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贾宝玉初叹苦衷语
甄士隐再唱好了歌
宝钗、金玉来京一晃已半年过去了。今天是端阳节,一家人喜洋洋地包起饺子,准备明天起程返回江南。
南方过端阳习惯吃粽子,北方喜欢包饺子。金玉昨天在商行请了客,今天再叫几个伙计来过端阳。他买了几斤牛肉、几斤面粉和一些大葱等配料,好几个人一起动手,揉的揉,包的包,不到一个时辰,饺子全部做好,有蒸饺、水饺、油煎的,先送给商行伙计们尝,然后他们自己用。此时宝钗问:商行里的事都已安排好了
一切安排定当,请娘子放心!金玉笑笑道。
好啊!做事挺利索的。宝钗高兴地说。
有这么多伙计帮忙,所以就很快办好了。金玉说。
船也租好了宝钗问。
船已租好了,早几天约定了的,刚才与他说过了,也是上次去时的那条船。定于明天早上,也在那个码头等着。金玉说。
还有路上吃的东西,来时只有你我两口子,现在是五人了,最最要紧的是孩子的食品,尤其是代乳。宝钗重复交代。
这不用你来操心,做爹的心里有数,可以说都买好了,放在商行里,明天一早伙计会送到船上的。金玉说。
谢谢!真像个爹了!宝钗满意地说。
你也已经准备好了还需要我做些什么金玉问。
没什么可准备的,就是几件衣服,共三四包东西,叫根嫂准备一下就行啦!宝钗说。
五月初六早晨,宝钗在关门上锁时,一时思绪万千,于是吟诗道:
房门紧锁自空关,此去料难再复还。
湖岸乡村归宿地,姑苏梦歇返青山。
金玉因忙着搬运东西,对宝钗的这首诗没在意,也未作任何评论。
他们一行五人于五月初六早晨开船起航,一路还算顺风顺水。宝钗、金玉、金氏和根嫂,四人围着孩子转,一家人沉浸在欢乐的航船上,笑语洋溢在江河中。此时此景,宝钗吟诗一首:
朝霞映照满江红,夫唱妇随同济中。
宝贝孩儿滋母喜,天伦之乐意无穷!
船经几天航行,不知已到哪县何乡只见此处船来船往,十分热闹。宝钗举目遥望,见前面一艘客船缓缓南航,她乘坐的轻舟航速较快,不久就赶近那船。这时那船中传来颂诗声。她侧耳聆听,一位女士声音清脆地唱诵:
石榴两岸火红花,拂拂南风绿柳斜。
昔日吟诗荣国府,今朝咱俩结亲家。
听见又有一人接上一首:
清清河水水晶莹,稳稳舟船缓缓行!
二十多年艰苦去,如今荣府望嵘峥。
宝钗不难听出,一位定是三姑太太探春,还一位就是李绮了:她俩此番南下,想必为周芳与甄钟的婚事而来。昔日宝钗与三姑娘相处亲密、投机,所以情不自禁地忙站起想喊。此时,怀中孩子的小手伸到母亲嘴巴,嘻嘻发笑。她随即警觉道:不可不可,不可与她们相见!于是想:去年探春来苏州时,不但未予热情照应,反而谎称已经赴京,躲避了她们,虽是不仁不义之举,却在迫不得已之中。今天巧遇,理所当然地请她俩会面,畅叙二十多年阔别之情,喜作感慨激情之诗,本该多好呀!可是又不能。
金玉不知内情,见其忽然情绪低落,忙问:怎么啦不舒服吗
没有,只是听见前面船中有人作诗,诗意激起我浮想往事。她说。
我也听出吟者必与荣府有关,你熟悉他说。
岂止是熟悉,最知己的了。宝钗说。
因为不便与其相聚而烦恼金玉问。
是的,就是她俩!上次回避她们而匆忙来京,这回同行时又不敢见面,我心中犹如熬煎,不知多么难受!宝钗面色忧郁说。
我理解你的心情,再忍耐几天,快啦!到苏扬便能聚会了。他说。
到扬州还有几天宝钗问。
四五天会到了。金玉说。
只有四五天了!四五天后就要与雷儿分别,我怎能舍得宝钗说。
有祖母照料,定能安康成长,请放心!金玉道。
这全然放心。你不知做母亲的我,多么疼爱儿子!孩子是我的心头肉,一刻也舍不得离开哎!宝钗说。
可以经常去看望他。金玉说。
也难啦!现实不允许我经常去,只有偷偷地去,本来是光明正大的事,却变成犯罪似的,偷偷摸摸,见不得人。做人难啊!做女人为何这样难宝钗感慨地说。
是否可以消除障碍、冲破阻力、不顾一切,堂堂正正地到湖岸村去,做你的贤妻良母,同享天伦之乐金玉又劝慰。
我何曾没有想过,但也难啦!宝钗叹口气道。
为什么我曾多次讲过,这是上策。金玉说。
我看此路难通!谁叫你家在吴江,假如在湖广就好了。她说。
