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使司衙门的西花厅笼着沉水香,青砖地下埋着三寸厚的空心夹层,炭火烘得地龙发烫。沈砚之摩挲着官窑斗彩莲纹酒盏,看盏中梨花白腾起的热气在冰裂纹间结成细珠——这酒至少温过三遍,布政使吕松年要拖时辰。
\"沈大人尝尝这糟鹌鹑。\"吕松年抚着灰鼠皮暖套,三品孔雀补服浆洗得发硬,\"常州府今冬头茬的霜打鹌,用二十年女儿红糟的。\"
沈砚之咬破鹌鹑腿时尝到极淡的苦味,舌尖往腮帮一顶,将肉渣压进后槽牙缝。抬眼瞥见吕松年喉结微动,这老狐狸自已那盏酒压根没沾唇。
八仙桌中央的錾胎珐琅火锅咕嘟作响,吕松年执银箸指点:\"这道‘八旗鹿鸣’最费功夫,鹿筋要取吉林将军岁贡的\"话音未落,江若昭的鹿皮小靴踏裂了花厅的冰梅纹槛窗。
\"好个‘八旗鹿鸣’。\"她甩开织金妆花斗篷,露出江宁织造局特贡的月华裙,\"鹿筋里掺着辽东马腱,吕大人这舌头该让太医扎两针。\"银箸尖挑开暗红肉块,露出内里纵横的粗纤维。
吕松年的暖套在案上蹭出刺响:\"江小姐擅闯官宴,可知\"突然噤声——江若昭正用箸头蘸酒,在青石地上写了个\"漕\"字,酒渍渗进砖缝竟泛起靛蓝。
\"常州府三年支取河工银八万两。\"江若昭将账本摔在錾金火盆边,纸页被热气掀得哗响,\"单这‘采办青石’项,每方石料报账二两银。\"她突然扯断珊瑚纽扣,露出内襟暗袋里的青田石印。
吕松年瞳孔骤缩。那方\"常州府库验\"的朱文印按在账页,竟比官印小半厘。江若昭冷笑:\"洪武年起常州府就用七分印,您这假账倒按京衙制式刻的章。\"
沈砚之适时插话:\"更奇的是这笔‘河工犒银’。\"他蘸着鹿血在空白页拓印,渐显出数行朱批——竟是已故常州知府的笔迹,\"人死三年还能批红,吕大人通幽冥呐?\"
三更的梆子混着漕工号子传来时,按察司的快马踏碎了花厅的琉璃罩灯。沈砚之俯身在运河码头的青条石上,火把照得水面浮冰泛着尸青色。户房书吏王有德的尸l卡在卸货桩间,羊皮袄吸饱了水,鼓得像只泡发的面羊。
\"劳烦递我麸醋。\"江若昭蹲身时裙裾浸透冰水,却将银探子捅进尸l鼻孔,\"脑后有钝器伤,但\"她突然撬开尸身紧攥的右手,掌心肌肤赫然留着半月形掐痕——是官服箭袖特有的云纹护腕压痕。
沈砚之捻起尸l襟口的黏液:\"喉管有烧酒味,指缝嵌着黑火药。\"他突然撕开尸身中衣,后腰处靛蓝刺青已泡得发胀——是前明锦衣卫暗桩专用的飞鱼符。
常州官仓的西南廒房烧得像块赤炭,火舌舔着\"常平重地\"的鎏金匾额。五十架水龙车吱呀作响,衙役们踩着\"回\"字纹火道往火场泼雪,雪沫子遇火化作青烟,裹着焦麦味钻进人肺管子。沈砚之攥着湿帕子蹲在廒顶,看火苗在梁柱间走龙蛇——这火烧得蹊跷,东南角的火龙卷竟绕着两丈见方的空地打转。
\"闪开!\"江若昭的叱喝混着铜锣声传来。她单手拽着水龙皮带腾空而起,织金马面裙掠过火墙,扬手将整袋青盐撒向火龙卷。火势骤缩的刹那,沈砚之看见焦土里露出半截铸铁匣,匣面錾刻的蟠螭纹正是内务府造办处的工样。
\"丙字号水龙车注水!\"救火夫头嘶吼着,脖间铜哨震落冰凌。衙役们推着包铁木车冲进火场,车上藤斗里盛着化开的雪水,却见江若昭突然踹翻水车:\"水里掺了火油,你们是要灭火还是烧城?\"
沈砚之顺势滚到水渍处,指尖蘸取液l搓捻——果然浮着层七彩油膜。他猛地掀翻身旁的水龙车,藏在夹层里的火油囊砰然炸裂,泼出的黑油遇火即燃,将救火夫头的皂靴烧出个窟窿。
\"好一招'火龙取水'。\"江若昭甩出腰间软剑挑开焦木,露出地底纵横的陶管,\"这火道直通廒仓地窖,烧的怕是真账册。\"她剑尖忽颤,挑飞块带火星的碎布,靛青棉布上残留的云纹,竟与运河浮尸的护腕压痕如出一辙。
子时的更梆声中,沈砚之持刑部火牌撞开常州大牢。狱神庙前的\"狱\"字灯笼被北风吹得打旋,照见墙根暗红的苔藓——那是多年血渍沁入砖石的结果。典史捧着牢房册簿直哆嗦:\"大人,这死囚牢关着三十\"
\"七十六。\"沈砚之踹开生锈的牢门,腐臭气扑面而来。他指尖划过砖墙,在东南角摸到片滑腻青苔,突然发力按下去——暗门轧轧开启,露出条幽深甬道,壁上油灯竟用的人鱼膏,燃着诡异的青焰。
江若昭弯腰拾起团棉絮:\"新絮掺着陈年血痂,这秘牢用了不下十年。\"她忽地甩出金簪射灭油灯,在骤暗的瞬间,壁上浮现磷粉绘的飞鱼纹——与浮尸刺青通出一脉。
漕帮香堂的罗祖像前供着三颗盐渍人心,长明灯油里浮着金箔。刀疤刘的独眼在灯影里泛黄:\"江大小姐要查'雪花膏'的来路?\"他忽然掀开神龛底板,露出成捆的盐引,\"去年霜降那船'淮北雪',走的是毓庆宫的门路。\"
江若昭的玉佩啪地拍在供桌:\"刘二叔可认得这个?\"玉佩映着火光,显出背面微雕的《漕运全图》——正是前明锦衣卫指挥使江彬的信物。刀疤刘喉结滚动,铁胆在掌心转出残影:\"那夜大火原来江家还有活口。\"
暗处突然传来弩机绷簧声。沈砚之甩出官袍卷飞三支毒箭,箭簇钉入罗祖像眼窝,竟流出黑血。刀疤刘暴起劈碎香案,账册纷飞中露出张地契——\"雍正元年购于常州西郊\"的朱批下,赫然盖着吕松年的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