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清穿之开挂皇妃想咸鱼 > 第6章赏赐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伊尔赫十三,朕听你所言,应是学过诗书的,这样吧,你现在赋诗一首,如果能让朕记意,这个青竹玉笛朕就赏给你了。”康熙笑着对伊尔赫十三说。
本来听到要作诗,伊尔赫十三根本就不想显摆自已,但一听到让好后,皇上就把这个笛子赏赐给她,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有便宜不赚王八蛋,她加上这个宫殿都不值这支翡翠玉笛,现在不拼,等待何时,该是展现真正实力的时侯了。
伊尔赫十三连忙站起来,向皇上附礼说“奴才谨遵圣谕。”
然后问康熙“还请皇上出题,奴才以题赋诗。”
康熙一直观察着伊尔赫十三,听到让她作诗,一脸的嫌弃,听到作好了有赏赐,马上就换了神情,那张小脸真的是各种变化,甚是好玩。
如果是别人听到朕的要求,都巴不得能在他面前显示才华,而这个伊尔赫十三,无此心思,不以利诱惑,估计伊尔赫十三会推三阻四的,康熙不懂伊尔赫十三这属于什么心思?
听伊尔赫十三问到题目,康熙扫了一眼屋子,想了想说“就以朕为题,赋诗一首吧,不限格式。”
伊尔赫十三现在别说是写皇帝,就是写玉帝,她都不带怵的。
以康熙为题,是写感情方面的呢?还是写康熙本人呢?
伊尔赫十三低头沉思,缓步走到窗前,一字一句缓慢的说:
一刀断乾坤
欲将苍穹削三分
十二楼五层
俯首红尘怜苍生
人间黎民万千苦
待唤东风洗寒冬
欲将年少写勇气
不说惆怅是黄昏
千魔窟
孽障目
怒向刀锋问邪物
山远水长天涯路
伫立天地一丈夫
(注:本是沁园春,审核过不去换成自已写的了,后面的文会有点别扭,敬请谅解)
整首诗,伊尔赫十三用了一柱香的时间,每念一句后,都想一时才会作下一句。
康熙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将整首诗又回味了一遍,心中豪迈顿生,说了一句“笔墨伺侯。”
梁九公立即招呼御前太监将笔墨纸砚备齐,康熙一看,笔小纸短,让人重新备上,过了一会,一支特大狼毫在康熙手中握着,地上铺的是一张特大宣纸,在墨池里将笔蘸饱后,康熙提笔,龙飞凤舞的在宣纸上书写伊尔赫十三的这首词,一气呵成,字字传神,伊尔赫十三站在一边看着康熙的书法,心中的赞叹只有两个字“卧草”。
伊尔赫十三只觉得好看,具l好在哪里,就只有卧草了。
康熙非常记意今天的这个字,配得上这首诗的意境。
然后才像发现了一个奇珍异宝一样,端详的看着伊尔赫十三,就这首诗来说,放眼整个大清,都未必能找出一个人来,能作出此诗。
康熙不由自主拉着伊尔赫十三的手走到茶几旁,让伊尔赫十三陪他坐下后说“朕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你现在作词,实难相信你能作出如此绝作,与朕说说此诗的由来。”
伊尔赫十三早就盘算着怎么回康熙问话了,说“皇上,这首诗不是奴才所作,是皇上所作。”
康熙听后一瞪眼说“朕还不至于借你之手占得虚名,你作的就是你作的,不要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伊尔赫十三连忙解释“皇上,你误会奴才的意思了,说是皇上所作,是因为奴才仰慕皇上的文治武功,皇上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试问古今帝王,谁如皇上你,奴才就是想到了皇上的风采,才能写出这首诗,没有皇上珠玉在侧,奴才又怎能思想到呢,正是因为皇上雄才大略,志图四方,才让奴才有了这个思想写出此作,所以奴才只不过是把皇上想的读出来而已。”
康熙听后哈哈大笑,他没想到这个伊尔赫十三拍起马屁来,一点不逊色前朝大臣。
康熙龙颜大悦,没想到自已的女人里面还有一个清版李清照,这个伊尔赫十三还真的会苟,如果今天没用玉笛作诱惑,估计就算是让她作诗,也是糊弄过去。
康熙颇有兴致的与伊尔赫十三聊天,听说伊尔赫十三说也很喜欢下棋,就命人备好棋,准备与伊尔赫十三对弈。
康熙笑着说“伊尔赫十三,与朕对弈,输了,朕不问你,赢了,这套棋送你,怎样?这套棋可是东瀛进贡之物,每一颗棋子皆是宝石,不比那支玉笛价值低。”
康熙就看到伊尔赫十三越听眼越亮,果然不出朕所料,伊尔赫十三就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人。
伊尔赫十三有点谦虚的说“皇上神机万里,运筹帷幄,奴才想赢皇上,决无万一,除非是皇上想让奴才赢,奴才才能赢,既然皇上要指点奴才,奴才自当珍惜。”
说完就执白子先行,康熙一怔,这伊尔赫十三太不讲规矩了吧,一子之先在高手博弈中,就是输赢之分,不过康熙也没在意,康熙不相信伊尔赫十三在音乐之后诗词斐然,还能在方寸之间,也有惊艳。
十子之后,康熙收起了轻视之心,这伊尔赫十三的棋路非常诡异,十招,康熙没看出伊尔赫十三的路数,但布局之严谨,却能看出端倪。
康熙都不知道这伊尔赫十三是谁教出来的一个小怪胎,这琴棋诗画已见其三,都是堪称大家风范。
康熙自认不弱于任何人,自已也是年轻翘楚,但今天面对伊尔赫十三时,才知道人才与天才的差距,自已年长伊尔赫十三几岁,又有天下名师相授,但与伊尔赫十三相比,看不出自已有强过伊尔赫十三的地方。
对弈还在继续,康熙脸都气的绷了起来,是被伊尔赫十三气的,简直就是一个无赖下法,坑蒙刁悍全都用,一点都没有下棋的风度,招招阴险,步步挖坑,一不留神就得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