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其它小说 > 港娱:开局被解约的我成了幕后大佬 > 第10章  钱怎么分

顾远一个人时,住在哪儿其实无所谓,能遮风挡雨就行。但现在多了个李晓红,再挤在那间只有二十平米的出租屋里,就显得有些不便了。
尤其对李晓红来说,一个女孩子,天天打地铺也不是长久之计。
顾远看着她每天小心翼翼地在狭小的空间里活动,尽量不打扰自己工作的样子,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更何况,他也需要一个更稳定、更像样点的“根据地”。
指望申请公屋?顾远摇了摇头。他这种职业定位模糊(在别人看来)的“艺术工作者”,在八十年代的香江想排上队,那得等到猴年马月。
好在,豹哥那两万块“定金”及时送达。钱不算多,但解了燃眉之急。
顾远很快就在观塘工业区附近,找到了一个相对宽敞些的单位。
四十平米,一室一厅的格局,虽然依旧是老旧唐楼,但胜在空间大了近一倍。
至少,李晓红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间,不用再睡客厅地板了。
房东是个典型的香江师奶,精明,嘴碎,但也讲究实际。一开始自然是讨价还价,把租金咬得死死的。
顾远也不跟她磨叽,直接从口袋里摸出一沓钞票,不多不少,一万块。
“五个月租金,一次付清。”顾远语有钱也有了底气,“如果可以,我现在就签合同。”
房东太太看着那叠厚实的“大牛”(五百元港币),眼睛都亮了。
这年头,肯一次性付几个月租金的租客可不多见。
当下态度就软化了不少,嘴里说着“哎呀,靓仔你这么有诚意,那就给你便宜点啦”,麻利地找来租约。
最终,顾远以每月两千块的价格拿下。房东太太收了钱,眉开眼笑。
两人本就没什么家当。添置了些必要的家具后,这个临时的“家”总算有了点样子。
李晓红拥有了一个带小窗的房间,看着她小心翼翼整理的样子,顾远觉得这两千块月租花得挺值。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平静。
大约半个月后的一天下午,顾远难得放下笔,陪李晓红一起去买菜。
走着走着,一阵熟悉的旋律,从街边一家售卖磁带的小店里飘了出来。
“……爱过,痛过,眼泪,干了……”
是《遥远的他》。
顾远脚步微微一顿。
距离录音棚那天,刚好过去半个月。豹哥的效率看来还行,这么快就把单曲铺出来了?
李晓红显然也听出来了,她惊喜地看向顾远,眼睛亮晶晶的:“顾先生,是……是阿友哥唱的那首歌!”
说完,李晓红小跑着过去,用她那蹩脚的粤语,跟看店的小伙计比划着说了起来。
聊了一阵,李晓红才跑回来,有些兴奋地对顾远说:“顾先生,那个小哥说,这首歌最近好多人听,好多人问!他说唱得很有味道,听了心里酸酸的。”
“嗯。”顾远应了一声,心里有数了。
两人继续往前走,没过多久,又看到路边一个拿着便携收音机的大叔,也在播放着《遥远的他》。甚至还有年轻人,用那种方块状的录音机,把电台里播放的歌曲录下来,反复播放
傍晚时分,两人提着买好的菜回到楼下。刚走到楼梯口,就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
豹哥斜靠在墙边,指间夹着一支烟,烟雾缭绕。旁边是阿友,依旧是安静的样子,坐在楼梯台阶上,眼神有些飘忽,不知道在想什么。
“豹哥,阿友。”顾远打了声招呼。
豹哥闻声转过头,掐灭了烟头:“阿远,回来了?等你半天了。”他目光扫过顾远手里提着的菜道,“看来又有口福了。”
阿友也站起身,对着顾远和李晓红腼腆地笑了笑,喊了声:“远哥,小红。”
“上来坐吧。”顾远侧身让开路。
四人进了顾远的新家。豹哥随意打量了一下房间的格局。
李晓红放下东西,就准备去厨房泡茶。
“阿红,不用忙。”豹哥摆了摆手,直接切入正题,他显然是无事不登三楼,“阿远,今天来找你,是有正事。”
顾远示意豹哥坐下,自己也在对面的椅子上坐定:“豹哥请说。”
“《遥远的他》,现在反响很不错。”豹哥开门见山,“电台那边打了招呼,这几天播放率很高。不少唱片行的老板都在打听,问阿友什么时候出专辑。”
顾远心想,果然不出所料。
“哦?”顾远故作讶异,“专辑?我们之前谈的,不是先出单曲试试水吗?”
