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允抒和许昭进了厢房,在桌边的椅子坐下,那小姑娘站在两人面前,用询问的目光看了看他们身后的秋盈。
秋盈会意地上前介绍:“这位是许老爷,这是孟夫人。
”接着那姑娘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我绝非故意装神弄鬼,请老爷夫人恕罪。
”孟允抒经不住这样的大礼,差点条件反射地从椅子上蹦起来。
她赶紧说道:“你不用跪我,起来说话。
”女孩站起身来,微微弓起身子,作出俯首认错的模样。
孟允抒习惯通过对方的神态和表情判断其心理活动,于是开口说道:“你把头抬起来,看着我。
”小姑娘按她的命令照做,将面容全部呈现在孟允抒眼前。
这女孩生着一对灵秀的杏眼,在烛火的映照下流光溢彩,微抿的嘴角中莫名显露出狡黠的气息,打眼一看就是个伶俐的姑娘。
孟允抒先从最简单的问题说起:“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回夫人的话,我叫排云,今年十三。
”孟允抒从她的名字中得出一个结论:“你是陈府中的丫鬟?”排云点头:“是。
”“你为何要装神弄鬼吓唬我们,屡次想把我们赶走?”孟允抒见排云飞快地瞟了她一眼,直觉告诉她排云接下来所说的话不可信。
她看了看身边的许昭,决定发动狐假虎威的技能。
“这位是刑部郎中许大人,若你有半句假话,我们就会把你抓起来交给官府,定你一个居心叵测,谋财害命的罪名。
”许昭见状,也十分配合地装腔作势,神情威严地点点头。
孟允抒在心里给许昭点了个赞,他的演技真是突飞猛进。
排云没想到许昭是这般来头,赶忙给孟允抒回话:“我说,我说。
”她踌躇片刻又问:“若我如实回答,请问老爷夫人能否保我性命?”“若你并非作奸犯科之徒,我们定然不会加罪于你。
”得到许昭的保证,排云心里似乎有了底,老实回答道:“我只是不想让你们待在江姨娘的房间里,不愿让你们动她的遗物。
”孟允抒有了一个猜测:“你是侍奉江氏的丫鬟?”“对。
”“那陈府中闹鬼的事,全是你一手策划?”“是。
”排云的声音激动起来,“但我敢发誓,我从未害过他们性命,老爷和下人的死与我无关。
”孟允抒逮住这个关键点问道:“那你说说,陈老爷和府中下人的死因是什么?”“陈老爷是个好色之徒,整日在外寻欢作乐,一早就得了花柳病,他死有余辜。
”排云愤慨地骂道,“至于那些下人,则是因为分赃不均互相陷害,导致几人没了性命。
”孟允抒觉得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追的问答太过混乱,索性让她从头讲起:“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一遍,从你侍奉江氏开始,到你口中所说的她被王夫人设计害死,再到后面你装鬼的事,一一向我们道来。
”排云点头应允。
“江姨娘原本是个小户人家的小姐,她母亲早逝,后来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她继母决定趁早将她嫁给别人,好捞一笔巨额彩礼。
陈老爷从旁人那得知此事,因为垂涎江姨娘的美貌和才情,不惜花高价将她迎娶进门。
”排云的声音非常低落。
“我就是那个时候被老爷派去服侍江姨娘的。
江姨娘性情温柔,天真单纯又平易近人,因为我年纪小,她甚至常常反过来照顾我,总是怕我累着。
平日里老爷将她看得紧,她出不了门,就喜欢向我们打听近期外面发生了什么新鲜有趣的事,和我们这些下人聊天解闷,时常笑得直不起腰。
”孟允抒瞥了眼那个安静立于墙角的柜子。
那里面放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从中可以窥见主人的性格。
它们曾经属于这样一个鲜活爱笑的姑娘。
“除此之外,江姨娘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读书。
她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她这辈子是做不到后半句了,但她至少有书籍作伴,能从中看到广阔无垠的天地。
她总是这样乐观。
”两行眼泪从排云眼中倏然落下,她停顿了许久,才平复好心情继续说下去。
“我原本是个乡下来的野丫头,大字不识几个,但看见江姨娘总是捧着书看,我非常好奇,就问她书上讲了些什么。
她说,面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我若只是听她解读,就会失了不少兴味。
”“然后她笑着问我,想不想认字。
”排云又开始啜泣,“认字以后我就能读书,所以我告诉她,我想识字。
”“从那天起,江姨娘每天晚上睡前都会教我识字念书。
我记得很清楚,当我时,江姨娘看起来比我还高兴。
”“我也期盼这样的日子能持续下去,但事与愿违。
”排云擦了擦眼泪,“陈老爷得了新人,便整日扑在江姨娘房中,招致王夫人的嫉恨。
王夫人是陈老爷的发妻,在他还没发迹的时候陪他一起白手起家,没料到他的变心来得如此之快。
”“王夫人心机深重,明里暗里地欺负江姨娘,给她使绊子。
江姨娘自己也知晓这些,她曾多次向王夫人袒露心迹,说明她只想过安生日子,希望能与王夫人成为一对好姐妹,两人和平共处。
