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找母亲贾桂定婚期
见表兄史英萌初情
喜滋滋,乐滋滋。欣喜滋滋婚礼时。明春二月期。
朝相思,暮相思。朝暮相思莫笑痴。母亲启禀知。
腊月十五早上,贾桂口念上词《长相思》,满面春风地走进县堂,习惯地抬头看看窗外花木,见昨天还含苞欲放的腊梅,一夜间便有许多争春者昂首怒放了,透发出阵阵醉人的芬芳。他好不喜欢地迈进花园,看了一会儿,随手攀了几枝,拿回来插在案头的花瓶上。
他坐下又立起,站起又坐下,一副心不在焉、坐立不安的样子,不时地按着指头,计算成婚的日期。他想:年内成亲不大可能,明年正月没有先例,等到二月不免长了些,还要等上两个月的时间!同时想想,就是明年二月也是够紧张的了,最主要是眼下身边银子不多,不知婚事需要多少钱,更不知从何入手做何准备。虽然去扬州与花蓉商讨过,但两人都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只议了个大致,所以具体事项还要找母亲商量,全赖母亲操办。
他想起母亲去杭州已有月余,不知现在何处是已直接回苏州了,还是留在杭城看看年关将至,不大可能在外头,估计是乘客船直达苏州了,因而确定明天就去府城。
第二天正准备动身时,贾桂又觉得脚步沉重,好似前面有猛虎拦路、荆棘丛生。因为他怕见三人:一怕见李纨,怕再受到训斥;二怕见薛沙,悔不该当初不听他忠言;三怕见莺儿,该如何解释懊悔当初一念之差,铸成大错,现怎么都感到无脸面见人,因此走了出去又回来,走走回回,最后准备暂且不去了,过几天再说。
贾桂正在迟疑间,邮差又送进花蓉的来信。她在信中谈了些情意绵绵的话后,着重提出婚期之事,在信的最后附诗道:
相思越苦爱深深,渴望婚期早定音。
美景良辰春二月,桂花好合结同心。
花蓉的来信,最明白不过的是提出明春二月结婚的想法,去苏州找母亲商榷也迫在眉睫了。不找母亲,怎能成亲!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立即往府城去。
他坐乘两人抬杠的中等官轿。轿夫尽职尽责、风风火火地疾驰前行,到达苏州已是午后了。轿子在府衙门口停下,他一下轿,便看到门官薛沙了。薛沙见着贾桂,丝毫没有怨气,态度和蔼、热情,礼貌地向他行了个鞠躬礼,说:贾大人,小的不知贾老爷大驾光临,未出远迎,请恕罪!请进,请进!
薛沙的友好礼貌,使贾桂看到老人不计前嫌的宽厚胸襟和淳朴品格。倒使他心感愧疚!此时,他没有了往日的傲气,表现出一副窘态相,结结巴巴地问:请……问……我母亲在哪里
中午在李太太那边吃饭,可能还在太太那里。薛沙说。
那府里我就不进去了。贾桂说。
你是来找母亲的薛沙问。
嗯!是的。他说后就往李纨住处走去,没走几步,却被薛沙叫住,贾大人,你们还未吃中饭吧轿子放在府里好了,轿夫的住宿和吃饭都由我来打理。
贾桂笑笑说:我们在路上吃过了。轿夫的晚饭请你照料一下,给你添麻烦,多谢了!
他约走了几十步,薛沙又热情喊道:贾大人,请等一等,我陪你去!
麻烦你了。噢,请问一下,我母亲什么时候从杭州回来的
回来半个多月了,宝太太还带来一位客人呐!
