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瘦西湖李瑞识贤才
靖江县周进惩贪官
周进来扬州一住就是一个多月了。他闲着无事,只是陪着雪雁上街买买菜,帮她做做饭,心中有些不快,今天徒步来到瘦西湖,以解无聊之闷。当他走进二十四桥时,忽然听见对面望春楼里传来朗朗咏诗声。他洗耳聆听:
瘦湖若女自苗条,白塔莲桥媲二乔。
小小金山如翠阁,梅花坞镜照妖娆。
周进紧接着续咏:
望春楼里诗声脆,二十四桥稀玉箫。
今日无聊观景色,何时展翅上云霄。
这时有位身材魁梧、五十开外的人从望春楼徒步走出,隔河高声招呼道:先生才学不浅,志向不小,诗也续得不错。
谢谢!过奖了,只因老先生的前四句起得不错,受此启发,学生我所以胡乱几句,万望先生见谅。周进说。
过来过来,请到望春楼里坐坐,咱们聊聊。老先生邀请说。
周进应了声就快步来到了望春楼。不等周进走近,长者已立在门前拱手迎接,说:幸会幸会!先生请,请进屋里说话。
老先生请,请您在先。周进说后两人并肩走了进去,接着便坐下品茶。还是老先生问道:先生贵姓,有否考取功名
学生姓周名进,今科杭州乡试总算考中了举人。周进说。
在何处为官老先生说。
尚未放官。周进说。
听你刚才的诗,先生有平步青云之志,想必定有力挽狂澜之才。老先生试探道。
恕学生口出狂言,我看当今皇恩浩荡、朝纲清明、乾坤朗朗,应是国强民富之太平盛世,殊不知官场沆瀣,官员贪腐,皇恩难以泽民,明令难以禁止,恶霸横行于乡里,强人出没于江湖,法无守律,官无守责,民无安宁,国无永泰。周进清了一下喉咙,继续说,学生上为国忧,下为民虑,虽有功名,但无权位,不能报效君王。
说得有理,敢于直言,颇有水准!不过‘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爱身于为非。小人少而君子多,故社稷常立,国家久安。’老先生说了句韩非子的话作为自己观点。
先生说得是,‘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周进接下说。
先生若为官者,能作何治理和改良老先生问。
学生若能得一官半职,必将以明志正政风,以明礼正民风,以肃律严法治,以自律垂典范,以清正廉明重树衙门信望,以敬业勤政普施福祉于百姓,使社稷稳固、民生祥和。周进答道。
说得好!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呀!会遇到各种阻力与压力。老先生说。
光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学生如有机会,当倍加珍惜,用十倍之勤勉以励志,用百倍之公信以明律,用千倍之忠诚以戒贪,还百姓以公道,奉皇上以功绩。周进讲得激越,时而辅之肢体动作。老先生似有被打动和感染之状,于是问:听先生口音不是扬州人,是浙江来的吗
不错,学生是浙江绍兴人氏。周进说。
先生是来瘦西湖观光的现住何处,住客栈还是住亲戚家老先生问。
借宿在林探花府,暂时帮助内人管管林府,今日闲着无事,前来闲逛。周进说。
幸会幸会,原来你就是雪雁相公周进先生。老先生说。
幸会幸会,您是……周进说。
我就是扬州府李瑞。
有眼不识泰山!周进忙立起向李瑞行拱手礼,说,学生不知知府大人在上,刚才出言不逊,多有冒犯之处,万望大人宽恕包容!
哪里哪里,刚才你讲的是实话,难得一听,很有见地,不同凡响。李瑞接着说,请不必拘礼,说起来我们还是亲戚,雪雁是宝亲家的义女,理所当然地你便是宝太太的干女婿了,说不定日后我还有事要请你帮助!
