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红楼再梦 > 第二十七回

第二十七回
运河中史英擒匪首
高邮境贾环抗官兵
猖狂盗贼聚高邮,官府哀声叹自羞。
七尺男儿无妙策,江东女侠有谋筹。
史英和杨柳、杨梅此次高邮探察,收获匪浅,不仅查明赃物去向,还发现了贼窝。她们欣喜若狂地回到扬州,当即向知府作了禀报。李瑞满意地说:好好!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探案出现重大转机。辛苦你们了!下一步该是派兵清剿了。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接下来如何行动。史英问:李大人,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你们说呢先听听你的看法。李瑞思考着说。
擒贼先擒王,我们趁此机会,先把匪首擒来。史英说。
李瑞自恃手中掌有调兵的权力,认为她们三个黄毛丫头哪对付得了!提出派重兵出击的意见,说:谈何容易,我们曾多次派兵清剿,屡屡无果,你们三个丫头哪是他们的对手需要多他们几倍的兵力,才能对付。
史英虽然自有谋略,还没有十分把握,不好意思在知府面前逞能,就去向宝钗禀告。宝钗听后欣喜地说:太好了!机会难得!李大人怎么打算
李大人说准备派重兵攻打,您看怎样史英说。
你们的看法呢先听听你们的高见。宝钗说。
应该智取,按昨天与他们说的,仍用去买布料这个办法,引蛇出洞,击其不意。史英说。
计策不错,我也以为不宜先用重兵,以智取为上。宝钗说。
至于如何智取为宜,我们也没想好,请您拿主意。史英说。
宝钗思忖了一会儿,走了出去,约半个时辰回来了。我刚才去过府里了,与李知府作了些商议。他改变了原来派重兵的打算,同意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想办法擒拿贼首,然后再派兵征剿。宝钗考虑了一下,接着说,后天仍旧只去你们三人,与昨天一样化装,雇一只无篷小四舱船,配两个武功高强的男子,一个摇桨,一个副撑。
这样可以,我就怕缺少撑船的老大,这两人很重要,万一老大出事,我们三人又不会摇桨把橹。史英说。
还要做到完全像个买卖人的样子,兵器藏在船底下,从江都码头下船,沿运河北上,丝毫没有官兵保护的迹象。宝钗说。
我明白您的用意,但不知为什么要到江都码头下船史英问。
要知道强盗不是傻瓜胚。宝钗接着解释道,他们可能后天一早就派人在路上侦察你们的动静了,还会在暗中沿途‘护航’你们。所以你们不能在扬州动身,此船必须在天亮前停靠在江都码头。你们只拿着一包沉甸甸的银子,走到江都下船,不能露出半点破绽,要做到天衣无缝。
我们明白了,这叫做诱其不疑、出其不意!史英说。
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只有这样才能迷惑敌方,在他们未加防范时,才能出其不意。宝钗说。
还要做哪些准备我总是有点担心。杨梅问。
担心什么!最大的顾忌是怕孤军深入、后无援兵,是吗宝钗说。
对对对,就是考虑这个问题。史英说。
这一条非常重要。李知府已派出百余官兵,分乘两艘有篷的运货船作掩护,在你们后约几箭之距,暗中保护你们。你们只管放心好了。宝钗说。
那两个女的要不要一起抓来史英问。
当然,两个土匪婆当然一起抓来,主要是三个匪首。宝钗说。
廿八早晨,她们按照宝钗的计划,赶到江都码头下船,不出所料,一到码头,便看到几个形迹可疑的人窥视着她们。她们的船开出后,这些人分两队步行北上,其中几人匆忙先走,另几个则缓慢地与船齐头并进,还不时地前顾后瞻。
她们的船航驶一段路后,发现旁边有两艘小舟尾随其后,史英知道是来监视她们的盗贼之船。为了麻痹他们,由杨氏姐妹前去搭讪。她俩立在船上招呼道:小哥,你们的船上哪
我们到高邮去,你们呢小舟上的人说。
正好,我们也到高邮!请你们在先,我们不识水路。杨梅应。
你们没去过高邮那你到高邮做什么小舟上另一人问。
我们是买蛋的,高邮经常去的,乘船是第一次。杨柳说。
四月的天气,河面南风送爽,顺风行舟。中午辰光,船到指定的地方,就在运河中抛锚停泊,五人不慌不忙地吃起中饭来。这时从芦苇丛中驶出三艘渔船,史英轻声道:他们来了,作好准备!说后,见一船上站着那天的两个妇女和王银两,由杨柳出面高声地喊:大姐,你们来啦!