这又为什么怕受到某种压力金玉道。
何止是压力,还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形。宝钗说。
你说咋办金玉问。
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宝钗忧心忡忡地说。
船离扬州越近,宝钗的心却越沉,把儿子抱得也越来越紧,眼看自己的心肝肉将要骨肉暂时别离,就不停地亲吻着他的小脸蛋,说:雷儿,你是娘的心肝宝贝肉!明天跟祖母到家里去,母亲过几天来看你!孩子划划双手,好像在摇摇手。这时远处传来悠扬的歌声:
世人都说功名好,寒窗苦读少不了,鞠躬尽瘁施恩泽,皇上庶民赞赏了。
世人都说金钱好,勤劳致富免不了,扶贫济困积善德,菩萨神仙欣慰了。
世人都说娇妻好,随缘婚嫁违不了,相亲相爱共患难,邻里友朋羡慕了。
世人都说子孙好,十月怀胎省不了,言传身教尽孝道,三生有幸称心了。
宝钗听了想,莫非是新《好了歌》但细细品味,觉得虽有好了字眼,却只有好义无了意,《好了歌》道出人生之空,这歌则说出人间之实,崇尚道义德性、与人为善,点出事物因果业报,不无道理,只是理想化了些。就一个人而言,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但作为人类长河中的一环,却是承上启下、绵延香火,十分重要,只不过神仙可以万寿无疆,人如果祖祖辈辈累加起来,也是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如果每个人都去做和尚、当神仙,那不就没有人了,神仙也不成为神仙了!所以,既然生为世人,就要积极地面对,为虚无的人生赋予真实的意义,既对得起祖宗、儿孙,也对得起自己,才能不枉此生。但不知此歌是谁人所作、何人所唱正在这时,见前方有叶小舟飘然而来,她定睛一看,却是一僧一道,似曾相识。
小舟越靠越近,见舟上立着的是一个老道和一个年轻和尚。这和尚头剃得精光,一张苹果脸白里透红,身披一袭金色袈裟。宝钗仔细瞧瞧,不是别人,却是宝玉。
宝玉的突然出现,宝钗喜忧交集!喜的是见到二十几年想见而未见的郎君,多么想问他几句想问的话,可是又觉得他们来得蹊跷。她想到身边有个不明不白、是夫非夫的金玉,怀里躺着非宝玉所生的儿子,一时产生惶恐之感,好像犯了罪似的,怕见到宝玉和道人。
她以为来者不善,莫非是来找岔子的于是急中生智,连忙把儿子交给金氏婆婆,索性站到船头,来个先发制人:首先责备他抛妻别子的不是。可是不等她开口,这位老道拱手道:谢谢夫人!我是甄士隐,说起来是亲戚,你是我孙女儿的姑姑,谢谢你对我外孙的关怀!
听说了你还有个外孙女儿,确有此事宝钗问。
是的,是有一个外孙女。甄士隐说。
她现在何处如何见得宝钗再问。
到时你会知道的。这小女命也太苦了,请你多多关照!甄士隐道。
老先生请了!宝钗拱了拱手,说,老先生出了家还想念着外孙、外孙女儿,使晚辈十分敬佩!可是有人却抛妻别子二十多年,儿子一生下来就见不到他爹,这像做父亲的吗他哪知道女人把孩子抚养成人要付出多少的艰辛,现在连个‘谢’字都没有
他与我稍有区别:他是皈依佛门,脱离了红尘,必须六根清净,才能修得正果。请夫人切勿责怪于他。甄士隐笑嘻嘻地继续说道,我则属道家,我们源属不同。
两位大驾光临,有何贵干难道只是为谢我关心亲侄子薛某而来不会是兴师问罪来的吧要问罪先得问他。宝钗理直气壮地说。
宝玉本性憨厚,性格温顺,为人善良。虽然做了二十多年的和尚,仍本性依旧。他本来准备责备几句,怪她在大观园偷生孩子……谁知他未开口,却被宝钗占了上风,反倒指责起他的不是来。宝玉听了不无道理,也觉得难以嗔怪于她了,只好立起来向她拱拱手道:对不起!谢谢!谢谢你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抚养成人。
宝玉的这一举动倒使宝钗感动非常,立刻脸泛红晕、泪如雨下地道歉:对不起!请原谅!原谅我做了不该做的事!
