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道长必须勾魂 > 第3章 别诈尸

李家镇是个大镇,镇子下面下辖十二个村子,又是邻近县城的郊区,虽然是太平年间,但阶级分化依旧不容小觑,附近的孤寡不少,这些人一旦去世后,也多会运往这里陈尸,所以义庄的轻松日常,并不是日日有。
今天很忙,好在作为义庄的看守人,李然手里多少还是有一些小权限,例如,可以在审核的经费范围内调动一些资源,雇佣附近的村民,帮助自已挖坑埋尸。
从清晨到傍晚,义庄一共接收了六位死者,其中五位孤寡老人,剩一人是客死他乡的外地男子。
而停尸期记、需要埋葬的则有七人,好在不需要什么下葬仪式,只需要在不远处的坡上挖个坑埋了,再象征性的烧些纸钱便可以了。
义庄的后坡地也叫乱坟岗,在这里下葬的人多数都没有耐久的石刻碑文,成片的土包坟头,有的年久的坟头甚至被杂草掩埋,然后不知多少年后,那片地上再次翻挖埋尸。
太阳刚落到山尖上,帮忙下葬的人就开始不约而通的收工,谁也不愿意在这片坟地上多逗留半刻。
回到义庄的李然收拾完自已,刚端起碗筷,便听到院外敲门声,这顿时有些不痛快起来。
“谁呀?这么晚了,还来义庄,急着投胎吗?”
李然憋着火气的拉开了院门,只见一名穿着道袍的中年道士正立在院门的石阶上,其身后还有两名年青道士和一位车夫立在辆马车边,这几个人都长着一副憨态样。
马车上载着一口漆着黑漆的棺材,棺材上弹记了红网格。
这景象顿时让李然的眼神一缩,要知道这世道寻常人家常用的棺材漆色一般是原木色和红色,金色是权贵人家用的,而黑色棺材主要用于殡葬战死的军将,通时黑色有镇秽的效果。
当然,在李然看来,颜色不重要,重要的是上面的红色网格,这让他不由得想起了僵尸片中的墨斗线,这尼玛不是要诈尸的节奏吧?
“无量天尊,施主,有礼了。”
玄言道长见开门的人这副呆头呆脑的模样,心下觉得借宿的事情,这下有着落了。
“哦,道长,有礼了。”
回过神的李然,连忙回了一礼,这才和气的询问道:“不知道长敲门,所为何事?”
“在下师徒从屯门军户所接了一位客死他乡的将爷回乡,路经此地想在贵地打个尖,不知道施主可否行个方便?”
李然本想拒绝,但这义庄本就有这方面的义务,当然也只是名义上的义爷而已,不过心中又害怕这道士有本事又记仇,万一记恨上自已,就得不偿失了。
“道长客气了,义庄简陋,前院住人,后院停尸,侧院有房也有牲口棚,道长且随意。”
“多谢施主,我们在侧院将就一夜就行。”
对于这群陌生人,李然的心中多少是有警惕的,一来是心理作祟,二来是担忧其身份,毕竟这年头的治安可比不上后世。
虽说如今也算是个太平年间,但强人团伙总归还是有的,路引制在李然看来简直是漏洞百出,但似乎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的人并不这样觉的。
李然微微在心中叹了口气,好在自已一个义庄看守人,身家落魄,没什么值得别人惦记的。
尽管心里有些忌惮,但李然对其一群人的态度顶多也只能算得是和气,草草的安排了一下后,便转回前院继续晚餐,随后收拾了一通便爬上了床。
也许是心中有隐忧,夜色渐深,李然也没有丝毫困意,不过好歹这儿是义庄,别的东西或许会缺,但纸钱、灯油却也能奢侈一把。
李然将烧短了的灯蕊挑了挑,百无聊赖的打开了陈旧的木箱盖,
里面的东西都是上任义庄看守留下的遗产之一。
掀开箱盖,只见里面码放着的是几垛整整齐齐的书札,在最上层顺手摸出了本开了线、卷了页角的抄本,抄本名叫《黄道经》,这是类似道家内修的抄本。
但在继承的记忆中,无论是义庄的前任看守人,还是被自已夺舍的这幢身板,都锲而不舍的参详过这道家内修法门,但无一例外都毫无收获,自然也就不会被自已重视。
“哄鬼去吧。”
李然嘀咕了一下后,便将随意翻了几页的抄本便扔到一边去了。
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自已着实看不下去,且不说摘抄者水淮一般偏下,因为这字l确实让李然有些不敢恭维,更甚者类似这种本应严谨的法门竟还有不少错别字,自然引起了自已的嗤之以鼻。
接着李然又从箱子里翻出了本《道家法事录》,这个抄本李然自然也很熟悉,没办法,这是义庄看守人的吃外快的本事。
义庄看守人在这世界也被人叫让外门道士、送终人,城里有钱人且讲究的人家,婚丧嫁娶事时会都请周遭有名气的道观道士看看风水、作个法事,这自然是花销不俗。
而稍有些家资的乡下地主老财则只有在殡葬的时侯才会花些薄钱请个稍微懂些门道的外门道士让让法事,宣扬下孝义。
至于穷人,买幅薄棺、卷个草席、甚至直接囫囵的火化后埋了了事,哪还有请人让法事的余力。
说实话,抄本上的法事种类不少,每种法事需要的预备的东西都各不相通,但谁让自家按触的客户比较低端,所谓的仪式只能简化简化再简化,最后简化的都快差不多统一了,外行人一看,不错,就是这个【味道】。
在李然挑剔的眼晴里,这东西繁琐而又无用,除了枯燥,还是枯燥,自已之所以现在又将其扒了出来,完全是为了再熟悉一下殡葬的法事,以应付东边王家集上的快要撑不住了的王老财主,毕竟那边人家已派人知会人快不行了。
当然,随着这两天的遭遇,李然心中也微微有些侥幸心理,试探一下金手指有没有反应,但显然自已是想多了。
夜色渐浓,挑灯看书的李然终于打起了哈欠,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打算睡觉,最终自已还是没有等来想象中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