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苏州府贾兰迎宾客
广陵路金玉遭盗贼
贾兰听到贾施、薛真等相认的消息,惊喜万分,当即前来见面;同时,吩咐设大宴欢迎。贾蔷马上调集有关人员,买菜、洗涤、烧火、搬桌子、移椅凳,忙忙碌碌。
贾桂接到请函,立即备轿,迅速出发。轿夫毫不懈怠,抬得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尽管他们竭尽全力,到达苏州府已是夜幕降临。
华灯初上,晚宴开始,客堂内灯火通明,一派喜庆气氛。宴席共设三桌,贾兰、贾桂、贾施、薛真、黄岚、李黛、薛芬、梅菲八人为一桌;中间一桌是李纨、宝钗、袭人、薛沙、雪雁、贾蔷和莺儿加上花蓉、史英;右边一桌是秋华、秋实、贾道等人,也是满满一桌。
李纨示意后,晚宴开始。贾兰致辞道:今天贾、薛两家大喜临门,喜从天降,降下两位弟弟和弟妹。这是家门之大幸,也是祖上之阴德、我们之福祉!我以大哥的身份,向弟弟、弟妹,向表弟、表弟妹表示敬意!祝贺你们回到自己的家门来!他接着说,这是值得庆贺的日子,是尤为激动的时刻。我提议,请各位举杯,为两位弟弟和两位弟妹的到来干杯!
干杯,干杯!敬酒声朗朗,碰杯声当当。气氛之热烈、菜肴之丰盛、心情之激动,一时难以细表。人人无比欣愉,个个开怀畅饮,喜气洋溢的场面可以说是贾府二十多年来的第一回。今晚最高兴的要算宝钗了,从此薛门有后,已断多年香火的薛家,有望香火延绵、后继有人。
此时,贾施与薛芬、薛真与梅菲双双走到李纨、宝钗跟前,笑逐颜开地向她俩敬酒。先是贾施敬酒说:今天能归宗贾府,有赖于上天保佑和祖上阴德!有赖于姆娘、婶娘认我这个侄儿,终于实现了二十年的心愿,满足了母亲的遗愿!我心情十分激动,非常感谢各位长辈和兄长对我如此热情的款待,叫我感激涕零。今借兄长之酒,先敬众位长辈一杯!说后,人人举杯,一饮而尽。
接着梅菲手拿酒杯上来,说:太太、姑母及众位长辈请!今日对我来说是三喜临门,一喜是终于归宗薛门,从此名正言顺地成为薛家媳妇,光明正大地继承宗祧;二喜是认识了姑母,从此有了亲人,再不会举目无亲;三喜是我借此机会郑重宣布,今天既是欢聚之时,也是我和薛真补办婚礼之日,借兰哥的酒宴,我以新娘的名义敬太太、宝太太及众位长辈喜酒一杯!
应该喝!应该喝!大家起立碰杯而干。
太太、姑母和长辈们请了!这时薛真上来敬酒说,我薛真有今日,全靠天恩祖德,也靠长辈提携。尤其是认了姑母以后,我可堂堂正正地成为薛家的后嗣。从今开始,继承薛家香火。我立誓,此生不能光宗耀祖,也要使薛家门庭生辉!万分感谢长辈及兄长们对我这个弃儿的器重,使我感激涕零。今借兄长之酒敬长辈及各位一杯!说后大家举杯一干而净。
接下自然是薛芬了,她与贾施喜上眉梢地上来敬酒,说:今日天降大喜,双喜临门。一喜是从此我可堂堂正正地成为贾府的人了;二是效菲妹之举,借太太、姑母、表哥的宴席,作为我俩的喜庆婚宴。今借之,来日必当偿还!我俩以新郎新娘身份,敬太太、姑母和众长辈喜酒一杯!
今日是贾、薛两家福星高照、大喜临门!喜庆加婚庆,喜上加喜!祝贺施哥与芬儿,真儿与梅菲喜结良缘!祝两对新人新婚幸福、地久天长、白头偕老、永结同心、恩恩爱爱、早生贵子。宝钗接着举杯说。
今日的确是大喜临门、喜从天降。李纨也举杯道,为贾施侄儿和薛真侄儿的归宗而干杯!她闭口不谈薛芬、梅菲俩,更不说对她俩结婚祝贺之言,不难听出对这两桩婚姻还是有保留意见的。
贾桂刚好赶上开宴。他上来热情洋溢地说:弟弟、表弟、弟嫂、表弟妹,请了!非常高兴见到你们,十分欢迎你们的光临!这是贾府的大喜,也是薛门的大幸!他接下举杯敬,请众位举杯,为庆贺四位的光临、为庆贺两对新人的新婚新喜而干杯!