你们也来啦!东西带来了吗两妇女异口同声。
带来了!你们的货带来了吗杨柳说。
也带来了。两女子应。
很好!你们守信用,过来吧。杨柳道。
三船慢悠悠地向她们靠拢。接着他们三人同时上了史英的船。王银两双眼盯住史英手中的包袱,问:银子带齐了没有
三百五十两,一两不少。你呢杨梅说。
拿来了,在船上。王银两说。
很好,说话算数。请把东西搬上来。杨柳说。
慢!先付款后交货,免得搬上搬下。王银两说。
不行!说好了的,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的。杨梅道。
王银两看史英把包袱拿得牢牢的,心想:反正银子送上门了,怕什么等会儿连人带船统统带走,这三个女孩挺漂亮的,人财两得。于是,他挥手示意,说:把东西搬上去。
每条船上都还有几个匪徒,他们应了声,便急忙把布匹搬上史英的船,约搬了三四十匹就不搬了。史英问:为什么不搬了
王银两说:先把银子拿过来!否则麻烦。
史英为了把东西全部拿回,还是忍住气说:先把东西搬完,货物清点后再付款!反正我们人也在这里,有什么麻烦的如果少了一两银子的话,连人带船都扣押这里好了。
王银两眉开眼笑地说:好,爽快。接着对手下道,搬,统统地搬上来。这样很快把九十多匹面料全部搬好。他挥手说:请你们把船驶到我们那里去,我的老板想请你们吃饭。
谢谢,不必客气。我们就要回去。史英说。
哈哈哈!这可由不得你们了!好大的面子,我们老板请你们,哪有不去之理务必与我一起去。王银两说。
你想把船和人都带去史英不慌不忙地问。
总算你聪明,我三百五十银子和你三个姑娘都要。王银两狞笑着说。
那要问问本姑娘肯不肯。史英提高嗓子。
不肯也得肯。王银两面目狰狞地说。
那就看你的本事了。史英说着,用右脚尖挑出藏在舱底的宝剑到右手,左手拿着包袱,摆开架势。
王银两说声上!所有的匪盗一起上来想抢她的包。这些人哪里是史英的对手,她用剑一挡,他们连退数步。她迅速将剑插腰间、包转背上,右手顺势抓住王银两前胸,轻轻一吊,像吊小鸡似地提到半空,甩倒舱里。她上右脚踩在他的后颈,再来一个大蟒扫尾,把几个男的扫到河里。杨柳、杨梅也乘势上得船前将两个匪婆手到擒来,很快制服了这批匪盗。
不一会儿,突然从芦苇丛中冒出片片小舟,一齐向史英这条船围过来,匪徒高喊:把三个婆娘抓来!看她往哪里逃!
来吧!不要命的都过来吧!史英操着湖南口音。
同船上的两个男的早已把王银两捆得严严实实。史英威风凛凛地站在船头,似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匪徒跳上几个被击退几个,三三两两地坠落河里。史英未开杀戒,所以仍剑不出鞘。
匪徒越来越多,看来他们已经倾巢出动了,其中一个立在大船上比划,喊:你们把她包围住,看三个婆娘往哪里跑
史英估计这个可能是匪首贾王伯了,于是说:有种的上来吧!本姑娘正等着你呢!
