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情浓浓花蓉寄慰语
心切切贾桂送爱意
初冬十月,凉风飒飒,给江南水乡吴江县带来了几分寒意。也许是冬天的原因,刚刚被降官贬职的贾桂,脸上失却往日的光泽,眼神缺少前时的敏锐,虽然其母亲予以教诲、开导,仍然萎靡不振、愁眉不展,总是提不起精神来。
就在他母亲离开吴江县衙后的一天早上,贾桂无精打采地走进县堂,见到案头上放着一封书函,信封上写着:吴江县衙门贾桂兄台启;落款是:扬州知府衙门花蓉缄。他来不及找剪子剪开,急得用手撕开封口,取出几张直行信笺,映入眼帘的是清灵娟秀的蝇头小楷:
兄台:
彼此已结秦晋之盟、订白首之约。请君见谅,今日仍以兄妹相称。妹自从终身相许之后,不知为何,这平若静水之心,遂起微微波澜,犹甜蜜爱河之泉,不知不觉地变成一道五彩缤纷的彩练,不由自主地维系至兄之身上,将彼此紧紧地联牵在一起。
自从那日相见,感觉十分投缘,缘分来自上天,惦念之心难以平息。兄之清朗容颜、蓬勃朝气、潇洒风韵,铭记肺腑,印入脑际。兄之炯炯明眸,如秋水碧波,荡涤心中污秽;兄之高高额梁,似苍穹开阔,深藏聪慧才气。妹视兄貌若潘安、才比子建,妹念兄思虑弥切、神情渐怠。
昨天上午,妹在知府衙门偶尔见到邸报,才知兄台已被吏部免去正堂,降为八品。为此,妹心感惊骇,更觉不安!这并非因嫌兄降官贬职至官位低微之不快,而为兄因此心中苦闷致精神压抑、影响身心康泰之忧虑。兄之贵体是妹生命之所系!故此,特来信谈点浅见。
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自出生,就在不停地犯错,又会不断地改过,从过错中汲取教训,从教训中积累真知,从迷茫中明辨方向,从彷徨中平添力量。因此说事业是错误的累加,成功是失败的集结。况且兄年轻得志,刚入仕途,出点过错在所难免。
望兄以大丈夫男子汉之宽阔胸襟,视此次波折为新起点,千万不可因此而自暴自弃、萎靡不振,而要泰然面对,重新振作精神、燃起希望之光,为来日锦绣前程提供逾越坎坷之借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此借用别人的一首《插秧诗》,抄录如下,望对兄有点启示与慰勉: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是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福,退步原来是向前。
妹对兄之挫折,无半点怨意!反而倍加爱怜和珍惜,恨不能顿生双翼,飞到兄之身边,为兄分忧解闷!
妹始终以为,彼此尚很年轻,或许征途并不平坦,升降起伏,变故难料。妹随父亲多年,目睹官场之凶险莫测,只要有颗为国为民之心、不畏艰难险阻之志,未来必将是光彩与美好的。
妹虽不在兄之身旁,心却与兄息息相连,无论遇到何种迂回曲折,甚至狂风险浪,始终肝胆相照、和衷共济、患难与共。妹将竭尽全力,让相思之舟驶向美好彼岸,航到生命尽头!
贾桂虽为七尺男儿,看上去铁石心肠、傲气十足,自被贬职后,精神萎靡,一蹶不振,可是看了花蓉的来信,像一个受委屈的孩童,感动得泪眼汪汪。他看了一遍又一遍,不禁泪水湿透了信笺。
花蓉的来函,似良方妙药,令贾桂茅塞顿开,使其结郁心头的闷气像缕缕轻烟蒸发。在仕途遇挫、人生低潮之时,收到如此热情洋溢的情书和体贴入微的慰语,比万两黄金还值钱。他先前那副愁眉苦脸,渐渐又焕发出风华意气和倜傥神韵,于是立即写了回信:
蓉妹:
我正遭遇挫折之时,收到妹之热情洋溢来信,欣慰无比,感激万千。
妹之来信,如春雷入耳,使我从朦胧中醒悟、从迷离中唤清;
来信犹春风化雨,将消沉冰冷之心吹得暖意融融;
来信像晨曦霞光,把寂寥长夜照明,重新见到征途艳阳、锦绣前程;
来信似仙音神曲,让人心胸豁达、情性怡悦,平添奋进之勇气、奋争之信心。
千言万语,无以表达妹之义重情深、褒誉妹之贤良淑德,难以启齿对己之懊悔惭愧、表白对妹之歉意疚心。千言万语,道不尽对妹感激与思念之意,赞不完妹纯洁与善良之心,谢不尽妹关切与忠贞之情!
