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时,大家都默契的不再谈起灾情,权当这是一次普通的团圆饭,凤清好久没见长姐,一直话语不断,中间还夹杂着阿盛的童言童语,若是忽略越修紧绷的神色,倒是一片和乐的景象。
待回到客院,凤清就爆发了:“你是什么意思,不是说好了今晚只是一起聚一聚,为什么还要摆脸色?”“我没有摆脸色,我只是替灾民痛心,你那姐夫一问三不知不说,你看看今晚的菜肴,鸡鸭鱼肉样样齐全,这要是平日里也就罢了,如今是什么光景,大灾之时,他们也丝毫不曾遮掩,想来平日里也必是如此,我吃不下!”凤清回想着也有点心虚,但还是梗着脖子反驳,“长姐都瘦了那么多,可见平日里也不见得多好,今晚可能就是为了招待我们。
再说了,姐夫是太守,再怎么着也不至于真和灾民一样天天喝粥吧。
”“你这是什么想法,灾民不是人吗?”凤清一时语塞,虽然世家确实处处不将平民放在眼里,可她也知道,这话不能明说。
这时外面传来长姐身边刘嬷嬷的声音:“四姑娘,夫人让我来给您送安神汤。
”凤清没动,越修上前打开门,“四姑爷见谅,四姑娘打小就认床,换了地方睡不好,夫人让我送安神汤过来,好叫四姑娘睡得好些。
”越修不语,侧身让开,刘嬷嬷将安神汤放至桌上。
“还是长姐疼我,刘嬷嬷代我谢谢长姐。
”凤清笑着说道。
“四姑娘客气了,老奴一定带到,那姑娘和姑爷早点歇息吧,老奴告退了。
”说完福了福身出去了。
凤清叫来月季服侍盥洗,也没再搭理越修,任凭他坐在窗前,一直看着窗外。
直到过了亥时,凤清眼皮都开始打架了,越修才上床躺在外侧,“长姐后面若有事情要拜托你,你全推到我身上就好。
”凤清迷迷糊糊的听到这一句话,一下精神了,转过头轻声问道:“你刚才是故意的?”越修几不可闻的嗯了一声,“江夏之事不小,我怕你长姐会牵涉其中,到时你左右为难。
”凤清闻言,沉默不语,越修伸手抚了抚她额前的碎发,“睡吧,明天再说。
”次日凤清醒来的时候,越修又不在了,月季说一早就出去了。
凤清刚梳洗完,刘嬷嬷又过来了,说是夫人请凤清过去一起用早膳。
凤清欣然应允,跟着刘嬷嬷去了正院,只见桌上已经摆满了她平日里爱吃的。
她想到昨晚越修的话,遂扯了扯长姐的袖子,低声说道:“长姐,我们都是自己人,如今闹灾,不用如此丰盛的,随便吃点能饱腹就行。
”风声闻言,眼角扫了眼刘嬷嬷,心疼地握住小妹的手,“你一人又能吃多少,不必担心,就算闹灾,姐姐也能养得起你,吃吧,你看你都比我上次见清减了不少,多吃点。
”凤清心里暗叹了口气,没再出声,只低头小口喝着碗里的燕窝粥。
明面的形式走完了,越修也不再给萧信姐夫的面子了,一早到了太守衙门,就开始越过萧信召集所有人安排救灾事宜。
先是派人在城门外设了五个粥棚,又搭了一些暂时可以容身的窝棚,好在正是夏季,只要能避雨就行。
安排完城里的事,越修亲自带着萧信去了夏口,他打算让萧信自己看看如今的事态有多严重。
还未到夏口境内,便看到许多流民往外逃,有好几个明显看着面色不对,越修忙让随行的人将其拦住,暂时先在路边等着。
到了城内,街道上几乎见不到几个康健的人,一个个都身形佝偻,不时咳喘。
萧信不敢置信,声音颤抖着:“这这是”\"这是瘟疫!萧太守,看见了吗,这就是你的治下。
\"越修声色俱厉地说道。
萧信瞬间白了脸,露出惊恐的神色,恨不能立马调头就走。
越修斜睨了他一眼,继续说道:“我们就留在这里,等瘟疫遏制之后再出去。
”萧信闻言,两眼一翻,差点从马上掉下去。
越修没理他,径直去了夏口县衙,把县令叫出来,县令姓黄,乃是江夏的豪族,“黄县令,夏口发现了瘟疫,为何不上报?”黄县令看了眼边上脸色青白、头缩得像鹌鹑一样的太守,再看一脸怒色的巡察使,心里暗暗叫苦,他都不知道这是瘟疫,上报啥啊。
虽说是死了不少人,可是哪次天灾不死人呢,死的还都是些庶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可是这话他不敢说,嘴唇翕动却出不了声。
越修立即下令,封锁城门,并派人去将已经出城的人追回来,安排城门日夜轮岗。
随即又召集城内的大夫,详细询问瘟疫的情况。
“老夫看了有几十个病人,基本都是呼吸急促,面色潮红,跟着会发高热,还会便血,一旦开始发高热,过不了几天,人就没了。
起先老夫并未在意,以为是因为在水中太久,受了寒,但是同样的病人多了,老夫虽有点疑心,但也不敢下定论。
”回春堂的何老大夫面带愧意的说道。
