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谁来评判?不会又是官府说了算吧?”还是有人不放心。
徐巍微微一笑:“这评选之权,不在本官,不在县衙,而在——诸位!”
他手臂一挥,指向所有百姓:“凡持有新编户籍黄册之家,皆有一票!所有在册商户,亦有一票!不记名,投暗箱,公开唱票!谁家得票多,谁就上榜!公道自在人心!”
“哗!”人群彻底炸开了锅!百姓投票选商铺?这可太新鲜了!
台下一名生员兴奋地问道:“这么新鲜的评选法,可有名目?”
徐巍略一思索:“这就叫做——大众点评!”
大众点评?形象啊!
王德发冲着徐巍伸出了大拇指。
对面的茶楼二楼雅座里,青筠阁掌柜兴奋地直搓手:“大小姐!这‘商德榜’咱们可一定要争上一争啊!”
一旁白纱遮面的绿衣女子并未说话,只是目光沉沉地注视着对面那个身着官服的少年。
“诸位乡亲,‘永明风云榜’,并非只有商德榜。”徐巍趁热打铁,“本官还设立了‘永明第一孝子’、‘第一和睦家庭’、‘第一勤勉农户’等诸多‘风尚榜’!”
“这些榜项,旨在表彰我永明县的贤良美德,树立典范,淳化民风!”
台下百姓们更是激动起来,这些榜单,听起来就和他们普通人息息相关!
“大人,那这些榜,又该如何评选?”一个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问道,“这孝顺、和睦,评判标准不尽相同,悠悠众口,如何‘大众点评’啊?”
徐巍点头道:“老丈,这些涉及个人德行、家庭风气的榜项,评选方式自然不同。”
“本官将采用‘乡邻举荐,里正提名,县衙核实’之法!”
“诸位乡亲,若你身边有堪称楷模的孝子贤孙,有和睦友爱、邻里称赞的家庭,有勤劳耕作、贡献突出的农户,皆可向所在村社的里正、甲长举荐!”
“由里正、甲长初步核实后,将名单上报至县衙‘风云榜评审委员会’。”
他特意强调了“评审委员会”几个字,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一旁的王德发。
王德发立刻心领神会,挺了挺胸膛,仿佛自己已是评判全县道德的权威。
“委员会将派专人,深入查访,核实事迹,确保评选真实可信,绝无虚假!”
“最终评选结果,同样会张榜公布,昭告全县!”
“那……那上了这些榜,有什么好处呢?”人群中,有人好奇地问。
徐巍笑容温和,话语却掷地有声。
“凡荣登‘孝子’、‘和睦家庭’等风尚榜样者,除了县衙授予的荣誉牌匾外,其赋税徭役,可酌情减免!”
“若家中有适龄子弟,在县学入学时,县衙亦会优先考量,予以便利!”
“更重要的是,”徐巍加重了语气,“他们的事迹,将由本官亲自执笔,详细载入新修的《永明县志》之中!”
“流芳百世,光耀门楣!”
这番话,彻底点燃了台下百姓的热情!
减免赋税徭役!
子弟入学优先!
载入县志,流芳百世!
这比什么都实在,比什么都光荣!
“大人!我们村的王二麻子侍奉瘫痪老母十年如一日,算不算孝子?”一个老农激动地喊道。
“算!只要事迹属实,经核查无误,便可提名!”徐巍肯定道。
“大人,我家三代同堂,从未红过脸,邻里都夸,能不能评个和睦家庭?”一个妇人也忍不住问道。
“能!和睦亦是大德!”
一时间,台下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王德发在一旁看着这景象,心中暗自咋舌:高!实在是高!连评选个孝子都能跟赋税、入学挂上钩,这位大人真是把名利二字玩明白了!既得了民心,又立了威信,说不定……还能顺带敲打一下那些不配合的宗族势力?他越想越觉得徐巍高深莫测。
徐巍满意地看着台下的反应,他知道,这“永明风云榜”的第一步,算是成功地迈出去了。
“以上,是针对商铺和德行的评选。”徐巍忽然放低了声音,四周也跟着安静了下来,“但‘永明风云榜’,还有一项,也是最为瞩目的一项——‘永明第一富绅——首善榜’!”
人群开始低声议论,尤其是那些站在人群外围、衣着光鲜的商贾士绅,更是竖起了耳朵,神情各异。
“这‘首善’,并非仅仅看谁家财最多,更要看其财富取之有道,用之于民!”
“其评选,不采用投票,亦不单凭举荐。”
“而是由本官亲自主持‘风云榜评审委员会’,结合其家资实力、纳税贡献、平日善举、乡邻口碑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定!”
“此榜,名额只有一个!”徐巍伸出一根手指,语气斩钉截铁。
“能登此榜者,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我永明县的脊梁,是乐善好施、回馈乡梓的楷模!”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富绅可能存在的方向,声音带着令人心动的期许。
“其名,将镌刻于‘风云榜’首位,万众瞩目!”
“其事迹,同样载入县志,作为永明富而好仁之典范,供后世敬仰!”
“县衙将授予独一无二的‘永明首善’金匾,以彰其功!”
“更重要的是,”徐巍微微加重了语气,一字一句道,“而这位获奖者,将获得本官授予的特权——可随时向县衙建言献策,参与县内重大事务的商议!”
话音落下,整个场面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
百姓们或许对这“第一富绅”的具体含义不甚了了,但他们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分量和无上的荣耀。
参与县内重大事务的商议?这几乎等同于半个官方身份!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论地位,商排最末。
虽然在大业,商人的身份并没有实际那么低,但想要以商人的身份参与议政还是天方夜谭——除非完全放弃商人身份,弃商从政。
这新来的县令,他怎么敢!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
与此同时,刘家府邸。
正堂之内,气氛略显沉闷。
主位上坐着一个面色威严的老人,正是堰上堂刘家的家主刘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