改弦更张的勇气和能力!承龙顾不上官场讳忌道。
不说别的,在男女这点上就太无公允了!为何女子不能科举、不可从政看不到女人的智慧,扼杀了女人的才能。秋华愤愤不平地说。
不愧为千金玉体,自叹须眉之所不及!你真是位有学识、有才艺、有主张、有远虑的奇女子!承龙称赏道。
过奖过奖!只是平凡的小女子,有何能耐与男子汉相媲美谢谢赏识!小女我只是天真的幻想而已,在现实面前,在当今时势下,哪有施展之机!终究是被人摆布、任人宰割的羔羊罢了!秋华感叹道。
难得难得!真是女中才俊。小姐学问深厚,相貌出众,品性贤淑,志存高远,只可叹怀才不遇、世道无公,晚生十分理解和钦慕!承龙诚然地说。
难求难求!自古知音难求。总算又遇到能看懂我的知己了!太爷如此理解、赏识我,使我欣喜万分!刚才如出言不逊,请多包涵。秋华谦然地说。
哪里哪里!请小姐不要叫我太爷、老爷的,就叫承龙好了。与小姐交谈甚是开心,只希望多些这样的机会。承龙由衷地说。
两人的谈话,听起来东拉西扯、漫无边际,却不难看出他俩志趣相仿、学识相当、言谈合拍。这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相逢何必曾相识。虽然他俩初次相遇,但十分投缘、胜似故交,谈得非常融洽,说着说着,不觉已是夕阳西下。
李纨、黄岚、袭人她们见他俩谈吐自如、亲密无间,心中欣喜不已,干脆差厨夫将饭菜送了进去,让两人边吃边聊。他们继续谈天说地,从四书五经到赋诗词曲,从历史传记到琴棋书画,漫无边际,无所不谈。当谈到戏文时,承龙便唱起《西厢记》中《琴声》一曲。秋华见旁边放有空笔筒和戒尺,随手拿起配合其曲子打击起来。其曲词是:
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佩叮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铁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秋华这五个月在妙净师太那里,玩得最多的是敲木鱼,所以敲击起来得心应手,与曲调节拍非常对板,大增气氛。承龙声音刚落,秋华接着说:君唱了一段!这曲子很是好听,我也喜欢。承龙就连忙拿起一把二胡,因断了弦,便急用手拍着蛇皮琴筒,伴着她的段子。她唱喏:
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竹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收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连结丝桐。
承龙一边随节奏抱着二胡拍,一边接着唱,好像南方民间艺人的唱道情:
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下,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秋华随接唱喏:
他那里相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
由此可见,他俩无论唱腔和伴奏都配合得很是合拍和默契,双方融会在愉悦和欢欣之中。秋华心中荡漾起微微波澜,把前时的不幸、痛苦忘却得一干二净。她情不自禁地吟诗一首:
普救楼堂僧敲钟,西厢阁上理丝桐。
更深月下动花影,夜半房中细语浓。
承龙看见她的诗尚未说完,是着意留下叫他续的,遂立即和上:
害病张生情切切,莺莺慰藉步匆匆。
夫人悔约鸳鸯拆,巧妙红娘撮合缝。
秋华和承龙在房内谈得情投意合,而李纨、宝钗她们在外间争论得面红耳赤。首先是李纨提出一个伦理问题,她严肃地说:看样子华儿与承龙蛮有缘,可惜呀!可惜他俩不合适相配!虽然妙姑和四姑娘已有指意,我看有些欠妥!
