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换庚帖秋纹暗撮合
送中秋麝月露真容
秋华的婚姻遭受挫折,时间过去一年有余。这一年来,她不知哭了多少回、流了多少泪!当时她两三天不吃不喝,甚至想以死殉情,搞得一家人坐立不安。黄岚曾想改变主意,允了这门亲事,只因李纨仍病在床上,只怕气死太太,所以搁了个把月。待太太情绪稳定些后,星光已转到海外了。
吴星光也一样受到沉重打击,他曾呆头呆脑地几天不吃不喝,似狂非狂地胡言乱语,搞得甄钟束手无策,最后将他送回南洋,至今再没来过苏州。前月其父来苏州时,说星光已经成亲了,现在国外。
而今秋华还是失魂落魄似的,整日愁眉不展,唉声叹气。这么一个水灵灵、活脱脱的绝色女孩,如今变得这般模样儿,真叫人心痛!因此,黄岚泪流满面地说:这么可爱的女儿,折腾到这等地步,我心如刀绞,心痛哟!
当宝钗、雪雁说起为秋华重择佳婿,黄岚既喜且忧!喜的是终于有个合适的人家,忧的是怕她坚持不嫁,所以说:谢谢两位如此关心,盼华儿终身有托,望天遂人愿!
走,我们到太太那儿去,一起向她讲讲好了。宝钗说后,三人走到李纨住处。此时李纨正在抄写《金刚经》,见她们突然到来,忙搁笔道:请请!请坐,闲着无事,抄抄经书,一则消磨时间,二来也是修心养性。
好呀,佩服佩服!我就是心安不下来,整日忙这忙那,不知忙些什么。宝钗说。
您整日为别人的事操劳,以后也要注意你自己的身体。黄岚说。
有的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能为力。如这次去扬州说服花蓉重新联姻的事,我费尽心思,磨破嘴皮就是劝不进去。唉!可惜,可惜!为此我昨晚一夜无眠。宝钗说。
怎么样她看不中李纨问。
哪里是看不中,她立誓永不嫁人,要遁入空门。你说可惜不可惜宝钗说。
可惜可惜!这么好的孩子,怎能忍心让她走这条路。李纨说。
看来是无法让她回心转意的了,只是我从花蓉想到秋华。宝钗说。
秋华怎么样难道她……李纨情绪紧张地问。
现在还不清楚,种种迹象看来,也有走这条路的可能,我十分担心啊!花蓉效姑要走惜春之道,只怕再来一个秋华效姑,与花蓉一样,这将如何是好昨晚一夜未能入眠,就是想她的事,所以今天一早就过来。宝钗说。
谢谢宝太太的关心,她要是走这条路,我将如何是好呢黄岚说。
这都是我闯的祸,都是我的不是,害得她受那么大的委屈。李纨自责道。
事已过去了,太太也不必过于自责,现在怎么给她配一位合适的婆家,这是最要紧的了。雪雁说。
说得是,有没有合适的人家李纨思考着说。
现在有一位人家,今天特地来与你和兰嫂子商量商量。宝钗说。
你说的哪家公子家住何方黄岚急着想听她说。
他就是无锡县符大人的大公子符贤。宝钗接着简略地讲了符贤的情况,说,听说这位符公子很是不错。
他只喜欢花蓉,但对秋华是否看中黄岚说。
说得也是,我看更要紧的是秋华是否愿意。宝钗说。
前提是太太和黄夫人是否同意这门亲事,如果你俩同意的话,我们则看看如何说服男女各方,使他们满意,你说是吗雪雁说。
我同意这门亲事!不知太太意下如何黄岚干脆地说。
当然,当然同意!是我害了她,哪有不允之理。李纨明确地说。
那么,我们就这样定了,岚嫂子将秋华的年庚八字写给我,我明天回扬州,交给江县丞,来个移花接木,把花蓉的换成秋华的就是了。宝钗说。
你又来演调包计了,这样合适吗黄岚说。
张冠李戴并不一定是坏事!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使她终身有个归属,这得听听太太的高见。宝钗有意把球踢给李纨。
我拿不出主意来,只要她有个好归宿,什么移花接木的都无所谓!我就拜托你了,请你辛苦点,等会儿我给你酒斟满点。李纨开心地笑道。
我们要想法促使成功,眼下要做三件事儿。宝钗胸有成竹地说。
哪三件,请明示。黄岚急问。
首先是把我们刚才说的事情暂且保密,尤其是花蓉拒婚的事千万要守口如瓶,切勿泄漏半句,防止她效仿花蓉,来个连锁反应。宝钗说。
这条我们一定做到,请问其二呢李纨问。
其次是请太太主动地去开导华儿,对她表示同情,并多多启迪。我认为太太是关键所在,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太太能够使她接受,否则看来难成了。宝钗道。