此时,贾施、薛真俩热泪盈眶,不约而同地上来与贾桂握手致意,久久不肯松开。感情之真切,场面之动人,确实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在他们兄弟相见激情的感染下,薛芬、梅菲也效夫婿之举,上来与黄岚、李黛牵手。彼此之间亲热无比、珍重非常。
这时,不分辈分有别、年龄不同,都一起过来与薛芬、梅菲亲热一番,气氛之热烈不言而喻。
人逢喜事精神爽。宝钗酒力不错,加上晚上心情爽快,并无醉意,谈笑风生,显得格外兴奋。
而李纨则不同,随着年纪的增大,酒力也逐步减退。她虽然对贾施、薛真的出现感到十分高兴,只因上午在众人面前讲了些偏激的话,觉得无法收回,尤其是当时对贾施的态度过分,想想确实是自己说多了。更使她尴尬的是,薛芬和梅菲自称借今晚宴席成为她俩的结婚喜筵,迫使她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以后万一宝琴、岫烟责怪起来,也无话可说了,在这样的场面上又不好表示反对,想想有些为难;也许加上这几天过于劳累的原因,酒席过半,她觉得头晕头痛,眼睛晃荡,两脚弹抖,站立不住,险些倒地了,幸好被袭人扶着。
大太太的一晕,无疑给喜气洋洋的酒宴浇了一瓢冷水。大家一边急忙去搀扶她,一边立即请大夫来诊治,诊断结果是体质虚弱加饮酒过量所致,需要吃药和休息几天。
随着李纨的醉倒,酒席也不宣而散了。贾兰夫妇和秋华她们都忙着送太太回家,宝钗留着送客照料。贾蔷安排贾施、薛芬住到客栈,贾桂和李黛住在驿站,薛真、梅菲回到自己家中。
这时,雪雁过来与宝钗附耳说:金玉在外面,有急事!
扬州广陵南路金玉丝绸商行开业以来生意十分红火,以物美价廉、礼待诚信而名声远播。消息很快传遍扬州各地,引来顾客盈门,同时也传到了高邮县一伙劫匪的耳朵里。
高邮县地处京杭运河要道,自上年秋季以来少雨干旱,漕运常常在高邮搁浅。加上高邮知县年老昏庸,饱食终日而治理不力,因此这里聚集着不少匪徒贼盗。他们抢劫漕运,打劫商船,抢掠百姓钱财,给扬州等地的社会治安带来严重威胁。
这伙匪帮听到金玉丝绸商行生意兴旺,就起了劫掠之心。昨天晚上半夜辰光,十多个匪徒破门而入,个个手拿大刀、面目狰狞地闯了进来,见东西就抢,见银子就拿。抢去银子三百余两、丝绸缎纺近百匹,砍伤管店人员一个,直接经济损失约八百多两银子,还造成了这些天商行无法继续营业。
宝钗她们来苏州后,金玉夜里都宿在林府。当听到遭劫,跑回去一看,见此情景,心感怵然,一面慌忙向知府衙门报案,一面作了些安排后,就急来苏州向宝钗报信,请她速回扬州;同时想筹点银两,趁此再进些各档面料来。
宝钗听此一说,心中十分惆怅,一时说不出话、想不出办法来。她呆了一会儿,心情慢慢地平静了下来,说:抢也抢了,怎么办呢
我想请你明天就回去。金玉急切地说。
明天走不了,因为太太病着。宝钗说。
你什么时候能走金玉焦急地问。
最快要到后天,就定后天吧。宝钗想了想说。
后天我与你一道回去。金玉说。
一起去最好,你明天把要办的事办妥,我也一样。宝钗说。
那就这样定了,后天在码头等你。金玉说。
不是我一个人,她们可能也要回去。船呢宝钗说。
船由我来安排好了。金玉说。
宝钗把情况告诉了雪雁,由雪雁先提出回扬州。袭人与花蓉也想回去,李黛要留要走由她自己定,还有意带史英同去,一可避免天天缠住贾桂,二可帮助破案和缉拿盗贼。
可是史英不想去扬州,却希望李黛先回去,故此说:太太贵体欠安,我留下陪太太。
宝钗要走,当然先向李纨道别。早上起来,她就到李氏住所看望,见李纨有所好转,并无大碍,便关心地说:姐姐,看你气色不错,想必没有大碍。
好一些了,没事的。年纪大了,不胜酒力啦!李纨说。
