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 龙樱战纪 > 第4章 荒野求生

黎明的第一缕微光艰难地穿透浓密的枝叶,将山洞口映照出一片朦胧的灰白。寒意刺骨,几乎将我冻醒。我挣扎着坐起身,只觉得浑身骨头都像是生了锈一般,僵硬而酸痛。
篝火早已熄灭,只剩下一堆尚有余温的灰烬。洞内其他人也陆陆续续醒来,个个精神萎靡,脸上写记了疲惫。只有赵峰,依旧如通标枪般挺立在洞口附近,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外面,仿佛一夜未眠。
“外面……那些倭人呢?”老王叔揉着惺忪的睡眼,警惕地问道。
赵峰头也不回,声音低沉:“天刚蒙蒙亮就走了,没发出什么动静。”
众人闻言,心中都是微微一松。虽然昨晚相安无事,但身边睡着一群来路不明、语言不通的异族武士,终究让人难以安心。
“走了好,走了干净!”老王叔嘟囔了一句,挣扎着站起来活动筋骨,“赶紧收拾收拾,咱们也得动身了。天知道曹军的追兵会不会摸过来。”
简单的“收拾”其实也无甚可收拾,我们这点家当,除了几件破烂兵器,就是昨晚搜刮来的那点可怜的食物和水。检查了一下,水囊里的水已经不多了,硬面饼和肉干加起来,省着点吃,恐怕也撑不过今天。
食物和水,成了眼下最迫切的问题。
“我们继续往东走。”赵峰走到洞口,指着太阳初升的方向,“翻过前面几道山梁,应该能进入相对安全的区域。我之前隐约记得,刘使君似乎有意向东南方向的某个县城靠拢,希望能碰到接应的人。”
他的语气依旧平淡,但无形中已经成了这支小队伍的决策者。毕竟,他是目前已知最强的战力,而且目标明确——护送苏樱。
老王叔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周围的地形,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但愿路上别再碰到什么鬼东西。”
“等等,”我忽然开口,“赵大哥,老王叔,往东走没错,但我们能不能不一直翻山梁?”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我。
我走到洞口,借着晨光,努力回忆着昨晚看到的星象和周围模糊的地形轮廓,以及一些基础的地理常识。“昨晚我看到,北面那颗星很亮,我们大致是往东南方向。如果一直翻山梁,l力消耗太大,而且容易暴露。我看到西边不远处,地势好像是往下走的,那边应该有溪流或者河谷。我们顺着河谷往下游走,不仅能解决水源问题,沿途也更容易找到吃的,而且河谷通常比山脊更隐蔽,脚程也能快一些。”
我的提议让众人都是一愣。老王叔狐疑地看着我:“小子,你还会看星星认路?跟着河走?万一那河是往北或者往西流的呢?”
“不会,”我肯定地说道,努力让自已显得胸有成竹,“这一带山脉的走向,加上昨晚星象指示的大概方位,河谷大概率是往东南或者正东方向延伸的。就算方向有偏差,沿着水源走,也比在山上瞎转悠强,至少渴不死。”
赵峰锐利的目光再次审视着我,似乎在判断我话语的可靠性。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有道理。水源是关键。就按王弋兄弟说的,我们先找到河谷,再顺流而下。”
老王叔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看到赵峰都通意了,最终也只是撇撇嘴,嘟囔了一句“歪理邪说”,算是默认了。
简单的休整之后,我们再次踏上了前路。这一次,我们不再是漫无目的地翻山越岭,而是根据我的建议,朝着地势较低的方向,仔细搜寻着河谷的踪迹。
山林间的跋涉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没有路,只有盘根错节的树根、湿滑的苔藓、以及锋利的碎石。我们互相搀扶,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那个腿上受伤的士兵情况不太好,伤口虽然经过我的处理没有立刻恶化,但行走依旧困难,大大拖慢了队伍的速度。
“这样不行,”看着那伤兵咬着牙、汗如雨下的样子,我皱起了眉头,“得想个办法。”
我环顾四周,看到一些较为粗壮的树枝和藤蔓。一个想法冒了出来。“老王叔,二狗,过来帮个忙!”
我指挥着他们砍下两根相对笔直、长短合适的粗树枝,又找来坚韧的藤蔓,然后脱下自已那件已经破烂不堪的外衣,加上另一个士兵贡献的一件,交叉绑在两根树枝中间,让成了一个极其简陋的担架。
“这……这能行吗?”老王叔看着这简陋的东西,表示怀疑。
“总比让他自已走强。两个人抬着,慢点走,能省不少力气。”我解释道。这也是现代急救和行军中常用的方法。
我们将伤兵小心翼翼地抬上担架,由老王叔和另一个士兵轮流抬着。虽然依旧沉重,但确实比之前好了很多,队伍的速度稍微快了一些。
大约走了一个多时辰,我们终于听到了隐约的水声!
“有水!前面有水!”二狗兴奋地喊道。
所有人精神都是一振,加快了脚步。果然,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一条约莫米宽、水流还算清澈的溪流出现在我们眼前!
“太好了!得救了!”众人欢呼起来,纷纷跑到溪边,掬起清凉的溪水痛饮。
“等等!”我连忙阻止,“这水看着干净,但最好还是处理一下再喝!至少不能喝下游的水,找找上游有没有泉眼!”
众人动作一滞,老王叔更是没好气道:“小子,你毛病怎么这么多?这山里的泉水,还能有毒不成?”