这是应该做的事,只要她的婚姻成了,我什么都答应。李纨表示。
好!有了你这一句话,我就有了信心,有信心就是成事的基础。宝钗欣喜地说。
我理解您的意思,这条果然重要,请问第三呢黄岚说。
其三是男方的事。现在我们说的是一厢情愿,婚姻是男女双方都要应允的。加上这位符公子如此的挑剔,不知从何入手,一时也说不准。宝钗说。
我更说不准了,我绝对相信您是有办法的,只有拜托您了。黄岚说。
我若没猜错的话,这位符夫人有可能与我们认识的。宝钗说。
真有此事。她是谁李纨急切地问。
我也是乱猜猜的,她很可能就是……宝钗有意放慢吐词。
说,她是谁快说呀,不要卖关子了。李纨急着催。
不说了,现在也没准儿,待你把秋华说通了再告诉你。宝钗讲了半句。
李纨带着爱怜和补偿的双重心理,去劝说孙女。去年因为阻止秋华与吴星光的婚恋,造成她与孙女感情疏远,为此愧疚非常,懊悔自己做了错事。今天她一反常态,亲自走到孙女卧室,亲热地说:华儿,你好吗祖母好多天没见到你了,真想着呢!
秋华见祖母到来,慌忙起来行鞠躬礼,说:祖母您好,不知祖母到来,孙女未出远迎,请祖母恕罪。
言重了,何罪之有,倒是祖母未告先来。
请请,请坐请坐!祖母有事吗
事倒没什么,祖母一个人,心里烦闷得慌,特地来与你说说话。
很高兴祖母过来说说话,我一个人也闷着呢!
秋华,你还恨祖母吗
怎么会呢,当时想不明白,做人为什么这么难为何这么不自在曾经想过了了算了。秋华接着说,经过一年多的沉默思忖,才悟出一个道理来。
什么道理说来听听。李纨心平气和地说。
其实我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一个人活在世上,要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如受到社会、家庭、道德、法律、婚姻、父母长辈、儿女、邻里等等的左右。秋华接着将已记得滚瓜烂熟、想说未说的话一吐为快,我当时想得很天真,想用自己的聪明才气、胆识心志,证明自己,摆脱女人从属于男人的卑贱,逃避不公允的世道,寻求自由自在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现在看来,是稚气可笑的、很不切实际的。几千年的传统习惯,要违拗它,谈何容易!比如祖母阻止我的婚姻,也不全是祖母的错。
秋华的一席话,说得李纨十分动情。她热泪盈眶地说:祖母错了,祖母心感愧疚,不该阻止你的婚姻。
不不不!我决不怨恨祖母,也许是命运如此吧!秋华说。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听说那位南洋小伙儿已经成亲了,现在祖母给你重新寻找一个,来弥补我的过失。李纨说。
不不,孙女不想再找男人了,宁愿终身不嫁。秋华说。
当听到秋华说终身不嫁四字,李纨心中一惊,呆了一会后,说:不能不能!你这样说就是你的不对了。
有何不对,我曾说过非他不嫁。秋华继续说。
这就更不对了,你说非他终身不嫁,他先毁约,难道你还想去破坏他现在的幸福吗李纨年纪虽大,但头脑却很清灵。她知道孙女的性格,就用激将法道,这说明你还恨祖母,祖母给你重择男儿,作为祖母对你的弥补,现在提出不嫁,岂不是对祖母还有不满,还气恨于我拆散你俩的姻缘
不不,不是的不是的,不是气恨祖母的,而是我心灰意冷所致。秋华摇头解释。
这是明摆着的,你说不恨我,不恨我就得听我的,祖母为了弥补过去,现在特意过来劝导你、要求你。李纨说。
这这这,这叫我怎么说呢秋华道。
今天祖母来求你一回,你若再不答应,难道说要祖母我向你下跪不成李纨是人人尊敬的长辈,一言九鼎,今天她说这样一句话,重如千钧。
秋华听后想了想,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不然的话,若造成和上次一样,把祖母气坏了,万一出什么不测,那如何是好于是说:别这么说,孙女听祖母的就是了。
我的好孙女儿,祖母最疼你的!李纨说。
宝钗回到扬州,先去邗江找江县丞,将花蓉拒婚的情况如实地作了说明,并把李代桃僵的意思提出。江县丞当即表示赞许。宝钗就将写有秋华年庚八字的大红双喜帖交给了他。
约过了半个月,江县丞应约在扬州知府衙门与宝钗会面,说:宝太太!贺喜贺喜!看来有喜酒喝了!