有何不妥太太说的是因为华儿成过亲,再婚似乎不妥是吗宝钗直率地说。
是这样,如若不是秋华的话,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我伤害秋华太多太惨了,险些害得她没了命,所以不敢再来阻止。李纨说。
我与太太的看法相近。所不同的是,我打心底里喜欢秋华,十分希望她成为我的儿媳妇,不过高攀了!袭人道。
不是你高攀,而是我高攀了,说起来华儿是成过亲的人。黄岚接下不无感慨地说,按习俗女子再婚是不光彩的事,其实是不平等、不公允,也不人道的。像华儿这样一个活蹦乱跳的妙龄女孩,也要孤身一人去从一而终
岚嫂子说得对,别难过!女子再婚应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的感受已经是够深切了,用不着犹豫不决!现在女子再婚已不是新鲜事,如果小彩不能,哪来焙茗续妻况且四姑娘和妙姑有意撮合,这就是天意、就是姻缘!宝钗说。
这里有必要插一下秋华在紫金山疗治的情况。当时秋华骨瘦如柴,天天发烧,人命危浅。论医术道教精于佛教,妙玉胜于惜春。道教注重解疾治患、固本强基,最喜欢仙丹妙药。妙玉的医术是仙霞师太亲传的:用什么仙水、仙草、仙丹之类,同时辅之以精神上调养,激活其行将关闭的心灵,把药物治疗和心理调疗结合起来。一天,妙净师太和紫金、紫鹃师太把秋华带上紫金山顶巅。妙玉指着东南方向,那长江下游缥缈的云山雾海,依稀见得,一队袅娜多姿、娇艳纷呈、群芳竞妍的女子,若隐若现地翩翩起舞。此时此刻,一位英俊飘逸的男儿从天而降,来到一位女子身边。这女孩见到他,似久别重逢的情侣,两人情投意合地亦歌亦舞。其舞姿之优美、歌声之清脆、情感之真切、动作之协谐,动人心弦,感人肺腑。
这时,妙姑递给秋华一颗仙丹。她服用后,便觉飘飘然地融进他们中去,与这位公子共舞,亦步亦趋。曼舞片刻,她问:冒昧请问,相公贵姓他答:蒋姓免贵!她接着问:相公贵庚何处人氏他再答:虚度二十有五,家住河南郑州。说着舞着,不知不觉中两人尽情地融合在一起。突然这公子的一口香气吹入她肺腑,霎时使其精神爽朗,身心松愉,青春焕然。
正当她如痴似醉地与这位公子情意缠绵时,猛听到妙姑说:差不多了,可以回去了!她睁眼一看,方知刚才是南柯一梦。美梦醒来,见自己躺在紫鹃师太怀里,便觉脸羞耳热,说:怎么不慎睡去!紫鹃师太,请见谅。
由于天作之合、前世姻缘,所以秋华见到承龙,如久别重逢的情侣一般。
可是李纨不知其中奥妙,还是固守在老框框内,顾虑地说:再者就是忌期的问题,姑爷才走了五个余月,行吗
忌期应是因人而异:贤者仁者、尊者爱者,忌期应该长;反之则短,甚至没有。这样才能彰显公允、表露爱憎。宝钗说。
还有一个是辈分,我看似乎欠妥,因为承龙是花蓉的胞弟,秋华是蓉儿的侄女。李纨说。
哪有这么多清规戒律的!宝钗不以为然地说,他俩根本没有血缘关系,蒋公子与贾秋华不存在辈分问题,谈不上不可相配的理由!你看,她俩一见钟情,可见前世就有姻缘,正是天赐良缘!
宝太太说得对!只要蒋公子不嫌弃,只要他俩恩爱,这就是缘分!我赞同。黄岚道。
说起来也是,秋华与我儿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因此不存在辈分问题,只要他俩钟情,是可以相匹配的。袭人接着明确地说,说句实话,我一直来喜欢秋华!我儿若娶得华儿为媳,这是他的福分,也是我蒋家的福气!
好好!那就这样定了,我们就等待喝喜酒是了!宝钗高兴地说。
谈着谈着,不觉更打三鼓。秋华与承龙方知夜半三更,才结束了长聊。秋华掌灯出来,见黄岚、袭人她们还在等候。母亲把她带进自己的卧室,说:菩萨保佑!华儿平安、健康地回到母亲身边,真是天大的庆幸!今晚与女儿同榻而眠,聊以慰藉思女之苦!