只要李大人用得着学生,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周进表示。
几天后,宝钗走到府里,准备向李瑞推荐周进,到府里谋点事做。没等她开口,知府说道:林府雪雁的相公,官考今科举人。我看他才学不错,人品厚道,是块有用的料子。
他出身寒门,生活俭朴。若得一官半职,定能尽职尽责、忠诚朝纲、廉洁奉公。宝钗说。
给我的印象很是不错,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将来必有出息。李瑞道。
亲家你认识他宝钗问。
那天在瘦西湖偶然碰见,我看他气宇不俗、才思敏捷,是个有学识、有道义、有远虑之人,绝非庸碌之辈。李瑞停了下,接着说,当下本府急需要一个能秉公办事、独当一面的县官,我看周先生一定能行。不过还得经巡抚大人首肯方可。
刚巧,靖江县东窗事发。靖江知县贾怀,科班出身,现年三十有二。据当地百姓揭发,他心术不正,见钱眼开,财、酒、色三字全占。叠叠状纸送到了李瑞的案头上,主要检举贾怀贪污、受贿、渎职,尤其以卖官为最多。全县多数重要官位是他一人任命的,其选拔任用的条件,不论能力强弱、品行优劣、业绩好坏、口碑毁誉、年龄大小,唯一的是看送的银子多少。开始时,他与妻子杨氏密谋策划,议定每个职位的价钱,暗示亲朋好友物色对象,实施交易。逐渐便成了明码标价的业内潜规。后来贾怀发现,由于乡情不同、区域差异、年成丰欠、竞争人数多寡等原因,价格起伏较大,加上黄牛从中炒作,实际成交银子要比到自己袋里的多得多。于是他将卖官的方式作了调整:一是缩短任期,变原来的四年为两年;二是暗地里进行招标比价,从高而就;三是有些职位干脆实行轮流坐庄制。这样的官员哪有责任感、事业心和公信度怎不藏污纳垢、胡作非为定然置百姓利益于不顾、站在民众头上作威作福,搞得靖江乌烟瘴气、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不仅主持公道的人要揭发他,就连那些牵线搭桥的中介者也反目成仇、大告其状,但只因证据不足,一时无法定案,再加上吏部暂无安排补员,所以拖至今日。现在到了群情激愤、民怨鼎沸的时候了,非立即整治不可。
据此,经李瑞推举,得到江苏省巡抚同意,决定任命周进为靖江县八品县丞,临时代理正堂。按当时官格,共分九品,中堂为一品,最低是九品,举人一般是八品,但有正从之别。
周进和雪雁听到此消息,都喜极而泣了,这可是名正言顺的官位。雪雁特意做了一桌饭菜,只请宝钗、金玉两人,为周进饯行。席间,周进诚恳地说:我初进官场,什么都不懂,此去应如何入手万望宝太太赐教!
指教谈不上。我只希望你做个清官、好官,要汲取贾怀前车之鉴,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至于如何着手,现在无从谈起。你先去,过几天我同雪雁一起过去,有什么难事,可以共同商榷。我赠你一句李白的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宝钗说后,周进、雪雁又一番感激并道谢。
周进初来乍到,主持施政确实难度很大。一是官品太低,别人看不起他;二是贾怀还在,其势力很大,下辖各官基本上都是他任用的。他们怕一损俱损,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而竭力为贾怀庇护,设置种种障碍,使周进难以打开局面。
贾怀等视周进资历浅薄、官职低微,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想趁他立足未稳之时,先给个下马威,把他赶出靖江。他们想转移视线,把矛头指向两名秀才出身的检举人江华和张良,说他俩行贿未成而怀恨在心,勾结刁民诬告贾知县,败坏官吏名声。并出具上百名当地官员、地保签署的反诬告状,对贾怀进行歌功颂德。在状纸送给周进的同时,还用威胁的口吻道:务必在一个月内查清事实,严惩诬告者,还贾知县清白,否则集体辞呈。
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全县上百个官员、地保集体辞职,将造成统治系统运转瘫痪,使全县陷入无序状态,引起社会混乱,甚至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况且他们在蓄意制造事端,给周进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在下属临江地域,他们纠集一批地痞流氓,公然绑架了江华的儿子,要他出赎银千两,限三天内交齐,否则孩子性命不保;同时张良家也受到类似的恫吓,搞得人们胆战心惊、寝食难安。
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直接对周进以武力相威胁。夜间经常有人在他临时居舍的门前屋后骚扰,从门缝中塞进恐吓信,扬言报复洗辱当心身首等。
此外,还有其他方面的麻烦事。这对于刚入仕途、初次上任的周进来说,确实感到形势凶险、孤掌难鸣。但他并不怯懦,泰然自若,內紧外松,沉着应对,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行动上紧急召集有关人员会商。他严厉地谴责道:昨天临江里出现绑架孩子事件,是一起蓄意报复、勒索的恶性犯罪行为,是天理国法所不容的。本县决不姑息,将立刻出动全部兵丁衙役,解救被绑架的江华之子,务必把犯罪分子捉拿归案,绳之以法!
