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蘅芜君喜得儿媳妇
李知府乐招乘龙婿
素称蘅芜君的薛宝钗,十分欣赏雪雁的机智和灵敏,帮她多次在紧要关头排除险情。傍晚,她拉着雪雁的手,感激地说:好妹妹!全靠你的关照,险些在桂儿面前丢脸,谢谢了!
谈不上谢我,险些儿失职了!对我们这些做丫头的人来说,既要手脚灵巧,还要心眼灵动。雪雁满足地笑笑说,如果这点小事都注意不了,那怎么向主子交代。
非常称赏你的手脚、心眼,还有嘴巴,看来你比红娘还红娘。宝钗笑着瞥她一眼。
谢谢姐姐的夸奖!我会尽心尽力地把戏唱好。雪雁玩笑说。
什么意思唱什么戏说来听听。宝钗明知故问。
你不是将我比红娘吗就是要我把红娘这戏继续唱下去了。雪雁做唱戏动作后,接下说,请我的主人放心,这个角色一定能演好的!
拜托了!你就继续往下唱呗!宝钗愉心地说。
不过,这戏还要唱给桂哥听。桂哥今年二十岁,可以给他娶媳妇,你好做婆婆了!雪雁说。
我也在想,到哪里找扬州有吗宝钗随着问。
自古扬州是出美女的地方,美女多着哩!雪雁也随口说。
你打听打听,扬州有没有合适的宝钗认真地说。
我倒听说有一个,想想还比较合适。雪雁想了想说。
是吗!在哪里说说看,无心插柳柳成荫也不一定。宝钗感兴趣地说。
听说李知府有两位千金,人貌极标致,至今尚未找到合适的婆家。雪雁说。
为什么是太挑剔了吗宝钗问。
也许是吧,向她求亲的人多着哩,门庭若市,可是两位小姐谁都看不上眼。最近江苏巡抚的公子来提亲,也被大小姐谢绝了。雪雁叙说。
条件太高吧!桂儿是一个小小芝麻官,怎么能攀得上呢知府叫什么名字宝钗又问。
名叫李瑞,听说是应天府人,与你是老乡。雪雁说。
李瑞,李瑞!我认识。宝钗惊异地说。
好极好极!你认识更好!雪雁兴奋地说。
不但认识,还是亲戚呢。宝钗接着说,他是我的旧亲,也不知几代前的。他家离我家约五十里地。小时候,我曾去过他家两次,他也多次来过我家,还曾经为我提过亲呢!如果不进京城的话,做了他的夫人也说不定了。
此后你们一直没有来往过也不知道他在这里做官雪雁问。
是的,我只听说他在江苏一带做官,不知道就在扬州。宝钗说。
再好不过了,你和桂少爷明天就去拜访拜访。雪雁提议。
好主意!就明天带桂儿到李知府那儿去拜访。一则是拜访老亲旧友,礼仪之需;二则是顺便看看他的两位千金,也许红丝牵系也不一定。说着,宝钗提笔写好帖子后,说,机不可失,明天去知府衙门拜访拜访。
第二天一早,宝钗起来做了一番梳妆,没吃早饭,随同雪雁走到维扬楼客栈,刚一进门,见贾桂从间内走出。他看见母亲她们到来,慌忙道:母亲早安!雁姨早安!这么早过来,有何吩咐
用了早餐,我与你一起到扬州府衙门走一趟。母亲说。
到知府衙门有何公干贾桂问。
绝非公事,与你前去拜望拜望李知府。母亲如实说。
扬州知府!您认识他儿子问。
不但认识,还是老亲旧戚呢!母亲道。
原来如此。这样太好了,怎么以前都不知晓!儿子喜形于色地说。
看你高兴的样子,好甚母亲问。
认识认识高位官员,将来可能用得到。儿子抓抓头皮说。
想拍马屁是吗母亲笑笑说。
有好的马,当然是要拍的。儿子如实说。
见孔就入,坏心眼倒挺多的。母亲淡然地说。
接着他们共进早膳,三人边吃边谈。宝钗接着上面的话题:今天拜访李知府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想看看府中两位千金,听说知府的两位闺秀品貌十分体面,至今尚待字闺中。
听说他的两位小姐貌若天仙,才华出众,是扬州美女中的美女,给你做媳妇最合适不过了。雪雁说后便站起来,说,你们慢慢用餐,金玉一人在家,我先回去。
宝钗也立起,叫她给金玉带些吃的。雪雁带了几个包子和油条等,向贾桂挥了下手,说了句祝桂哥好运、愿你找个贤惠媳妇回来!就去了。
母子俩也接着起身,去扬州府衙。维扬楼到府衙约两三里路程,他们不一会儿就到了。
