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再次打开,两人和刘三的尸体分别带走,姒兰君望向窗外的那轮圆月出神。
良久,衙役不耐烦打着哈欠催促道:“我们大人传你,小心耽误了时辰,就没有这样好日子过了。
”手中的马鞭挥舞,空气中留下两道“唰唰”声。
姒兰君跟在衙役身后,衙役穿着一套暗红色开襟正袄,背面印着官府的旗帜,脚步踏的极块,姒兰君不得不小跑跟上。
腰间取下一块玉佩塞进他手里,赔笑道:“衙役大哥,小弟实在是腿软,可否慢些?”接过玉佩,连忙搀起她的手肘,“哎哟,我的姒当家啊,也不是小的非要为难您,实在是那位主性格难以捉摸。
”“别怪小的多嘴,您也是京州有名的富商,何必非要赚那刀尖上舔血的生意?”悄声凑近细问,“莫非有了那血玉,真的可以绵延子嗣?”传闻这姒兰君十九了,家里也就一个姨娘,几年来空无所出,坊间都在传闻这姒家主长的小,说不定那方面也这都哪跟哪啊,索性不承认也不否认,“大哥今日相助,兰君铭记心中,日后必定报答。
”“别介,我刘三能伺候姒当家一回,那可是三生有幸啊。
”脚步放缓几分,姒家在京州和安家、萧家两家齐名的富商,日后若是得到她的相助,就算不能混个牢头当当,后半辈子也算是吃喝无忧了。
精明的目光不经意落在姒兰君唇角,“哎哟,瞧我老忘性了。
”取下腰间水囊,小心翼翼虚托她的下颌喂水,甘甜的活水流入喉间,姒兰君下意识张大口,唇色红润些许,浮起的死皮也被碾了下去。
刘三贴心递上手帕,擦拭后,姒兰君眼尾划过一缕幽光,恍做不经意闲聊:“刘大哥,兰君有幸在茶楼得见沈大人一面,可真为天人,小小年纪,便身居要位,前途无量啊。
”刘三一听姒兰君见过自家大人,面上得意,接话道:“是啊,据说这沈大人可是上面派来的,最爱的就是那口雪茶,十天有八天……”似是想到什么,急忙止住口,扶着姒兰君向前,任凭她后续如何旁敲侧击,刘三再也不肯透露半分。
看来蓝玉消息不假,茶楼遇见的那位公子,便是不时便要上任的“京州巡按”—沈鹤安。
刘三扶着姒兰君来到审问室,四面密不透风,头顶唯一通风的地带,也被铁盖掩住,刘三面带惋惜瞧了她一眼,扶其坐下。
身前高架处放着一个火盆,铁钳在炭火的灼烧下泛起猩红的光色,好比腊月各家各户门前挂的灯笼,暖洋洋的光影打在左侧的墙面。
一桩十字刑罚架,顺着刑具滴着鲜血,漆黑的皮套下贴着点点白沫。
炭火泛起的暖意混杂散发的血腥味愈发浓郁,大门推开,刘三弯腰退下。
姒兰君打量眼前的人,彼时换了茶楼间的那一套,靛青色的宽袖长衫,腰间多了一条翠茵色的條带,腰腹勾畅,淡烟色的花纹为他添上一丝慵懒,半束的长发散在后腰。
姒兰君起身作揖行礼:“姒兰君,参见沈大人。
”语气郑重的听不出一丝误抓后的愤怒。
“姒家主,不必多礼。
”听不出太多情绪。
“兰君在茶楼无意打搅大人品茶的兴致,兰君知错。
”态度放低,主动认错,冲撞一个并未正式上任的官员,顶多按上不知礼的帽子,不痛不痒做做场面功夫也就过去了。
正当她以为这位沈大人会直接问走私血玉的案情,接下来一句问话给她噎的不知怎么回答。
“姒家主认得沈某?”一道刺寒的声线发问,转而拿起火钳,那句不认识卡在喉间,炙热的温度在脸侧生烫,不断地疑问好似冒火的星炭,令她一时失去了应对。
“姒家主,为何几次三番在茶楼寻沈某?”对上那双戏谑的眼神,吸附在脸侧的发丝发出滋滋声响,汗毛四立,一股烧焦味冲进鼻尖。
后舌吸了几分唾液,舌尖发紧,“沈大人,年少有为,京州上下早就接到新任巡按赴任的消息,兰君心生仰慕,遥想远远一见,果然非常人所能比拟。
”官商相护,这是历朝历代最不能放在明面上谈论,傻子才会承认自己花了五两黄金刻意打听他的行踪,这不赤裸裸像他示威,她姒兰君对他意有所图?难不成他想借这事,逼着自己和许广扯上关联?许广那边她倒是不担心,想要家人活命,他们就不敢再乱咬人,心下有些拿不准这位沈大人的性子。
若是严刑逼供,稍稍松口,她无罪也变有罪。
不顾高温带来的危险,目光坦然直视对方,“求沈大人为兰君伸冤。
”按照朝廷律法,官员在审问期间,没有实证不能对百姓动用私刑两人贴的及近,细长的睫毛止不住轻颤,明明怕这火钳怕的要死,却要装出一副逞强样,好似一只兔子,不由升起几分逗弄心思。
未等姒兰君说完,手腕向上移了几分,这回选中她的眼睛,蓦然一惊,推翻原先的猜测,这小子莫不是是真想严刑逼供?只见,审问室外传来一道通报:“沈大人,姒家的姜姑娘求见。