符太太、符公子应允了宝钗欣喜地说。
我将贾小姐的年庚八字递过去,符夫人看了后,连声说‘很好很好!’她还称谢宝太太做了件大好事!把大小姐换成了小小姐!江县丞道。
她看出了破绽!知道我们移花接木宝钗自忖好笑道。
嗯!因为年龄相差四岁哟!她一看就明白了!江县丞也感好笑地说。
她怎么说呢她怎样说我呢宝钗关切地问。
符夫人说‘完全理解宝太太的良苦用心,谢谢宝太太和大太太看得起我的儿子,这门亲事就定了,是高攀了!’她高兴得不得了。江县丞说。
这就好了,我们媒事做成功啦!她还说了什么吗宝钗进而问。
她还说‘的确两位千金很难得,从年龄来比较,还是贾小姐最理想不过了,当时只是不敢妄想,想不到今日送上门来,这是我家的福分,这是求之不得的事,的确是太好、太巧了!’符夫人还叫我‘代向宝太太问好,致谢!’
这门亲事就这样顺利地撮合成功,双方都感到满意。苏州府、无锡县喜气洋洋地准备着子女的婚事。这位符夫人心中特别开心,她儿子娶得这位貌若天仙的知府千金,与李纨、宝钗她们攀起亲来,多么的荣耀!所以想把婚礼从速办了,定于重阳节前的九月初八成婚。
女方最高兴的是李纨。她为秋华的婚姻心中愧疚万分,险些铸成大错,现在得到满意的结果,怎不欣喜非常。黄岚也为女儿的成婚而欣喜,她们忙碌着准备嫁妆。
唯有秋华仍然闷闷不乐,抱着随波逐流、听天由命的心理,把什么青春年华、幸福生活都抛到九霄云外了,任凭命运的安排。
宝钗始终在考虑着一个问题:这位符夫人是谁为什么这样了解贾府情况,其中必有原因。为此,宝钗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想揭开她的庐山真面目。于是,乘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她和雪雁两人,特意送上月饼、梨子、柿子、菱角、糖果、黄酒等礼品,上门拜访。
按照苏南风俗,应该待结婚后由男方送给女方孝敬岳父母的,这叫送中秋。宝钗今天一破常规,显然是为了先睹秋华婆婆的模样,弄清到底是何方神圣、何许人也
这天,正好符夫人的朋友邗江县江县丞夫人也在。宝钗她们到达,她俩慌忙出来迎接道:失敬!失敬!非常高兴宝太太、雁夫人大驾光临!非常荣幸见到你们两位贵客。
你俩是……宝钗没有说出,却被雪雁接过去说,麝月姐、秋纹妹,你俩好,二十五年了,想不到在此相见。
二十五年来,我日夜惦念着宝太太、李太太和雁夫人。麝月说后,上前向宝钗行鞠躬礼,秋纹同样热情地向宝钗、雪雁行鞠躬礼。久别重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四人都兴奋得不得了。还是雪雁先问:秋纹,你怎么也在这里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难道麝月是在你们的意料之中秋纹问。
有所觉察,今儿特来探个明白,果然不出所料。宝钗说。
宝太太、雁妹子,你们怎么猜测是我麝月说。
你保密得真严实,二十五年来,我们一直在想念你们,到处打听,总是杳无音信。最近为我女儿花蓉与贵公子的婚姻,略作了解,有人说符夫人曾是荣府中的人,还说是原来宝玉身边的人,故此推断,可能便是月妹子了。宝钗说。
我一直没有说过自己的身世,不知他们怎么知道的。麝月说。
我们很想听听,你俩怎么来此的宝钗说。
说来话长,只好长话短说。我们从荣府出来后,无处安身,只有回老家。麝月说。
你俩的老家是这里我记得秋纹的老家在金陵附近。宝钗说。
问到这里,她俩都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麝月是常州武进县曹桥人,本姓曹,出身亦可说是书香门第,其父是位秀才。在七岁时,母亲不幸染病身亡。次年父亲续了个晚娘,到八岁时,继母生了个儿子后,越发对她不好,致使她每天泪水浇饭。至十一岁的冬天,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父亲也染病不治身亡。在这样境况下,她无法生活下去,其舅父与荣府的总管周瑞有一面之交,经介绍,十三岁的她进入荣府做丫头。