周进言之凿凿,得到捕快等人的积极响应。随后他点兵派将,亲自带领,直奔临江。
其实他并非孤立无援,原来那些敢怒不敢言者无不同情、拥护和支持他。江华及捕快他们已探明藏匿人质的详细地点。周进一行三十多人,绕开里保,直扑长江七圩码头下游的芦苇丛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围住一条渔船。船上只有三个歹徒,无任何防备,也无任何反抗,一举抓获,人质被当场解救。
周进这一果敢行动,大大震慑了贾怀等人。他们丝毫没有料到,一个刚入仕途的文弱书生,能如此机智而神速地侦破此案、解救人质,将犯案人抓获,留下活口,所以他们措手不及、乱了阵脚,唯恐供出内幕,急得如热锅里的蚂蚁。
周进为了稳住他们,只是把三嫌犯羁押着不予提审,也不声张其原因。另一方面交代捕头等人,要高度警惕,密切注意动向,严防他们孤注一掷。
看来贾怀别无选择,他表面上附和:周大人做了件大好事,迅速解救人质,抓获犯罪分子,下官十分钦佩!暗地里则在加紧策划劫狱行动。
周进赴任后,宝钗预感到情况的复杂性和严峻性,需要有人予以协助和保驾,所以立即去信苏州,叫史英马上来扬州一趟。宝钗、雪雁也随同史英来到靖江。她们像是及时雨,给周进大增了信心、智慧和力量。
听了周进有关情况介绍后,宝钗说:我赞成周老爷的分析,贾怀一伙很有可能冒劫狱之险,没准就在这几天了。幸好史英来到,能助你一臂之力,务必百倍警惕,不能有任何闪失!
请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史英表示。
你要慎之又慎,因为这关系到靖江社会安定的大事,也关系到周老爷仕途的开局,务必小心谨慎,切莫有丝毫差错。宝钗嘱咐道。
最好请捕头他们帮助,以防不测,人多力量大。史英说。
这点请放心。捕快他们很是得力,个个训练有素,定能密切配合。况且他们已经做了多方的防范。周进说。
从晚上起,通知团练全部集合,以防不测。史英说。
等会儿,我请捕头来与你计议防范事宜。周进说。
再说贾怀见来的仅仅是周进的几个女家眷,认为这是好事。他对手下人道:天助我也!今天来的是几个娘们儿,晚上必然早早睡去,定无防备。我们仍按原定计划不变,半夜子时行事,必获全胜,救出全部。
还有这个周进咋办,要不要给‘咔嚓’了手下问。
不不不,现在还不能,否则乱了大谋。贾怀说。
当晚半夜子时,史英他们早已进入戒备状态,密切注意风吹草动。突然脚步声骤起,一刹那,黑影翻墙而入,衙门已被打开,劫狱影子蜂拥而入,看不清具体人数,约有三四十号。他们直冲囚牢。
史英一人右手捏把未出鞘的宝剑,立在牢房门口。劫匪个个手拿钢刀,气势汹汹,见一女子挡门,便一齐向她猛砍乱劈。
他们不过是乌合之众,哪里是史英的对手。她见上来人多,为防不测,不得不抽出五星宝剑抵挡,那剑一出鞘,就见寒光刺目、寒气逼人。她一剑划个半弧,听刀剑声噼噼啪啪震耳欲聋,见钢火铁花溅得眼花缭乱。一剑削去,就有两三人的大刀断成两截,还有几人的刀械不知去向,只听得刀碰墙壁的丁丁当当响。
她只一两下子,就让第一批上来的劫匪目瞪口呆,吓得忙后退数丈。但他们岂肯罢休,再次围上来,向她发起攻击。为头的那个说:不要怕,是一个婆娘,宰了她!大家一起上!
来吧!有种的统统上来啊!本姑娘要领教领教你们的刀法。不等史英说完,他们已经冲到面前。她先用宝剑左右划了两个半弧形状,一阵噼啪声过后,又见他们刀枪断落,接着来一个惯用的扫荡腿,一腿扫去,就有几个重心不稳,踉跄倒地。她趁机再来个老鹰叼鸡术,抓一个抛一个,个个抛得老远。
史英只用几下招数,打得他们胆战心惊,见势不妙,纷纷夺路逃命,想溜之大吉。岂料捕头等官兵早已把大门关紧,来了个瓮中捉鳖。几十官兵把守,火把通明,他们插翅难飞。
史英脚踩两个,手抓一双,说:你们一个都跑不了,谁想逃正在这时,两个劫匪想爬墙逃跑,史英腾空而起,一脚跃上墙头,一手一个,把他俩抓住抛到地上,吓得两人双膝下跪,点头哈腰嚷嚷:饶命!请饶命!求姑奶奶手下留情,我上有老,下有小,请饶我这条小命!
史英说:只要你们举手投降,本姑娘不会伤你性命,如要伤你性命的话,恐怕早已脑袋搬家、身首异处了。你们必须老老实实地待着,待天明,周老爷会给你们从轻发落的。
话音刚落,几个还想负隅顽抗的,趁夜黑史英不备,一齐发出飞镖,暗中射来。
史英眼明、心灵、手快,听声知物,右手的宝剑划得如纺纱机一般,不停地旋转,只听得剑风呼呼和飞镖撞击作响,飞镖支支落空。
史英接着腾空而起,几个翻腾,把一个个踩倒在地。此时她手中拿着了一大把辫子,在空中晃了晃,说:你们看,你们的辫子就是代表你们的头颅,我不伤你的性命,以辫代头。如果谁还想负隅顽抗,顷刻之间你们个个脑袋开花!
