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四合院:不认圣父舅舅,我躺赢成首富 > 第25章  孝道自然得履行

第25章  孝道自然得履行

ͶƼƱ һ½Ŀ¼һ ǩ
    如今再次归来,在一些距离较远、交集较少的村民们面前,他多少有些尴尬。

    对于部分仅限于面熟的名字都无法唤出准确称呼。

    面对村民们的赞扬和询问,李建国连连谦虚回应几句,随后开始将带回来的大白兔糖块分发给村里的小朋友,孩子们个个欢天喜地地接过。

    给孩子们分完糖果,一伙人匆匆忙忙从村子里奔了出来。

    李建国瞅着带头的那个面熟,是他前世父亲的堂弟,按辈分自己得喊声三叔,他也是李家村的村支书——李山河。

    李山河一瞧见李建国,忙不迭迎上前拉着他的手问:“建国啊,是你跟着领导来啦?你们那位领导去哪儿了,咋没见到呢?”

    李建国一听这话便明白了,原来是自己开这辆车回来让人以为上面有领导下来视察了,赶紧解释道:“三叔,哪里有什么领导,就我一个人回来了。

    这车是厂子里的公车,刚好借来用用。”

    李山河听闻此言,顿时心情大悦,心想建国这才刚上班就能把单位的车子开回来使唤,看来老李家要扬眉吐气了。

    于是又兴致勃勃打听起他在城里的工作情况。

    李建国简单讲述了下自己的情形。

    当他提到自己担任轧钢厂的采购员,月工资能拿33块时,在场围观的村民们立马一片哗然。

    那时候农村人干一个月的劳动得分才挣几块钱,城市职工的收入几乎等同于他们在乡下忙活一整年的收益。

    李山河知道侄子当上了轧钢厂的采购员,心中很是为他高兴,拉着他的手就要往家里带。

    李建国赶紧阻止住李山河,并指向旁边那辆自己开回来的小轿车说:“三叔,车子还停这儿呢,您上车吧,我把车直接开进村。”

    李山河听了后赶紧拍拍自己衣服上的尘土,小心翼翼坐上了副驾的位置。

    李建国待李山河坐好后,与四周的人群挥挥手打了个招呼,之后迅速返回驾驶座,发动汽车载着李山河一路朝着村里驶去。

    村子不大,不一会就到了李山河家门口。

    李建国熄了火将车子稳稳停在家门前,然后随着李山河一同走进屋里。

    一进门,李建国就被这座建筑吸引,相比其他泥土砌成的住宅,这座房子显然更为气派一些,全由砖头筑造而成,格外醒目。

    大门敞开,李山河领着李建国直接迈进门槛。

    房间布局整齐简洁,三间砖瓦屋显得非常敞亮。

    因为窗户设计宽大,加之屋子朝南,室内的光线十分明亮。

    正对门的大炕上有两位老人坐着,正是他记忆中的爷爷弟弟,理应喊作三爷爷。

    李建国随即掏出香烟向前敬奉上去,问候道:“三爷、三奶奶,您二老最近可好?”

    炕上的两位老人定睛看了会儿李建国认出了模样,三爷爷接过香烟乐呵起来说道:

    “哎哟,这不是建国吗?你不是刚进城工作么?怎么又回老家来了?”

    “三爷,我现在做工厂的采购工作,这次回村里也是为这事来的。”

    旁边的三奶奶此刻也紧紧抓住李建国的手腕热情邀请道:“来,建国,到炕上来坐。”

    午饭过后,李建国向三叔李山河提出想在村中收集一些额外的物资供给工厂使用,询问是否有途径能在村里购买一些农产品之类。

    李山河思忖片刻,凝视着自己的侄子缓缓开口:

    “村里现下的猪还没到出栏的日子,这个帮不上忙。

    不过兔子呢,你有没有兴趣?”

    李建国疑惑道,“咱们村里能有多少只兔子呀?”

    李山河点了根烟,悠然地吸入一口,然后淡然地说:

    “我们后山上遍地都是兔子,跑得到处都是。”

    “这不可能!我记得在61年时,咱们村子遭遇饥饿危机,您号召全体村民带着枪支进山狩猎,把后山的动物几乎扫荡了个遍。

    那时连蛇以及松鼠存储的粮食都没能幸免,现在后山怎么会突然冒出兔子来?”

    李山河听了微微点头,然后继续说道,“到了63年的时候情况稍微好转了一些,村民们能够吃饱饭之后,村里的几位老人坐下来感慨,这次全靠后山的动物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

    然而后山现在已经没有动物了,如果以后再次发生灾难该怎么办?于是商量了一下对策,决定从别的地方弄了十几窝兔子投放到后山上。”

    李建国听到这些心中很是感慨,不愧是从战乱年代熬过来的人。

    随后他忍不住问道:“三叔,现在后山到底有多少只兔子呢?”