宝钗递进名帖,很快李瑞偕夫人杨氏出来迎候。彼此互相客套一番后,素不相识的杨氏热情有加地拉过宝钗的手,如同姐妹一般,肩并肩地走进知府官邸。杨氏夫人视他们为上宾,亲自端来茶水、糕点、糖果等。李瑞因公务在身,向表妹说了手头事务急需交代处理、去去就回,便出去了。
宝钗和贾桂起立示礼。
杨氏夫人与宝钗说了些客套话和询问对方近况后,把目光投在贾桂身上。她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儿,问:令郎几何
虚度二十了。宝钗说。
年纪这么轻,就做官了,了不起啊!夫人夸奖道。
小小七品芝麻官,不值一提。宝钗谦然地说。
在何处为官夫人问。
是苏州府吴江县知县。宝钗说。
相貌堂堂!年轻有为!有否娶亲育子夫人说。
谢谢夫人夸奖!尚未联姻。宝钗说。
已到成家的时候了。夫人又看了下贾桂。
是到时候了,不知姻缘出在何处,还望夫人帮衬。宝钗有意说。
贾桂只是目不转睛地观赏条屏书法,装出没有听见似的。夫人吩咐家人道:请大小姐过来,拜见表姑母和表兄。
这时,李知府回来了。大家让坐了一下,听见屏风后有个女子声音:母亲,女儿来了!
蓉儿,快快来拜见表姑母。夫人说。
蓉儿应了声,就走到宝钗面前,向她行大礼说:姑母在上,花蓉这厢有礼了,请受侄女一拜。
免了免了。宝钗站起来,拉着她的手,说,多漂亮的小姐!眼睛水灵灵的,如牡丹花怒放,似七仙女下凡!今年多大了
二十岁了。花蓉腼腆地说。
这是我的大女儿。夫人介绍。
多好听的名字,花容月貌呀!宝钗夸赞。
承蒙姑母夸奖,谢谢!花蓉低声道。
有婆家了吗宝钗特意问。
东拣西挑的,至今尚未许婚。李知府说。
要求太高吧也许姻缘未出。宝钗试探说。
不是要求太高,或许是姻缘未出,不知为什么,都是没缘分。夫人说。
该是到了找婆家的时候了。宝钗紧扣主题。
你给她找找,有没有合适的婆家李瑞说。
男儿倒有,不知是否合适宝钗下意识地看了眼贾桂。
此时贾桂正在窥视着花蓉,只见:
妙丝发,金钗宝髻巧玲珑。秀眉如弯月,回眸窥视情浓。洁齿齐牙白如雪,不搽脂粉口樱红。鼻梁直,隐见柔情,含笑春风。芳容。倾城貌,雁落平沙,月避云中。淑女亭亭,俊男恋喜由衷。国色天香牡丹放,百花暗淡忽朦胧。方开口,细语娇音,韵味无穷。
花蓉被贾桂的目光折射得低下了头,脸上不由得泛起阵阵红晕,暗地里一双含露明眸不时瞟过贾桂,见他:清净俊秀的脸庞,上戴素金顶凉帽,稍显高挑的身段,穿着鸂鶒补服,目光炯炯似灯束探明,仪态楚楚如神君款步。她边看边默默在想:如此潇洒的男儿,才是我喜欢的人,若是嫁给这样的夫郎,真是福气。
贾桂情不自禁地觑着花蓉,越看越养眼,犹如一枝鲜艳夺目的初放牡丹,仿佛还闻到诱人的芬芳。此时两双眼睛几回触碰,似网罩索连,顷刻在两颗心中激漾起微微波澜,因此出现一时的缄默。还是宝钗打破沉默说:蓉儿,过来,我有话问你。
花蓉羞答答地走到她的身旁,说:姑母,有什么教诲
你要寻找什么样的人家宝钗问。
你指的是家财吗花蓉反问。
也许是吧。宝钗说。
要家财干什么!花蓉回答。
你要的是人品宝钗再问。
也许是吧!花蓉轻声地说。
怎样才算人品好呢宝钗进而问。
人相中,有缘分就好呗。花蓉含羞地答。
宝钗把她拉到自己的胸前,颔首点向贾桂,附耳轻声:你看他怎么样中意吗
中!花蓉用河南方言应了句,就向屏风后跑去。宝钗忙唤:蓉儿回来!花蓉有点难为情地回到她身边。她拉住蓉儿的手,看了看、捏了捏后,慢慢地摘下自己手中的那只镶嵌绿宝石钻戒,轻轻地套进花蓉的手指中。
此时花蓉面浮红晕,口起微笑,心藏蜜糖,向宝钗毕恭毕敬地磕了一个头,笑逐颜开地向屏风后移去。
李瑞夫妇心中大喜,李知府点点手,道:桂儿过来。
贾桂也有点含羞地走到他面前,说:李大人,有何指教
李瑞开心地问:你看花蓉如何
贾桂腼腆地答:很好很好!是位娴雅千金、贤淑姑娘。
李瑞再问:娶她为妻你意下如何
贾桂表示:由母亲做主,听母亲的!
