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黎民报社 > 走近科学
    当晚,孟允抒封锁前后门,将府中下人分别安排在陈府的各处房间内,让大多数人集中在中庭,留一小部分人看守前后院,并再三叮嘱所有人,在没有接到通知的情况下不得擅离职守。

    确保万无一失后,她和秋盈、许昭以及另一名小厮待在东厢房内,守株待兔。

    刚入夜时孟允抒还精神抖擞,满怀期待地等着捉鬼,但这份激情没能持续太久,就被瞌睡压了下去。

    昏暗的烛光,静谧的环境,全是催眠的好手段。

    秋盈见她困得东倒西歪,索性劝她睡一觉:“夫人趴在桌上歇息一会吧。

    ”“不,我要亲眼看看那个鬼的模样。

    ”孟允抒撑起沉重的眼皮,摇摇头让自己清醒些。

    在她的视线左右晃动之时,她看见坐在她旁边的许昭还在油灯下看书。

    孟允抒瞄了一眼书上密密麻麻的小字,感觉好像更困了。

    胤朝没有电,没有手机,更没有网络,一个人晚上在家的时候,除了看书和闲聊以外,似乎也没什么其他的消遣方式。

    她想起自己以前熬夜玩手机导致视力下降的事,出言提醒许昭:“许公子,这里光线太暗,你别看书了,伤眼睛。

    ”他要是近视了,可没有哪个人能给他配副眼镜。

    孟允抒见屋里三人都面露倦色,决心和他们聊聊天让大家清醒些。

    她随口问许昭:“我见公子平日手不释卷,你是自幼便酷爱读书吗?”“不是。

    ”许昭听从孟允抒的劝告合上书,将手轻轻按在封面上,“我儿时性格顽劣,听见读书便头疼,长大些了才知道在念书上用功。

    ”这是许昭从未展露出的一面,孟允抒来了兴趣,追问他道:“那你小时候喜欢做些什么?”听到孟允抒的问题,秋盈和那名小厮也坐直了身子,向许昭投来好奇的目光。

    没有人不喜欢听八卦。

    面对众人的期待,许昭不好拒绝,就讲起了他的童年旧事。

    “我幼时住在一个小村庄里,平日经常和一群同龄伙伴到处做坏事,什么偷鸡摸狗、下河摸鱼、爬树掏鸟窝的事都干,惹得村里人嫌狗厌。

    ”年幼的孩童多半淘气,他们一旦成群结队,杀伤力更是成倍增长。

    孟允抒难以想象,眼前这个冷淡沉静的美男子曾经是个人人喊打的熊孩子。

    她用揶揄的语气说道:“没看出来公子身手敏捷,居然还会爬树。

    ”“我那时家贫,日夜饿着肚子,只能花心思找些野味充饥。

    ”许昭有些窘迫地笑笑,“凡是出身乡野的孩子,几乎没有哪个不会爬树。

    ”民以食为天,尤其在蒙昧无知的幼童眼中,吃饱饭并活下去就是他们最重要的目标。

    孟允抒想说些什么来安慰她,却蓦地联想起许昭先前曾问她,与他成婚是否会觉得委屈,他对自己的出身应当十分介怀。

    若是言语不当,她反而会伤了许昭的自尊。

    她盯着桌上的油灯与烛火陷入沉思,却发现火光都一齐向右边倾斜,忽明忽暗地抖动起来。

    “起风了。

    ”孟允抒警觉地望向窗外。

    晚风丝丝缕缕地从窗外渗进房间,而后风声越来越大,逐渐转为凄厉的尖啸,院中的树叶也被风声吹得沙沙作响,像是为一场好戏的开幕鼓掌喝彩。

    当前已过三更,按照萧谨言的描述,那鬼魂也该来了。

    果然,院中忽而响起断断续续的哭声,和着夜风呜咽,哭得人毛骨悚然。

    孟允抒抬手示意屋内的人先不要动,屏住呼吸望向窗外。

    中庭里的另外两间房依然亮着烛火。

    一道白色身影倏地从窗前闪过,孟允抒的视线甚至没能跟上她的速度。

    一个饱含愤怒的女声在窗前响起:“昨日我已命令你们搬走,为何你们仍旧停留在此,扰我安宁?”为了看清那道白色身影的样貌,孟允抒走近窗口高声问道:“打扰姑娘清净实在抱歉,请问你是何人?”白色衣裙再次从窗前飞过:“此间卧房的主人,陈府江氏。

    ”这次孟允抒发现,正如萧谨言所说,这鬼魂的裙摆离地面还有一截距离,裙底空荡荡的,并无腿脚的痕迹。

    “江姨娘多有误会,我们并非有意扰你,只是想还你一个清白。

    ”孟允抒用眼神暗示许昭和小厮出门捉鬼,她继续在窗前问话,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我听闻姨娘是因重病身亡,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重病身亡?”那女子冷笑一声,“真是个好借口。

