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红楼再梦 > 第二十二回

第二十二回
去吴江李黛析疑点
游太湖薛芬唱渔歌
连续几天站柜台的忙碌,让宝钗感觉腰酸背胀、全身疼痛,需要休息调整,加上亲家是本地知府,万一被李瑞、李黛她们知道多有不便,所以商行不宜多去。正准备好好地睡个懒觉,不料袭人带着花蓉、李黛前来拜访。
袭人前些日子都在陪着女儿,细心地劝说开导,因而未来林府。对她们的到来,宝钗十分欣喜,说:抱歉抱歉!三天没过去看望你们了。
今天来主要是拜访你和雪雁,同时问一下何时可去苏州袭人说。
我随时都可以,只要你们方便,蓉儿、黛儿的意思呢宝钗说。
听母亲的,由母亲定好了。李黛轻言道。
今天是三月初六,就定后天,三月初八去好吗宝钗说。
我不想去。你们去好啦。花蓉无精打采。
你是要去的,你母亲从未去过苏州,应当陪她玩几天,难得的啊!雪雁说。
好吧!母亲应该陪的,况且我也未去过苏州,那就一起去吧。花蓉表示。
三月初八,天气晴朗,春光明媚,正是外出游逛的好时节。宝钗、袭人、雪雁、花蓉、李黛五人乘客船来苏州。
她们一行到达苏州后,发现史英已去吴江六七天了,至今尚未回来。李纨心里焦躁不安,宝钗心中已经明白。李黛感觉不悦,意识到史英可能侵占自己刚筑起的暖巢了,所以提出马上要去吴江。宝钗同意,李纨支持。李黛初来苏州,去吴江道路陌生,黄岚就把自己的专用轿子让给她乘坐,并派专人陪送。
李黛到达吴江县时,刚好史英已经离开,可以说去了第二夫人,来了第一夫人。贾桂依依不舍地送走史英,却又突然冒个李黛。他以为李黛是冲史英而来,找他评理的,所以脸无笑容,心存紧张,一时慌乱,只是与她打个招呼,装作公事繁忙,只顾自己做事。
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态度,旁人看得十分清楚,更何况李黛是个聪慧之人,自然觉察得出来。她虽然是一个稳重大度的人,与贾桂相知很短,彼此感情不深,但在关系夫妻情感的问题上,难免有几分醋意和不快。
贾桂办完公务后,将到上灯时光,厨房已做好几样菜肴,就放在小厅堂用膳。李黛并不在意菜肴丰欠,最主要是如何点破他与史英之事。为此,她想得十分周全,既要准确地点出事情真相,使他承认,又要表现出豁达大度的知府千金风范,让他信服。
餐后,贾桂还算热情地与李黛回到卧室。她心平气和地提出最敏感的问题,说:史姑娘哪里去了怎么不见她呢
她走了。她……已经走了。贾桂淡淡地说。
什么时候走的是下午走的吧李黛说。
你在路上碰到她了贾桂以为她俩碰到而问。
没有,没有碰到。也许她走的是另一条街吧。李黛摇摇头。
那你怎知道她下午走的呢贾桂反问。
我从你的房间和床上可以看出。她是匆匆忙忙走的。李黛态度稍带激动。
哦从哪里看出贾桂装出镇定自若样子。
事实明摆着!还要我来点破吗李黛不慌不忙地说。
那倒想听听你的高见。贾桂若无其事地说。
先从枕头上明显看出两人睡过的痕迹,若不匆忙,何不把枕头拿掉一个。李黛点明道。
哦!还有呢贾桂心情紧张地问。
再从床上看,中间躺卧的痕迹既深又大,如果没有强烈压迫,就不会有这样明显的痕迹。如果不走得匆匆,这些都可做些处理和恢复,就不会这样吧!李黛讲得稍有激动,不觉提高了嗓门儿,但分析合乎情理和逻辑,使贾桂欲辩无言。
此时,贾桂才知道李黛眼目敏锐过人、思维高人一筹,在她面前恐难以隐瞒。为了再听她的看法,仍装不慌不忙的模样,说:很有意思,还有吗
有有,其实证据多着呐!李黛接着慢条斯理地说,至于第三点就更明显不过了:你看,史姑娘也太不小心了,毡子上留下那样多污七脏八的东西!真难看!是否留着叫我给她洗再要说的还有着,可以举出更多的。真够慌乱了!你说是吗
李黛仅举上述几点,就使贾桂不得不承认确有此事。他只好如实地把史英来这里的经过及刚才去的原因作了简要叙述,说:她说她愿意做妾。
你就是想纳妾,也要事先同我商量商量,至少与我说声,这是起码的吧!李黛面无笑容,仍态度平和。
这是我的错,请原谅!贾桂道。
事情也已经发生了,算了吧!李黛说。
你同意我纳她为妾了贾桂惊喜地问。
纳也纳了,木已成舟了,不算也得算。李黛内心十分痛苦,特别想起当时全为了父亲和姐姐,舍弃自己心爱之人,应承这门亲事,想不到婚后尚未满月,他就拈花惹草,还要纳妾!但她表面上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接下说,史姑娘人倒不错,心也不坏,虽然比我大两岁,看来还很幼稚。她会不顾一切的,只怕搞坏了你的身子。李黛采用情真意切的姿态来感动他。她意识到事既已如此,不同意也得同意,万一把事情闹僵了,对他、对己都没有益处,只好顺水推舟、卖个人情。
贾桂听后,感动地拱手,说:你真是贤惠的好妻子!我向你赔礼道歉!