宝钗虽然在行动上已经表示,口头上也应该有明确的态度:只要表兄、表嫂不嫌弃,我当然同意。高攀了!
哪里哪里!是我们高攀了,只要表姑不嫌弃,我们就十分满意了。杨氏表态。
新亲加老亲,亲上加亲,最好没有了!宝钗喜上眉梢地接着说,也许是缘分吧,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真是千里姻缘呀!
花蓉并非李瑞、杨氏的亲生女儿,生母姓花,父亲姓蒋,但不姓父姓,故名花蓉。她原籍河南郑州,在十五年前,被人拐骗至扬州贩卖。李知府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遣衙役将人贩子捉拿归案,将她救出于水火,当看到如此美貌可人的女孩时,更添爱惜呵护之心,遂收为义女。其生母找着后,曾多次来过扬州,她也回过几趟河南。郑州不比扬州,亲母家境清贫,所以长期留居李府。杨氏膝下无子,只生一女,取名李黛,小她两岁。花蓉天智聪明,生性娴静,勤奋好学,与妹妹相处和睦。因此李瑞夫妇待她如同亲生,视作掌上明珠。
这门亲事就这样顺顺当当、未花多大力气,更无三媒六证,不到一个时辰,双方都很满意地定下来了。
中午,李知府设便宴招待特殊客人。虽说便宴,实是山珍海味,酒宴之丰富无须细说,参加午宴的别无他人,就是李瑞夫妇和宝钗母子及花蓉、李黛姐妹。席分宾主坐定后,频频以酒相敬。酒至半酣,李瑞提议:何不各人赋诗一首,以助酒兴!不知表妹,不不不,不知亲家及桂儿意下如何
人遇喜事精神爽,酒逢知己千杯少。宝钗兴致尤盛地说:这个主意不错,请出题。
李瑞双目扫视了四周一遍,见大门东开,西窗光照,厅上悬挂着自己亲手题写的瑞光辉宏四个大字匾额,说:就按照上面的‘瑞光辉宏’这四个字为题,每句开头用上一个字,这样可否
可以可以!亲家的书法功底了得,字字写得刚劲有力,集颜、柳为一体。还是请亲家先来吧!宝钗说。
恭敬不如从命,那我就抛砖引玉了!李瑞表现出胸有成竹的样子说,我来一首古风,无题:
瑞气东来重九秋,光阴似箭岁难留。
辉煌即去催银发,宏志天官怎可求
李瑞作后说:老了老了,写得不好。请亲家来一首。
宝钗说:亲家精神好着呢,我记得你比我大十岁,只有五十岁吧正当年富力强的旺盛时期呢!下面两句子应该改为‘辉煌永驻春常在,宏志天官事可求’才对啊!
改得极好,说得极是,谢谢!谢你金口!好一个‘辉煌永驻’,但愿‘天官可求’。请亲家佳作。李瑞开心地说。
哪谈得上佳作,只是滥竽充数罢了。让我来献丑,请莫笑话了,也来一首无题吧!宝钗说后作:
瑞风飒飒沐扬州,光照江东满目秋。
辉璀人生弹指去,宏望只愿自无愁。
宝钗作后,李瑞评论说:今日秋色满园,儿子喜结秦晋,亲家此诗有消沉之感。应改为‘辉璀人生春永驻,宏愿再造大红楼’。宝钗急忙边摇手边补了一诗:
红楼本是梦朦胧,处在飘摇欲坠中。
虽有儿孙荣耀日,祈求夙愿莫成空。
年轻人性子急,最容易自我表现。坐在母亲旁边的贾桂有点忍耐不住的样子,便自告奋勇地说:让我来。说着提笔写了一首:
瑞阳焕彩照三名,光曙山河旭日升。
辉耀人间多福禄,宏图大业婿儿承。
李瑞看了贾桂的诗后,满意地说:‘三名’好,名楼、名士、名城;青年人应该有继承雄伟事业的宏愿,才能前程如旭日东升!