“是了,老夫也碰到不少,不过目前不治身亡的老夫还没碰到,但是发热的很多。
”保和堂的孙老大夫也应声附和。
越修一边听取大夫们的回禀,一边思考着对策。
“那依照诸位大夫所言,能否判定这是何种疫情吗?”几位老大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出声,过了片刻,还是何老大夫先打破沉默。
“老夫觉得,很大可能是伤寒,大水退却后,田间地头、大道街市上遗留了不少动物还有人的尸体,又正值夏季,会滋生毒素。
”此言一出,房间内鸦雀无声,黄县令更是面如土色,“伤寒”,大家对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可太清楚了,前朝末年就是因为伤寒才使得民间起义频发,最终江山覆灭。
越修想了想,向几位老大夫诚恳的说道:“几位都是杏林高手,眼下的情况不用我多说,大家也都明白,我们没得选了。
若是让疫情蔓延出去,只怕我们都得人头落地,所以,还望几位能尽快商议出个解决的法子。
”何老大夫看了看几位同仁,首先站了出来,“老夫愿意出一份力。
”其他几人见状,也纷纷表态。
越修点了点头,随即让县衙的人在回春堂的后院清理出了几间屋子,用来安置症状严重的病人。
又让其余人去街道巡视,家里有人生病的都不要出门,病人单独安置,同时紧急召集各乡镇的里长乡绅前来县衙议事。
一道道命令下去,县衙的人都派了出去,就连黄县令都在外面巡逻喊话,可即使这样,人手还是不足,越修从未像此刻这般想念青竹。
去见萧信之前,他便把青竹派去了襄阳,持他的符节从襄阳调兵过来。
他心里清楚,一旦瘟疫大举爆发,届时人人自危,只怕会有骚乱,需得有军队坐镇才是,况且,荆州背后的秘密,他大概已经猜到,不得不防。
一直到用过了晚膳,凤清才知道越修和萧信在夏口待着,她心下一沉,想到夏口的瘟疫,不敢耽搁,立即起身去找长姐。
正院,凤声正在给夫君收拾换洗衣物,来传话的人没说瘟疫的事情,她还不知道。
凤清想了想,也没瞒她,“国公爷和姐夫留在夏口是因为那边发生了瘟疫,需要他们主持大局,长姐,衙门里的事情想来他们是安排好的,不如把长史叫过来问问详情,也看看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凤声刚听闻“瘟疫”两个字的时候还没反应过来,等回过神来腿一软就倒了下去,膝盖还磕在了床沿上。
她也顾不得痛,紧紧握住凤清的手,“怎么会有瘟疫呢,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啊?”凤清忙把她扶起来,让刘嬷嬷去拿药油过来,又安抚她道:“长姐不必担心,国公爷来之前就有预料,必是有准备的。
如今他们都不在,我们可得替他们撑起来,长姐,这还有一堆事儿呢,你可不能倒下了,想想阿盛。
”她拿出手帕替凤声擦了眼泪。
刘嬷嬷拿来药油给凤声的膝盖推揉,凤清坐在一旁挽住她的手臂继续宽慰她:“长姐,你之前还说我呢,夫妻一体,要同甘共苦。
如今他们在前面操劳,那我们可得打起精神做好后盾啊,这样他们的胜算也多几分,长姐若忙不过来,小妹自当全力协助。
以前姐夫怎么安排的,长姐也可以说给我听听。
”凤声拍拍她的手,“还好小妹你在,我还要照顾阿盛,你安排吧,我都听你的。
”凤清应下,立即派人去把太守府长史叫来问话。
“庞长史,巡察使大人和太守大人是如何安排的?可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凤声看了小妹一眼,得到肯定的眼神后开口问话。
庞长史大概不惑之年,蓄着八字胡,身量中等略胖,听闻夫人问话,不紧不慢的拱手回道:“回禀两位夫人,巡察使大人命我们先设粥棚,还有避雨棚让灾民安置,并在灾民中发动劳力在城内清淤重建,按日付工钱,如今正在进行。
”凤清闻言,蹙着眉又问:“他没说要收购药材吗?”庞长史摇头。
看来越修是不打算散出瘟疫的消息,也是,一旦消息扩散,只怕会有骚乱。
凤清想了想,又说道:“我担心江夏周围大水过后,怕是缺医少药,庞长史派可靠的人去收购些常用的药材吧,另外城内外的灾民也派医师去看看,若有疾,尽快治,不得拖延。
另外,城内主要街道,人员密集的地方,都用生石灰去杀杀毒。
”庞长史一一应下,遂告辞离去。
凤清看着他的背影,胸口闷闷的,心里第一次对越修生出了担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