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 第23章  第23章
    他急忙走入酒楼,走到朱英身边问道:“到底发生了何事?”

    见到这位临时老师,朱英虽没多大兴趣答话,但仍出于礼数起身略作鞠躬。

    “老师您也看见了,他们想侵占我的酒楼,先是想强买强卖,不成后便要动武殴打我以逼我就范。”

    “幸好,既然是我在应天府开店,自然也认识不少人。”

    他说着朝经过身边的那些默默敬礼离开的人轻轻点头示意。

    “他们都知晓我的困境,便赶来帮忙了。”

    “可你这唉,大白天聚这么多人闹事,就算你是受害者,恐怕也很难逃罪责啊!”

    李善长显得更加苦恼。

    朱英听了这话,不禁用一种疑惑的目光瞥向他。

    “老师您怎么突然这么关心我?咱们之前也就仅仅是在小院子里见过一面啊。”

    若李善长听到这话,怕是想哭了。

    心里念叨着,朱元璋让他做朱英的师父已经是莫大的恩情,哪能不好好对待这个徒弟呢!

    此时此刻,可以说李善长的性命安危、全家上下所有的期盼,都系在了朱英一人身上。

    要知道,如果朱英未能成材,别看朱元璋是帝王之尊,可他毕竟也是出身行伍之人!要想找茬收拾李善长,总能捏造出理由。

    所以李善长又怎能不对朱英的情况倍加留意呢?

    门外,朱元璋听完一名锦衣卫密探汇报后轻轻点头,示意明白,并挥手让他退下。

    “小人告退。”

    那密探弯腰行礼,不声不响地隐入街头的人群之中。

    接着,朱元璋便带着朱标等人阔步迈入酒楼。

    “哈哈哈,朱英啊朱英,你还真是霉运连连!这才开业几天啊,就已经遭了好几回祸端了吧?”

    朱英闻言只是默然无语。

    他对朱元璋的到来一点也不惊讶,毕竟连他的老师李善长都亲自到场,那么作为朱英挂名师父的朱元璋现身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老朱头听好了,我现在心情很糟,没时间跟你闲扯淡!如果想喝酒就自己到窖里去搬,要是肚子饿也请你亲自下厨。”

    朱英一副毫不妥协的态度。

    此言一出,让朱棣顿时瞪大双眼,心想何方神圣敢如此放肆同自己的父皇说话?就算亲娘马皇后除了真正生气之时也会和颜悦色,眼前这个未长全毛羽的小子凭什么这般嚣张?

    更让人惊愕的是,接下来朱元璋的表现。

    但见他哈哈大笑,“行啊!既然你忙,那就让我们自己来动手吧。”

    随即便朝汤和、傅友德吩咐:“你们两个去酒窖挑最好的酒上来,别替朱英小子省钱,一定要选最上乘的。”

    “放心吧,主人您知道我等会精挑细选!”

    说完,汤和与傅友德二人嬉皮笑脸的往窖房走去。

    而随后朱元璋对朱棣命令道:“四皇子,跟你的兄长去厨房准备几样小菜。”

    “啊?”

    朱棣显然吃了一惊。

    只见朱元璋脸色骤沉问道:“怎么,不愿意给你老子做顿饭菜尝尝?”

    在一旁的朱标见势不妙赶紧拉着朱棣向厨房而去。

    “遵命父亲,我们这就去。”

    朱标忙应声道。

    “哼!”

    朱元璋一声冷哼,然后看向立在一旁焦躁不安的李善长:“老李,你怎么还呆在那里不动?还不快来楼上。”

    “是老爷,小的老朽马上来。”

    说着,李善长满头冷汗跟随其后,一同走上二楼雅间落座。

    面对如此无拘无束且视己如主家的行为,朱英唯有苦笑以待。

    而后他将目光投向身边的苏三,“包三。”

    “少爷有什么差遣?”

    苏三立马答道。

    朱英简单嘱咐一句,“去,给老爷子那边做些上好的菜送上去。”

    “好嘞,小的这就去。”

    于是包三乐颠颠儿朝着厨房奔去。

    望着楼梯方向,朱英心头不禁叹息,这就是造化弄人啊,奶奶您怎么能嫁给这样个男人呢!怎么会让我认了这么个祖父?

    很快酒便已由窖中抬至楼内摆上桌来,菜肴也都被相继做好送上餐桌。

    当朱元璋高坐首位享受着大口喝酒吃肉的乐趣时,旁边的朱标、朱棣、汤和、傅友德还有李善长纷纷按地位次序坐下相陪。

    看着这位至尊陛下尽情享用美食佳肴的场面……

    朱棣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轻声对身边的朱标说道:

    “大哥,那小子就是老爷子常提起的大孙子?”

    朱标一边夹起一块龙须酥放进嘴里,一边咀嚼着。

    这道甜点自从他第一次品尝后,就彻底俘获了他的味蕾。

    毕竟那是甜食啊,含满糖分的食物总能带来愉悦的心情,怎么可能不爱?

    听了朱棣的话,朱标点了点头,应道:

    “是啊,这还不明显吗?”

    “可是四弟为何从没听闻朱家第三代中有这么个人?”

