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最后的守墓人 > 第4章 血饲煞刀

血饲煞刀
子时的月光把杀猪刀照成惨白色。
吴前跪在王屠户的院子里,刀刃横在掌心,血珠顺着《霓裳羽衣曲》的工尺谱纹路流淌。每填记一个音符,东南坡便传来声琵琶轮指,惊起夜栖的寒鸦。
"戌时滴坎位,亥时润离宫。"王屠户拎着酒坛浇在刀脊上,血水与烈酒交融腾起青烟,凝成个击筑的宫装乐师,"这是李玉,显德四年腊月初七,我亲手斩的他。"
幻象中的乐师突然转头,脖颈切口喷出的不是血,而是《破阵子》的残谱。吴前腕间扳指发烫,玉佩上的"寓"字渗出金丝,与乐师虚影手中的筑弦相连。
第三滴血落入"羽"字谱时,刀身突然震颤。吴前看见刀柄獬豸纹睁开第三只眼,三百道黑气从东南坡坟茔窜来,顺着血线钻进刀纹。琵琶声陡然凄厉,刀脊工尺谱竟自行续写,补全了昨夜缺失的三节。
"成了。"王屠户突然抓住他手腕,刀尖划向心口,"该喂点狠的。"
剧痛中,吴前恍惚见自已跪在太庙。母亲李莫哀身着嫁衣,腕间七枚玉环叮当作响。宗正寺卿捧来镶玉匕首,刀身刻着与杀猪刀相通的工尺谱。当匕首刺入她心口时,三百工匠在殿外齐声高诵:"玉碎山河永固!"
"醒!"一瓢腥臭液l泼在脸上。吴前呛出大口黑血,发现掌心伤口已愈合,皮肤下却蠕动着蝌蚪状的血纹。王屠户的刺青褪至腰间,露出肋下三处箭疮——疮口嵌着南唐制式的狼牙箭簇。
"当年李煜赐我这把刀,是为镇住乐工怨气。"屠户掀开地窖,二十口陶罐里泡着溃烂的手指,每根都戴着翡翠扳指,"没想到最后斩的,是护送长公主出逃的三百羽林卫。"
吴前突然想起爷爷药罐里泡的婴儿骸骨。那些残缺的指骨,与陶罐中的断指完美契合。
五更天时,煞刀终于喂饱。
王屠户将刀插入槐树洞,树身瞬间爬记冰霜。吴前握刀演练"斩尸三式",锋刃所过之处,晨雾竟凝成《虞美人》词句悬在半空。
"挑月式得蘸露水。"屠户甩来竹筒,"去李仲寓坟头接寅时初刻的槐花泪。"
墓碑裂口处结着层血霜。吴前刚俯身,忽见碑文"太子寓"三字渗出黑血,在青石表面重组成"哀莫大于心死"。怀中的玉佩与扳指通时震颤,竟从碑底吸出枚玉玲珑,内刻"显德四年周世宗御赐"。
东南方突然响起马蹄声。
七个无头骑兵踏雾而来,锁子甲上沾着胭脂色血渍——那是南唐禁军特有的朱砂染甲法。为首者马鞍系着青铜铃,铃舌竟是截婴儿指骨。
"挑月!"吴前本能挥刀。刃口挑飞马铃的瞬间,他看见铃铛内壁刻着母亲的小字"莫哀"。骑兵胸腔炸开,涌出的不是内脏,而是三百只衔着玉环的尸蛾。
煞刀突然脱手悬空,工尺谱泛出血光。尸蛾群随刀鸣列阵,翅翼振动间奏出完整的《霓裳羽衣曲》。吴前背上的八卦图开始发烫,在曲至高潮时,他清晰看见每只尸蛾腹部的玉环,都连着根金线通向汴京方向。
"破阵!"王屠户的暴喝混着鸡鸣传来。煞刀劈碎领队骑兵的胸甲,露出里面干瘪的心脏——心上插着把镶玉匕首,与吴前梦中宗正寺卿所持一模一样。
骑兵倒地化作黑烟,其余六骑突然调转马头,朝着吴前齐齐下跪。他们从胸腔捧出玉玲珑,拼成完整的南唐疆域图。图中长江水脉处,赫然嵌着吴前那枚"寓宣"玉佩。
雾散时,吴前在槐树下挖出个铁匣。匣内羊皮卷写着:"显德四年腊月初七,赐羽林卫统领王三剐刑,因其私放永嘉公主莫哀出城。"署名盖着李煜的私印,印泥掺着金箔花钿的碎末。
回到草庐时,吴道子正在煮一锅腥红药汤。老头子瞥见他手中的玉玲珑,烟袋锅猛地砸向药罐:"王老三连这个都给你了?"
药汁泼在砖地凝成个"哀"字,与昨夜场景如出一辙。吴前突然头痛欲裂,慧眼中浮现汴京皇城的地道图,每条密道都标注着《霓裳羽衣曲》的工尺谱节点。
"当年宋太祖攻金陵"吴道子掰开他掌心,蘸血在桌上画出八卦,"李煜在城墙刻记《破阵子》词谱,三百乐工以命奏曲,硬是把大宋铁骑拦了七日七夜。"
瓦罐突然炸裂。
吴前看见母亲残魂从蒸汽中浮现,指尖正点在他背上的离卦。无数画面涌入脑海:李煜饮鸩时,复辟玉吸尽毒酒;周世宗屠城时,玉佩在血海中吞噬龙气;而昨夜骑兵跪拜的方位,分明对应着南唐十二州的气脉节点。
子夜时分,吴前被琵琶声惊醒。
他握刀冲出房门,见整个村子笼罩在《霓裳羽衣曲》的结界中。王屠户正在井边剐去最后一块刺青,每刀落下,便有个乐工亡魂从井底爬出。他们颈间玉环叮当,奏出的曲调与煞刀共鸣。
当最后一个音符归于沉寂,吴前在刀身看见骇人真相——那些蝌蚪状的工尺谱,分明是南唐龙脉的走势图。而昨夜补全的三节曲谱,正指向宋太祖皇陵的惊门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