    王夫人——”“老爷小心!”她的话被院中小厮的惊呼声骤然斩断,再无下文。

    孟允抒见状连忙拉着秋盈冲出房门:“情况如何?”许昭在院中转过身来,将手里的东西拿给孟允抒看:“我出门便见这衣衫在窗前飘荡,用手一扯,它就不再动弹了。

    ”孟允抒接过他手里的白色衣裙,将它展开,发现上面确实沾染着数片血迹,让人看着触目惊心。

    她当即吩咐秋盈和小厮继续守在房中,自己和许昭则去其余房间询问情况。

    从前后院走访探查了一圈,值守的下人都说他们不曾离开房间半步,但并未见到鬼魂,也没见到形迹可疑的人员出没。

    孟允抒回到东厢房,从秋盈口中听到了同样的答案。

    “不过我发现了这个。

    ”秋盈拿来方才的那件血衣,把它凑近烛火,“老爷夫人请看。

    ”孟允抒看向长衫胸口的位置,发现上面系着一截白色的细线,需要仔细看才能发现。

    方才院中光线太暗,他们完全没有察觉到它的痕迹。

    孟允抒用手捏了捏那根线,相较于常见的用于缝制衣物的丝线,这根线显然更粗、更有韧性。

    她将衣物递给许昭,许昭捻弄了一下那条白线,又在灯下观察片刻,得出一个结论。

    “鱼线。

    ”这是一条崭新的线索,但孟允抒没办法将其与先前的事情串联成清晰的逻辑。

    许昭也没有再做进一步推断,只是从桌上端起烛台说道:“我再去院中看看。

    ”孟允抒赞同他的做法。

    要是能在案发现场发现新的证据,或许能事半功倍。

    “我也去。

    ”她拿了盏油灯,和许昭一同走到院中。

    “方才我就是在这里抓住了那件血衣。

    ”许昭停下脚步,给孟允抒划出一个大致范围,“我们在此处找找,看是否还有什么可疑痕迹。

    ”孟允抒用火光映亮地面,认真察看地上的痕迹,试图从中搜寻出蛛丝马迹来。

    “孟姑娘,麻烦你把油灯给我。

    ”孟允抒抬头,却发现许昭站直身子,正仰头望着上空。

    她把油灯递给许昭:“你发现什么了?”许昭没有回应她的问题,只是举起油灯和烛台,将上方的空间照得更亮了些:“姑娘请看。

    ”借着微弱的光线,孟允抒勉强看清了那处景物的轮廓。

    她已经明白答案了。

    在他们头顶上方,靠近东厢房的位置,槐树的枝条纵横交错。

    孟允抒打量了一下这里的枝叶,它们都位于枝条末端,较为纤细,承不住什么重量。

    她将目光沿着枝条向庭院中心移动,随着枝条离树干越来越近,它的形态也愈发粗壮,完全能够承担一个普通女子的重量。

    如果她趴在树上,寻个长竿之类的东西,将鱼线一头绑在竿上,一头系在衣服上,从树上垂下来左右摇动,便能制造出鬼魂四处游荡的景象。

    当下唯一的问题是,作案人在哪。

    答案显而易见。

    入夜后孟允抒就关闭了前后大门,并派了专人把守,陈府中也没有密道、暗门之类的机关,作案人若非武功高强不走寻常路,她就一定还在府中。

    而在鬼魂出现的前后时间段里,宅子里没有一个人见到院中有人出现,那范围自然就缩小到眼前的这棵大槐树上。

    许昭显然也已经得出结论,神情严肃地走向树底。

    孟允抒不清楚作案人的具体情况,为以防万一,决定先诈她一下。

    她刻意提高了嗓门喊道:“许公子,这么高的树,你能爬上去吗?”许昭停住脚步,疑惑地看向她:“我没想爬树。

    直接把她叫下来不就行了?”真是毫无默契的回答。

    孟允抒啼笑皆非,压低声音说道:“你现在没穿公服,也没有逮捕令,她能乖乖听话吗?”许昭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赶忙顺着孟允抒的话说下去,大声回答道:“当然没问题,比这再高十米的树我也不在话下。

    ”好浮夸好做作的演技。

    树冠上并未传来孟允抒预料中的动静,她心想,这姑娘还挺沉得住气。

    她继续说道:“那就有劳公子帮我找找,我的手帕是不是被风刮到树上去了。

    ”许昭走到槐树底下,双手环抱树木,脚一蹬地就窜了上去。

    孟允抒懵了。

    她没把作案人诈下来,反倒把许昭诓上去了。

    “你干什么?”她赶紧挥手让许昭下来,“危险。

    ”许昭不解:“不是你让爬的吗?”“我——”孟允抒这才反应过来,许昭曲解了她的意思。

    她只能将计就计,冲着树顶冷声喊道:“那位不知姓名的姑娘,我知道你在树上。

    要是你愿意主动下来,我们还可以好好谈谈。

    ”她给许昭使了个眼色:“还是说,你需要我们亲自请你下来?”许昭又往上爬了几米,树上终于响起一道惊慌失措的女声:“你们别上来,我、我马上下去。

    ”许昭从树上退下,孟允抒帮他拍了一阵身上的尘土,一个娇小的身影也轻巧地跳到地面上。

    “实在抱歉,我并非有意要吓唬各位大人。

    ”面前这个女孩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虽然她正在低头认错,但孟允抒并没有从中听出怯懦的情绪。

    “你随我到房里来,与我细说缘由。

    ”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