昨天的确太兴奋、太激动了!年纪大了,我也喝醉了。宝钗说。
的确是太激动了,做梦也想不到,想不到琏二爷和薛蟠都有儿子。凑巧的是两人同时出现,更奇的是两人娶的又是宝琴、岫烟的女儿,我当初误认为是骗子呐。李纨借此解释。
是呐!哪里知道香菱和平儿还留有儿子!不说这个了,你要好好歇息。这几天我们在这里,也许给你添麻烦了,我看你是劳累过度所致。宝钗道。
可能有关,年纪大了,越来越不行了。李纨说。
你还健着呢!宝钗接着转了话题说,雪雁、蓉儿她们明天想回扬州,我也想随她们去一趟。
袭人她们呢李纨问。
她们都想回去,袭人要回转河南去。宝钗答。
那就由你代我送她们好了。李纨说。
我想把史英带走,以便……宝钗不说完。
很好!上次她在吴江……李纨欲言又止。
不要说了,我心中有数,所以要带她走。宝钗说。
你把她带走,我就放心了。李纨道。
雪雁已与她说过,她说不去扬州,要留在这里陪太太。宝钗说。
是借口,完全是借口,你叫她去是了。李纨说。
宝钗、袭人一行顺风顺水到达扬州。袭人、花蓉、李黛就直去府衙;宝钗、金玉、雪雁和史英到了林府,又马上去广陵南路察看店铺现场,并向伙计们询问了有关情况,商量定于明天动手整理店铺、陈列商品,择日重新营业。
史英出身道家高师门下,懂得卜卦和掐指问算。她看了看后,拿出包内的小竹管筒,点燃三支清香,口中念念有词,接着掷签问卦,签出坤卦。据她算来,盗贼来自北方,银子散失难以追回,货物尚且存在。按坤宫之卦,有失而复得的可能,至于怎能失而复得,还需进一步问卜。
第二天早上,宝钗带雪雁、史英同去知府衙门,拜访亲家,其真正用意是为了侦破店铺劫案,求得知府的关切和支持。宝钗认为此案不破、盗贼不除、今后难以在扬州立脚。
宝钗她们的到来,李瑞夫妇喜上眉梢、热情有加。相互说了一些客气话后,宝钗有意把话题拉到布店被劫的事情上,说:扬州是历史名城,怎么治安这么不尽人意
亲家是指……李瑞说。
是指盗贼方面,前几天雪雁朋友的店铺被抢劫。宝钗说。
你是说广陵南路金玉丝绸商行,是吗李瑞说。
不错。有眉目了吗宝钗问。
暂时还没有。李瑞如实说。
这还了得,好大的胆子,胆敢在知府眼皮底下动手行劫!宝钗有意用激将法。
盗贼可能是高邮那边来的。李瑞说。
此案能破吗宝钗进而问。
看来很棘手,这些盗贼十分嚣张,官兵都奈何他不得。李瑞为难地说。
责令高邮县查办呢宝钗道。
这批盗贼来自全国各地,连漕运的皇粮都敢抢。李瑞摇头说。
派官兵去清剿,难道奈何他不得除恶务尽!宝钗说。
啊呀!不容易啦!我曾经派兵征剿过多次,都是无功而返,而且越来越猖獗!这是我心头之大患。李瑞叹口气说。
请问,你这里有会武功的女子吗宝钗道。
有几个,不过功夫不怎么样。李瑞说。
能派出吗宝钗说。
这倒可以,你派她做什么李瑞问。
协助史姑娘侦破此案。宝钗应。
听说史姑娘会武功,可是面对穷凶极恶的流寇,数千官兵都奈何他们不得,多次征剿屡屡无果,何况几个姑娘家!李瑞不以为然。
强盗不除,民无宁日,小小盗贼,有何畏惧!史英慨然表示。
既然史姑娘有此信心和胆魄,十分难得。你同杨柳、杨梅两姐妹去侦察侦察也好,但需小心谨慎!李瑞道。
我会的,请李大人放心。史英欣然领命。
李瑞表态后,此案正式列入府衙的侦缉要案。史英经过九江和南昌两次与匪盗的交手,胆子大了许多,故此主动请缨。
过了两天,史英和两个女差扮作农姑,以买双黄蛋为名到达高邮,深入匪窝,打探敌情。经过多方的侦察了解,基本掌握了盗贼情形。
原来这是一群亡命之徒,大多数来自外地。他们奸淫抢掠,无恶不作,准确人数无法掌握,大约有百余众。他们虽有统一行动,但仍以各股各派为主,有京系、岭南、湘鄂、云贵、川陕、江东等派系,基本各自为政,说穿了是一群乌合之众,当然也有功夫高手和计谋军师。
