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暗恋是场量子纠缠 > 大学新开始
    高考结束那天,林穗宁站在校门口,看着漫天飞舞的试卷和欢呼的人群,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点开过江逾白的企鹅空间了。

    这个认知让她有一瞬间的恍惚,就像突然发现一个跟随多年的习惯不知何时已经悄然消失。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社交方式悄然改变。

    林穗宁回了临江市参加了初中(3)班的同学聚会,毕业聚会上,许悠拿着手机挨个加微信:“咱们建个班级群,以后常联系啊!”林穗宁扫完二维码,看着通讯录里新增的联系人,指尖在屏幕上悬停了几秒。

    她知道,只要问一句,许悠一定会把江逾白的微信推给她。

    但她最终锁上了屏幕。

    九月的大学校园里,梧桐树的叶子开始泛黄。

    林穗宁拖着行李箱站在宿舍楼下,仰头看着这栋砖红色的建筑。

    她的新生活要开始了。

    “你是林穗宁吧?我是你的室友陈悦。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热情地接过她手中的行李袋,\"咱们宿舍在307,另外两个室友已经到了。

    \"宿舍比想象中宽敞。

    靠窗的下铺已经被占了,墙上贴着当红偶像的海报。

    林穗宁选了靠门的上铺,开始整理行李。

    当她从箱子里拿出那本《航天器轨道力学》时,手指顿了顿,最终还是把它塞进了书架最里层。

    开学第一周的社团招新日,天文社的摊位前围满了人。

    社长是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大三学长,正卖力地讲解着下周的流星雨观测活动。

    “同学,有兴趣加入我们吗?”社长递给她一张传单。

    林穗宁接过传单,上面印着猎户座星云的照片。

    她想起曾经在某个人的空间里看到过类似的照片,配文是\"许个愿吧\"。

    “好啊。

    ”她听见自己说。

    大一开学前的寒假,林穗宁回家时发现母亲总是穿着宽松的衣服,还经常反胃。

    某个晚饭后,母亲拉着她的手,欲言又止。

    “宁宁,妈妈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母亲的声音有些颤抖,“我和你王叔想再要个孩子。

    ”林穗宁愣住了。

    她看见母亲紧张地攥着衣角,王叔站在厨房门口,连呼吸都放轻了。

    “我很期待。

    ”她听见自己说。

    然后伸手抱住了母亲,“真的,我很开心。

    ”母亲的身体明显放松下来,王叔的眼眶瞬间红了。

    怀孕的消息传开后,最让人意外的是王叔母亲的变化。

    老太太第一次登门时,带了一大包亲手缝制的小衣服。

    她拘谨地站在门口,眼神却一直往母亲的肚子那边瞟。

    “妈,您进来坐。

    ”王叔小心翼翼地说。

    老太太这才挪步进屋,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这是我我去庙里求的平安符。

    ”林穗宁注意到,老太太说这话时,目光也扫过了她。

    后来每次来,老太太都会\"顺便\"带些东西——有时是给未来宝宝的玩具,有时是给母亲的补品,甚至还会给林穗宁带些小零食。

    “你小时候也爱吃这个。

    ”老太太把一盒桂花糕塞给她时,语气生硬却带着试探。

    林穗宁接过糕点,轻声道谢。

    她看见老太太眼角微微湿润,转身去厨房帮忙时,背影都轻快了几分。

    大三上学期的选修课上,林穗宁认识了周叙。

    \"你上节课请假了吧?要不要看看我的笔记吧。

    \"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凑过来,拿着一个笔记本,脸上带着开朗的笑容:\"上节课,没看到你。

    \"周叙是校篮球队队长,生物系的学霸,笑起来左脸有个酒窝。

    他总是\"恰好\"和她选同一时段的选修课,\"恰好\"在图书馆遇到她,\"恰好\"知道学校后门哪家奶茶店最好喝。

    跨年夜,学校操场上放烟花时,周叙红着脸问她:\"林穗宁,要不要试试在一起?\"他的手掌很暖,牵着她时小心翼翼,像是捧着什么易碎品。

    他会记得她喜欢抹茶味的冰淇淋,会在她感冒时煮一锅味道奇怪的姜汤,会在她赶论文时安静地坐在旁边看篮球杂志。

    但林穗宁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每次约会,她都会准时到,会认真听他说话,会记得他的生日。

