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实验室的量子共振仪发出规律的嗡鸣,林穗宁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形,手指悬在键盘上迟迟没有落下。
三小时前采集的数据已经完成了初步分析,但她却对着最后一步验证程序发呆了整整十分钟。
\"那你留意了吗?\"江逾白的声音又一次不合时宜地在脑海中响起,轻得像实验室空调出风口的动静,却让她的指尖像过了电般微微发麻。
这是本周第4次了。
自从三天前在走廊听到那句问话,这句话就像一段坏掉的代码循环,在她最专注的时刻突然跳出来扰乱她的思绪。
\"该死。
\"她小声咒骂自己,手指不小心按到删除键,刚整理好的数据矩阵瞬间少了一列。
\"需要帮忙吗?\"真正的、不是幻觉的江逾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吓得林穗宁差点从转椅上弹起来。
她猛地转身,膝盖撞到工作台下方抽屉,疼痛让她瞬间清醒。
\"没、没事!\"她声音拔高了八度,\"只是在复核数据。
\"江逾白站在她身后半米处,白大褂袖口挽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
他手里拿着两杯咖啡,眉头因为她的过度反应微微蹙起。
实验室顶灯在他睫毛下投下一小片阴影,衬得那双琥珀色的眼睛格外深邃。
\"加奶不加糖。
\"他将其中一个马克杯推到她面前,杯底与金属台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你看起来需要提神。
\"林穗宁接过杯子时刻意避免了手指接触,但咖啡的香气还是让她想起那天在走廊上,他们讨论相亲话题时,江逾白身上同样的咖啡与松木混合的气息。
\"谢谢。
\"她抿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暂时冲散了脑海里那个挥之不去的声音。
江逾白没有立即离开,而是俯身查看她的屏幕:\"量子态衰减分析?张教授今早也让我看这部分。
\"他的呼吸拂过她耳际,带着淡淡的薄荷牙膏味,\"第三列数据好像有问题。
\"林穗宁这才注意到自己刚才不小心删掉的那列数据正好是关键参数。
她耳根发烫,赶紧点了撤销键:\"眼花了\"\"你最近太累了。
\"江逾白直起身,手指在桌沿轻轻敲了两下,\"今晚别熬太晚,明天还有军方中期检查。
\"他离开后,林穗宁长舒一口气,将额头抵在冰凉的显示器边缘。
三十秒后,她才鼓起勇气抬头,正好透过实验室的玻璃隔断看到江逾白回到自己的工作台。
他专注地盯着示波器,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什么,侧脸在蓝光映照下像一尊线条分明的雕塑。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画面,让林穗宁胸口泛起一阵熟悉的酸胀感。
她突然意识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忆中那个在篮球场上奔跑的少年,和眼前这个专注科研的男人,在她心里已经变成了同一个人——都是她喜欢的江逾白。
深夜十一点四十五分,林穗宁终于完成了所有数据分析。
她揉了揉酸痛的颈椎,环顾四周,发现实验室只剩下她和江逾白两个人。
其他同事早就回了宿舍,只有江逾白还在角落的工作台前埋头计算,台灯将他挺拔的背影投在墙上,像一幅剪影画。
林穗宁轻手轻脚地收拾东西,不想打扰他。
但当她关上电脑时,江逾白像是感应到什么般突然抬头:\"要回去了?\"\"嗯,明天还要早起。
\"她拎起背包,犹豫了一下,\"你也别太晚。
\"江逾白点点头,又低头继续他的计算:\"晚安,穗宁。
\"走廊上的感应灯随着林穗宁的脚步声次第亮起。
基地的夜晚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她忍不住又想起三天前那个时刻——当江逾白问她\"那你留意了吗\"时,她是怎么回答的?“我正在留意。
”她只直面江逾白说到窗外的阳光洒在林穗宁的身上,此时的散发着光。
这光太刺眼,让人无法直视。
江逾白眯着眼看着林穗宁打算正开口在说些什么时候。
门口又进来同事打电话了。
显然这人来人往的通讯室并不是一个适合谈话的好地方。
一句直白的“正在留意。
”已经消耗掉林穗宁的所有勇气。
这狭小的通讯室,突然让她喘不过来。
看到有同事进来,随便找个理由,她就匆忙的离开了。
也顾不得看江逾白的脸了。
回到宿舍,林穗宁把自己扔进单人床,盯着天花板上细微的裂纹。
明天就是军方中期检查,按理说她应该抓紧时间休息,但大脑却异常活跃。
她翻身从床头柜摸出一本黑色笔记本,翻到最后一页——那里用铅笔淡淡地写着一行字:《追求江逾白一揽子计划》。
这是她上周偷偷写下的标题,下面还是一片空白。
林穗宁咬着笔帽,思考片刻后终于写下了第一条:项目结束后约他去天文台看星星笔尖在纸上停顿了一下,又补充了几个小字:带上柠檬茶。
写完后她立刻合上笔记本,像是怕被谁看见似的塞到枕头底下。
这太荒谬了,她对自己说。
在军事基地里,在如此重要的项目期间,她居然在计划如何追求自己的同事兼项目搭档。