秋纹是扬州江都县嘶马里人,其兄长曾在京城经商。他托周瑞家的把妹妹秋纹送进荣府做婢女。
听了她俩的往事回顾后,宝钗心中感慨地说:听了你俩的诉说,应该为你俩高兴。祝贺你,你俩福分匪浅,麝月子女都已长大,自己照样年轻漂亮;秋纹也一样年轻美貌,孩子都已长大了。
我们是在荣府长大的,荣国府就是我的家。我们有今天,都是托荣府的福,托宝太太的福!宝太太始终是我们的主人,雁妹子,你说对吗麝月略带激动地说。
嗯嗯,是是。我也始终把自己作为林府、荣府的人。雪雁说。
佩服佩服,非常敬佩雁妹子的尽忠尽孝,比起你,我俩差远了,感觉无颜见主子,所以至今不敢见李、宝两位太太。麝月说。
不要说了,听了你们的话,倒使我惭愧非常,当时遣散时没有给你们安排,之后更没有关照。宝钗接着转了话题说,话说回来,当时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家都顾不上,只好各奔西东!今天暂且不谈这个,想听听月妹子对贵公子和秋华成姻事情的安排打算。
我不懂,万望宝太太周旋,一切听从您的安排。麝月说。
宝钗、雪雁、麝月、秋纹四人对符贤和秋华的婚礼事宜作了一些商量后,由于时间紧逼,宝、雁俩就匆匆地回转苏州。
在回来的路上,宝钗有感地吟诗道:
秋华婚约定匆匆,麝月精心策划中。
城府太深难揣测,小人得志恐忡忡。
雪雁听了后说:月妹子变化太大了,变得难以捉摸,像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开诚布公、直率坦言,而要遮遮掩掩令人费猜,真想不到!
‘别有人间势利徒,一去一就随荣枯’。你败落了,她远去了;你兴盛了,她又扭扭捏捏回来了。但愿我这个媒人不要倒霉,只要秋华幸福就好了!宝钗说。
原来如此。想必会待秋华好的。雪雁说。
这几天,大家都为秋华的婚期到来而开心、忙碌。可是秋华却愁容不展、无精打采,还始终放不下那个南洋商人。她是抱着遵父母、敬祖母、尽孝道的想法才答应这桩亲事的。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间,就到九月初八了,正是秋高气爽的日子,人人都沉浸在喜庆的欢乐之中,秋华却泪水汪汪地向祖母跪拜,说:尊敬的祖母,孙女就此拜别!祝祖母长命百岁!
此时李纨激动非常,泪如泉涌,忙牵扶秋华的手,说:我的宝贝孙女儿呀!说着一把搂进怀里,心肝宝贝叫个不停,边说边取出心爱之物玉如意等贵重物品赠给她。
由于李纨亲自关照,一定要把嫁妆办得更为风光、把秋华打扮得更加艳美,苏州知府嫁女儿的热闹场面就不言而喻了。
麝月也再三叮嘱:要把娶媳妇的婚礼办得有排场、有面子。所以其热闹、阔气便可想而知了。苏州与无锡虽然相邻,但也有百来里路程,一路上彩旗招展,鼓乐齐鸣,鞭炮震耳。
婚礼之热闹、酒席之丰盛、高朋之满堂,不必详表。略表新娘举行婚礼时头盖红头巾,像个木偶人,一切听从别人摆布,叫跪就跪,叫坐就坐,叫站就站,直到送入洞房。
当洞房门关紧,新娘不觉一惊,恐惧感油然而生,感到举目无亲。她想:今晚与这个面不相识的男子共床而睡、同枕而眠,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不一会儿,新郎欣喜若狂地揭开了红盖头。这时她已吓得不知所措,闭上眼睛连看也不看。她想道:已经到这种地步,只有任凭他的宰割,要杀要剐由他吧!
新郎看到如此美貌、如此娇柔、如此温顺的佳人,越看越可爱,尤其是一双闭而不张的眸子,更显得风情万种、妩媚千般、娇艳无比。他情不自禁地上前喊了声我的好娘子后,一把将她抱上床。
此时的她丝毫没有幸福之感,反而神经紧张、双眸紧闭,任他摆布。待他将其衣裙解开,在明晃晃的灯光下,她如一朵出水海棠呈现在他的面前。
这时的他,既本能地施展起男子汉的雄风,又胆怯惺惺且温柔体贴地爱抚着她。不一会,她渐渐地从紧张到慢慢地放松,从疼痛到酸麻,从恐惧到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