当今官场世道,固然忠心报国、诚意为民者有之,而损公肥私、贪腐渎职者亦有之。我谨记妹之金玉良言,在日后人生道途上,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决不辜负妹之冀望。
蓉妹!你把我带进了两情相悦的美妙世界,使我甚感惦念之魅力、相思之无价及爱情之神圣!我方知它与生命同在、与精神共存,没有感情之生命,就等于失却生命之精髓与灵魂,也就失去人生应有之义。附
七言古风一首:
落落乾坤大丈夫,此生真不愧行孤。
为官日醉消沉夜,谁写江南锦绣图。
回信一气呵成,他看也没有重看一遍,就迫不及待地派人寄送出去,信寄后,心中还觉得有许多话想说而未说,诗句也未经很好斟酌,反倒增加了想继续表达和期待回音的热切。
从此后,他仿佛完全找回了原来那倜傥和潇洒的神韵,并多了些成熟。他精神爽朗,笑口常开,把降官贬职之事抛于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鸿雁传书的情调中,天天盼望花蓉的书信。
花蓉自第一封信寄出后,一石激起千重浪,心情反而更不平静了,除了思念牵挂贾桂外,还顾虑自己的信写得水准一般,以为表理达意尚欠妥当贴切、行文遣词仍嫌浅显通俗等,总感到还缺少些什么,而不甚满意、心里犯咕,因此也在翘首以盼他的信息回馈。
不几天,终于盼来了贾桂的以上回函。她忙拆信看读,热血随紧张的心跳涌动,春情凭激动的神经引逗,不由自主地轻歌抒怀,乐得反复念诵,一字一句地品味领会,连蹦带跳地回到书房,连忙研墨举笔潜心回书:
兄台:
兄之来信妹已收悉,勿念!
妹阅后,欣喜非常,激动万分!最为欣慰的是兄已从迷惘中觉悟、于迷津中识途、在挫折中奋起,重新激励起奋发之信心与勇气,从兄之身上又见到了希冀,看着了前途无量、前程似锦!
令人欣忭的还有兄对妹之信褒慰有加,把它比作春雷、春风、曙光、仙音,过奖!过奖!只是肺腑之言、心灵之音、殷切期望。为此,妹感动得热泪盈眶,读了一遍又一遍,优美的行文音韵,多想把它谱成曲子吟咏!
从信中妹已领略了兄之才气、志向、胸襟、热忱及落落大丈夫之应有风范,正是妹之所企求的。
情缘既是上苍之恩赐,更是相互依存、相互呵护,靠同心栽培、悉心浇灌的心仪之果。
兄将妹领入欢愉之红尘胜境,期待带进姻亲之神圣殿堂,妹将始终不渝地忠贞于毕生之厮守,把相思之苗培植得枝繁叶茂、四季常青。附诗一首:
长江之水水连天,夫似轻舟妾在船。
借问几时登彼岸,未知到达是何年
花蓉写好回函,随即折叠好放入信封,准备下午寄发。只因昨晚没有睡好,身感困倦,不觉伸个懒腰、打个呵欠,伏案睡去。
李黛看见姐姐近期信来信往,忙忙碌碌,却是精神焕发、小调朗朗,知道她已全身心投入儿女恋情的旋涡里,尤其看到刚才那种眉飞色舞的喜悦情态,顿生好奇,就蹑手蹑脚地走到姐姐书房,准备与她玩耍玩耍,岂料花蓉正伏案而眠,且睡得很香。
李黛看到案头上放着尚未封口的书信,自言自语:睡了很好!好把她的信偷来看看,瞧她到底写些什么于是偷偷将信取出,细细地看了一遍,觉得文字颇有格调,不太肉麻,这诗却写得不尽人意,前一句起笔气派宏大,第二句落笔轻松自如,第三句转折潇潇洒洒,但第四句是疑问式,多有随波逐流之感应改为桃源世外望来年为好,又不好改,于是提笔舔墨,仿照她的笔迹,续写其诗:
牡丹芍药种同园,接木移花得福田。
灌溉旱苗逢雨露,桃僵李代赖甘泉。
她用上移花接木李代桃僵词语,意为花蓉之诗由我李黛接上,便是花由木接、桃由李代。她写的诗总喜欢用谁代谁,哪知日后真引来可笑的李代桃僵故事。
李黛续了花蓉的诗,就按原状折叠,小心翼翼地把它插回信封,放回原处,然后悄悄地溜了。花蓉在酣睡中,对妹妹上述举动全然不知,醒来后,照样封好口子,差人送出。
贾桂估计今天会有花蓉来信,可是从上午等到傍晚,却不见有人传书。原来是邮差出了错:本来知府千金吩咐须特别小心、谨防失落,哪知他过于谨慎,把它放在兜里,反而没有及时寄送。
那日由于没有收到花蓉来信,夜里贾桂焦虑地想得很多,至半夜辰光才睡着,恍惚间见貌似花蓉打扮得花枝招展,如做新娘一般。她热情洋溢地走上来迎候,说:久仰久仰!朝思暮想,终于盼来了!桂哥请进!请进!!