很高兴回到父母、祖母、弟妹身边!女儿也十分惦念父母!今晚与母亲同床,女儿无比地快活、温心!秋华激动地说。
华儿!你看承龙他怎么样,不错吧,看样子你们的共同话语不少黄岚最关心女儿今后的姻缘,就急着想了解他俩情况。秋华本就想告诉母亲的,于是说:也许是缘分,看到他心情很兴奋!是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不知母亲看法如何
母亲当然听你的看法!我看你俩很有共同话语,但愿是天意作合、前世修来!黄岚道。
正当李纨、黄岚她们准备起程回府时,忽报巡抚驾到。他来的目的:一是巡视常州与无锡等地情况,与周进、蒋承龙会会面,了解下情,体察民情;二是与太太、宝太太、夫人她们说说官升户部之事,便于早些准备。
前几天,贾兰接皇上圣旨,提升他为户部左侍郎,并要求在今秋上任。他考虑时间较紧,不巧母亲和夫人都不在身边,估计已到常州了,趁此过去一趟;刚好秋实两小口来南京拜望祖母和父母,尤其想看看姐姐。贾兰就和女儿、女婿、道儿一起赶到常州,才知母亲她们还在无锡,就由周进陪同前来。
贾兰和周进的到来,蒋知县惊喜紧张,便在县衙设宴接风。宝钗快言快语,首先举杯说:听到兰哥荣升户部侍郎,这是贾府的大喜,也是咱们的荣耀!让我们共同举杯,祝兰哥官场顺利、步步高升!
此刻,大家心情都异常激动,满满两桌全体起立,人人举杯齐祝兰哥官场顺利、步步高升!
由于宝钗带了个头,接下各人频频敬酒。秋华缓缓走到父母身边,彬彬有礼地向父亲敬酒说:恕女儿不孝,没有先回巡抚衙门向父亲请安!从紫金山直来太湖无锡,今向父亲敬酒一杯,表示歉意!
贾兰十分牵挂秋华,到无锡后才知华儿已经痊愈,见女儿容光焕发、娇颜添彩,心里比升迁还舒朗十倍。于是举杯道:奇迹奇迹,妙姑和四姑姑神仙也,想不到女儿恢复得如此神速!他一口干净后,接着说:华儿的完全康复,多赖祖上阴德,这是荣府的福祉!又是一件大喜事!值得庆贺!
的确是喜事一个接一个,还有一件喜事呢!宝钗说。
嗬!还有何喜事不妨说来听听!贾兰说。
秋华与蒋老爷有情缘!我和宝太太正想替他俩做媒,大人应允否雪雁说。
噢有这等事我初来乍到,不知详情,请母亲和夫人做主。贾兰表示。
承龙是很难得的人才,我满意!未知承龙和花太太意下如何黄岚说。
我曾多次说过,只要兰哥、黄夫人、太太认同!我们男方哪有不允之理!高攀,高攀了!袭人说。
李纨看黄岚已经表态了,再看秋华满心欢喜的样子,就表示:儿女婚姻历来都由父母做主。兰哥和媳妇同意了,我哪有不依之理。不过得要问问华儿的意思。
对对对!华儿也应该表一表个态度!宝钗说。
秋华打心眼儿喜欢承龙,但毕竟是刚刚经历悲戚,于是巧妙地说:祖母说过,女儿婚姻由父母做主,我听母亲的,由母亲说了算。
不知承龙意下如何也该表个态。趁这么多人一起,趁贾大人在,把它定下来!雪雁说。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承龙身上,等待他的反应。他不慌不忙地说:感谢诸位长辈!感谢大家看得起我。晚生与大小姐真是千里有缘,当然,只要贾大人、夫人、太太不嫌弃,便是我的荣幸和福分!