哪来的是杭州来的没听说过。贾桂说。
不不,是湖南来的。薛沙边走边说。
湖南湖南客人是男客还是女眷贾桂道。
是一位美貌姑娘。薛沙绘声绘色地说。
噢她姓什么贾桂好奇地问。
是史姑太太的女儿,名叫史英。薛沙说。
说到史英,她来苏州半个多月,由秋华姐妹俩陪同,游了拙政园、留园、耦园、狮子林等。开始时感觉一切新鲜,兴致盎然,可是昨天早上起来,本安排去太湖的,她突然提出:不去了,没兴趣。问她为什么,她避而不答。
她因何蓦地闷闷不乐、心事重重呢原来在前天游耦园时,看到情侣双双、卿卿我我,有一对在假山幽静处,还特别地热和。二十来岁妙龄女郎,遂生怀春之情,当天晚上,春心荡漾,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三更过后,似睡非睡之间,见一位英俊儿郎向她走来,顿生敬慕之感、爱恋之意,喜滋滋地上前施礼,说:幸会!幸会!非常高兴见到你。
这男儿说:我也一样,见到你很是高兴!你来苏州半个月了,为何不来看我
史英说:从未见过面,不知家住何地、去何处拜访
苏州府吴江县。
看你头戴乌纱,身着蓝袍,脚穿朝靴,是知县大人吗
不错,你说对了。我就住在县衙,很容易找的。
谢谢!你为何不早点来看我
请原谅,因为不知道你在这儿!
看来有点面熟,怎样称呼你呢
我是你的表哥。
你是我的表哥
是啊!你不就是刚从湖南来的表妹吗
说着,史英春心荡漾,忘乎所以,悠悠荡荡地投进了他怀里。此时一股热流涌动全身,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活渗入肺腑……
忽然听到公鸡啼唱,美梦苏醒,睁眼看见东方拂晓,她还沉浸在朦胧的幸福之中,懒绵绵地躺在床上,回味着梦中情景。
不一会儿,秋华、秋实走来。见她还未起床,秋华便唤:什么时候了还睡着,快起来,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普照,风静浪平,是游太湖的大好辰光。
我不想去。史英回。
为什么昨天不是说好了的吗为此我俩向老先生告了假的。秋华说。
谢谢!对不起,我身子有点不适,改天去吧。史英心不在焉地说。
没关系,你先休息好,改天就改天吧!你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只要早一天与我俩说声就是了。我们可走了,等会儿见。秋实礼貌地说。
请等一下!我游太湖不感兴趣,想往吴江一趟,你俩看可以吗史英说。
这要请问两位太太,须经太太同意,才可以去。不过我俩去吴江多有不便,也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秋华说。
这一两天,史英急着要到吴江去。宝钗表示:等到过新年后,陪她一起去。此时,忽报贾桂来到。
贾桂走进门,除李纨和宝钗外,其余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站立起来,十分热情地恭候,表现出对他的敬慕和尊重。史英也毫不例外地立起致礼,乍一看好不吃惊:他多像梦中的那个表哥确是位英俊哥儿。
贾桂战战兢兢地先向李纨和母亲请安。李纨因时过境迁,对去年莺儿的事也淡忘了,加上在这种场合,他的到来,自然增添热闹和欢欣,心里好不开心,说:桂儿来得正巧,很高兴你今天过来,这位史姑娘从湖南来的,正准备请你过来相见,不料你来了,来得正是时候。
莺儿见到贾桂,早已消了怨恨之念,仍和以往一般,把他看做大少爷、当做亲人。她热情有加地说:桂哥好,好久不见了,见到你真是高兴!
莺儿的热情态度,倒使贾桂心中尤为内疚和自责。他满脸绯红地说:谢谢,谢谢!我也一样,十分高兴见到你!