”不知是被门外人乱了兴致,沈鹤安收手时,火钳一时不稳,擦过她的眼尾,发丝灼烧断裂,皮色霎时绽开,细碎的发丝嵌入血肉,疼的姒兰君眉心一皱,齿关紧紧闭阖,不禁抽声。
沈鹤安面上闪过一丝诧乱,直直把它戳进盆内,激起的火星,照亮眸底的不耐。
鸢尾裙划过地面,鎏金色的细闪在隐晦的火光中闪烁,双手置于左侧,盈盈一礼。
袖口中抽出一封信件,“沈大人,这是证明家兄与血玉走私无关的文书。
”言罢,余光瞥见右侧那片伤口,眼周连接颧骨处,猩红一片。
收到表兄递来的眼神,好歹来的及时,不然外界流言又得多上一条。
茶楼贸然被捕,经过一夜,已被传的沸沸扬扬,编排她经商私下如何不净,说的天花乱坠好似亲眼见过一般,更有甚者传她表哥孤身前去茶楼幽会男子,患有龙阳之癖,因此这几年无所出。
心下对这位沈大人的不满又多了几分。
肩畔落下一块雪花,头顶的窗口不知何时被人掀开,细风顺着管道探入,卷去残留的温热,刺闷的痛感减轻几分。
姜泽柔正欲开口提醒,沈鹤安先一步接过文书,随意扫过一眼,指尖一松,稳稳落入火盆。
姜泽柔正欲去捞,墨色顺着光影流入姒兰君的眼底,落尾处的官印混着热气上扬,瞧不清他此刻的面容。
烧了?这就堂而皇之地烧了?心底的震撼早已取代伤口带来的火辣,姒兰君木楞瞧着这番情景,九族危也!没想到他会来这一出,姜泽柔眉心不解,“沈大人,这封文书经过按察王院判亲手书写,不敢作假。
”按察院独立于朝堂之间,不受其他部门的管辖和调令,直面陛下,文书上的官印,他沈鹤安自然再熟悉不过,那是按察院王誊,王院判的亲印。
姒家不过是一介商户,明面上和安、萧两家并称“京州三大富商”,暗地里居然敢贿赂官员,左右朝廷决策。
刚差点被这黑心兔蒙骗了。
风雪暂停,沈鹤安的哼笑声显得格外怪异,姒兰君大胆瞧去,淡青色的眼眸,眼尾向下收拢漏出一抹杀意。
姒兰君惶恐垂头,“沈大人,各大家族经商事先都会汇报官府备案,血玉开采不易,一整块成箱玉璧,运时再快也得耗时三年之久,兰君不才,十六岁丧父,如今接管姒家不到三年,也只皇命不可为,实在不敢犯下次等大罪。
。
”“求沈大人,为兰君做主。
”哽咽俯地,一副受尽冤枉的模样。
王誊按察院的院判,地位高于沈鹤安这个京州巡按之上,都敢直接烧毁,对于他的背景姒兰君心下有了几分计较,回府得花些银钱探探底细。
表兄这番模样,姜泽柔顺势眼尾浮上一层淡氤,“沈大人,文书进门前被刘铺头再三查验过,方才带来给大人,如今文书烧毁,小女该如何与王大人交代?。
”说罢,不顾高温便要拾起火盆旁的未燃完的余烬,沈鹤安抬手制住她的动作,俯身拾起,原本淡黄的纸张显得灰朦。
竹节般的指骨,揉开炭灰,隐约带有官印的痕迹,故作惊讶开口:“真是王院判的印,怪沈某人眼拙。
”明明是一句道歉的话,听不出半分歉意,视线蹭过姜泽柔的面容,稳稳敲在姒兰君的脊背。
姒兰君只觉千斤重,压的喘不过气,“沈大人忧国忧民,只怪舍妹没有提前告知,惹得沈大人忧愁。
”似是被她这番言论取乐,沈鹤安眉梢轻挑,眼中杀意消散几分,视线依然在脊背处游走,方才开口。
“既然是误会,姒家主的冤屈,官府自会查明。
”叠成小团,扔进火盆,火舌扑腾吞噬,视线方才移开。
这下真是“毁尸灭迹”了,松肩吐出一口浊气,拉着姜泽柔快步,再不走,那她这张脸,以后怕是只能戴面具。
“姒家主方才说仰慕沈某,何必走得那么急呢?”沈鹤安拂过衣面处沾染的灰烬,仿佛有意刁难的不是自己。
姒兰君眼底浮起一丝了然,自打茶楼相遇,两人各自揣测对方身份,她是凭借五两黄金买来的行踪,故而找到的他。
那他沈鹤安又是什么时候注意到她,借用官府的口,将她诓到茶楼呢?姜泽柔呆滞望向表兄,沈鹤安像是察觉不到话语中的暧昧,对着姒兰君那副谄媚的嘴脸,冷言开口:“难不成是诓骗沈某?”“当然不是!”“哦?那姒家主是当着姜姑娘的面,承认调戏沈某了?”不等她作出回应,自顾自说道:“调戏朝廷命官,这账又该如何平呢?”再这样下去,她表兄的名声可就真的毁了,“沈大人,那张文书方明明已经说的很清楚。
”姜泽柔慌忙打断沈鹤安的问罪。
“姜姑娘不妨告诉沈某,文书里饶过的是哪一条?”冷冽的目光直直透过姜泽柔的面庞,刺在姒兰君的眉间。
“走私?”“还是调戏?嗯?”尾音上扬,闹得姒兰君面上一热,她真想把他那张嘴封个严实。
撩起衣袍,顺势跪下,额头与地面沉闷接触,“兰君甘愿受罚。
”“那不如打板子吧?”“让姒家主长长记性,什么话该说,什么事该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