她一时泪水模糊了眼睛,待拿手绢儿擦了擦眼泪,定睛一看,小舟已飘然远去了。
奇怪的是宝钗与甄费、宝玉的对话,金玉、金氏和根嫂他们全然不知,也没有看到和尚和道人,只知她与人在说话,但不知说些什么。宝钗以为刚才的话金玉他们已经听到了,所以说:我看他与二十五年前一个样。
你说谁谁与二十五年前一样金玉不解地问。
刚才一道一僧都未曾看见宝钗惊骇地问。
金玉、金氏他们都说没有。宝钗就将刚才的事埋在心里,不再往下说了,就当做没一回事似的,自言自语地说:没有看清也好,未被听见更好。
宝钗觉得身体有点倦怠,回到舱内,准备休息片刻。这时迎面又来一小船,船头上坐着一个衣衫褴褛的断臂老人。此船靠到她的船边,这可怜巴巴的独臂人高声乞讨道:大叔大嫂,行行好!两天没有吃饭了,舍施舍施,保佑你财运亨通、兴旺发达。
她一听声音,觉得很熟悉,从舱里向外一张,不是别人,却是贾环。他为何变得这样苍老,还断了一臂看着怪可怜的,正想出去相问,见后面探春乘坐的客船过来了,她一边催艄公开船,一边取出几两银子叫金玉抛了过去。
宝钗往后看,又见他靠近探春那条船乞讨,但不知他的胞姐看清楚了没有,也不晓得他是否认出三姐姐
船快到扬州码头,宝钗亲热地不断吻着儿子的小脸蛋,依依难舍地把春雷交给金氏,说:母亲!我把雷儿托给您了,请母亲费心!接着泪水汪汪地对儿子说:雷儿,原谅母亲吧!听祖母的话,娘会经常来看你的。乖乖!疼你!
你放心,我会照顾好我的宝贝孙子的!金氏紧抱孙子说。
拜托了!辛苦母亲了,万望母亲多多保重!宝钗接着对根嫂说,婆婆年事已高,我既不能服侍公婆,又不能带养孩子,心感万分难受!只有拜托根嫂多多照料,我会好好报答你的。
太太请放心,我会诚心尽力,把您的孩子当做自己亲生一样养育。阿根嫂真诚地说。
谢谢,请你在照料孩子的同时,多多看顾两位老人!宝钗说。
说着说着,不觉到了扬州码头,航船已经抛锚靠岸了。金玉把不多的行李搬上了岸,再下来想扶宝钗上去。她摆摆手说:等一会儿,让我再抱一抱孩子!她再次去抱起儿子,使劲地亲吻四五下,泪水如珠般滴满了孩子的脸。她又依依难舍地与母亲挥手道别。
航船很快重新起航,金玉随船前往吴江。此时码头只立着宝钗一人,她一时心情好不惆怅,依依不舍地目送船儿缓缓向江南驶去,直至看不清了,还呆呆地站着。
正在这时,探春、李绮乘坐的客船也靠到了扬州码头。探春和李绮俩出舱想看看维扬风光,还想没准在这里会碰到熟人,所以站在船头眺望,刚好与宝钗的目光对接看清。探春急忙唤船家停船靠岸。宝钗心情十分激动地立即上前迎接,说:三姑娘,绮姨妹!你俩好!真是千里异乡遇亲人,不禁泪潸潸!
她边说边右手挽着探春,左手牵过李绮,亲热地携她俩上岸,并叫脚夫把行李搬上码头。
非常想念你!这么凑巧,见到你十分高兴!探春、李绮异口同声地说。此时三人激动得热泪滚滚,只是说好想你!好想你!
