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耗问题,牵扯到整个官僚体系的利益,历朝历代都难以根除。
一个处理不好,轻则引起官场动荡,重则激起民变。
他就不信,眼前这个靠兵变上位的年轻皇帝,能有什么好办法。
台下的百姓听到“火耗”二字,许多人脸上都露出了愤恨与无奈的神色。
显然,他们都深受其害。
仁王和一众官员也是面色凝重。
这个问题,太敏感,也太难了。
凌云看着陆千帆那志得意满的嘴脸后,轻轻吐出四个字。
“火耗归公。”
这四个字从凌云嘴里说出来后,高台上的人,全都震撼无比。
空气仿佛凝固了。
台下无数百姓也瞪大了眼睛,茫然地重复着这陌生的词语。
“火耗……归公?”
“什么意思?”
仁王与刘擎天等人也是一愣,眉头紧锁,显然从未听过这种说法。
凌云看向众人说道:“官府通过火耗来压榨百姓,其因无非有二,其一乃是贪心作祟,其二乃是太祖皇帝自开国那日起,便给官员定下了极低的俸禄。”
“朕了解过,大炎一位七品县令,每个月仅有三两银子的俸禄。”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三两银子很多,但对于一位七品官而言,除了家眷外,还需一些下人要养。”
“算下来,三两银子也就勉强维持个温饱。”
“哪里还有余钱来维护朝廷的颜面。”
“所以朕决定,凡我大炎子民,日后所交赋税,其中产生的所有耗损,将会根据各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定耗损银在两成以内。”
“推行火耗归公的同时,朕决意推行养廉银制度,凡奉公廉洁的官员,都会得到朝廷发放的奖励,养廉银的数额,以俸禄的三倍起发放。”
凌云又看向了陆千帆,问道:“不知陆院长看来,朕此法可行否?”
高台之上,陆千帆脸上的得意笑容瞬间僵住。
他身后的三位大儒,陈敬山,乔聚贤,冯一全,更是如同见了鬼一般。
猛地抬起头,死死盯住凌云,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过去各地官吏以火耗来压榨百姓,甚至有时候收取的火耗比百姓要纳的税还要高。
现在凌云设立新规,对火耗定下了死标准,并且所有火耗一律充公,如此一来官员就再也没有动力用火耗去中饱私囊,毕竟再多的火耗都归于朝廷,自己若遵纪守法还能得到养廉银。
这……这确实是从根子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旦施行,百姓缴纳的赋税将大大减轻,不再被地方官吏额外勒索。
短暂的死寂之后,台下有反应快的百姓,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这,这……陛下真是想到一条万无一失的计策啊!”
“那……那地方官就不能再多收咱们的钱了?”
“我的天!要是真能这样,咱们……咱们可就少交好多冤枉钱啊!”
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无数双眼睛瞬间变得炽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希望。
陆千帆看着下方百姓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感受着那股灼人的期待,心中猛地一沉。
他强压下心头的震惊,脸上迅速换上了一副不屑的冷笑。
“哼,阁下说得轻巧!”
他提高了声音,试图盖过台下的议论,将那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扑灭。
“不得不承认,此方法乍听下来,颇为新奇,可仔细一想,又纯属空洞无果。”
“大炎有成千上万个官员,朝廷每一年养廉银的支出,将会是个天文数字。”
“朝廷一年才能收几个银子,国库本就空虚,你拿什么来发?”
“官员拿不到养廉银,最后还不是要加大力度地去贪污受贿?”
“可笑,哪个皇帝会做这等亏本的买卖?”
陆千帆越说越激动,唾沫横飞,仿佛已经看穿了凌云的虚张声势。
“凌云,老夫看你,不过是纸上谈兵,哗众取宠罢了!”
“也就逞口舌之利,说说而已!”
他这番话,如同冰水浇头,瞬间让台下刚刚燃起的希望冷却下去。
是啊……
陆院长说得对。
国库收入就那么些,哪有钱给官员发那么多的养廉银。
最后那些官员还不是要盘剥他们这些穷苦百姓吗。
刚刚还充满希望的百姓们,脸上的光彩迅速黯淡下去。
不少人甚至低下了头,眼中的泪水悄然滑落。
空欢喜一场。
终究……还是空欢喜一场。
看着台下百姓那瞬间从希望跌落谷底的神情,凌云的眼神冷了下来。
他缓缓站起身。
目光越过陆千帆那张自以为是的脸,扫视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
下一刻,他洪亮而清晰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城门内外。
“谁说朕没钱?朕扶持商业,日后就要征收商税,以及皇家经商所得,都会用于民生,区区养廉银不在话下。”
凌云说完,陆千帆脸色骤然大变。
若真是如此,那养廉银确实不是问题。
怪不得他要扶持商贾,有钱才有底气做火耗归公,有钱才有底气发放养廉银。
这时,凌云忽然说道:“仁王!”
仁王心头一凛,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候命。
“传朕旨意!”
凌云认真严肃道:“自今日起,大炎革除火耗积弊,行‘火耗归公’以及‘养廉银’之策!”
“各地火耗损失,不再加诸百姓,而归朝廷官府。”
“地方官吏,旨到即行!”
“若有阳奉阴违,拒不执行,或变相加征者……”
凌云的目光陡然变得凌厉如刀。
“满门抄斩!”
轰!
整个天地仿佛都安静了一瞬。
紧接着,是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圣旨,震得大脑一片空白。
他……他真的下旨了?
就这么……当着所有人的面……下旨了?
仁王也是浑身一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他看着凌云那不容置疑的眼神,立刻反应过来,猛地单膝跪地。
“臣,遵旨!”
他这一跪,如同一个信号。
台下,短暂的死寂之后,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
“陛下圣明!”
“万岁!万岁!万万岁!”
无数百姓激动得热泪盈眶,疯了一般朝着高台上的凌云拼命磕头。
高台之上。
陆千帆和他身后的三位大儒,以及那十名弟子,彻底傻眼了。
他们呆呆地看着台下那如同潮水般跪拜欢呼的人群。
听着那震耳欲聋的“万岁”声。
感受着那股发自肺腑的激动与狂喜。
他们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一干二净。
尤其是陆千帆,他身体剧烈地颤抖着,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凌云不但脑子聪慧,还魄力极深。
此等大事,没有经过百官商议,就敢独断乾坤。
这等魄力,世所罕见。
就在陆千帆等人不可思议,震惊之际。
凌云平静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陆院长。”
凌云戏谑的看向陆千帆,轻声问道:“你认为……朕这么做,可算是解决了火耗问题?”
“朕的做法,可配得上“明君”二字?”
陆千帆听到凌云的质问,身体剧烈地颤抖着。
他败了。
败得彻底。
败给了他最看不起的武夫,败给了他嗤之以鼻的“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