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其它小说 > 特种兵穿古代:从冰钓开始称霸天下 > 第26章  成立曹家庄护卫队

曹天顿了顿,压低声音:“但若是咱们正经做生意,银子流水一样进来,官府还得求着咱们交税。”
“有朝一日,我曹天交的税银,足可以养活整个青州的兵马,你们说,这天下还有我们干不成的事?”
夏侯英眼中精光一闪,折扇“啪”地合上:“曹兄高见!”
夏侯英沉吟片刻,忽然笑道:“既然如此,不如咱们结为盟友?你们曹家庄做生意,我们黑风寨负责‘护送’货物,如何?”
曹天哈哈大笑:“不愧心有灵犀,正合我意!”
三人击掌为盟,土匪变盟友。
结盟归结盟,但曹天可不是傻子。
曹天眯起眼睛,伸出三根手指:“不过,夏侯兄,既然是盟友,咱们得约法三章。”
夏侯英点头:“曹兄请讲。”
曹天竖起一根手指:“第一,黑风寨不得再劫掠曹家庄及周边村落。”
夏侯英爽快答应:“必须。”
曹天竖起第二根手指:“第二,日后咱们的货物,黑风寨负责护送,我负责你们黑风寨的饷银。”
夏侯杰惊讶地瞪眼,一撇大嘴,粗着嗓子道:“我们黑风寨可有一百多口子人,你管的起饭?”
曹天笑眯眯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夏侯英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大笑:“曹兄果然深谋远虑!好,就这么定了!”
曹天起身,拿起酒杯:“既然如此,那今晚不醉不归!”
当晚,酒庄篝火通明,酒香四溢,土匪与村民把酒言欢,场面一度十分融洽。
第二日,送走夏侯兄弟后,曹天站在村口的大磨盘上,迎着初升的朝阳,用力拍了拍手。
“乡亲们!都过来开会了!”
不一会儿,村民们三三两两聚了过来。
“从今天起,”曹天清了清嗓子,“咱们正式成立曹家庄护卫队!”
底下顿时炸开了锅。
“护卫队?要打仗啊?”
“俺可不会耍刀弄枪……”
“是不是要发饷银?”
曹天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听我说完!护卫队暂定二十人编制,身体强壮者优先。分白班夜班两班倒。”
曹天跳下磨盘,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这是轮值表,自愿报名,除了管一天三顿饭!还有饷银,饷银数量按罗盘镇乡勇发。”
牛春花第一个举手:“太好了,管饭还给钱,算俺一个!”
曹天咧嘴一笑,拍拍王铁匠的肩膀:“王叔,接下来的几天得辛苦你了。铁匠铺加班,先打二十把陌刀!”
曹家庄得到黑风寨援助的上千斤高品质铁,打造兵器有了保障。
宋慈举手说道:“护卫队,算我一个。”
唐诗温柔地补充:“我可以负责配伤药。”
任务分配完毕后,曹家庄就忙活了起来。
护卫队的训练场设在打谷场,牛春花带着几个壮汉把石碾子都挪开了。
兵器坊就是王铁匠的铁匠铺,今天火炉烧得通红,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就没停过。
村里的哨塔也开始修建了,几个木匠正指挥人搭瞭望台,宋慈在旁边比划着射箭角度。
傍晚时分,第一把朴刀出炉了。
王铁匠擦着汗,把刀递给曹天:“试试?”
曹天接过来掂了掂,随手一挥——
“唰!”
刀锋划过,旁边碗口粗的树苗应声而断。
“好刀!”众人眼前一亮。
几天后,曹家庄的第一支护卫队已经全副武装,每人一把朴刀,一副弓箭。
这就是曹天的私兵,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曹天坚信,随着曹家庄经济大发展,自己的军队会向滚雪球一样迅速壮大起来。
这些天来,曹家村的私盐越积越多。
曹天站在仓库门口,望着堆成小山的盐袋,心里乐开了花。
曹天伸手抓了一把雪白的盐粒,在指间搓了搓,心里计算着,“这要是全卖出去,至少上千两银子。”
王铁匠蹲在旁边,掰着手指头算账:“临海县的盐价,现在涨到一两银子一斤了!”
牛春花扛着大刀凑过来,兴奋地嚷嚷,“这么多盐,我们赚大发了!”
曹天认真道:“等有了钱,咱们得先买铁!买粮食!买全村过冬的棉衣!然后,大规模招工,就可以挣更多的钱。”
然而,卖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自古以来,盐铁官营。
食盐一直都受到官府的严格管控。
贩卖私盐,那可是大罪!
想要找销路,那简直难如登天。
这天清晨,曹天立刻召集人手准备货物,打算去临海县大卖一笔。
临海县在曹家庄正北方向一百五十里。
步行需要两日,套车一日可达。
于是,曹天就找李寡妇借了他家的马车。
“三麻袋精制海盐,三坛新酿的酒,五十张上好的狍子皮,还有那颗老山参……”
曹天一边清点,一边在账本上勾勾画画。
唐诗走过来,柔声道:“我和宋慈也想去。”
曹天眨眨眼:“你俩去干嘛?”
唐诗挽住曹天的胳膊:“你在外面没人照顾你,我们俩担心你嘛。”
宋慈抱臂站在一旁,冷着脸补充:“顺便看着你,免得你去偷着逛青楼。”
曹天哭笑不得:“你看,你俩又开始乱想了!我是去办正事好不好?”
最后,曹天架不住二女的一番软磨硬泡,答应带她们一起去临海县。
一日后,曹天的马车来到了临海县。
曹天带着唐诗和宋慈,在临海县的集市上转悠了大半天。
“这位掌柜,上等海盐,要不要看看?”
曹天掀开麻袋一角,露出雪白的盐粒。
杂货铺的胖掌柜捏起一撮,眯眼看了看,撇嘴道:“盐是不错,但私盐买卖,风险太大啊……最多给你八钱银子一斗。”
曹天皱眉:“八钱?临海县的市价可是一两!”
掌柜的嗤笑一声:“那是官盐的价!你这没盐引的私盐,八钱都算高价了!”
一连问了三家,出价最高的也只肯给八钱银子。
忽然,曹天突然想起夏侯英提过的药铺掌柜——济世堂的周掌柜。
海盐暂时不好卖,先不急,上次那颗大山参还没卖出去呢,不如先去济世堂看看,能不能出手。
夏侯英说了,临海县的济世堂掌柜,是他的老相识,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去找周掌柜帮帮忙。
于是,曹天三人来到了济世堂。
济世堂门面宽敞,药香扑鼻。
周掌柜是个精瘦老头,留着山羊胡,眼睛倍儿亮。
曹天掏出红布包着的老山参,往柜台上一放:“周掌柜,我是夏侯英介绍来的,您给看看货?”
周掌柜一听是夏侯英的熟人,眼睛一亮,小心翼翼地捧起人参,又是看纹路,又是闻气味,最后还用银针挑了根须尝了尝。
“好东西!”周掌柜拍案道,“五十两,我收了!”
“成交!”曹天一把抓过银票,生怕他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