贾桂随她走进闺房,闻芳香馥郁,见装饰华贵,家具一应俱全。一张崭新大床画龙雕凤,镶金嵌玉,床头还有多个抽屉,供新郎新娘放置食品、饰品之用;床上锦衿绣褥,红罗帐幔,挑花绸枕,鲜艳夺目,温馨迷人。
更奇妙的是,新娘温婉妩媚、风姿绰约、柔情似水地上来为他宽衣解带,那高耸挺拔的双峰紧紧贴着他胸脯。正当他俩上床醉人时,突然有一妇人闯进来,凶狠狠地拉住他,说:你是何许人也怎好与我女儿同床共枕!这还了得!快走快走!说后把他推了出去。他挣扎一下,不觉跌落深坑,吓了一跳,睁眼一看,已明月照窗前、公鸡啼三遍了,才知刚才是个艳梦。
梦中醒来,辗转反侧,难以续寐,他把跌跤之事忘却了,只记住宽衣解带、行将上床的美妙时刻,使人想入非非,老惦着与花蓉相会之事。
第二天上午,贾桂终于收到花蓉的来信,看了后,倍感亲切和牵念;但觉得前后两诗风格不同、情形各异,上首是豪放又爽朗、浪漫而热切,下首是内敛又细腻、缠绵而温情,但不知接木移花桃僵李代的含义。他想无须细考其详、明辨其因,反正待洞房花烛之时,一切都会明了的。他感到字里行间的情丝万缕、体贴入微之真切,心情激动得将信翻来覆去细看、品味。
贾桂连忙书写回函,在信前面说了些溢美之词和情恋之语后,写道:
我想告诉妹,昨晚做了个奇梦,梦中是那梦寐以求之事——咱俩成婚的洞房花烛之时,目睹新房陈饰豪华、灯烛温馨,所见新娘美貌若仙、娇柔亲爱。或许是念你太切、朝思暮想之缘故。为此,想提起我们成亲之事,思量着举办婚礼之期,翘盼着吉日良辰到来!作《红衫儿》一曲:
窗外雪花纷飞,房内文书乱满堆。徘徊!徊,昨夜梦追回。园中含苞欲放腊梅。芳香!已透袭窗推。看鸿雁翱翔,听黄莺啼槐。卿卿我我,两栖陪。意绵绵,只因为你我隔江偎。无奈把鸿怨,何不来做媒,心切切,身灰灰。只把夕阳催。鸟西飞,候长船。企盼美梦早谐诙。
贾桂已成习惯,写好信,便马上封口、立即寄出,恨不得当天就能送达扬州。然而,他俩情感已无法停留在书信的来往上,贾桂的热切之心不能按捺了。他交代好几天的公务,告了假,匆匆上路,乘航帆直挂扬州,想给花蓉一个惊喜。船靠近码头,他踏过跳板上岸,翘首望去,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待在一棵古樟树下:她头束青丝秀发,身着粉红缎衫,手拿一条白绢帕,白皙脸庞正朝上岸的行人张望。贾桂不觉心里一惊,一股热流向上涌动,便大步流星地拨开走在前面的人流,步到最前头,向她挥了挥手,叫道:蓉儿!我在这里!花蓉也看到了贾桂,一边挥动手帕,一边向码头碎步小跑。两人迅速靠拢,都上气不接下气、热情喷涌、脸面绯红。花蓉微低着头,贾桂直愣愣地看着她,一时两人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客官到哪里要不要讨轿子呀几个拉客的轿夫过来。
是的,到官驿客栈。要一顶四人抬轿,两人坐。贾桂说。
不一会儿,一顶四人大轿抬到他俩面前。贾桂一手招呼花蓉过来,一手撩开轿帐,先扶她上轿,然后自己进去坐在右侧。
好嘞一声,轿子摇晃了几下扛起了。贾桂瞥了一下花蓉,见她正倚着轿窗往外望。他看了下轿内,说:这轿还挺新的,比较宽敞。
嗯!这儿到我家里要半个多时辰。
这么远你都过来接我,太过意不去了。你怎么知道我会过来
你当我是傻子啊!‘鸟西飞,候长船’我都听不懂吗说实话我昨天就过来等了。
贾桂听了既感动又钦佩,说:我是想给你一个惊喜的!说着情不自禁地左手伸过去想搂她的腰,右手去拉她那只捏手帕的手。花蓉脸涨得通红,不由自主地往外挪动了下。贾桂当即缩回了手,也觉得脸一阵发热,说:谢谢你给我写信,给了我宽慰,给了我安抚,给了我信心和希冀。
一样的,我也要感谢你。给了我心中的寄寓,给了我未来的依托。其实我是不会写这样的信的。花蓉腼腆地说。