此时还上来一位妙龄少女,问:姨妈,脚夫问行李搬到哪里去
统统搬上车,跟我来,到林府去,到雪雁那里去。宝钗说后,就雇了两辆马车,既放行李又乘人。宝钗与探春一车,李绮和小姑娘坐另一车。马车速速向林府驶去,不一会儿,便到了林府。
此刻,雪雁正在做晚饭,听见外面有人敲门,急忙跑来打开小门,一看是宝姐姐和三姑娘、绮姨她们到来,随即打开大门,请进屋里。待车夫把东西搬好后,雪雁想出去买菜,宝钗止住道:已经晚了,你去烧汤,让大家先洗个澡,等会儿我们到饭馆里吃好了。
她们洗好澡后,步行到琼花街一家饭庄。宝钗点了八九个菜肴和几瓶女儿红。席间,雪雁问:绮姐姐,这位是令嫒
我女儿因为身体不适,没有同来,这是纹姐姐的女儿。李绮说后,便对甥女说,文茵,这位就是宝太太,这位是雁姨,不不,是雁夫人,或称周夫人。
文茵听后随即立起向宝钗和雪雁行了个鞠躬礼,说:宝太太、雁夫人好!文茵这厢有礼了。
叫我雁姨好了,多俏丽的女孩子,你妈好吗雪雁说。
谢谢!我母亲很好,她很想过来拜访,只因家中有事,抽不出空,由我代向太太、夫人及众位问好!文茵说。
谢谢你母亲!请问文姑娘今年多大雪雁说。
她十九岁了,是纹姐姐的大女儿。李绮说。
算来已有二十六年没有见面了,今晚相会,十分难得,首先敬三姑娘,不,是三姑太太,绮夫人和茵儿薄酒一盅,以表敬意!宝钗举杯说。
非常感谢宝太太的热情款待!拜访来迟,请恕罪!探春边饮边说。
言重了。有罪者,乃我也!上次不知二位到来,未与相遇,实在不巧,对不起,敬请见谅!宝钗以示歉意道。
不可以,应该受罚!探春也开玩笑说。
我的姑奶奶,请高抬贵手,各罚一盅。宝钗举杯仍玩笑说。
请老奶奶高抬贵手,这么年轻就做起老奶奶来了,大贺大喜,今借花献佛,请众位起立,同敬老奶奶女儿红一盅!探春哈哈大笑说。
又要罚了,我感觉还蛮年轻,把我喊老了,该当受罚,先罚准老外婆一盅!宝钗自觉说错了话。
好了,扯平了,老奶奶对老外婆,你俩必须一起喝!李绮说。
不,我的准老奶奶也应同喝。宝钗对着李绮道。
还有雁夫人也该起来陪喝!探春对雪雁说。
老身我只好从命了!雪雁笑眯眯地举杯,接着说,还请这位文千金一起干杯。
当年在荣府,宝、探两人向来讲话风趣,经常唇枪舌剑地开玩笑,一喝起酒来,谈笑风生,行酒令,作酒诗,闹个不停。今日相见,同样笑话连连。
虽然是便宴一餐,可是她们的心情却异常激动、兴奋,喜气洋溢,妙语连珠。酒后四人手挽手地联在一起,摇摇晃晃地回转林府,文茵一人默默地跟在后面。
第二天她们起得很晚,也没有自做早餐,雪雁带她们在街上用了。然后,一行五人,乘轿向知府衙门走去。宝钗来不及先报,想给李府一个惊喜,谁知到达途中,杨氏率花蓉、李黛和小秋涛已在路上迎候了。宝钗看见立刻下轿,慌忙张开双手,抱起宝贝孙子。
失敬失敬!达儿敬请祖母、众位长辈大驾光临!李黛说。
你们怎知道我们到来宝钗问。
早晨听府里当差说的,他昨晚在维扬饭庄看见你们。知道你们已到来,所以在路上迎候了。杨夫人说。
宝钗看着孙子,心中惊喜万分!惊的是这孙子与自己儿子一模一样,如同一个模型造出来的,不但模样儿像个双胞胎,而且行动举止也十分相似。真是奇事奇观,奇中见玄。小孙子初见祖母,两只小手不停地摆动,小嘴巴呀呀哇哇说着听不懂的外国语,再看他脖子上挂着的珠子,也与雷儿的如出一个模子,简直无法分辨。
达儿!拜见姑婆婆、姨婆婆。宝钗说。
探春、李绮昨晚听雪雁说了只笑不哭、口里衔珠的奇闻。探春从宝钗的手中抱过侄孙子道:多俊俏的孩子,多美的宝珠!姑婆想死你了!
李绮也急忙过来争着要抱一抱,就从探春手中夺去,说:小达儿,乖乖,姨婆见到你非常开心,小脸蛋让我亲亲!
李绮吻了他的小脸蛋,吻得他嘻嘻哈哈地笑,逗得大家乐开了怀。
文茵见此觉得十分有趣,说:这样有趣的孩子从未见过,也无听说过。姨妈,让给我抱一会儿。她接过去抱着说:小宝宝,姨抱抱,祖母看见眯眯笑,外婆见了宝贝叫,姑婆心中打虎跳,姨婆抱住不舍放,雁夫人想抱抱不到。
雪雁听了说:我天天早上都要过来抱一会儿,已成习惯了,一天不来看他就心里不好过似的。
说着已到知府官邸,李瑞在百忙中前来迎接,说:欢迎宝亲家及众位贵客光临!幸会幸会!!不知怎么称呼
李大人,你好!我是探春,是桂侄的姑母。
久仰久仰!早闻大名,周侍郎的夫人,太太请!李瑞拱手说。
贺喜贺喜!多好的孩子。探春说。
杨夫人喜气洋洋地说:将近二个月了,还未办满月酒呢!特地等他的祖母来补办啦!正好你们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