李黛是个贤惠、大度的人,当听到贾桂一句动情的话,什么苦楚都烟消云散了,立刻面露悦色,高兴地开始整理房间,把床铺和被褥换得干干净净。
贾桂经过连续六七个日夜的狂风暴雨,加上下午刚急上巫山,已经筋疲力尽了,但面对如花似玉的新婚娇妻热情地远道而来,应该有所表示。他强打精神,准备上山拼搏一番,却被李黛阻止,说:我当然想与你亲亲热热,想必你也精疲力竭了,特别是下午刚刚那个了,你需养养精神,好好地睡一个晚上。
她话音刚落,贾桂便呼呼地睡着了,一觉睡到天亮。等他醒来,李黛已经把床单等洗好了。贾桂见状,感动地说:太辛苦你了,放着叫丫鬟洗就是了。
这么脏的东西,别人看见,我代你难为情。李黛说。
你是个千金小姐,还会洗衣服贾桂说。
说实话,我是很少洗衣裳的,今天没办法,只好我为她代劳了。李黛说。
太谢谢你,对不起你了。贾桂动情地说。
这一天,李黛不仅洗了他的衣服和被褥,还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清理得整整齐齐,把厅堂布置得整洁、典雅,贾桂看了也十分舒爽。
到了晚上,贾桂心情较好,精力充沛。同时,李黛也想给他以最温柔的爱抚,使他称心满意。因此双方配合得格外默契,真是鱼水交欢、胶漆相融,两人都感到十分地满足,也可以说是李黛自结婚以来最愉悦的一夜。
李黛在吴江住了几个晚上,因为花蓉她们计划在三月十三游太湖,所以提前一天回到了苏州。
大家都对李黛信守诺言按时回来感到高兴。宝钗、李纨看着李黛气色不错、心情尚好,认为她对史英与贾桂的事尚未觉察,故此就不问她在吴江的情况。李黛对史英的态度仍和以前相仿,史英也以为她还不知情。
三月十三早晨,她们提前用过早膳,在苏州府衙门前会集。不一会儿,所定人员全部到来,除宝钗、李纨、袭人、雪雁外,还有黄岚、花蓉、李黛、史英、秋华和秋实等十来人。薛沙把水果、糕点和熟食等先放至船上,她们就在城内小码头下客船,到太湖再转换多舱观光画舫。
这天天气放晴,春风送爽,碧波荡漾,水天一色,沙鸥翱翔,鸳鸯比翼,风帆如云,渔船纵横,给浩渺的太湖带来姹紫嫣红和春意盎然。此时此景,宝钗吟诗一首:
春风雪浪水连天,樯橹渔歌数百船。
缓缓悠悠航驶去,何时月殿会琼仙!