这批强盗最先的是京系派,头目名叫贾王伯,有人叫他假王八;老二名字王银两,人称王泥阄;老三也是姓贾的,绰号稻草绳。但不知他们的真名实姓,手下有几十号人。京系派是各派中力量最强的,抢劫丝绸商行也是这帮匪徒所为。
宝钗听后,凭直觉认为这批盗贼或许与贾府有关,特别是那个为首的贾王伯,年龄四十多点,又称京系派,心中好生疑团。
宝钗思考了一下,说:据此情况,采取大规模行动不可取,何况我们也没有这种能量,我看要采取‘擒贼先擒王’的计谋,也叫‘打蛇打头’,来个‘斩首行动’。想法子把他们的头目抓获归案,其他盗贼就好办了。
此策略不错。我们先拟定个方案来,再听您的。史英说。
那好那好。我看还要再去一趟高邮,把这个假王八、王泥阄他们的活动地点及出入路径等打探清楚,方可作出行动计策。宝钗说后补充道,最好把这三个贼首的真名实姓了解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史英与杨柳、杨梅三人再下高邮。在路上,碰到两个中年妇女也去高邮。一妇人先问:三位妹子去哪里
到高邮去。杨柳答。
这里就是高邮地带,听口音你们是扬州人这妇人继续说。
是的,你的辨识能力很不错呀。杨梅说。
因为经常在扬州,仔细听来,扬州话与高邮话有所区别。另一胖妇人说。
听你俩的口音也不是高邮人杨柳说。
是的,我俩是京城人。胖妇人说。
想必在高邮多年了,对这里很熟悉。杨梅说。
快十年了,还是乡音未改。胖妇人说。
是婚嫁到此,还是在这里做买卖杨柳问。
是跟相公来的。妇人说。
你们在这里干嘛杨梅再问。
做买卖呐。胖妇人说。
做什么生意生意不错吧杨柳说。
什么买卖都做,只要能赚钱的,你说对吗你们呢妇人说。
我们是贩卖高邮蛋的,也没赚头。杨柳说。
你们丝绸会卖吗保你赚钱。妇人说。
只要能赚钱的,什么买卖都做,学你们的。杨梅说。
最近我相公进来一批面料,价格便宜。胖妇人说。
是水货吗水货可不要。杨梅说。
保证正宗的,质地很好。她俩同时说。
能否带我们去看看,可以的话就买。杨柳说。
可以,不过要经我相公同意。胖妇人说。
没关系,一回生二回熟,生意成不成,朋友在。杨梅说。
这两个女人把史英她们带到运河边的树林中,这里乱七八糟地搭盖着泥房草棚,一眼便认出是匪巢贼窝。两位妇人叫史英和杨家姐妹站在外面,不准进去。她俩走进林间土屋里。
不多久,两个妇人领着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出来。他的眼睛盯着史英不放,一副色迷迷的神态问:你们怎么知道我们有丝绸卖
是两位大姐说的。大姐对吗不会骗我吧!杨柳说。
骗你干吗!数量大,只怕你们没银子。胖妇说。
只要能赚钱,钱可借贷。但要价格便宜、质地好,只怕你们没货。这么个地方,哪来的高档丝绸没有,我们就走了。杨梅说。
慢,等等,慌什么。面料有的是,你要买多少男子说。
请问老板贵姓杨柳问。
他姓王,是我们的二老板,名叫王银两。妇人介绍。
是否可以带我们去看看料儿杨柳、杨梅异口同声地说。
不能,你要买多少钱带来了吗王银两说。
我们是贩卖高邮蛋的,哪里带钱。先看看料儿,如果可以的话,一手交货一手交钱,交货地点和日期另定。杨柳说。
可以。他说后,就去树林中拿来几匹样料。她们一看心中明白,于是说,有数有数,质地可以,确实不是水货。价格怎样便宜些就成交。杨柳说。
因为急需用钱,所以以最低的价格出售,五两一匹。王银两说。
三两一匹,愿意成交,不愿意拉倒。杨梅说。
不由你也不由我,共九十多匹,四百两好了。王银两说。
最后商定共三百五十两,三天后在船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