不讲早迟,只讲及时。你来得正巧,这段时间,兰哥去江宁出公差,昨天刚回来,兰哥正准备晚上设宴为史姑娘接风,这一迟到的接风酒被你碰着了。宝钗说。
兰哥设宴请客是今天上午说的,本想派人到吴江请你,只怕来不及。李纨补充道。
大家对贾桂都没有另眼相看,依然显得热情和亲切,希望他日后在仕途上鹏程万里、扶摇直上,堂堂正正做个好官,与兰哥光宗耀祖。可见贾桂原先的顾虑是多余的。
晚宴是为史英所设,不过贾桂未再关注这位来自湖南的表妹,而是想着自己结婚之事。见母亲和众人都聚精会神地听史英讲那动人的故事,他只好耐着性子,等到晚宴后再说。
可是史英不大在乎菜肴的丰欠及众位亲戚的热情与否,一双秀眼不时盯住贾桂发愣,瞧着瞧着,不由自主地发起傻笑来,笑得忘乎所以。
也许是久住深山的原因,很少见着小伙儿,就是看到也都是些山民樵夫,可以说从未见过像贾桂这样的公子哥儿。今天偶然认识如此英俊潇洒的官哥儿,联想起梦中情人,顿生爱慕之意,她根本没有听进别人说什么,连宝钗向她敬酒都没反应。
宝钗见状,就走到史英的身后,右手轻拍她的肩膀,说:史姑娘,今晚的酒宴是兰哥为你设的,看你无心饮酒,不想吃菜,难道你对这里的菜肴不习惯来,我敬你一杯,祝你剑术更上一层楼!
谢谢,谢谢表舅母!谢谢众位!史英才转过神来,意识到刚才的失态,所以慌忙站起来举杯,爽快地一口干净。紧接着,大家向她敬酒频频,她也有意识地调整心态,融入酒筵的欢闹之中。
当贾桂向史英敬酒时,她脸上洋溢出无比欣悦的表情,说:今日有幸遇见表哥,感到无比高兴!祝表哥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干杯!
贾桂礼貌地说:表妹光临,非常高兴,今日相遇,十分荣幸!敬表妹一杯,表示敬意!
史英听了欣喜若狂,觉得他的讲话如做诗一般,一定是出口成诗之人,一满杯女儿红一饮而尽。她还想与他再饮几盅,可是宝钗见此情形,止住说:不要再喝了,喝多了会伤身子的。
没事的,我没有醉,还能喝几杯。史英逞强道。
要喝我陪你喝个够。宝钗阻止说。
不喝就不喝呗。史英不高兴地说。
虽然没有行酒令、作酒诗,晚宴仍进行得愉快和欢欣。
席散后,贾桂找宝钗说:母亲!我有一事特来请教您,这……
什么事是公事还是私事宝钗问。
是我自己的事,是……贾桂吞吞吐吐地说。
有什么要紧的事快说。母亲催着问。
关于扬州的事……贾桂还是干结巴。
扬州什么你听来什么宝钗急得问。
扬州她来信……贾桂只讲一半。
谁来信说什么宝钗继续问。
是花蓉来信,说婚期的事。贾桂说。
你是说何时成亲的事宝钗听儿子说为结婚的事,松了一口气说,我以为什么要紧的事,你的婚期娘已经在思虑了。
母亲已给我们定日期了贾桂问。
日子未定,正在考虑之中。你们的意见何时为好母亲道。
请母亲早定佳期。儿子说。
蓉儿意下如何你问过吗宝钗说。
她也盼望‘早定佳期’,认为‘宜早不宜迟’。贾桂重复说。
宝钗听到早定佳期的话,遂想到刚才史英看着贾桂发呆的表情,意识到真的事不宜迟,尽早给他俩的婚事办了,以免夜长梦多、节外生枝,所以又问: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成亲
年内是否来不及了贾桂有意把时间提早。
年内哪来得及,只有十来天时间了。母亲肯定地说。
明年正月可以吗儿子问。
正月也太紧张了,况且正月是单数。宝钗思量说。
那只好等到二月了。贾桂本来就打算放二月的,母亲尚未作出明确,他就接下补充道,就二月吧
二月就二月吧。宝钗表态后,接下说,看来二月也够紧张的了,一切都未准备。
哪些东西需要准备贾桂问。
要做的事多着呢。第一是钱,无水怎行船,无钱难办事。上次向金玉叔叔借的钱还未还,现在我的开销也多是向他借来的。宝钗接着问,你身边有多少银两
我的俸禄每年六十两银子,半年发一次,下半年的近日可发了。贾桂盘算一下后,说,我省吃俭用,大约只有百余两。
也好,我想法子再凑二百两。宝钗想了想,说,俭省一点,差不太远了,如果不够,由我出面向兰哥儿再借点。
还要准备什么儿子问。
再者是成亲的地点及房子。母亲接下考虑说,房子也很重要,苏州没房子,我看吴江那边的房子也不很适合,未免太小了些。你看咋办
这一点我倒没细想,要么与花蓉商量商量再定。贾桂接着思考说,如果花蓉同意放在吴江的话,勉勉强强还能凑合。
那样也好。你要把地点尽快定下来。宝钗想了想后,说,除房子外还有如衣装、家私等等,我主张因陋就简、不要铺张、简约办婚事,何况条件也不允许。
还有什么贾桂问。
还有酒水。宝钗停了一会儿,接着说,你准备办几桌菜,请哪些人来,这些都要有一个周到的安排。
我什么都不懂,有劳母亲周旋了。
你的朋友和你衙门的人由你自己来定,也要有一个准确的人数,便于调排。至于我们的老亲旧友由我来定。
我没有多少朋友,大多在吴江,不请也罢。
不请也可,以免沸沸扬扬。
孩儿知道。不知老亲多少
我们的老亲主要在苏州,远道的就不准备发请帖了。
全赖母亲安排,又烦母亲操心!
