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我与兄长同朝为官 > 三顾相府
    阿昭看着谢遥对武功痴迷的模样,他应该没听到方才关于他父母的事情。

    她松了一口气,谢遥如此单纯,所以一直以来谢丞相也瞒着他。

    她和忘尘,也没必要做戳碎少年美好幻想的恶人。

    忘尘松了一口气,脸上也带着轻松,他弯唇一笑,温声说道:“谢小公子的轻功也不差。

    ”谢遥立马十分激动,开心得像个孩子,他开心地说道:“国师,可否和我切磋一二?”谢遥摩拳擦手,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他话多得有些聒噪,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小爷我可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国师你师承何处?习了多少年武?善用武器是拂尘吗?……国师你和我切磋一下,说不定我的武艺可以精进许多。

    ”阿昭和忘尘微微叹气,显然被吵的有些头疼。

    忘尘高喊一声,把守在院外的官兵喊进来,“来人,将他叉出去。

    ”谢遥举手做了一个“停”的动作,“别别别,不打就不打,别赶小爷我走。

    ”“有这一身牛劲,不如去从军。

    ”忘尘低声说着,声音低不可闻。

    但也知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谢丞相的儿子是因为边疆战乱带兵出征亡故的。

    如今,谢家就只剩谢遥这一个子嗣了,谢丞相千娇万宠,恨不得把天上月亮摘给他,又怎么可能让谢遥前往边关?忘尘想起之前谢遥说,他在阿昭房中睡觉,虽只是误会,但男女有别,再住在一起也不好。

    而且阿昭的女子身份,是万万不可让旁人知晓的。

    日夜在一个屋檐之下,谢遥又是一个缠人的家伙,若有朝一日让他知晓了……还不知闹出怎样的风波!“谢小公子,你如今已是澧南郡丞,自当分府别居。

    ”忘尘虽是笑着,但就差把“滚”刻在脸上了。

    谢遥神经大条,像是没听出他话中意,他笑着说道:“云大人都未曾赶我,国师远道而来,辛苦了,不若我的郡丞府让给你住?”“多谢好意。

    ”忘尘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叉出去!”把这臭小子给我轰出去!谢遥被两个官兵架着,双脚离地,像只湿了翅膀的飞鸟不停扑腾。

    他虽有武功,却不好反抗,免得伤了无辜之人。

    谢遥只能大声喊着:“云大人,你不能把我扫地出门啊!”谢遥声音哀悼,像是受了什么大委屈。

    忘尘低头喝茶,淡淡地说着:“聒噪。

    ”阿昭点头,忍俊不禁,她低声说道:“谢遥秉性不坏。

    ”忘尘沉默了一会,不知道阿昭怎么胳膊肘往外拐,有些郁闷道:“我知晓,可他心思单纯,也更容易让你不设防。

    若是让他发现了不该知晓的事情,你该如何是好?杀了他?”阿昭被他问得哑口无言。

    忘尘知道她想问什么,慢慢地开口说道:“我刚才告诉你世家之事,还有兵力分布,只是希望你为官之时多加留心。

    莫要贸然陷入皇族和世家争权夺利的漩涡之中。

    一旦成为棋子,最终也只会沦为弃子。

    ”忘尘眸中闪过思索,眸光深邃,脸上的神色也难辨,“若是要在银陵的问琴池修建暗渠,不如在施工之前,先去拜访一下林家老爷子。

    ”“多谢先生提醒。

    ”阿昭笑着回应。

    她不通人情世故,倒也未曾想过这个层面,幸好国师提醒。

    此前林家带领澧南郡的乡绅豪族一起捐献赈灾银两,还开放了不少义仓,行的是义举。

    她虽不知对方为何突然愿意配合官府赈灾,但对方既然在赈灾一事上贡献颇多,她自然是感激不尽。

    她原意想赈灾一事尘埃落定后,便登门拜访,不过如今要在银陵动土,还是需要先去拜访一下林家家主。

    锦都城,谢府。

    谢丞相在得知谢遥被陛下封为正五品郡丞,笑得合不拢嘴,坐在椅子上笑的开怀,抬手高呼:“快快快,将老夫酒窖中珍藏多年的桑落酒取出来,热上一壶,让老夫喝了好快活快活!”老管家抬手让下人立刻下去温酒,他笑着说道:“老爷今日似乎格外高兴。

    ”“瞧你这话说的,难道老夫往日便不高兴了?”谢宣轻哼一声,小老头别扭地说道。

    “是是,老奴失言了。

    ”老管家笑着应答,主人家高兴,他自然也是跟着高兴的。

    自从小公子私自出走前往澧南郡后,他还未曾见过老爷笑的这么开怀,往常都是冷着一张脸,声称:等那个混球小子回来就打断他的狗腿!可实际上,老爷子日夜担忧,派出去的密探一队接着一队,就是担心这个独孙出了什么差池。