    李山河道了一声轻笑,吸了一口烟,说:“确切的数量我也不太清楚,但当时定下一个规定,在两年之内任何人不得上后山捕捉兔子。

    到现在这些兔子繁衍迅速,已经满山都是,有时还会跑到村子里来。”

    李建国心里粗略估算了一下,若当时放生十五窝兔子,按每年繁殖四次、每次平均五只算,短短两年时间内根本难以准确计算数量,肯定不少。

    经过一番协商,李建国提出希望可以组织村民去抓一些兔子由他统一收买处理。

    李山河觉得兔子的确泛滥成灾,再不管住的话,今年冬天它们可能就要进田吃农作物了。

    正好也是捕猎兔子的合适时节。

    之后二人确定兔子的收购价格为每斤四毛,这是带有毛皮的价格,而非纯兔肉的价。

    况且在这个时代,大家普遍喜爱猪肉,其他的肉都无人关注。

    谈妥价格之后,李山河便开始召集村里人前往后山进行捉兔子活动。

    李建国特意嘱托,每户只能售出一只兔子给他以免量过多无法带走,随后前去原生父母坟头探望,按照规矩给添了一抔土并深鞠一躬致意。

    毕竟自己借用了人家孩子这具身体,孝道自然得履行。

    等返回来时,李山河早已经通告全村人关于他要回来收兔子的事情。

    听到一只要价四毛,大家热情高涨不再午睡,全家老小齐动员上山抓兔子。

    眼看着村里大部队都进了山,烈日炎炎下实在燥热难耐的李建国也索性没凑热闹,回屋子找出张凉席洗湿放在阴凉地铺好就躺在树荫下打起了盹儿。

    差不多下午三点钟时,被陆续回村的声音唤醒的他决定立即行动。

    将车开至村委会大门处停下,并叫来村里财务准备称重兔子同时记账。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准确无误,每个村民捕获的数量和重量都将登记留档。

    由于涉及数额巨大,他告知村民先记账,待轧钢厂把资金转到公社集体账户后再凭票据到公社领款即可。

    鉴于这里毕竟是首都近郊,大额交易均遵循正规银行对公转账原则。

    而且作为自家人,村民们对于收到货款都很放心。

    收兔子的过程颇为顺畅,截止到下午四点左右,所有出征的村民都已经归来且有所收获。

    每一单过秤都会严格登记,既保障买卖双方权益也有利于未来核对清算金额。

    到了四点半,全村的兔子都已收集完毕。

    村民们找来的笼子,在大伙的帮助下,全部装进了李建国的吉普车。

    李山河递给侄子两只兔子,让他带回去自家食用。

    李建国也欣然收下,并和村民商量好,抓回来的兔子可以留下养殖,自己每个月至少会来收购一次。

    返回途中,李建国不急不慌,晓得回去时肯定已过下班时间,于是保持正常车速行驶。

    他心想,工厂里肯定有值班人员,到时候叫他们帮忙称重并签收就好。

    至于货款,则打算第二天去财务报销后再让财务转到村里的银行账户。

    果然,等李建国抵达工厂,已经快七点了。

    依旧是先回到四合院,请三大爷帮忙召集人手处理兔子,放妥之后直接赶往厂里找到食堂当值的人进行称重作业。

    仓库值班员下来的时候满脸不愿意,今天确实是添了点麻烦。

    李建国也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于是拿出一包大前门香烟,抽出几根分别递给相关人员,随后把剩余半包塞进了对方裤兜里。

    值班员看到那半包大前门后,表情立即明朗了许多,热情地配合完成了称重任务。

    拿到收条后,李建国迅速前往车棚取了自行车,飞奔回家——还没吃晚饭呢,这年轻的身体已经饿得咕咕叫了。

    刚停好车子回到四合院,耳边就传来许大茂在中院月亮门那喊自己。

    安置好车后,李建国回头看着许大茂问道:

    “大茂哥,您叫我可是有啥事吗?”

    许大茂一脸笑容地走过来拍了拍李建国肩膀道:

    “建国兄弟,你刚回来吧,应该还没吃饭呢。

    走!去哥哥那边喝两盅,可等你好一会儿啦。”

    李建国心念一转,这肯定是冲着昨晚的事儿来的。

    虽说许大茂是个小人,但如果不去惹他,他也未必会生事。

    再说有人请吃,为啥不去?傻了吧?而且许大茂在这个院子属于高收入群体,还有娄晓娥娘家的支持,吃他一顿饭于自己毫无负担。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