    可周叙总说:\"穗宁,你好像从来不会对我撒娇。

    \"\"你要去比利时交换?\"\"还是一整年?\"周叙的声音在咖啡厅里显得格外清晰。

    林穗宁搅动着杯中的拿铁:\"嗯,鲁汶大学的项目,导师很推荐,在认识你之前就已经在准备了,昨天导师告诉我,我通过了。

    \"周叙沉默了很久。

    窗外的梧桐叶飘落在窗台上,秋天又要来了。

    \"我们分手吧。

    \"他终于开口。

    \"你从来不会依赖我。

    每次你遇到问题,都是自己解决。

    我有时候觉得,你和我在一起,只是因为到了该谈恋爱的年纪。

    \"林穗宁想说不是这样的,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对不起。

    \"----------------鲁汶的冬天比林穗宁想象中更难熬。

    零下的气温让她的手指冻得发红,公寓的老旧暖气片时好时坏,她不得不裹着厚厚的毛毯在书桌前写论文。

    窗外的雪下了一整夜,将哥特式建筑的尖顶染成纯白。

    法语成了最大的障碍。

    虽然出国前突击学习了半年,但她连最基本的日常对话都说得磕磕绊绊。

    超市收银员不耐烦的嘟囔,房东太太飞快的嘱咐,课堂上教授含糊的发音,都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

    \"pardonje

    ne

    prends

    pas\"(对不起,我听不懂)这句话成了她使用频率最高的法语。

    清晨六点,林穗宁被冻醒了。

    她呵着白气起床,用结结巴巴的法语向面包店老板买早餐。

    \"unun

    croissant,

    s'il

    vo

    pt\"(一个一个牛角包,谢谢)老板皱着眉头重复了三遍价格,最后还是直接指了指收银机上的数字。

    她红着脸付完钱,牛角包在寒风中很快就凉透了。

    课堂上,她努力捕捉每一个能听懂的单词。

    比利时教授浓重的口音让本就有限的法语水平雪上加霜。

    当周围同学发出会意的笑声时,她只能尴尬地低头记笔记。

    深夜十一点的鲁汶,窗外飘着细雪。

    林穗宁蜷缩在公寓的小床上,手指轻轻划过手机屏幕。

    微信朋友圈里,母亲刚更新了九宫格照片:弟弟穿着小熊猫连体衣在客厅里摇摇晃晃地走路,王叔系着印有万家乐logo的围裙正在包饺子,餐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家常菜。

    照片角落里,还能看到老太太织了一半的毛线袜。

    她将每张照片都放大细看,仿佛能听见抽油烟机的轰鸣,闻到韭菜馅的香气。

    母亲配文:\"小家伙今天把姐姐的相框放在餐椅上,说要等姐姐回来一起吃饭。

    \"林穗宁的指尖在点赞按钮上悬停片刻,最终只留下一个微笑的表情。

    周日的视频通话总是格外热闹,弟弟肉乎乎的小脸挤满整个屏幕:\"姐姐!我今天会背《静夜思》了!\"他摇头晃脑地背诵,把\"明月光\"念成了\"月月光\"。

    镜头晃动间,她看见客厅墙上她出国时候新拍的全家福——奶奶在中间,母亲挽着她开心的笑,王叔的鬓角多了几丝白发,弟弟调皮地揪着老太太的衣角。

    背景音里传来万家乐超市熟悉的促销广播。

    “宁宁,妈给你寄的包裹收到了吗?”母亲的声音从画面外传来,\"里面有我自己做的牛肉酱,还有\"“收到了,”她轻声打断,“但海关把酱料没收了。

    ”喉咙突然有些发紧。

    视频那头静默了几秒。

    突然王叔的大脸凑近镜头:“没事!我让采购部的小李给你带!他下周要去法国参展!”老太太的声音从厨房飘来:“多穿点!我看天气预报说欧洲要降温!”说着还举着一件织到一半的毛衣对着镜头比划。

    失眠的深夜,林穗宁会一条条翻看朋友圈的动态。

    许悠晒出研实验室的打卡照;高中同桌在吐槽实习加班改试卷;大学室友陈悦发了新男友做的烛光晚餐。

    这些平凡的日常碎片,此刻却成了最珍贵的慰藉。

    她特别留意那些定位在故乡的动态:初中母校新建的体育馆,老街口那家奶茶店推出的新品,甚至万家乐超市周年庆的促销海报。

    每一条都让她想起那座城市特有的气息——盛夏梧桐树下的光影,冬日里糖炒栗子的甜香。

    雪后的清晨,林穗宁收到母亲发来的视频。

    弟弟正对着镜头笨拙地比心:“姐姐生日快乐!妈妈说我不能吃你的蛋糕,所以我画了一个!”画面转向茶几上歪歪扭扭的蜡笔画,五颜六色的\"蛋糕\"上插着七根蜡烛。

    背景音里,王叔正在教老太太操作智能手机:“妈,点这里就能发红包”中午回到公寓,她发现门缝里塞着一张卡片。

    房东太太用歪歪扭扭的英文写着:“生日快乐!厨房有苹果派。

    ”林穗宁捧着卡片,突然想起大学时周叙说过的话。

    那时的她还不懂如何坦然接受别人的好意,现在却会为一张手写卡片而眼眶发热。

    窗外雪霁初晴,阳光透过云层照在书桌上。

    那里摆着她刚买的速冻汤圆,还有手机里数十条生日祝福。

    在这个距离故乡八千公里的地方,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智能科技带给不止是生活的便捷,它让情感的传递不会被山海阻隔。

    让她这个在他乡的人感受到了慰藉。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