写得这么好了,我都没有你写得好,如果参加科举,你也少不了进士。贾桂夸赞。
轿子到了官驿客栈门口停下。贾桂办了下榻的手续后,他俩随着小二进了房间,放好行李。贾桂看见桌子上放有文房四宝,想目前两人口头交流还不如用笔习惯,就提笔疾书起来。他写的是:
红梅开五福,绿竹发三春。冬盖西山雪,柳披东水新。
春宵无限好,一刻值千金。何值良辰日庆堂美景婚。
花蓉看后,心中感奋不已、欣喜非常,两人想在了一起。她随即把已想好的五言和上:
天天门外望,夜夜盼佳期!欲说相思苦,难熬更五时。
青春尤宝贵,犹豫悔追迟。如水光阴去,矜忧幸福驰。
并再写《渔家傲》一首:
红桂飘香秋八月。牡丹花艳春蓬勃。花谢犹如人去没。青春活。孤芳自傲该须罚。
如箭光阴来忽忽。逝流岁月难回夺。失却良机追不达。思情惚!良辰佳景应何决
他们彼此都在渴望心身相融,企盼着成婚之期,憧憬着美好时刻。尤其是花蓉想得很多很多,想象做新娘的甜蜜、做母亲的抚爱,心中编织起一幅幅美妙的愿景。可当两人直面时又对不上多少话。贾桂看看房门紧闭,心想何不亲近亲近,一股热流再度涌动,把花蓉拉到床边坐下,抱过她的头,闭着眼睛在其脸上颈上狂亲。当想把她的头扭过来亲嘴时,她又将头转了过去。这样几下子,似乎他俩的距离又拉近了许多。
你想我吗贾桂问。
瞎问!不想你我会写信给你,会跑这么远来接你的!那你呢花蓉说。
你就不瞎问了不想你我会老远抛风跌浪跑到这里来我问你正经事,我俩的事情怎么办贾桂说。
我想宜早不宜迟!这样我们都有个着落,有个稳定的生活,也有利于你的事业。
蓉儿!这次我过来最主要的是和你商量这事儿,我太牵念你啦,我对你已是融会心腑了!
实际上,我在收到你的上封信后,就已经写好回书了,想想你兴许会过来,所以没有发出去,还是直接交给你看。花蓉说着,从袖里取出两页信纸。贾桂接过来看:
夫君:
君之来信,上午收悉,信中对妹褒誉有加,甚为感动,愧不敢当,在君面前妹只是女流之辈、内伺之人,只因相思心切、爱深意真,才有似滔滔长江流水之言语,叙之不尽,诉之不完。
我俩均做过美梦,梦幻世界虽然艳美,却是短暂而虚无缥缈。而爱情海洋则是浩瀚博大,激荡洋溢着彼此沿岸,汇成甜波蜜浪之心潮,给人生带来绚丽多彩之境界。想必你我美梦将成为现实,未来终究是称心美满、欢欣常伴。
鸳鸯钟情,双栖双宿,形影相随;鸿鹄志远,比翼千里,情重万水,为着共同心愿,翱翔于蓝天云空,栖息于北国南疆。作为有血有肉、有情有灵之人,当然情比鸳鸯深厚、志比鸿雁不渝,应当倍加珍惜父母之血肉身躯、夫君之灵魂恩籍,在爱心相伴中体验甜美的人生之旅。妹愿生双翼,化作鸿雁、鸳鸯,展翅飞翔到君之身边,随君起降,与君共舞,陪君遨风,伴君击水,自由自在地升腾在天地间,相亲相爱地追随在红尘中。
也许过于乐观、天真,或不切实际,可是妹要效梁鸿、孟光之布衣柴扉齐眉举案,以自己之忠贞、贤惠、勤勉,悉心滋培出舒坦、温馨、高雅之家庭气息,给夫君带来美好人生与辉煌前程,在充满情爱的世界里,共同编织相思归一之胜景。
花蓉改了称呼。贾桂看后好不动容,知道彼此都已坠落爱河、情真意切,谁也离不开谁了,不觉心里一颤,满腔热血再度上冲,怎也控制不住自己。他把花蓉抱起,压倒在下面,嘴巴乱亲,双手乱摸乱捏乱脱。可是花蓉还是不停地挣扎,不住地嚷着:桂哥,桂哥!别这样,别这样!经过一番拉扯,由于她的倔强和坚守,贾桂还是松开了手。她站起来理了理云鬓,整了整衣裤,说:看你这么着急,就不介意隔壁有耳,多难为情!到那时,我们拜过天地,才名正言顺、堂堂正正的。贾桂既感动,又添羞色;既敬佩,又留期待。他与花蓉就婚事再作了一番商议,认为须先向母亲宝钗禀明。所以,他在扬州只住了一宿就回吴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