    “呵呵,你不知道也很正常。”

    “起初不仅你不知道,就连我与老爷子也都不知情。”

    朱标边笑边解释。

    这回轮到朱棣一愣:什么?堂堂皇孙居然连老爷子本人都不知晓?莫非在打趣自己?

    察觉到朱棣的疑惑,朱标白了他一眼。

    “其实是这样的,英小子是娘亲当年在民间收养并带大的。

    临终前,娘亲托付老爷子务必好生照看他,并让他认我为父、认老爷子为祖父。”

    朱棣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这样……”

    心里暗自想道:哦,这是个抱养来的大孙子。

    旁边坐着的朱元璋早已经将两个儿子的小动作看在眼里,但他没有开口,心里反倒暗暗偷乐:哼哼,你们现在知道的,仅仅只是表象罢了。

    你以为了解到了一层?其实最多第三层。

    咱老朱才真正掌握了第五层呢!哈哈哈!

    想到这儿,朱元璋乐滋滋地又给自己喝了一大口酒。

    ……

    同一时间,在一楼,朱英静坐木椅上已经良久。

    这时,他期盼已久的“客人”

    ——不,准确说应该是一只从危险变得温顺的狗子——总算现身了。

    只见酒楼门口突然涌进来许多腰佩武器的官差,杨启在其间步伐有力地踏入酒楼之中。

    他快步来到朱英面前,眼中带着别样的精光。

    朱英却神色淡然,看着眼前的这位来者。

    沉寂了片刻,杨启挥了挥手,“诸位请先退下!”

    众人立刻遵命离开酒楼。

    待人群散尽,杨启转身紧锁酒楼大门,阻断外界视线后迅速走回朱英身边,露出一脸阿谀奉承的笑容,躬身施礼:“小的拜见少爷。”

    “呵呵,”

    朱英淡淡一笑,“我还以为府尹大人会直接翻脸把我押进牢房严刑拷问,借此报复我以前对你的种种。”

    杨启卑躬屈膝地回应,“少爷这话太见外了,小的心里只有对少爷的忠诚,又何来的仇怨?”

    话虽如此,他的眼睛仍然不安地往暗角处窥视着什么。

    朱英看在眼里,“行吧,几位也出来吧,省得大人担心挂怀。”

    随着声音,苏二、包三、龙五、龙九等侍卫缓缓自阴影中走了出来。

    看到这一幕,杨启的脸不由抽搐了一下。

    果然又是这种情形!幸亏刚才没贸然行事。

    四人齐齐站定于朱英左右,神情冷漠。

    杨启用略显干巴巴的语气招呼着,“嘿嘿,许久不见,大家身体可都还安好?”

    然而,他的问候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被晾在一旁的杨启显得十分尴尬,脸上难掩窘迫之色。

    朱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缓步走到倒在地上不停哀叫的蓝田面前。

    他慢慢地蹲下来,轻轻拍了拍蓝田已经肿得像猪头一样的脸,说道:

    “你不是一向很嚣张吗?不是一直目中无人吗?”

    “我倒要看看,把你们关进应天府的大牢之后,你们还有什么本事出来。”

    “你……你一定会后悔的!”

    蓝田遭受如此侮辱,满心怨恨地回应道。

    “呵,我向来不后悔。”

    朱英转过头看向杨启。

    “府尹大人。”

    “哎,少爷,小人在此。”

    杨启急忙跑过来,弯着腰问道:

    “少爷有什么吩咐?”

    “难道你是在让我仰视你吗?”

    朱英斜着眼看着他说。

    杨启脸上勉强维持着笑容,虽然心里恨不得立刻对付眼前的朱英,但当他想到身后的龙九等人,

    想到那日苏二送给他的那充满自己受贿和欺压百姓罪行的证据,

    再想到太监从宫里带来的圣旨,

    杨启深吸了一口气,重新露出微笑,并蹲下了身体。

    “少爷有什么需要小人效劳的吗?”

    “这些人我就交给你了,你知道怎么处理吧?”

    朱英拍拍他的脸颊问道。

    杨启心中极度怨愤,嘴上却回答道:“小的明白,少爷尽管放心交给我吧。”

    “很好,开始行动吧。”

    朱英重新回到椅子上坐下。

    杨启连忙打开酒楼的大门,朝着外面的官差们挥手。

    “把这些歹徒全都给本官带走,严加审问!”

    “是!”

    不久后,蓝田等几十人就被带出了酒楼。

    “那少爷,小的就先行告退去处理他们了。”

    杨启卑躬屈膝地行礼离开。

    朱英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转向身边的龙九说道:

    “九娘,这就是做官的人啊。”

    “呵呵,是的少爷,这就是做官的人啊。”

    伴随着身后的大笑声,杨启刚迈过门槛的脚步顿住,

    狠狠地深呼吸一次,忍住心底的屈辱黑着脸离开了。

    “呵,所谓的那些饱读诗书的文人官员竟然这样子?真是让人发笑,就像一条摇尾乞怜的狗一样。”

    朱棣慢条斯理地收回目光,轻蔑地评价道。

    众人听到这番话,除了李善长都没有多大反应。

    而就算是作为前朝宰相的李善长,也只是稍微显出一点尴尬的表情罢了。

    对于朱棣的指责,他心里也是认同的,毕竟那个应天府府尹杨启的确像是一条奴颜婢膝的哈巴狗!