轻舟优哉游哉地向前航行,春风微微拂面,使人心旷神怡。宝钗、李纨等沉浸于欢愉的海洋里,笑声洋溢在波浪中。只因未带乐器,不便吹拉弹唱。在此吟诗作赋,别有一番情趣。宝钗道:各人赋诗一首,岂不美哉!此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黄岚问:以何为题
不受题目限制,不被格调约束。宝钗说。
这样不错!何人为先谁来开头李黛问。
要么大的先来,要么小的作起。宝钗说。
由小的先作好了。李纨说。
可以,我同意太太的意见,让双秋姐妹先来。宝钗说。
双秋姐妹今年十八,比年龄、比辈分都最小。她俩不好推辞,笑着点头答应。秋实比秋华小半个时辰,当然秋实在先。她思索一会儿后,就口吟七言古风一首:
太湖湖水水涟涟,浪似珠玑拍客船,
意欲随风飘彼岸,尽头之处便天边。
大家听了都感不错。李纨满意地点头,说:还算可以,好一句‘太湖湖水水涟涟’。黄岚高兴地说:作得不错,‘浪似珠玑’这句比喻恰当。宝钗说:实儿的诗作得很好,好在后面两句,既反映出她的志向和抱负,又饱含情感,写景写情,融为一体。
谢谢!谢谢宝太太的褒奖,我是胡乱凑趣的,自己也说不准天边在何处。秋实说。
接下就是秋华了,她也作一首:
风樯林立接云天,荡漾波涛画舫颠。
意欲逐流通大海,东风不予女儿便。
黄岚看后,认为两女儿的诗基本相似,同是七言绝句,同用一先韵律,但却不知东风不予女儿便的意思,因而说:华儿的诗还算不错,但没有实儿的洒脱豪放和乐观,最后一句应改为‘东风处处送儿便’才对。
按照年龄,接下便是李黛了。李黛也作一首:
粼粼水色玉珠玑,晴日浪花成雨霏。
野鸭高歌先得意,海鸥展翅晚来飞。
李黛之作,宝钗明白,李纨清楚,史英未解。接下来轮到史英了,她今年已二十岁,虽与花蓉同龄,但比花蓉小几天。她是大山里走出的姑娘,舞剑弄棍是高手,作诗填词不很拿手,但毕竟是仙霞师太嫡传弟子,文武双全,才思敏捷。她毫不示弱和胆怯,表现出胸有成竹的气派,遂作一首:
湘江万水汇姑苏,经历千山至太湖。
日丽风和春暖色,霞光浪影照吴都。
史英刚一做完,大家拍手称好。宝钗评述道:史姑娘性格豪爽,诗也作得爽快,好一个‘水影照吴都’。
接着就是花蓉。她遭受婚姻上的沉重打击,经过母亲及大家的耐心劝说,目前情绪已趋稳定。这次一起来游太湖,主要目的是让她开心。她对太湖别有一番见解,请看她写道:
相传盘古地分天,落日成湖灌水田,
皆说东方龙巨目,文明此起五千年。
大家看后,人人赞绝。都说她虽只字未提太湖二字,却博古论今,把太湖比作大自然造就的东方巨龙之目,太湖集天地之灵气,给东方巨龙带来了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她站得高,看得远,比得好。
下面就轮到黄岚了。除老一辈外,她是年轻一代的领头。请看她作的:
千城万国水为先,那是江东幸福源。
灌溉良田千万顷,繁生衍息赖甘泉。
她的诗与众不同,深刻地阐述了水的重要,没有水就没有万物,也就没有人类繁衍生息的环境。太湖环经江浙两省,水量充沛,鱼类丰富,环境优美。有了太湖,才有万里沃野,才有姑苏这个人间天堂。这出于苏州府第一夫人之笔,由此可见她对美丽太湖情有独钟。
按年龄,接下来便是雪雁了,可是她却说:从未见过花姐姐的诗,请花姐姐先来。
袭人很少作歌赋诗,其实她在贾府耳濡目染,特别是陪儿子读书,诗才长进不小,于是毫不犹豫地欣然吟道:
今生有幸聚姑苏,难得相逢在太湖。
水上风帆云共舞,吴都无处不香乎。
此时游船快到苍翠的湖岛鼋头渚了,突然传来悠扬的歌声。雪雁正准备作诗,宝钗挥手,示意她停下来。听前面渔船中的渔姑唱渔歌:
潇潇洒洒水迢迢,浩浩荡荡女弄潮。
水上蓝天凭我闯,湖中虾蟹任咱捞。
喃喃两笑撒开网,咕咕三唱缆索撩。
晨伴朝霞同日出,夕阳飞鸟共还巢。
渔歌响彻云天外,海味香飘透九霄。
王母瑶台羡奴乐,嫦娥月殿慕渔樵。
卖鱼换米油柴盐,买布添衣扮丽娆。
游客何知心喜悦,无争于世自逍遥。
宝钗她们听得如痴如醉,不仅倾慕这优美的唱腔所倾慕,更使大家着迷的是她那洋洋得意地自称处于无争于世自逍遥的超脱境界,自喻王母、嫦娥羡慕的神仙般生活,陶醉在新衣扮丽娆的浪漫之中。远远看去,这个渔姑人貌十分娇丽,而且活泼可亲。秋华点手相邀,喊道:渔姑姐姐!请过来!