这时,匪徒们已把史英的船团团围住,大有插翅难飞之势。杨氏姐妹惊恐不已,两个男子不停颤栗,史英却精神抖擞地说:你们别怕!一切由我一人对付好了,你们把这三人管牢,不能让他们跑了!她考虑怎样把这个假王八擒拿到手于是宝剑出鞘,寒光四射,纵身一跳,向匪首站的那条船飞跃过去。
匪首身边有个自以为功夫了得的保镖,急忙前来迎战,只在上空斗了两个来回,史英一剑划去,那人就身首异处,落入河中,血染水红。
匪首见状,吓得双脚发抖,摇晃几下便跌入河中。待史英跳到该船,其他匪徒也都遁入河里了。因她不识水性,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匪首被众匪徒救回去了。她回过头来,见自己这条船匪徒蜂拥而上,正与杨柳姐妹等刀剑拼刃。她怕他们有失,即刻纵身腾飞回来。
史英一到,就俯身猛扫连环腿,一下子把多个匪贼踢落水中。几个有三脚猫功夫的,急忙跳回他们船上,继续摆出架势。史英喝道:你们一起上来吧,本姑娘要领教领教你们的刀法了。
不一会儿,落水的匪徒也大多爬上了船,几十号人,分多条小船,又马步横刀,一齐围杀过来。史英一剑削去,两三个匪徒急忙招架,钢刀遂成两截;转位再削一剑,又有几个贼盗手臂手指砍落,鲜血淋漓;第三剑一撩,多人的辫子被割除,几个成了半秃子。史英感到好笑道:怎么啦!怎么一下子变成野和尚了!如若要你们性命,还能有头颅吗
史英只用半炷香的时间,干脆利落地掌控了战局,使他们胆战心惊,纷纷引舟后退!也使杨氏姐妹等看得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
等到后面两船中的官兵赶到,匪帮基本被制服,还有一些在芦苇丛中躲躲闪闪,想再寻时机。官兵们立即投入追击,很快活捉了五六个匪徒。其余的见大势不妙,慌忙逃窜,一眨眼工夫,便逃得无影无踪了。
史英她们就调转船头,押着匪首、匪婆等十来个虏匪凯旋。
这一振奋捷报,很快传遍扬州城。史英腰佩宝剑,飒爽英姿,与杨柳、杨梅等押解俘匪过来,沿街看热闹的人山人海,人人赞叹不已,无不拍手称爽!史英的武功又被绘声绘色地传扬开了。这无疑是对扬州百姓的莫大鼓舞、对匪寇黑帮的极大震慑。
史英有意押解经过广陵南路,还在金玉丝绸商行门前停留片刻,让匪首、匪婆示众,令虏贼把布料全部搬回店里,以提高商行的声望。
此时,宝钗、雪雁正在铺里。她俩一看,便认出这位匪首和两个匪婆了。
这个叫王银两的二号匪首,真实姓名王仁,是王夫人和薛姨妈的亲侄儿、凤姐儿的亲兄弟,也是宝钗的亲表哥。两个匪婆,原来都是贾府里服侍王熙凤的丫头,一个叫小红,一个唤丰儿。不知他们为何在此为非作歹,需要进一步审问才知道。
第二天早上,宝钗、雪雁、史英到达知府衙门,将情况禀报至李知府。经知府授权,由史英、杨柳、杨梅出面提审,宝钗、雪雁、袭人三人在幕后窥听。史英先提审匪首,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不改名,死不改姓,我名叫王银两。
你是哪里人必须从实招来。杨柳说。
河北人,不不不,老家东北,是东北人。王银两说。
为何到此史英问。
家乡遭遇天灾,逃荒到此。王银两说。
在幕后的三人再也忍耐不住了。宝钗先叫雪雁走出,看他还有什么话说。他一见雪雁,不觉心中一惊。雪雁问:你认识我吗
不认识,从未见过。王银两摇头说。
我倒认识你,你不要再装了!雪雁说。
你认错了,肯定认错了。王银两低下头说。
难道你也不认识我吗这时袭人也忍不住走出来。
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也许在街上见过。王银两狡猾地答。
不要再装了,只有老实认罪,才是你的出路!袭人道。
你在讲什么,我听不懂。王银两仍抵赖。
