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大明:入仕从师爷开始 > 第13章  按察司的钉子
    两月后,浙江按察使司的寅宾馆内,铜壶滴漏将将卯正,十二名青袍典吏已站成两列。

    严楼捧着漆盘立在廊下,盘中摆着从九品巡检的青色(黑色)顶戴,却迟迟不见有人唱名。

    巡检是巡检司的主官,主要负责地方治安与缉捕盗贼等工作,巡检司在行政隶属关系上受按察使司节制。

    “严巡检来得早啊。”

    背后响起沙哑笑声,穿深蓝缎面袍的老者踱步而来,腰间蹀躞带上七枚铜钥叮当作响——这是掌管全省刑狱档案的司狱官陈延年。

    严楼瞥见他靴尖沾着的红泥,忽然笑道:“陈司狱昨夜去过艮山门外?”

    陈延年笑容一僵,那红泥是艮山门刑场特有的朱砂土,昨夜他刚在那“处置”了三个倭寇探子。

    “严巡检说笑了。”他抬手示意众人入厅,“何大人今日告病,便由老朽带您熟悉公务。”

    刑名厅内霉味刺鼻,半人高的案牍堆满长案,陈延年抽出一本泛黄簿册:“这是弘治年间的盐枭案卷,严巡检既掌缉捕,不妨三日内理清脉络。”

    堂下响起几声嗤笑。

    严楼扫过卷宗——虫蛀的页边被刻意揉碎,关键人名处墨迹晕染,分明是有人连夜做旧毁证。

    “陈司狱有心了。”严楼突然将卷宗摔在案上,“只是这‘弘治年’的案子,怎会记着正德三年才设立的市舶司?”

    满堂死寂。

    陈延年眼角抽搐,他万没想到这年轻人竟熟知官制沿革。

    忽有衙役疾奔而入:“禀巡检,钱塘县押来倭寇细作,按例该您验明正身!”

    严楼神色微动,目光仍紧逼陈延年,“此案疑点重重,容后再议。”说罢,转身面向衙役,“带上来。”

    衙役抬眼瞅了陈延年一眼,见其微微点头示意,立刻说道:“回禀大人,此贼异常凶悍,抓他的时候,听说死了不少兄弟,所以”

    严楼眉头一皱,打断衙役的话:“所以怎样?但说无妨。”

    衙役面露难色,嗫嚅道:“所以兄弟们想着,能不能请大人去一趟地牢,以防不测。”

    严楼的余光扫过陈延年的脸,捕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得意,心中顿时明白,这所谓倭寇细作之事恐怕另有隐情,说不定是陈延年等人设下的圈套。

    “一群倭寇细作,竟让你们如此忌惮,”严楼冷笑一声。

    “严巡检刚到我按察使司,对许多情况还不太了解,有时候由各州县移交的犯人可谓是凶悍的紧啊!可比不得淳安县牢房关押的那些人。”

    严楼听出陈延年话里有话,无非是暗讽自己初来乍到、不知深浅。

    他却并不着恼,悠然回应:“陈司狱所言极是,不过越是凶悍之人,越能探出些有用消息。我倒要看看,这细作能有多棘手。”

    “既如此,头前带路。”

    地牢阴湿的砖墙上爬满青苔,火把在穿堂风中忽明忽暗,严楼提着灯笼刚跨过。”

    周茂原本还想以病体为由打个圆场,打压一下严楼的势头,没想到严楼竟直接抛出这么一个重磅炸弹。

    他刚抬起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或许是有人用了您的印信,而您却不知道。”严楼这话看似给周茂留了几分情面,可言语间暗藏的深意却让在场众人都听得明白。

    周茂心中又惊又怒,他深知严楼此举不过是在当众将他架在火上烤,若是承认印信被冒用,那他身为按察使,连自己印信都保管不善,罪责同样不轻;若不承认,眼前这确凿的证据又该如何解释?

    沉默良久,周茂强撑着一口气,梗着脖子道:“严巡检,仅凭一份文书,就这般信口雌黄,污蔑本官,你可有其他佐证?莫要以为仗着上头有人撑腰,便可以肆意妄为!”

    严楼明白,这周茂将水搅浑,同时也暗暗提醒自己,莫要小瞧了官场的复杂关系。

    “是下官唐突了,望大人恕罪,不过这陈大人的事儿?”严楼微微躬身,面上做出一副谦逊请罪的姿态,可话语却紧紧咬住陈延年不放。

    周茂脸色阴沉得好似能滴出水来,他狠狠瞪了一眼早就瘫坐在地的陈延年,心中暗自咒骂这个蠢货坏了大事。

    但此时他也不能轻易舍弃陈延年,毕竟两人利益纠葛太深。

    “陈延年之事,自然要细细调查,不可偏听偏信,严巡检既然拿出了这些所谓的证据,那便交由三司会审,一切按规矩办事。”周茂眯起眼睛,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

    严楼心中冷笑,他早知周茂会来这一招,但他也不惧。微微抬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周茂:“大人所言极是。”

    “来人,请陈大人入牢房。”

    “是。”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