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凌承裕原已决意离去,却在触及她含情凝睇的眸光时,心尖蓦地一软。
他总是对她有很多不忍心。
他抬眼扫过铜漏刻,见确已至午时,终是轻叹一声,妥协道:
罢了,朕陪你用膳,只是用完膳后就必须要回去了。
陶紫芙眼中流光一闪,乖顺应道:臣妾省得的。
凌承裕给彭德寿递了个眼色,他立刻转身吩咐了殿外的小太监传膳,不消片刻,宫人们就端着菜肴把桌子摆满了。
芷兰服侍陶紫芙穿戴整齐,从寝殿出来时,凌承裕已在膳桌前正襟危坐。
前世多年的盛宠让陶紫芙早已养成了用膳不必拘礼的习惯,未及思索便自然而然地挨着凌承裕坐下。
凌承裕眸光微动,却未出言责备,还将彭德寿刚为他盛好的薏仁粥,推到陶紫芙面前:
特意让御膳房给你熬的,趁热喝。
谢皇上。她眉眼弯弯捧起碗,才浅尝了一口就由衷赞叹,好喝。
既合口味就多用些。凌承裕状似不经意道,听闻你昨日午膳、晚膳都未动几筷。
陶紫芙执勺的手一顿,像做了错事被抓包的小孩,诧异地睁大那双含情的桃花眼:
皇上如何知晓的
凌承裕夹菜的动作稍滞,旋即淡淡道:方才进来时,顺口问了穗儿。
原来如此。她乖巧地应着,又勉强咽下几口,终是搁下了手中的汤匙。
这两日实在食欲不振,这半碗粥已是极限,若非为了让凌承裕安心,这半碗都是吃不下的。
她侧过头,目光灼灼地凝望着凌承裕的侧颜。
凌承裕故作不知,自顾用膳,眼尾余光却将她贪恋的神情尽收眼底,唇角几不可察地扬了扬。
以往在东宫的时候,她也总是偷偷看他,但那时她并没有现在这般明目张胆。
那时她总爱捧着话本子作幌子,实则从书页边缘悄悄窥他,若是不慎与他四目相对,便慌得将绯红的脸蛋儿整个埋进书册里,许久都不敢再抬头。
忆起她羞涩的模样,不禁又想起在东宫初见她时的场景。
那是他十六岁生辰宴上,满座珠围翠绕间,唯独陶紫芙穿着半旧藕荷色襦裙,鬓间只簪一支素银步摇,局促得像是误入琼筵的婢子。
哪来的宫女,也敢混在妃嫔席中他当时故意冷声呵斥。
臣......臣妾是奉仪。陶紫芙吓得扑通跪地,惶恐地解释着,颤抖的尾音淹没在周遭的嗤笑中。
后来才知,她是吏部司封司主事陶熹的女儿,还是个庶女。
他暗自生疑,往日塞来东宫的都是权臣家的嫡女,怎的突然送进来个从七品小官吏家的庶女
其中必有蹊跷。
于是他将人留在身边细细观察,时日久了,他既看破了旁人送她入东宫的用意,却也发现了她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