王仁,老实点!耍什么花招!眼看看我是谁,难道也不认识吗你对得起王夫人、对得起我母亲吗宝钗气得泪流满面地出来,接着说,王家造了什么孽,出了这样的孽子,真是气死我了。
表妹!这……王仁略显愧色,低下了头道,求表妹开恩!在此相见,我无地自容。我有罪,我该死。
你别再耍花招了,从实招来!否则死路一条。宝钗严厉警告道。
愿招,愿意招。王仁说。
招不招由你,我心都碎了!宝钗仍痛心疾首地说,我有你这个亲戚,感到羞耻!我心里难受呀!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她激动得语无伦次,气得话也说不出了,挥手示意说,把他带下去。
王仁被带下后,接着把两个妇人带上来审,仍由史英和杨家姐妹主审,宝钗、袭人和雪雁坐着旁听。她俩一上来看到宝钗她们三人,情绪立刻紧张起来,就膝盖跪地、头不抬、目不窥,装出没有看见的样子。杨柳先问:你俩还认识我们吗
认识认识,是买布的,不不,是买鸭蛋的。稍瘦的说。
你叫什么名字杨柳再问。
我……我,我叫小……小妹。稍瘦的说。
你呢你总不是大姐吧。杨梅说。
我不是大姐,我叫大妹。胖的说。
够狡猾的!真像个土匪婆。抬起头来看看。史英说。
民女不敢抬头。胖的说。
你是民女,你是良民天大的笑话。你说你的老公名叫贾王伯对吗杨柳说。
是说过,贾王伯也是做买卖的。胖的说。
你是稻草绳的老婆,是吗史英对稍瘦的问。
是的,我相公也是做买卖的。稍瘦的说。
小红、丰儿,你俩认识我们三人吗宝钗说。听她一说,两人立即双脚瘫软,在地上直打哆嗦。
我糊里糊涂,听不清你在说什么胖的还想抵赖。
放老实些吧!小红,你相公是贾芸对吗宝钗接着问道,丰儿,你相公就是贾环对吗我没有说错吧!想不到你两个竟做起土匪婆来了!
宝钗这么一讲,她俩仍不敢抬头,哭着说:宝二奶奶,袭人、雪雁姐姐,救救我们吧!我俩是被贾环、贾芸逼来的……
不要再说混话了。‘与恶人自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凤姐还在的时候,你丰儿就与贾环混在一起,府里除老爷外都知道。还有你小红与贾芸也早就有来往的。宝钗说。
丰儿,在宝太太面前还不老实认罪,以后悔之晚矣!现在王仁都招了。袭人说。
雪雁说:做人心地要正,当年在贾府的时候,环三爷也想与我混闹,我骂他几句,以后他就不敢了。现在你已经走到这个地步,只有从实招来,实事求是向宝太太说清楚,请求太太从宽发落!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年贾府败落时,贾环、王仁和贾芸因赌博输了钱,策划把巧姐儿拐卖了。此事被平儿识破而未能得逞,结果叫王夫人痛骂后,他们怕老爷回来受到挨棒责罚,加上丰儿与他俩鬼混的事也被平儿发觉,五人就在老爷从江南回来的第二天晚上,一起逃遁了。当时府里很忙乱,所以未能顾及,也没有追寻他们。
他们逃出后四处流浪,过着不人不鬼的生活,后来得知刘姥姥把巧姐儿嫁给姓周的财主了,而妒恨交加。一个是叔父,一个是舅父,竟勾结当地的一些流氓恶棍,合伙抄抢了周家大院,劫走许多钱物,巧姐的首饰也被洗劫一空,其中多数是凤姐的贵重饰品。这个亲舅父王仁还心安理得地说: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我王家的,现在物归原主了。
他们盗了周家后,影响很大,引起了官府的关切,随之派兵缉拿。这样,他们就沿运河南下,当时只有十来人,女的只是小红和丰儿两个。他们边走边抢,无恶不作,走到哪里,哪里就遭殃,大约几年后,才到达高邮。