此时,厅堂内掌声四起,欢声笑语洋溢,史英、雪莲、薛芬、梅菲、周芳、秋实、周香她们纷拥过来,向他俩道喜祝贺!
贾兰皇命在身,在无锡没住几晚就与母亲、夫人打道回府了;接着秋实与周鹏转绍兴;宝钗与史英、薛芬、周芳、梅菲、雪莲她们回苏州;周进与雪雁去了常州;袭人和依莹仍留无锡,准备待到重阳前夕去南京,与贾兰、黄岚他们赴京同道回豫。
只是贾道提出,想陪大姐姐和依莹在此多玩几天。李纨要孙儿一道回去,怕与蒋姑娘又惹出事来;黄岚则认为依莹稳重,况且儿子现在还较为单纯,所以同意让道儿暂且留下。
重阳节前一天是李纨生日。节日过后,贾兰就要上京,南京那边有许多事情等着宝钗去一同考量照料。她就在九月初头与雪雁、花蓉、李黛、史英、雪莲、小红等相约赴宁。
九月初八李纨六十大寿那天。袭人和承龙、秋华、依莹,周芳、薛芬、梅菲、周香、莺儿等偕夫君也先后到达南京,各人都送来比较体面的寿礼。宝钗她们最先到来,就一起帮助布置寿堂、安排相关事宜。
寿堂放在李纨住处,摆设既堂皇又简洁,蜡烛红红火火,香烟袅袅娜娜,几张八仙桌摆满了猪羊鸡鸭及各种菜肴果盘。宝钗书写的硕大寿字中堂高挂,两边对联贴着: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
拜寿开始,鼓乐齐鸣,李纨中堂高坐,初有老祖宗之仪态。先由贾兰、黄岚率贾道、秋华、承龙向李氏行三跪九叩首礼,接着宝钗、袭人、雪雁、薛沙向她行三鞠躬礼,随后各晚辈夫妻成双作对来行一跪三叩首礼,最后是花蓉、史英、雪莲行鞠躬礼。
寿宴刚开始,绍兴府差人送上寿礼,传话周夫人秋实于九月初二顺产,生了个男孩,又给太太寿辰添喜。李纨听了,高兴得马上叫小杏与她一起点烛焚香,祭拜菩萨和祖宗。
寿宴过后,大家就帮着黄岚收拾行李,忙碌了一整天,各项准备基本就绪。宝钗发现路上备食不足。她们又赶忙煮了一锅藕糯糕,做了一筐黄桥烧饼,烹了几只三黄鸡和盐水鸭,烧了些豆腐干、鸡鸭蛋等,加上街里买的风味小吃,足够他们吃上一个月。贾兰经与李纨、宝钗她们商定,由黄岚、贾道陪同,原来丫头和烧火婆一起带上。林之孝夫妇也想跟随前往,继续侍候他们。宝钗认为他俩年事已高,加上女儿小彩刚刚分娩,需要多予关顾,还是建议二老去扬州,与女儿她们一起,以安享天年。
九月初十早晨,贾兰、黄岚和道儿一行起程。袭人和依莹陪随上路回转郑州。新任江苏巡抚对贾兰履新十分关切,为了保护他们路上安全,派出车骑保镖,护送进京。
临行时,李纨、宝钗率众亲戚送行;江苏巡抚、江宁府衙门大小官员和友人也前来相送。贾兰、黄岚向送行的各大小官员及亲朋好友一一拱手,致谢道别。
黄岚没走几步,突然回身,跑来抱住宝钗,含泪道:宝太太!我舍不得离开您,贾府有今天,离不开您的心血和汗水!您过人的智慧和才能,您宽厚的胸襟和德性,晚辈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您付出的实在太多了!您个人的生活,侄媳我全然理解和支持!祝您俩白头偕老、幸福一生!请多保重!
谢谢!知我者唯岚嫂也!好人虽多,知己难逢!祝你一路平安!宝钗含泪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