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李为民的话之后,马县令先是冷哼了一声才说道。
“哼,就那帮铁公鸡,想要让他们出点血那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自从本县让他们募捐了几次过后,现如今再让他们来县衙开会,一个个的不是家主生病就家里有事,生怕本县再找他们募捐。
就这样的情况,想要靠县里的大户粮商们出钱救灾,简直是天方夜谭。”
听完马县令的话后,李为民没有反驳,而是继续试探着说道。
“想要让县里的大户粮商们白白拿出钱粮来救灾,那自然是不太可能。
但县衙也不是一点东西也没有吧,敢问大人,城外灾民聚集的那一块土地可是归县衙所有?”
虽然不知道李为民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但马县令还是耐心地回答了他。
“包括那块土地在内,县城附近方圆两三里的土地都是归县衙所有。怎么了浸之,难道你打算卖地筹款?”
卖地显然是马县令在听到李为民问题后的第一反应,但李为民若是真的打算卖地的话,那马县令又不免会对他有些失望。
因为若是简单卖一块地就能解决流民问题的话,马县令早就这么干了。
且不说县城附近的土地本就属于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部分,县衙不能拿出来贩卖,就是能卖,这种非庄稼地的荒地也卖不了多少钱。
所以李为民若是真的想靠卖地筹款来解决问题的话,那他好不容易在马县令心中积累的一点好印象便算是彻底没有了。
李为民的想法当然不是单纯卖地这么简单,在确定城外的那片土地的确是属于县衙后,李为民先是摇了摇头算是回答了马县令的问题后,才继续分析道。
“想要赈灾,目前最重要其实是粮食,对绝大多数流民来说,他们只要能有一口吃的活下去就不会去犯罪。
眼下虽然粮价奇高,但这并不是因为真的没有粮食,而是因为大户粮商他们不愿意低价出售。
可是粮食价格越高,能买得起粮食的人也就越少。
所以事实上,大部分粮食都还是捂在他们手里并没有被消耗。
大户粮商们有粮,他们想要将手里的粮食卖出高价;灾民们缺粮,但是他们没有钱来卖高价粮;县衙虽然没钱,但是大人希望能给灾民们发粮,以避免走投无路的百姓们犯罪,让地方陷入混乱。”
听到李为民的分析,在场的几人都忍不住跟着点了点头,这时李为民继续说道。
“看似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但换个思路想想,县衙想要的是稳定,大户粮商们想要的是钱,灾民们想要的是活下去。
在这个前提下,只要大家都能略微地做出一点让步,那其实三方的目的是很容易达成共识的。
晚生是这样想的,县衙出土地,大户粮商们出钱粮,灾民们出劳力,三方一起在城外的空地上修建新城。
等新城修好后,马大人可以得政绩,大户粮商们可以得房产,至于那些灾民们则得以在修建新城的过程中活命。
如此一来岂不是一举三得?”
李为民的话让马县令和宋师爷皆是眼前一亮,但毕竟这样的事他们从未听说过,所以一时间两人也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等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后,宋师爷用不确定的语气朝李为民开口问道。
“李公子,这样真的能行吗?要知道,县里的那群大户粮商们可不好忽悠。”
这个时代的,后世常见的零投资融资开发模式也没兴起,所以马县令和宋师爷对李为民的想法有顾虑也很正常。
于是李为民继续对着两人解释道。
“哎,宋老哥,这怎么能叫忽悠呢?
大户粮商们的确是出了钱粮,可他们也是实打实的能得到房产呐!
而且现在的粮价的水分有多大他们心里也清楚,那么多的粮食捂在手里,等朝廷平叛成功,粮价回落的时候他们就欲哭无泪了。
所以他们所承担的风险同样不小。
只要马大人同意让他们以现在粮价折算成银钱入股,我想他们是有很大概率同意的。
大户粮商们不傻,他们应当清楚,如今召集难民们修房给口吃的就行,可到了太平年景,除了吃食外,还得给工人们发工钱,这里面的成本差异他们算得过来。
更何况他们身为本地乡绅大户,配合马大人维护地方稳定本就是他们应尽的职责,眼下朝廷困难他们若是财迷心窍,坚持想要借机发国难财。
那么无论是从国法来说,还是从私情来说,怕是都容不得他们这样的行为。”
听到李为民杀气腾腾的最后一句话,马县令在心中对他的评价又更高了几分。
虽然马县令也读圣贤书,但这么多年的宦海经历早已让他明白,这世上畏威的人永远比畏德的人多得多。
若是李为民一味地想通过讲道理来解决问题,这反而会让他看轻几分。
对于掌握暴力的马县令来说,他想要对付县里的大户粮商们其实只需要一个理由就够了,李为民的计策不管管不管用,那都是实打实的给他提供了一个理由。
只要有了这个理由,他就能光明正大地逼大户粮商们出钱出粮,否则若是没有任何理由就直接逼迫他们出钱出粮,那未免也太过霸道无理了。
等日后上级追查起来,他到时也不好交代。
听完李为民的计策,马县令低头沉思了起来。
好一会儿之后,他才对着李为民说道。
“浸之,从今日起你就是本县的第二位师爷了。
除了负责喂养食铁兽外,你最近的任务便是替本县参谋处理流民的方法。
等待会儿宴席结束后,浸之你回去将你刚刚所说的计策好好总结一下,在里面大致估算一下所需的钱粮数目后,再写个条陈递上来,等本县看过后,再最终决定是否实施行动。”
见自己终于被马县令认可,李为民也是赶紧起身朝马县令躬身行礼道。
“遵命!晚生定当尽心竭力替大人办事,以报县尊大人的知遇之恩。”
等宴席结束后,马县令不仅给李为民奖励了二十两银子,还送了他一件自己的旧衣服以表示亲近和重视。
试想一下,后世的你,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一位县长请你做秘书,还给你给送房子送巨款,好吃好喝地招待你,对此你会有什么感觉?
所以不管马县令的真实想法如何,李为民倒也真被他的这一连串行为整得有些感动。
李为民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自己一定要尽力替马县令处理好流民的事,这既是为了不辜负马县令的信任,也是为了帮助那群可怜的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