豹哥闻言,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单曲?阿远,你不是圈外人,该懂的。香江现在是什么行情?单曲能卖给谁?电台播得再响,听众想买,难道就买一首歌回去?人家要的是专辑!一张碟,十首八首歌,那才叫买卖!不出专辑,阿友怎么红?光靠一首歌吊着,热度很快就过去了!”
顾远心里跟明镜似的。八十年代的香江,虽然号称东方好莱坞,电影业发达,但音乐产业的模式还相对传统,远没有后世那么多元化。歌手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就看唱片的销量。唱片卖得好,人才能红,红了才有资格接广告、跑商演、开演唱会,那才是真正赚钱的路子。豹哥想把阿友打造成摇钱树,自然不可能满足于一首单曲带来的短暂热度。
“豹哥说得有道理。”顾远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市场的规律确实如此。”
豹哥见顾远没有抵触,神色缓和了些:“所以啊,阿远,趁热打铁!这首歌反响这么好,我们得赶紧把专辑做出来!你那……还有没有别的歌?跟《遥远的他》差不多水准的。”他看着顾远,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和探询。
阿友也忍不住抬起头,看向顾远,目光里充满了渴望。这半个月来,他已经切身感受到了《遥远的他》带来的变化,走在路上偶尔会被人认出,演出时台下的反应也热烈了许多。他尝到了走红的滋味,自然希望更进一步。
顾远迎着两人的目光,平静地开口,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专辑的话,问题不大。除了《遥远的他》,另外十一首歌,我已经写好了。”
“什么?!”豹哥噌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脸震惊地看着顾远,连带着阿友也瞪大了眼睛。
十一首?!这么快?!而且听顾远的口气,似乎质量都很有保证?
豹哥原本以为,顾远能再拿出两三首同等质量的歌,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毕竟《遥远的他》那样的作品,可遇不可求。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轻描淡写地说,一张专辑的歌,他都准备好了!
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来头?豹哥看着顾远那张年轻却异常平静的脸,心里的评价再次被刷新。这家伙根本不是什么运气好的新人,他分明是个……怪物!一个创作力惊人的怪物!
震惊过后,豹哥心里涌起一阵狂喜。有了整整一张专辑的优质歌曲打底,阿友的成功几乎是板上钉钉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把的钞票在向他招手。
“好!太好了!”豹哥搓着手,激动地在原地踱了两步,“阿远,你真是我的福星!那……这些歌,你看……”他话锋一转,又回到了最实际的问题上,“价钱好说,或者……我们还按之前的对赌协议来?”