他们摸摸脑袋,拉拉辫子,才知道她是闹九江、战南昌、打高邮的奇女侠了,于是纷纷跪地求饶,道:女侠饶命!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我们是受人指使、被人利用的。
只要你们以后再不做坏事,周老爷会给你们从轻发落的。今晚只好委屈一下了。史英接着对官兵们说,统统地把他们关进大牢,逐一登记,把名单交予周老爷。
经登记,共抓获三十多名劫狱犯,一个未跑,全部落网。
这一仗胜得非同小可,绑架人质是犯了重罪,劫狱更是大罪。活人对活证,为首策划者就难逃其咎了。
第二天一早就开始突击提审。周进定下分化瓦解的调子,经过逐一审讯,凡是态度老实、坦白彻底的,予以当场释放;对个别顽固的,另牢延押。上午约审了三分之一。将近中午,周进审到贾怀亲信临江里江横,问如何策划绑架人质事件他支支吾吾,推脱说:我真的不知,请周大人明鉴。
当心你的脑袋!不从实讲来,本姑娘的剑可要讲了。史英说着把剑搁在他的脖子上。他只觉颈上寒气逼人,心感大凉,吓得瘫倒在地,摸着脑袋,直打哆嗦。史英趁机道:你说也不说
姑娘请饶命,我说我说。他才将策划绑架和劫狱的大致经过做了交代。
下午,绝大多数还算配合,较为完整地交代了策划和参与两起事件的来龙去脉。白天尚未审完的几个比较狡猾顽固的,留到晚上继续审理。经过一天一夜的突击审讯,包括原来在押的三人,全部审毕,绝大部分当场释放,留下几个直接参与策划的为首者,继续关押。
至此,绑架案和劫狱案真相大白,策划这两起大案的牵头人和幕后操纵者已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周进连夜写好紧急文告,一早派快马直送扬州李知府。
那天晚上,贾怀本以为可以静候佳音的,不料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人未劫出,反而三十多人全部被擒。他自知罪行不轻,就连忙招呼有关亲信商量对策,可是等了半天,除两个随从外,其余的一概未到。昨日呼风唤雨、门庭若市,今天火烧眉毛也无人助力,他考虑再三,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因为他的家眷早已打发离开靖江了,他马上整理行装,只带少量贵重物品,想连夜出逃。
此事仍不出周进所料。当夜幕降临,县衙后门一个黑影在移动,史英上前一把揪住其后颈,轻轻一提,把他抛到空旷地上,并高喊捉拿盗贼!众人提着火把过来,见是贾知县正右手握着手提箱,在艰难地爬动,使人哭笑不得。史英把他拉进县堂,交给周进。周老爷吩咐给予看守待审。
从周进上任到贾怀入狱,刚好一个月时间。他拨乱反正惩邪孽,稳定了靖江局势,可算是一个奇迹,得到了上司的肯定和百姓的赞许。
宝钗叫雪雁、史英多待靖江几天,多给周进在公务、生活上以照应和帮助,自己一人回到了扬州。
金玉店里的经营尚好,生意照样红火。宝钗也不好意思长期去商行当老板娘,闲着无事,看看年关将近,须去知府衙门走走,与李亲家和媳妇李黛他们说说。
见李黛精神萎靡不振、脸无悦色,人也瘦弱了许多,宝钗关心地问:看你精神欠佳,人也消瘦了,有什么不舒服吗
没有什么,只是……李黛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但说无妨,有什么事,说出来心中好受些,不要憋在肚子里,不然就要憋出病来的。宝钗拉着她的手道。
只是他……李黛说。
你是指桂儿他怎么啦宝钗焦急地问。
其实也没什么,自从上次去吴江,至今已有八余月了,八个月来我共写了十多封信给他,请他抽空来扬州。李黛停了一下,说,可是他封封回信说很忙,没时间。
也许他确实公事繁忙吧,我曾多次说过,叫他有空便过来看看你,可是他也说没有空闲。你也可以去他那里,住上十日半月的。宝钗关心地说。
我曾多次提出过,可是他叫我暂时不要过去。并且次次都这样说的,其实是不喜欢我去。李黛如实地说。
目前年关将近了,过大年是要来的,到时我与他说说。宝钗表示。
谢谢母亲!李黛低着头道。
也许路途太远的原因,最好把他调到扬州来。宝钗思忖着说。
这样最好,他一个人在那,我也不放心。李黛高兴地说。
李黛虽性格内向,但牛皮灯笼肚里亮,心中明白史英占去了她的位置,只是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因而整日闷闷不乐、愁眉苦脸。目前,春节临近,她信早已寄出,要求他来扬州过年,一家人都在思念他,盼望他早点来到。如果真的无法脱身的话,她可以去吴江。可是至今,未见他的回信,不知他是否来扬州过大年。李黛心中焦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