高邮地处京杭运河中段,是交通大动脉,船来船往,非常繁华和热闹。贾环看中高邮,就在这里落脚生根,自称是东北逃荒到此,以难民身份在河边树林中搭棚落寨,开始时小打小闹,以偷为主、抢为辅,偷抢并来,后来逐渐发展到明目张胆地拦路打劫,抢劫过往船只、劫持漕运,从农户到店铺,从乡村到城镇,无所不抢,且胆子越来越大,气焰越来越嚣张,竟到了敢与官兵对抗的地步。
小红、丰儿经常在扬州城里探听消息,看到金玉丝绸商行生意兴隆,商品琳琅满目,就报告贾环、王仁,并实施抢劫。这只是千百起作案中的一例。
宝钗听了他们的大致交代后,怒不可遏地说:非得把贾环缉拿、把这帮土匪铲除,否则民无宁日。
王仁、小红、丰儿还坦白了贾环他们的主要动向及地点等有关情况。据此,李瑞召开专门会议,商讨乘胜追击的行动方案。这个计划当然是绝密的,宝钗、史英等全然不知。
自从那天王仁和小红、丰儿被俘后,贾环与贾芸心急如焚。从五人起家,南北闯荡二十多年,发展到百来号人,官兵屡次征剿都奈何不得,想不到在小小河沟里一下子失去三人,连老婆都丢掉了,只剩现在两人。他俩怨愤难消,准备伺机报复,即刻派人到扬州府城打探,不知通过何种渠道、什么手段,得到了扬州府要派兵再次清剿的情报,于是召集各股匪首商量,研究对策,并作了周密安排,趁此雪恨。
端阳节那天,阳光灿烂,万里晴空。由武官李铁、团练杨曳率领,约四五百人,分水、陆两路向高邮进发,一路上浩浩荡荡,气势雄壮。陆路人马直扑匪巢,却见空无一人;原来贾环、贾芸他们已经设下了空城计。匪帮以逸待劳,忽然火枪、土炮、乱箭齐发,打得官兵即刻溃不成军。
水路官兵几艘大船破浪开进。突然听得几声号角,只见片片小舟从芦苇丛中浮出,把官兵船只团团围住。贾环头戴面罩站在一船头,发号施令。
李铁指手斥:戴面罩者何许人也活像海盗,见不得人。你等好大胆子,竟敢拦截官兵船只。今天我们受命朝廷,为黎民百姓,前来荡寇缉贼,还不赶快束手就擒。
哈哈!原来是一批狗屎。你等有何资格受命天朝、标榜正义你我还不是同一路货色,都是明盗暗抢吗贾环圆睁眼讥讽。
真是一派胡言。我们是为尽忠朝廷、平定盗贼而来,还一方以太平,给百姓以安宁。李铁怒斥。
其实你比我更不要脸。我不要脸还戴着面罩,瞧你讲这话一点都不觉得脸红。我问你,你吃的是谁的住的是谁的穿的是谁的用的是谁的玩的是谁的还不是日里夜里挨门逐户地去逼去催、去刮去抄,与我们又有何异贾环继续嘲讽。
李铁一时语塞,想了想后说:你说的是皇粮国税!这是天经地义,怎可与盗抢相提并论你们贾府本也颇受朝廷恩宠却想不到出了个逆子,沦落江湖,贻害一方。
我祖上不也是为虎作伥吗虽然谋了个世袭仕禄,想不到一夜间被抄得倾家荡产,所有财富荣耀、美艳亲情、新欲旧梦顷刻化为乌有。因此,我决不会奴颜媚骨、卑躬屈膝,去重蹈覆辙了。贾环激动地说。
贾环,不要再强词夺理、文过饰非了。你贾家后裔不是至今仍光耀官场吗你两个侄子:贾兰位居苏州知府,贾桂现任吴江知县。宝太太更是深明大义、忧戚朝纲,对你的所作所为极为恼怒。虽然此次她未能亲自前来,但我希望你即刻悬崖勒马、改恶从善,切不可自绝于贾家,自绝于亲人。李铁劝导说。
你不讲这个婊子我还稍感心安,讲到她我更是怒火燃胸,积愤难平。同是贾政所生,我娘为人正直,从小吃了他家多少苦水。今日她有权有势,本该多加关照为怀,想不到对我这个山大王也要发难,赶尽杀绝。抓去我们兄弟、妻子,好为她的亲家朋友加功封赏。你说她是人吗贾环发恨地说。
看来贾府真是‘虽有亲父,安知其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其不为狼’也!李铁叹道。
这时,几艘官船纷纷报来:发现船底下有敲击声,船多处漏洞进水。
李铁急忙下去查看。贾环狞笑后,发令攻击。李铁慌忙组织抵抗,急令掉转船头,且战且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