    “父亲,您难道不想惩罚他一下吗?这样的官员留下来有何意义?”

    朱棣对朱元璋询问道。

    “怎么,燕王觉得没意思想做朕这个皇帝不成?”

    朱元璋斜瞄了他一眼,冷冷地问。

    朱棣:……老头子你就不能好好讲话?明知道我并非此意!

    “父亲莫要多虑,四弟绝无这种心思。”

    朱标赶忙圆场。

    “就是就是,爹您误会我了。”

    朱棣连连点头附和。

    “行了,你以为我不了解你的性情吗朱老四?还有你朱老大,唉懒得搭理你们。”

    朱元璋挥着手,根本看不上他们俩。

    朱标与朱棣二人讪笑着,有这样的老子当真是无奈。

    此时,朱英解决完事情后来到二楼。

    朱元璋一见到他就换了副面容,笑嘻嘻地说:

    “小英快来,陪咱喝一杯。”

    “老朱头,你年岁已经这么大了,是不是应该节制些饮酒?”

    朱英坐在凳子上缓缓说道。

    话音刚落,朱棣瞬间警觉,差点被吓了一跳。

    从古至今,但凡有人敢直接提及皇帝年迈的,结局往往都不美妙。

    哪怕你是太子,要是胆敢如此,遇上多疑的君王分分钟可能就被贬黜。

    而朱元璋恰恰是那种极度多疑的天子之一。

    没想到朱英竟敢在朱元璋面前提这个话题,这让朱棣忍不住开始想象朱元璋勃然大怒的场景。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朱元璋非但没有恼火,反倒哈哈大笑了起来。

    只见他笑着指了指朱英,一脸欣慰与炫耀地说:“瞧见没有?咱们的大孙子有多孝顺,会惦记着我的身子骨啊。”

    这一下让朱棣有点懵了,嘴角抽动几下后,悄悄对旁边的朱标低声问道:“大哥,老爷子平时真这么偏爱这家伙?”

    朱标赶忙示意噤声,解释道:“这还不简单么?他是咱娘亲自抚养大的,临终时又托付给父亲好好关照。

    凭着父亲对娘亲的感情,当然会格外疼爱朱英啦。”

    听完这番话,朱棣点头应和,脑海里浮现起了马秀英的影子。

    随后朱英半认真半调侃地说起当年事来:“我说说你这人,居然脸皮如此厚!我真不知道年轻时候马奶奶为啥看上你这样的。”

    对此,朱元璋毫不介意,还扬着脑袋自豪道:“嘿,小伙子,这是你不了解了。

    当年我是何等风流人物,你马奶奶见第一面就心有所属,非我不嫁!”

    一旁的朱标等人努力按捺住内心反感,表面还是随声附和。

    这时,汤和也不失时机地添了一句:“那可不,咱大哥年轻的时候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美男子。

    媒婆们都快把门槛踩破啦,周边多少好闺女都倾心呢。”

    听了这话,朱元璋更加得意忘形,连声称赞道:“汤大嘴说得没错。”

    可这边傅友德、李善长等人脸色平静得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过,默默低头专注于吃菜;兄弟俩朱棣与朱标则是额头布满了黑线,赶紧侧开视线,怕继续目睹这情景破坏心目中伟岸长辈的形象。

    朱英听着听着直摇头叹气,不禁感慨自己终究还是比不上这位脸皮无敌厚实的祖宗。

    “噢,对了,”

    正当朱英想松口气的时候,朱元璋却突然想到一事,“小英啊,你还没正式向咱这个爷爷行礼吧?”

    一听这话,朱英瞪圆了眼睛,还行礼?!

    朱标闻声立即将目光投向朱英,满眼写满期待之意,仿佛在说:孩儿啊,为父在此等着呢,还不快来拜?此情此景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简直太欺负人了吧!

    无奈之下,朱英只能在心底狂叫几声,暗自警告自己千万别乱动——毕竟一个忍不住就要掀翻桌子了!再者说了,一个是马奶奶的老伴,另一个是她的儿子,无论如何也都得忍着点不是?

    接着,只见朱英咬牙切齿地站了起来,极不甘愿地依次向朱元璋和朱标鞠躬施礼:“孙儿见过爷爷。”

    “儿子拜见父亲。”

    “嗯哼,很好,这才是懂事的孙子嘛。

    来,坐下吧,自家亲人,不用这么拘礼。”

    “对对对,赶紧坐下,你爹的儿子。”

    朱英看得眉头直跳,面对眼前这两个脸皮厚得像城墙还硬的人,既觉得无奈又满心怒火。

    而事情还没完。

    “咳咳……”

    朱棣清了清嗓子,满脸平易近人的表情看着朱英,柔声说道:

    “大侄子啊,我是你四叔,要不要也给我行个礼呀?”

    草!老子非得杀了你们这群混账东西不可!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