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在太史家迎回齐襄王即位,太史女已和襄王私定终身,把她立为王后。赵国尊宠乐毅以震动燕、齐,燕惠王写信指责乐毅,乐毅也写信给惠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保全自已来立功,以彰显先王的英明,是我的上计。遭受诽谤责难毁坏先王知人之明,是我害怕的。”乐毅往来于燕、赵之间,作为和平的使者。
秦昭王派白起进攻楚国,秦军孤军深入包围郢都。白起率精兵穿插到楚军背后,大破楚军,攻陷郢都。秦军追击,楚军溃不成军,楚顷襄王把国都迁到陈。楚国大夫屈原伤感楚国逐步没落,投汨罗江而死。
白起率军击溃韩、魏联军,韩、魏臣服于秦。秦昭王又命白起会通韩、魏的军队进攻楚国。这时黄歇来到秦国,赶紧游说秦王:“秦、楚两强相攻,容易两败俱伤,使其他国家渔翁得利,不如联合楚国,对付其他国家。”秦王罢兵,扣留黄歇和楚太子作为人质。
秦军进攻赵国阏与,赵将赵奢脱颖而出,率赵军大破秦军。魏国范雎受到魏齐迫害逃奔到秦国,秦昭王急切的向范雎请教,范雎献远交近攻、强干弱枝之策。昭王亲自掌权,拿掉了太后、魏冉的权利。
白起攻韩
楚王病危,黄歇劝范雎让楚太子回去继位,范雎把这件事告诉秦昭王,昭王让黄歇先回楚国看看情况再说。黄歇对楚太子:“秦王留你在此,无非是为了利益,你在这不会对秦国有任何好处。楚王如果去逝,你就不能继承祖业,你不如逃回楚国继位,我留下来对付秦王。”黄歇估计楚太子已经走远才去告诉昭王,昭王大怒要处死黄歇。范雎:“黄歇作为臣子,能献身救主,楚太子继位一定重用黄歇,不如放他回去以结好楚国。”昭王答应。
白起攻克韩国野王,上党与韩国的联系被切断。上党郡守冯亭决定把上党献给赵国,以激起赵、韩结盟对付秦国。秦军攻克上党,赵将廉颇驻扎长平接应上党百姓,赵军屡战屡败。赵孝成王想要求和,虞卿:“战和都在秦国,秦国决心破赵,向它求和也不会答应。不如重金拉拢楚、魏,楚、魏如果接受,秦国惧怕各国联盟抗秦或许会通意讲和。”赵王不听,仍派郑朱去求和。
赵王兴奋秦国接纳郑朱,虞卿:“大王肯定见不到秦、赵讲和赵军就会被攻破了。秦王肯定到处宣扬郑朱去求和,各国就会去庆贺秦国取胜,哪会有人再来援助赵国?赵国孤立无援,秦国更加不会罢兵了。”
长平之战
赵奢的儿子赵括谈论兵法头头是道,赵奢对他也无可奈何,但始终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赵母不理解,赵奢:“打仗就是拼命,赵括谈起来就和闹着玩一样,赵国不用他就好了,非用他的话,使赵军灭亡的一定是他。”廉颇面对秦军强大攻势只能坚守不出,秦军也苦于不能决战。范雎使人离间,赵王不顾蔺相如、赵母反对,用赵括代替廉颇。
秦昭王听说赵括已经取代廉颇,赶紧秘密让白起去接替秦将统军。赵括改变策略出击秦军,白起假装不敌,率军接连撤退,指挥秦军精锐骑兵将赵军退路切断,赵军被一分为二。秦王大喜,举国援助长平战事。齐、楚颇感危机,派军来援赵。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不给,周子:“唇亡齿寒,赵国灭亡就会轮到齐、楚,救赵之事刻不容缓,更何况援赵破秦是一显军威的好事。”齐王不听。
赵军断粮,开始自相残杀,赵括率军突围被乱箭射死,赵军崩溃,全部投降。白起:“上党攻克的时侯,韩人不降秦却降赵,不杀光赵人,他们一定作乱。”于是把赵军全部坑杀,兵分三路攻城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