我马上要往扬州一趟,去与李亲家商量商量,不知他们的意下如何。今年过年也在扬州了。
拜托了,孩儿这就可回去了。
贾桂来苏州的目的已经达到,母亲的意见比较合理,并同意操办;更欣慰的是李纨、莺儿她们都不计前嫌,而且还热忱相待。他准备当晚就回吴江。这时史英走了进来。
或许是史英酒喝得过量了些,本来要她与雪雁一起早点回去休息的,可是迟迟不肯离去,说还早着呢,想与表哥叙谈叙谈。雪雁听听不无道理,今日首次相见,十分难得,说说也无妨,就由她去了。
史英一人待在外头等候。当贾桂站起准备动身时,她快步上前,很有礼貌地向贾桂行了个鞠躬礼,笑嘻嘻地说:表哥好!表妹我这厢有礼了!
表妹好!请不必拘礼。贾桂热情地说。
打扰了,请原谅!史英带着酒气。
哪儿的话,非常高兴表妹来叙谈叙谈。贾桂表示。
十分感谢表哥来看我,我这次来苏州是来认亲拜戚的!史英拱拱手。
妹妹光临,喜似天降!谢谢你这么远路来看望我们!贾桂礼貌地接着说,我公务在身,马上就要回到吴江去。希望你在苏州多住几天,有空我再来看望表妹,也邀请表妹到吴江来玩!
吴江一定要去的。你这样着急干吗,不能在这里玩几天吗
年关将近,公务繁忙,不能久留。
当官的事也忙。年纪这么轻,就当了官,佩服佩服!
小小芝麻官,不足挂齿。
冒昧请问,表哥今年几何
二十岁。表妹呢
你我同年,我生于九月二十,不知表哥何月
生在八月十八。看来比你大三十多天,我这个表哥做定了。
吴江离这里多远
不远,几十里路程。
那只好改日前去拜访了。
恭候表妹光临!吴江见!
一定去,吴江见!
贾桂走后,史英还呆呆地站着,显得依依不舍。她想:不知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男女之事,自从前天晚上做了这梦后,心中好不平静。今天一见,很是奇怪,果然与梦中一般,是位英姿勃发的官哥儿。她觉得心藏进了一个温馨的甜蜜罐,有种难以言喻的畅快,希望永久地留在那里、不再出来。
宝钗看见她还站在门外,知是为桂儿走了而发呆,就过来拉着她的手,关心地说:史姑娘,时间不早了,当心受凉!我们休息去哩。
吴江在哪个方向怎么走史英发呆地问。
以后我陪你一起去,现在我也说不清楚。宝钗说。
你什么时候去史英着急地说。
现在没时间,别急!到时会告诉你的。宝钗不高兴地说。
贾桂去后,宝钗考虑着儿子的婚期定在明春二月,算来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一切尚未准备,加上年关,的确够忙活的了,最重要的是,首先要与亲家商量,不知他们意下如何。时间紧迫,必须早日动身去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