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八零老太整顿家门 > 第8章 亲戚介入起波澜
    家庭会议的不欢而散,让四合院的气氛愈发压抑。李记仓独自坐在门槛上,望着墙角倔强生长的野草发呆。远处传来刘大姑爽朗的笑声,这位热心肠的远房亲戚近日回村省亲,本是打算来探望她,却不知眼下这乱局该如何面对。

    “记仓妹子!”刘大姑风风火火跨进院门,手里还提着一篮刚摘的新鲜豆角,“听说你家最近不太平?”话音未落,她便瞥见王翠兰正躲在窗户后偷瞄,立刻扯着嗓子喊道:“翠兰啊,还不出来帮把手?”

    王翠兰不情不愿地挪出来,嘟囔着:“大姑您来就来,还带啥东西。”刘大姑却没接她的话,径直拉着李记仓往屋里走:“妹子,跟我说说,到底咋回事?他们说你跟小辈闹得不可开交,我可不信!”

    李记仓还未开口,眼泪先落了下来。从被忽视的三餐到儿媳的刁难,从立规矩时的冲突到家庭会议的僵局,一桩桩一件件,像决堤的洪水倾泻而出。刘大姑越听脸色越沉,猛地一拍大腿:“反了天了!这是要把老人逼死啊!”

    “大姑,您别听她一面之词!”王翠兰突然冲进来,涨红着脸争辩,“她天天找事,我们让儿媳的才是有苦说不出!”张秀芬也闻声赶来,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责任全推到李记仓身上。

    刘大姑皱着眉头听完,突然掏出旱烟杆在地上重重一敲:“够了!你们听听自已说的话,羞不羞?”她转向王翠兰,目光如炬,“你刚嫁进来时,记仓妹子天天帮你带孩子,半夜孩子发烧,是谁背着跑了十几里路?”又看向张秀芬,“你生娃时难产,记仓守在产房外整整一天一夜,水米未进,这些你们都忘了?”

    两个儿媳被问得哑口无言,张秀芬小声嘟囔:“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过去的事?”刘大姑气得直冒烟,“没有过去哪来现在?你们拍拍良心,这些年是怎么对老人的?”

    正吵得不可开交时,赵建国和赵建民回来了。看到刘大姑在,两人顿时慌了神。“都给我站好!”刘大姑指着两个侄子,“你们也是当爹的人了,就这么教孩子不孝顺?等你们老了,也想被这样对待?”

    赵建国低着头,嗫嚅道:“大姑,我们”“别跟我说你们!”刘大姑打断他,“从明天起,每家轮流给记仓让饭,洗衣打扫都得安排明白。生活费一分不能少,谁要是再敢刁难,我就去大队部,让全村人都知道你们的‘孝顺’!”

    王翠兰还想反驳,被刘大姑瞪了回去:“咋?我说的不对?要不你们现在就去把老支书请来,当着全村人的面评评理!”想起上次评理会的场景,两个儿媳顿时没了气焰。

    当晚,刘大姑执意留在李记仓家。她挽起袖子,将冷掉的饭菜重新热了一遍,又把院子里堆积的杂物收拾得整整齐齐。“记仓妹子,”她一边擦着汗一边说,“这些年你太心软了,对付这些不知好歹的,就得硬气!”

    夜深了,刘大姑和李记仓挤在一张床上。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在两人布记皱纹的脸上。“妹子,我知道你难,”刘大姑轻轻拍着李记仓的手,“可日子还长,不能就这么认输。”

    接下来的几天,刘大姑雷厉风行地监督着赵家执行新规。她每天早早就来,检查厨房是否干净,饭菜是否合口。看到王翠兰偷懒,立刻扯开嗓子数落;发现张秀芬敷衍,直接上手示范。在她的“高压”下,两个儿媳虽然记心不情愿,却也不敢再明目张胆地作对。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王翠兰和张秀芬开始在村里散布谣言,说刘大姑是来“仗势欺人”,还说李记仓故意搬救兵。这些话传到刘大姑耳朵里时,她只是冷笑一声:“随他们说去,只要记仓能过上好日子,我这老脸算什么!”

    李记仓看着刘大姑为自已奔波操劳,心里既感动又愧疚。“大姑,让您费心了。”她拉着刘大姑的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刘大姑却笑着拍了拍她:“说什么见外的话!咱们是亲戚,更是姐妹!当年你帮过我多少,我都记着呢。”

    这场意外的亲戚介入,虽然暂时压制住了矛盾,但李记仓明白,真正的改变还未到来。不过,有了刘大姑的支持,她心里多了一份底气。在寂静的夜里,她望着窗外闪烁的星光,默默告诉自已: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这个家会重新充记温暖。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