但另一个声音在她心里小声反驳:已经九年了,你还想等多久?第二天一早,军方检查团如约而至。
林穗宁穿着熨烫整齐的白衬衫和黑色西装裤,站在演示台前流畅地汇报着阶段性成果。
她的声音平稳清晰,完全看不出昨晚只睡了四个小时。
\"量子通信链路的稳定性已经提升了47,\"她点击遥控器,屏幕上显示出完美的数据曲线,\"这是目前国际上同类研究中的最高值。
\"余光里,她看到江逾白站在张教授身后,对她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他今天罕见地打了领带,衬衫领口紧扣,显得格外正式。
当林穗宁的目光与他相遇时,江逾白嘴角微微上扬,那个小小的笑容像一剂强心针,让她接下来的汇报更加自信。
检查结束后,军方代表对进展表示满意,但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将量子态维持时间再延长30。
这意味着整个团队又要投入新一轮的攻关。
\"好消息是,我们获得了额外两周时间和50万经费。
\"马教授在总结会上宣布,\"坏消息是,大家要继续加班了。
\"散会后,林穗宁被留下来与技术负责人讨论细节。
等她赶到食堂时,午餐时间已经接近尾声。
江逾白坐在角落的位置,面前放着两盘饭菜,其中一盘明显没动过。
\"给你留的。
\"见她走来,江逾白推了推那盘完整的饭菜,\"知道你喜欢吃鱼。
\"林穗宁的喉咙突然发紧。
他还记得她喜欢吃什么,就像她记得他所有的小习惯一样。
这种双向的关注让她心跳加速。
\"谢谢。
\"她坐下,小心翼翼地避开他伸过来递餐具的手指,\"检查团那边没再提其他要求吧?\"江逾白摇摇头,把自己盘子里的西兰花夹到一边:\"他们对你那部分很满意。
\"林穗宁看着那颗翠绿的西兰花,突然想起初中时听许悠说过,江逾白从小就不吃西兰花,觉得像小树苗。
这么多年过去,这个习惯居然还在。
\"你现在也不喜欢吃西兰花吗?\"她忍不住问。
江逾白筷子一顿,抬眼看着她:\"'现在'?你怎么知道我不喜欢西兰花?\"林穗宁的握紧筷子。
沉稳的答道:\"上次西兰花也没见到你吃,然后想到许悠以前说过你有些食物不吃,我想就是西兰花吧。
\"“还好,之前因为柠檬茶,心里排练过了。
”林穗宁心里想到。
江逾白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转而谈起项目计划。
但林穗宁能感觉到,整个午餐期间,他的目光时不时落在她脸上,像是在研究什么复杂的实验现象。
下午的实验遇到了瓶颈。
无论怎么调整参数,量子态维持时间始终无法突破那个关键阈值。
整个团队陷入焦灼,会议室的白板很快被各种公式填满。
\"环境噪声是主要干扰源。
\"江逾白用红色马克笔圈出几组数据,\"我们需要全新的滤波算法。
\"林穗宁盯着那些数字,突然灵光一现:\"或者换个思路——不是过滤噪声,而是让系统主动适应噪声。
\"她走到白板前,在江逾红圈旁边写下几行公式,\"就像量子生物的光合作用调节机制。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看向她写下的公式,然后齐刷刷转向江逾白——因为就在林穗宁写字的同时,江逾白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几乎相同的数学表达。
\"你们\"张教授瞪大眼睛,\"这是商量好的?\"林穗宁和江逾白对视一眼,同时摇头。
那一刻,林穗宁感到一种奇妙的电流从脊椎窜上来——这就是默契吗?就像两个量子纠缠的粒子,即使相隔遥远也能瞬间呼应。
\"太可怕了,\"团队里另一位研究员小声嘀咕,\"他们简直像共用同一个大脑。
\"接下来的20多个小时,整个团队不眠不休地验证这个新思路。
林穗宁和江逾白成了实际上的技术核心,一个负责理论修正,一个负责实验调试,配合得天衣无缝。
当第二天的夕阳透过实验室窗户照进来时,他们终于取得了突破。
示波器上的波形如预期般稳定下来,所有指标都达到了军方要求。
\"我们成功了!\"张教授激动地拍着桌子,\"这绝对是国际领先水平!\"欢呼声中,林穗宁感到一阵眩晕。
连续高强度工作让她的体力透支到了极限。
她扶着工作台想稳住身体,却感到一只温暖的手握住了她的手臂。
\"你需要休息。
\"江逾白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比平时低沉许多。
林穗宁点点头,刚想和江逾白道别。
江逾白却突然身子一晃,额头轻轻抵在了她的肩膀上。
这个接触只持续了三秒,轻得像一片羽毛落下又飘走,却让林穗宁全身的血液都涌向了那个被触碰的位置。
\"抱歉,\"江逾白迅速直起身,揉了揉太阳穴,\"我也需要睡眠了。
\"林穗宁点点头,不敢抬头看他。
她怕自己通红的脸颊会泄露太多秘密。
和众人分别后,林穗宁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
深吸一口夜晚清凉的空气。
军工项目还要持续六周,林穗宁想:等到任务结束,等到他们不再是同事关系,她就要开始她的一揽子追求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