    “那臭小子在澧南闯出一片天来,被陛下封了个五品官,倒有几分当年云淮的模样了。

    ”谢宣脸上带着笑意,眸中深处却是化不开的悲哀。

    他如何不知晓,陛下恼恨他占着护龙卫,可若是交出来,他们谢家只怕是继沈家之后,第二个被赶尽杀绝的世家了。

    他如何能将祖宗基业毁于一旦?可是……害了他的儿子儿媳……老管家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想起从前的大公子,声音不觉哽咽,“大公子若是在,自然也是高兴的。

    ”“哼……等他回来,你可别瞒着我偷夸他。

    这混小子,给他三分颜色便想开染坊了。

    ”谢宣一口一口的灌着酒,往日里珍藏的佳酿,如今却牛饮一般,像是想要大醉酩酊一场。

    老管家笑呵呵道:“就算老奴不说,小公子也知道老爷您挂念他。

    ”谢老丞相冷哼一声,又给自己灌了一口酒,闷闷不乐道:“他怎么不挂念一下我?出走十多日了,竟连封信件都未曾传来。

    ”“小公子许是忙于赈灾一事,不得闲。

    也许过些时日,信件就传回来了。

    小公子是个有孝心的孩子……”老管家开口宽慰道:“老爷,小酌怡情,喝多了对身体不好。

    ”谢宣原本还要接着饮酒,此时也停了下来,如今坐在皇位上最该死的人都还未死,他又怎么可能愿意死。

    还未报丧子之仇,他就是熬,也得把那个昏庸的人给熬死!“谢遥那小子哪会什么赈灾,不过是给那个少年帮帮忙罢了,若非那个少年……”谢宣回想起暗探来报,不由得脊背发凉。

    若非有那个叫云笺的少年,只怕他唯一的孙儿,就要被歹人下毒害死了。

    如今想来,他心中仍有余悸。

    若是那个少年能回锦都城,他定要请那个少年来府上吃一顿饭,好生答谢对方对谢遥的关照。

    “老爷,贵人又来了。

    ”守门的门童前来禀报。

    谢宣心中暗骂“晦气”,面色冷淡,抬眼示意管家。

    老管家立刻会意,大声吩咐:“老爷身体不适,不便见客!”谢宣脸上露出冷笑,前些日子他到陛下面前表露忠心,结果他不珍惜,那也别怪他不给他好脸了。

    皇帝苦于查不出赈灾银两的去向,北戎亦蠢蠢欲动,他这才发现,左相党倒台,在朝堂之中,除了他谢宣,再无人能为他出谋划策。

    永封帝需要一个为尊的文臣,出面来参加来年的外邦来朝会议,重新商定北戎上供的银两。

    如今,谢丞相抱病不出,永封帝三顾相府,他亦不见。

    他已经年老了,退无可退,若是再退,只怕这谢家百年基业,就要葬在这繁华之下掩藏无尽腐败的王朝下了!“议和?呵哈哈哈……议和!”谢丞相又饮了一口酒,这酒清甜可口,可他早已过了年少时千杯不醉的时候。

    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如今清酒入肚,谢丞相心中满腹愁肠,摇摇晃晃地起身回书房,“区区北戎,何至于将我东曌泱泱大国逼入绝境?!”“若是……”若是当年的沈家公子,林家郎君,还有他那个混小子还在的话,何至于此!谢宣手中握着酒坛,仰天长啸,苦闷郁结于心,却无人可说。

    永封帝说着不愿再起兵戈,实则是畏战。

    澧南水患严重,比之往年都要更加严重,皇帝镇压百姓之时已经花费了不少兵力,如今北戎前来议和,他更是求之不得,恨不得用几块领土换取几年和平。

    全然不顾这几年戍边的将士,他们因为北戎来犯,葬身边关!先帝将护龙卫交给他,让他择明主护之。

    可……如今的永封帝……生性多疑,昏庸无能,如何算得上明主?!当年,沈楚珩求他出面继续当任右相,助当今陛下坐稳皇位。

    他本该拒绝的,可那个少年七次拜访,从未气馁,甚至还让他的云淮求情。

    他便想着拼尽这一身的气运,同天斗一场,兴许有逆天改命的机会也说不定……可惜,人无法胜天。

    早知如今,他情愿当年将刀架在沈楚珩脖子上,逼他龙袍加身,即使皇位易主。

    至少如今世家和寒门,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世家不似世家,寒门不似寒门。

    “罢了罢了,便再帮那个臭小子一次。

    ”若不是为了谢遥,他真想撒手离开,回漠阳老家,或是去澧南投奔故友,都行。

    只要不在这处就好。

    谢宣展开信纸,用了特制的笔在信纸上写着,字迹深刻,入木三分。

    他从暗格处取出一个匣子,将信件放入其中,交给老管家,“将此物交给谢遥,让他替我前去拜访林家老爷子。

    ”老管家看见这匣子,便知道里面的物件贵重,仔仔细细地接过匣子,这匣子有些重量,并不只一封信件。

    “是。

    ”老爷子没说是何物,老管家也不会去问。

    总归是贵重之物,他命人小心运送就是了。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