”排云叹了口气:“江姨娘心性善良纯粹,自然将他人想得同她一般美好。
王夫人明面上对她的话颇为赞赏,可对付她的手段却日渐阴毒。
在她的精心设计之下,陈老爷对江姨娘心生厌弃,到她房中的次数越来越少。
”“江姨娘说这样也好,她对陈老爷本来就没多少感情,他走了她反倒落得清净。
我也以为从此之后她的日子能好过些。
”排云的语气再度变得激昂,“可王夫人不肯善罢甘休。
她趁着自己得势,铁了心地要将江姨娘置于死地,以绝后患。
”“老爷出门在外时,她就敞开了欺凌虐待江姨娘,让她喝下滚烫的开水,暑天的正午让她跪在院中诵经,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起初江姨娘还会将此事告知陈老爷,可换来的是老爷的敷衍和厌烦,以及王夫人变本加厉的折磨。
长此以往,她便不再向他人求救了。
”说到最后这句话时,排云的眼神十分黯淡。
“数九寒天,王夫人命江姨娘在院中用刺骨的冷水为她洗衣,没多久江姨娘的手上便生出冻疮,到处都是皲裂的伤口,她也染上了风寒。
起初她的病情并不严重,只需按时用药就能痊愈,可王夫人却假意关切,说她知道一个偏方,能让江姨娘的病好得更快些。
”“几副草药下去,我发现江姨娘的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就找了个时间偷偷前往药铺询问郎中。
郎中告诉我,那药方里尽是些寒性的猛药,他们摆明了就是想要江姨娘的性命。
”孟允抒静静地在一旁听着,未发一言。
她已经能猜到故事的结局。
“回府之后我将此事告诉江姨娘,她却并不在意。
她说,即使她苟活于世,也只是日复一日地忍受非人的生活,还不如让她快些解脱。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她连笔都拿不稳了,她还坚持教我读书写字。
”排云咽下喉头的酸涩,“江姨娘说她时日无多,可教给我的东西能让我走得更远,想得更清楚,活得更明白。
”孟允抒理解江姨娘的想法。
这就是思想启蒙的作用,它让一个人不再愚昧无知。
“江姨娘去世后,我去报官,但王夫人早就买通了县衙的人,根本没人审理此案。
王夫人了结一桩心事,命府中下人变卖江姨娘房中的遗物,我再三阻拦却无济于事,只看着王夫人将换来的钱财分给那些曾经害过她的下人们。
”排云咬牙切齿地说:“这群人没一个好东西,全是贪财近利之徒,为了在王夫人面前邀功请赏,他们互相陷害,闹得府里乌烟瘴气,那些下人就是在此事中丧生的。
在这之后不久,陈老爷也病发身亡,那些人本来就心里有鬼,一时间府中上下议论纷纷,都说这是江姨娘的冤魂前来索命了。
”“我一直咽不下这口恶气,想为江姨娘报仇,他们这话点醒了我。
”排云详细描述了她的作案准备和手段,其与孟允抒的推断别无二致:“罗裙上的血是鸡血,我偶尔会在伙房帮工,弄来这些不是难事。
”“后来,府中仆人被吓得魂飞魄散,疯掉的人越多,闹鬼的传言就越发真实,再也没人敢进江姨娘的房间。
最后王夫人也受不住这般惊吓,终于失了神智。
”排云长舒一口气:“王夫人固然该死,可真要论起来,此事的罪魁祸首是陈老爷。
既然他已经丧命,我也不再追究王夫人的罪过。
”“王夫人被接回娘家之后,府中的下人被尽数遣散。
后来我听说这宅子被卖了出去。
”她沉默片刻,直视着孟允抒的双眼,“此处是江姨娘的房间,留有她的痕迹,是她存在过的唯一证明。
我不愿看到她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什么都没能留下。
”“所以,我扮作脚夫、杂役,趁白天混进雇工当中进入内宅,提前埋伏在树上,翌日再随雇工出去。
这是我唯一能为她做的事了。
”待孟允抒回过神想要发问时,她已是泪流满面。
这些年的记者生涯已经让她养成了冷静客观的职业习惯,在采访时鲜少掺杂私人情感,以免让报道有失公允。
可是在今天这件事上她做不到置身事外。
若是江氏还活着,她一定非常愿意加入她的报社,也一定能在新闻事业上大放异彩。
若她并未生在这个时代,而是更遥远的未来,她也能够拥有如她本人一般的美好灿烂的人生。
但这两个假设都不属于她。
屋内的几人一齐陷入长久的静默,半晌无一人开口,似是向江姨娘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孟允抒终于找回理智,平复心情问:“你今日所述之事,可有凭据佐证?”排云对答如流:“郎中那里有看诊记录,我也存着王夫人的那副偏方。
这些事府中下人都知道,只是一直被王夫人压着,不许外泄。
”孟允抒有了调查方向,转而问排云:“你不可能一直这样守着江姨娘的卧房和遗物。
今后你有什么打算?”“我不知道。
”她抬起朦胧的泪眼看向孟允抒,“我一心想着为江姨娘报仇,没想过其余的事。
”“她叫什么名字?”面对这个冷不丁的问题,排云很快反应过来。
她的语气铿锵有力。
“她叫江芷兰。
”孟允抒点头。
她有名字。
不是作为江家女儿的江氏,不是作为陈老爷侍妾的江姨娘,而是一个独立的人——江芷兰。
孟允抒问排云:“芷兰走了,但她教给你的东西还在,是吗?”“嗯。
”“那就让她用另一种方式活下去。
”孟允抒笑中含泪,“待此事真相水落石出后,我再与你详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