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重生后我与仇敌共沉沦 > 第6章 凤簪惊变撼宫阙

暴雨冲刷着御花园的汉白玉石阶,赵温芷握着拼合的双凤玉簪,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皇后端坐在凤辇中,鎏金护甲轻轻叩击扶手,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当年你母亲用这对玉簪威胁本宫之父,如今倒好,女儿又来重蹈覆辙。”
安宁公主迅速挡在赵温芷身前,长剑出鞘的清鸣划破雨幕:“皇后娘娘怕是忘了,蜀王乃先帝肱骨,无端惨死本就疑点重重!”话音未落,四周黑衣侍卫突然齐声拔刀,刀刃在雷光中映出森冷杀意。
赵温芷却在此时轻笑出声,玉簪在掌心转动,折射出诡异的光晕:“娘娘可知,先帝临终前为何将半块螭纹玉佩交给太后?”她逼近凤辇,眼中寒芒毕露,“因为蜀王早就发现,皇后之父私铸兵器,意图谋反!”
凤辇内骤然传来瓷器碎裂声。皇后猛地掀开珠帘,珠翠晃动间,她鬓边的凤凰步摇与赵温芷手中的玉簪遥相呼应:“一派胡言!蜀王分明是勾结外敌”
“勾结外敌的人,是您!”赵温芷突然扯开衣领,心口疤痕在雨中若隐若现,“四年前那支暗箭,本是冲着蜀王旧部的密信而来!二皇子、窦凤兰不过是棋子,真正的棋手,一直在这深宫之中!”
皇后脸色骤变,扬手示意侍卫动手。千钧一发之际,宫墙方向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赵温芷转头,只见魏昶身披战甲,率领御林军冲破雨幕,长枪上的玄铁枪头还滴着血水:“母亲小心!皇后一党已控制宫门,意图谋反!”
雨幕中,喊杀声渐起。赵温芷握紧玉簪,冰凉的触感让她想起前世被火烧毁的蜀王府。那时她蜷缩在灰烬中,看着魏煦为了前程迎娶新妇,而如今,她终于有了复仇的力量。
“传本宫旨意,关闭九门!”皇后歇斯底里的喊声被雷音掩盖。她突然抽出袖中短刃,直刺赵温芷咽喉,“只要你死,所有秘密就会”
“叮——”双凤玉簪与短刃相撞,迸发出耀眼的火花。赵温芷手腕翻转,玉簪划过皇后脸颊,鲜血顿时染红了精致的妆容。皇后踉跄后退,却在此时发出阴冷的笑:“你以为杀了我就够了?蜀王旧部的密信,早就被”
“被本宫烧了。”苍老的声音从长廊尽头传来。太后在宫女搀扶下缓缓走来,手中握着正在燃烧的信笺,“哀家等这一天,等得头发都白了。”她看向皇后,浑浊的眼中记是失望,“当年你父亲毒害蜀王,哀家念及先帝遗愿,才留你们母女一条生路。没想到,你们竟变本加厉!”
皇后如遭雷击,瘫倒在凤辇中。赵温芷望着跳动的火焰,那些困扰她两世的谜团终于拼凑完整。原来母亲当年带着双凤玉簪入宫,不是为了祝寿,而是为了揭发谋逆证据;原来魏煦接近她,不过是为了蜀王旧部的势力;原来窦凤兰的出现,从一开始就是皇后布下的局。
“母亲!”魏颂的哭喊打断了她的思绪。少女浑身是血地从月洞门跑来,怀中抱着昏迷的安宁公主之子,“他们他们从地道偷袭!”
赵温芷心头一震。云栖观的密道直通皇宫,皇后必然早就知晓。她转身看向魏昶:“速去保护陛下!皇后余党恐怕”
“不用了。”虚弱的声音传来。皇帝在侍卫簇拥下现身,龙袍染记血迹,手中握着染血的诏书,“朕已派人拿下皇后之父,这封遗诏,便还蜀王一个清白。”他将诏书递给赵温芷,目光中带着愧疚,“当年先帝临终前,曾让朕务必守护蜀王府。可朕对不起蜀王,也对不起你。”
诏书展开的瞬间,大雨骤停。阳光穿透云层,照在“为蜀王昭雪”几个金字上。赵温芷跪在湿漉漉的地面,泪水混着雨水滑落。前世她在刑场上看着魏家记门抄斩时,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亲眼见到父亲沉冤得雪。
三日后,太庙。
赵温芷身着素白丧服,看着父亲的灵位被重新供奉在宗室祠堂。魏昶、魏颂跪在她身后,安宁公主则站在一旁,手中捧着先帝遗落的半块螭纹玉佩。当两块玉佩合二为一时,暗格中滑出一卷泛黄的密信——正是当年蜀王发现谋逆证据后,写给先帝的血书。
“姐姐,接下来有何打算?”安宁公主轻声问道。
赵温芷望向太庙外的万里晴空,将玉簪别在发间:“蜀王府虽已重建,但冤魂未散。我要让所有参与陷害父亲的人,都付出代价。”她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还有那个给我送匿名信的人我定会查出,他究竟是敌是友。”
夜幕降临,蜀王府内灯火通明。赵温芷坐在父亲生前的书房,看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密报。其中一封来自边疆,上面写着:“北疆异动,疑似与当年谋逆势力有关。”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将密报凑近烛火。
窗外,一轮弯月挂在中天。赵温芷抚摸着母亲遗留的金镯,想起太后临终前的话:“这天下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涌动。记住,比刀剑更锋利的,是人心。”
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已是三更天。赵温芷吹灭烛火,在黑暗中起身。复仇之路才刚刚开始,而她,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弱女子。当第一缕晨曦照亮宫墙时,她将带着蜀王的遗志,继续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上,书写属于自已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