我来啦!你们的船等等。渔姑应了一声,就向她们的方向航驶过来。
一会儿,渔舟便靠拢游船了。大家热情地上去牵拉她过来叙谈,想听她再唱渔歌。
她过了船,大家的目光从不同角度聚焦一起。这里有(双调)词《鹧鸪天》一首:
出水莲花不染尘。天生丽质彩缤纷。青柔荷叶珠玑露,玉骨馨香仙女身。眉目秀,嘴樱唇。冰肌肤雪月宫人。莺喉鹂舌添姿韵,疑是余容与洛神。
大家见是一位似曾相识的绝色女子,更觉亲切感。秋华、秋实拉着她的手,请她坐在自己身边,说:姐姐的渔歌唱得很是好听,歌词作得相当不错,我想请你再唱几曲。
我是胡乱瞎编几句,随便唱唱开开心的。渔姑说。
歌词是你自编的秋华问。
是的,得还可以吗渔姑说。
很不错,想必你很有学问,能作诗唱曲。秋实说。
谢谢夸奖!读过一些书,能识几个字。渔姑道。
你唱的渔歌,实是一首通俗易懂、情趣横生的排律诗,从中看出你深知平仄声韵。我听了十分感动,请问读过哪些书秋华问。
从《百家姓》《三字经》到《论语》《易经》等,可以说读过了‘四书’‘五经’。渔姑说。
看你的品貌和气质,瞧你的言谈举止,不像个渔姑,是位大家闺秀的样子。宝钗过来拉着她手。
太太说得没错,未到太湖之前,也可以称得上是个官家千金。渔姑说。
姑娘的父亲是做官的黄岚道。
小小六品官,有何稀罕。渔姑说。
你父亲在何处为官袭人仔细看看后问。
在应天府任通判。渔姑答。
应天府!应天府通判,有几分像他俩。袭人自言自语。
你老家也在应天府吗听口音,真是应天府来的。宝钗说。
太太慧眼!小女子的确是应天府人氏。渔姑说。
来此多长时间了乡音未改。宝钗感兴趣地问。
快一年了,是去年来的。渔姑应。
你是官家小姐,怎么在此打鱼度日李纨不解地问。
我喜欢打鱼为生,或许太太不懂我们年轻人志趣,其实比做官做府自由。渔姑说。
或许姑娘说得有理。请问,你是婚嫁到此的宝钗问。
是的。应该说是婚嫁到这里的。渔姑说。
请问姐姐芳名秋华问。
小名薛芬。
你也姓薛的!你是应天府什么地方的宝钗又问。
应天府郊外薛家庄人,太太你去过薛芬说。
何止去过,应天府是我生长的地方,与你是同乡,我也是薛家庄人。宝钗说。
真是太巧了,老乡遇老乡,今日相逢十分难得!薛芬开心地说。
请问姑娘,你可知薛蝌宝钗问。
薛蝌是我的父亲,你认识我的父亲!请问您是……薛芬睁大眼睛惊奇地问。
我是薛宝钗,是你的姑姑。听说过吗宝钗有些激动。
知道知道!何止是听说,我父母经常说到您,他们很想念您。薛芬说。
你母亲是邢岫烟李纨问。
是的。您是……薛芬问。
这位就是珠大奶奶,是大太太。宝钗介绍。
姑妈好,太太好!侄女这厢有礼了!说着,薛芬向李纨、宝钗行了鞠躬礼。
此时大家站起,分别与薛芬牵手相认。宝钗、李纨激动得热泪盈眶地说:多标致的女孩子呀,四分像母亲,六分像父亲。你的父亲、母亲好吗
我来时父母都很好。现在不知了,我也挺惦念着呢。薛芬说。
你现在家住什么地方李纨问。
家住吴江湖涯村。薛芬说。
你夫君就在那艘渔船上李纨惊疑地问。
是的。你看,他在船头看着我们。薛芬说。
你夫君是打鱼的袭人惊讶地问。
是的,原来是个牧童,现在是渔夫。薛芬说。
你怎么嫁到这里来生活过得好吗宝钗关心地问。
很好,你们不是听过我刚才唱的歌吗薛芬想了一会儿笑笑,接着说,至于怎么到这里,说来话长,现在快到中午了,前面就是鼋头渚,那边有饭庄,我们都到那里吃中饭。来!我请客!
我们带来了很多吃的了。雪雁说。
今日难得相逢!何必客气。她随后就向那船头的男人喊道,牛哥!快到鼋头渚去,有客人啦!
薛芬怎么来此打鱼,说来话长,只好耐心地听她慢慢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