宝钗很想了解准儿媳妇的才学,想听听她的佳作,说:请蓉儿来一首得意之作、绝妙佳句。
花蓉羞答答地口诵一首:
瑞风烈烈瘦黄花,光照门楣别自家。
辉彩来时离去痛,宏承父业歇绸纱。
花蓉的诗,似有悲戚之感、不快之状。宝钗认为是她从小被拐卖所致,所以说瘦黄花别自家和离去痛,但对最后一句无法理解。宝钗接着若无其事地说:请二小姐来一首惊喜之作吧!
李黛笑容可掬地站起,说:作得不好,请勿笑话了。
瑞光晖彩点鸳鸯,光耀门楣李代张。
辉璀常春依父福,宏望夫婿达荣昌。
宝钗认为李二小姐的诗还算可以,后两句很是不错,但前两句不很理解,今天不好意思提问,只有留待以后再释。下面压轴应是杨氏夫人了。夫人不慌不忙地笑笑说:我是来充个数了。
瑞日融融万象新,光宗耀祖女姻亲,
辉欣喜得俊才婿,宏伟门庭继有人。
大家听了杨夫人的诗后,都从座位上站起,个个拍手称赞。宝钗说:好,作得好,好一个‘瑞日融融’、‘光宗耀祖’、‘辉欣喜得’、‘宏伟门庭’,把‘瑞光辉宏’写得恰如其分,但愿如愿以偿。
午宴结束后,扬州知府着手准备定婚宴,凡府衙九品以上官员全部应邀参加;因时间关系,只请邗江、仪征、江都三知县出席,其他各县未邀。
李瑞膝下无子,今天招了乘龙快婿,就是以婿代子、后继有人,因此心中好不快活,把定婚宴办得热热闹闹、体面非常。宝钗、贾桂当然是筵席的主角。因为参加的绝大多数是李瑞的手下,逢场作戏、吹牛拍马者不在少数,宴会上他们蜂拥而来,向母子俩频频敬酒,有的说贾桂貌若潘安、才比子建,有的夸宝钗为活观音下凡等等,不绝于耳。
傍晚,宝钗、贾桂拜别了李亲家,各乘一顶轿子回到林府。一进府门,宝钗就把这条大好消息告诉了金玉和雪雁。雪雁听后,拍手道:大喜临门,想不到如此顺当、如此迅速!诚表祝贺!金玉说:这真是一条大喜讯,值得好好庆贺。
不必了,还得商量正事!宝钗说。
什么正事请说。金玉说。
婚已定了,不知定婚的礼物怎么送宝钗考虑着说。
江南那边我知,不知扬州的风俗怎么样金玉说。
这里的风俗与江南大致相同,有大定和小定两种。雪雁说。
大定怎样小定又如何宝钗问。
小定,是小聘礼,意思意思,如买东西一样,是说定了要付点定金,说明这个东西是我要买的,今天你给的戒指,也可以说表示了小定。雪雁说。
大定呢宝钗又问。
大定,要送大聘礼,所花的钱就多,像买东西把钱基本付清买定,所以叫大定。雪雁解说。
小定算数,大定要像样点。这些都由我来操办好了。金玉接着表示,如若银两不便,可先由我垫着。
要买什么东西需多少银子贾桂问。
可能一时也说不准,总之要体面些,一切由我来操办,你放心好了。金玉爽快地说。
太谢谢叔叔了!贾桂想了下,说,你看着办好了,到苏州后我把钱还与你。
贾桂今天攀上了高亲,讨了个漂亮的知府千金,又加上金玉为他打点订婚礼物,心中好生欣喜,把迎接母亲的事放在一边。这时宝钗说:你县里有事,可以先走,我们在这里暂住几天,待这件事办好后就去苏州。
我先走了,请母亲、雁阿姨和金叔叔早来吴江。贾桂就在隔天回县里去了。
贾桂走后,宝钗在扬州再待上几天,把要办的事办妥了,就想着去苏州,特别是对莺儿的歉疚总是牵挂心头。她说:我们也可以起程去苏州了。
你打算何时动身雪雁问。
明天可以走了,你说呢宝钗征求意见。
我希望你俩多住几天,最好长期住在这里,实在舍不得你俩离开。雪雁说。
我们先到苏州拜会太太、黄岚侄媳,看看莺儿后,回来就和你住在一起。宝钗说。
我们你是说带我一起去雪雁问。
当然,你当然是要去的喽!你也须去拜访太太、兰哥,去看看莺儿她们。另外也陪陪我,我还需要你这个红娘帮衬呢。宝钗带玩笑说。
太好了!二十多年未见到太太她们了,也许认不得太太、兰哥和莺儿了,更不知岚奶奶的模样儿。雪雁高兴地说。
又过了一天,他们一行三人起程前往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