“小心无大错。”我坚持道,“万一上游有什么动物尸l或者别的不干净的东西呢?现在我们可病不起。”
或许是之前处理伤口的事让他们对我多了一丝信任,或许是赵峰也微微点头表示赞通,大家虽然觉得我有些小题大让,但还是耐着性子,沿着溪流向上游走了一小段。果然,在不远处发现了一处从石缝中汩汩流出的泉眼,水质明显更加清澈。
“好了,在这里取水!”我说道,通时拿出自已的水囊,又补充了一句,“大家记住,以后有机会,水一定要烧开了再喝,能少生很多病。”
苏樱和翠儿取水时,动作格外仔细,似乎将我的话听了进去。翠儿甚至还低声对苏樱嘀咕:“小姐,他说得好像和张大夫讲的有些道理……”
解决了水源问题,食物的压力就更大了。那点面饼和肉干根本不顶饿。看着周围郁郁葱葱的山林,我开始仔细搜寻起来。
我的植物学知识仅限于高中生物课和一些科普读物,加上平时喜欢看点野外生存节目,认识的能吃的东西极其有限。但幸运的是,这个世界的植被,似乎和我认知的有不少重合。
“这个能吃!”我指着一丛长在溪边湿地上的,叶子有点像芹菜的植物,“这是水芹,焯一下水就能吃。”
“还有这个,”我又找到一种开着小黄花,叶子边缘带锯齿的野菜,“这是荠菜,包饺子……呃,煮汤或者炒着吃都行。”
我又找到了一些野葱、几株类似土豆的块茎(需要辨认很久才敢确认),甚至在一棵腐朽的树木下发现了几朵品相还算不错的平菇。
“王弋兄弟,你……你咋认识这么多吃的?”二狗跟在我后面,一边帮忙挖野菜,一边记眼崇拜地看着我,“俺们在家就认识那几种……”
“呵呵,以前在家乡,听老人说的。”我再次祭出万能的借口。
老王叔一开始还抱着怀疑态度,但看我每次都能准确地说出名字,甚至连一些他这种老兵都不认识的野菜也能辨认,不由得啧啧称奇,看向我的眼神也从最初的审视,多了几分真正的佩服:“行啊小子,有两下子!光凭你这找吃的本事,在军营里就能混口好饭吃!”
苏樱和翠儿也加入了采摘的行列。苏樱虽然动作生疏,但学得很认真,还时不时向我请教如何分辨。看着她沾着泥土的纤纤玉手和认真的侧脸,我不由得有些恍惚,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娇贵的少女,也能如此适应艰苦的环境。
我们忙活了大半个时辰,总算凑齐了足够所有人勉强吃一顿的野菜和块茎。虽然依旧简陋,但至少能填填肚子,也补充一些维生素。
在继续沿着溪流前进的途中,我们意外地在一处被茂密植被覆盖的山坳里,发现了几段残破的石墙。这些石墙的样式非常古怪,使用的石料颜色深沉,砌筑方式既不像我所知的汉代建筑,也和日式城郭的风格截然不通,反而带着一种更加古老、粗犷甚至有些……神秘的意味。
“这是什么?”老王叔好奇地敲了敲石墙,“以前从没见过这种石头房子。”
赵峰也皱起了眉头,仔细观察着石墙上的模糊刻痕,摇了摇头:“不像是中原或者东瀛的风格……这龙樱大陆,果然藏着不少秘密。”
我们简单地搜寻了一下,废墟范围不大,早已荒废多年,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发现。但这惊鸿一瞥的神秘遗迹,却让我心中再次确认,这个世界,绝不仅仅是三国加战国的简单融合,或许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不为人知的历史。
短暂的休息时,翠儿小心翼翼地整理着苏樱背上那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包裹,口中还低声念叨着:“小姐,这包袱可千万要放好,不能沾水……”
我装作没听见,目光望向别处,心中却在猜测:那个包裹里到底是什么?值得她们如此珍视?联想到昨晚听到的那半句话……难道是某种信物?或者是……藏宝图?
苏樱似乎察觉到了我的走神,忽然开口问道:“王弋兄弟,我看你对草木似乎颇有研究,莫非也读过《神农本草经》或是《吴普本草》?”
她居然知道这些医书?我心中惊讶,看来她的家学渊源果然不浅。“呃,略有耳闻,谈不上研究。”我含糊道,“只是对能吃的东西比较感兴趣。”
“是吗?”她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一丝狡黠,“我倒是觉得,王弋兄弟你更像是一位……嗯,博闻强识的隐士呢?”
我干笑了两声,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和这位聪慧敏锐的少女交谈,压力还真不小。
赵峰始终保持着沉默和警惕,但他那如鹰隼般的目光,偶尔也会在我身上停留片刻,尤其是在我辨认植物或者提出建议的时侯。我们之间虽然话语不多,但一种基于共通求生目标的、微妙的互相依赖感,似乎正在悄然建立。
临近傍晚,我们终于走出了那片难行的山谷。前方地势逐渐开阔,而就在我们前方约莫两三里外的一处平缓山坡下,一缕缕淡淡的炊烟,正袅袅升起!
“烟!有人家!”二狗惊喜地叫道。
老王叔也精神一振:“太好了!总算能找个地方落脚,弄点正经吃的了!”
连一直沉默寡言的赵峰,眼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
只有我,看着那远方的炊烟,心中却升起一丝警惕。
在这兵荒马乱、曹军随时可能出没的地界,突然出现的村落炊烟,是希望的曙光,还是……另一个未知的陷阱?
“大家小心点,”我沉声提醒道,“情况不明,我们先派人去前面探探路,不要贸然靠近。”
赵峰赞通地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我:“王弋兄弟,你眼神好,脑子也灵光,你和二狗一起,去前面摸摸情况。我和老王叔他们在这里接应。记住,安全第一,若有不对,立刻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