顾远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豹哥,这次不一样了。”
“嗯?”豹哥眉头一挑。
“一张专辑,十二首歌,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顾远慢条斯理地说道,“如果运作得好,这不仅仅是捧红一个阿友,更能奠定一个长期的基础。所以,我觉得,我们之前的合作模式,需要调整一下。”
豹哥眼神闪烁,重新坐回椅子上,示意顾远继续说。他知道,顾远接下来要说的,恐怕才是今天的重头戏。
“我的想法是,我们三个人,成立一家公司。”顾远抛出了自己的方案。
“公司?”豹哥愣了一下。
“对,一家娱乐公司,而不单单是唱片公司。”顾远解释道,“这家公司,负责阿友未来的所有演艺事业,包括唱片发行、商演、广告代言等等。当然,未来如果时机成熟,也可以签其他艺人,甚至投资电影。”
最后那句“投资电影”,顾远说得轻描淡写,但豹哥的心却猛地跳了一下。他隐约感觉到,顾远的野心,恐怕远不止在音乐圈。
“股份怎么分?”豹哥沉声问道,这才是他最关心的。
“很简单。”顾远伸出手指,“公司总股份,我占五成。”
“五成?!”豹哥的音量陡然拔高。
“豹哥先别急,听我说完。”顾远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我占五成,因为所有的核心内容,包括阿友现在以及未来的歌曲、甚至将来可能的剧本,都由我来提供。这是公司的灵魂和持续发展的根本。”
“你,豹哥,”顾远看向豹哥,“占四成。公司的日常运营、外部资源的对接、还有必要的资金投入和风险承担,主要由你负责。你在香江人面广,路子熟,这些是你的优势。”
“至于阿友,”顾远转向一直安静听着的张学友,“占一成。他是公司目前的核心艺人,也是我们事业的。给他股份,是为了让他更有归属感和动力,与公司共同成长。”
五成、四成、一成。
豹哥皱着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顾远占大头,这让他本能地有些不爽。
“阿远,你这就不太地道了吧?”豹哥沉着脸,“公司要开起来,场地、设备、人员、宣传、打点关系……哪样不要钱?这些投入可都是我来出!我投钱担风险,结果只占四成?你动动笔杆子,就拿五成?”
这正是顾远预料到的反应。
“豹哥,账不是这么算的。”顾远依旧平静,“你投入的是资金和资源,这些很重要,但它们是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取的,是有价的。而我投入的是什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豹哥和阿友:“是持续不断、高质量的原创内容。是捧红阿友、乃至未来更多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市场上是无价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你觉得,没有我的歌,光靠资金,能砸出一个天皇巨星吗?尤其是在现在的香江乐坛。”
顾远的话,像是一盆冷水,浇醒了有些被利益冲昏头脑的豹哥。他不得不承认,顾远说的是事实。《遥远的他》的成功,已经证明了顾远作品的威力。如果没有顾远后续的歌曲支持,阿友的热度能维持多久?他投再多钱,也可能打水漂。
“而且,”顾远继续说道,“我们成立的是娱乐公司,眼光要放长远。阿友只是第一步。未来,我们可以签新人,可以制作影视剧。我的价值,不仅仅是这十二首歌,而是未来源源不断的‘爆款’制造能力。豹哥,你占四成,是占一家未来可能成为行业巨头的娱乐公司的四成,而不是仅仅一张唱片利润的四成。”
他又补充了一句:“当然,关于阿友演唱我的歌曲,我们可以再细化一下利润分配。比如,未来阿友演唱非我创作的歌曲,公司可以抽取一成的经纪佣金,其余九成归阿友个人。但只要是演唱由我制作的歌曲,产生的净利润,我们可以按照新的比例来分,比如我五、豹哥四、阿友一。这样更能体现歌曲本身的价值和各方贡献。”
这个补充条款,让分配方案显得更加灵活和公平,也进一步凸显了顾远作为内容核心的地位。豹哥拿四成歌曲利润,虽,但这是纯利,而且是持续性的。阿友拿一成歌曲利润,但并没有约束他日后与其他音乐人的合作空间,更能激励他唱好歌。
豹哥沉默了。他看着顾远,这个年轻人冷静得可怕,每一步都算得清清楚楚,条理分明,让他根本找不到太多反驳的理由。他提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分钱方案,而是一个商业蓝图。这个蓝图的诱惑力,远比单纯卖一张唱片要大得多。
与这样的人合作,虽然自己不能占据绝对主导,但未来的收益,很可能是几何级数的增长。风险是有,但潜在的回报更大。
良久,豹哥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神复杂地看着顾远:“你小子……真是天生食这行饭的。好,就按你说的办!五成、四成、一成,成立公司!”
他拍板了。
阿友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喜悦。他不仅即将拥有自己的专辑,甚至还成了未来公司的股东之一!这一切,都源于眼前这个叫顾远的年轻人。他看向顾远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合作愉快。”顾远伸出手。
豹哥看着顾远伸出的手,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用力握了上去:“合作愉快!希望我们这次,能搞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