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四合院:不认圣父舅舅,我躺赢成首富 > 第14章  换做是你不坑谁坑?

第14章  换做是你不坑谁坑?

ͶƼƱ һ½Ŀ¼һ ǩ
    一群人吹牛聊天下了个半小时,直到下班铃响,大家都陆续整理东西下班。

    临走前张大全使了个眼神,示意一会二人同行。

    众人抵达自行车棚后,董燕琴指了指分配给她的那辆车子给李建国看,便匆匆告别,回家为丈夫和孩子准备晚餐。

    李建国大致扫了一眼,发现这辆车大概还有八成新。

    见其他人陆续离开后,他对张大全说道:

    “大全哥,我要去厂门口等我舅,早上就约好了。”

    张大全点了点头:“哦,是这样啊,那行吧。

    我家住金鱼胡同8号院,你待会儿自己过来取车钥匙,我先走了。”

    “好,大全哥,您慢走。”

    随后,李建国将自行车推到工厂大门旁边的门岗室停放,径直走向值班的哨位,瞥了一眼,恰好又是今天的熟面孔。

    他掏出一支烟递给了警卫,并简单寒暄了几句说是在等人,于是开始攀谈起来。

    这位警卫名叫王大兵,是轧钢厂保卫科的一员,去年退伍之后被安排到了这里工作。

    闲聊片刻后,易中海与刘海中一起走出大门,李建国一眼瞧见,随即骑着车子上前迎接道:

    “舅,上车吧,我带您回去!”

    易中海不禁好奇:“这辆车是从哪儿来的?”

    李建国答道:“这是科室里配备的,人手一辆呢!”

    一边听着他们的对话,一旁羡慕不已的刘海中心想,虽说自己已经是7级锻工,可也并未分得一辆自行车呀。

    毕竟当下的情况,买自行车需要的票实在太难弄了。

    他忍不住问道:

    “你不是分配到了咱们厂的采购科吗?怎么没听说采购科每人配一辆车啊?”

    “二大爷啊,我是采购三科的成员,我们的任务是负责计划外物资的采购,经常需要跑农村办事,所以每个人都配有辆自行车帮忙。”

    “原来如此,看来你小子运气还不错,省了不少买车的钱呢。”

    李建国微微一笑,解释说明道:“二大爷说的是,但这是厂里的固定资产,暂时借用而已,以后该买的还是得买。”

    随后招呼易中海上车,礼貌打了一声招呼,便踏上了带着舅叔回家的路。

    途中,易中海忽然开口问道:“听柱子说,你今天好像开过车出去了吧?”

    李建国如实作答:“是啊,我早前在学校里学过开车技巧,刚好我们科室里有辆车,今天正好用它拉货去了。”

    “既然会开车,为何不当司机呢?”

    “当时学校直接定好的工作岗位嘛,而且要是我去当了司机,这些年所学习的知识岂不是都白费了吗?对了舅,今天我去乡下进行采购的时候,一个鸡蛋五分五钱,我就顺便买了三十个放在金鱼胡同那儿了,待会过去拿给您送过来。”

    听到此话,易中海突然紧张起来:

    “该不会这些鸡蛋是从厂里拿的吧?”

    “哪能啊舅!只要单笔采购款项低于六十块,我们为了图个方便通常都是自己先垫钱购买,等到东西验收进厂后,再到财务科报销,期间根本没什么漏洞可以钻。

    东西一旦进了厂库房,那就是厂里的资产了。”

    “明白了,那你缺钱了就跟我说声。

    厂里的东西千万别随便乱拿啊。”

    “放心吧舅,真要缺钱肯定找您帮忙。”

    说着,他询问对方是想同往金鱼胡同取回物品还是先行返回家等待消息:“要么我们一起走?或者我先帮您带回?”

    一番商议后决定先至指定地址提取鸡蛋。

    他们很快到达目的地金鱼胡同,在离入口不远的地方就找到了对应的编号位置。

    确认好路线,李建国轻松找到8号院的具体方位,迈步走了进去。

    这座院子是个典型的大杂院格局,有不少人此刻聚集在水池边上清洗食材准备晚饭。

    见到陌生人进入,院子里的居民全都停下手上活计盯着这位年轻人看。

    一位中年妇女走上前来仔细上下端详着眼前这个青年男子,并出声探问:

    “小伙子,请问你是来找谁的?”

    “大娘您好,我想请问一下这里是不是住着一位张大全张大哥?我跟他同一个科室上班。”

    话音刚落,在靠近前庭的屋子内的张大全其实已经听到外面传来的说话声,于是主动迎出大门,直接朝着李建国喊道:“哎小李啊!你来啦!”

    “建国,这儿呢!”

    李建国瞅见张大全后,便推着自行车走了过去。

    院子里的人注意到他确实是在找人,也就不再盯着他看了,继续忙各自的事。

    李建国把车停在张大全家门口,跨步走进屋里。

    打量了一圈这房子——相比自己的小屋,这里足足大了不少,估摸得有四十多个平方,收拾得井井有条。

    张大全招呼李建国坐下。

    不过李建国摆摆手,说他舅舅还在胡同口等着自己呢,就没停留的意思。

    听他这么一说,张大全也没硬留,从桌上拿起一个篮子递给李建国。

    接过篮子的李建国没多看就从兜里掏出提前准备好的一块六毛五,直接放在桌上。

    张大全也懒得清点数目,收起来揣进兜里,随后将李建国送到门口,并约着改天一块吃顿饭。

    出门之后,李建国在胡同口和易中海碰面,让后者拎上装鸡蛋的竹篮,然后一同乘车回四合院。

    刚到四合院门口,正好遇见阎阜贵三大爷正在浇花。

    三大爷是小学语文老师,下班时间早,总喜欢回来侍弄花草,同时还不忘守在门口看看许大茂是不是从乡下回来了——整个院子里能被他算计的人就那么两个:一个是傻柱,一个是许大茂。

    傻柱嘛,不用提,饭盒他想都别想。

    至于许大茂,每次放电影回来总会带一些山货,有时候也会给三大爷一份。

    这或许也能解释为啥三大爷偷鸡时偏要坑傻柱,一个是许大茂偶尔送些土特产,而另一个是日日从眼前晃悠着两只饭盒却一口都没给他吃过的人,换做是你不坑谁坑?

    三大爷瞧见李建国,不禁惊呼起来:“哎哟,建国啊,第一天上班就有自行车了?了不得!”

    边说着边用眼睛瞄向易中海。

    站在旁边的阎大大爷一下就猜到了他的心思,笑着说道:“三大爷呀,这是单位配发的,他们科室每人一辆。”

    “嗯,也是。

    像采购员这种经常要跑外勤的职位配备辆车很正常嘛,咱院儿里的许大茂不也是一样,轧钢厂给他安排了个自行车。”

    李建国将自行车搬进了院子,在三大爷家门前放下。

    他接着从易中海拎着的篮子里挑出两个鸡蛋递给了三大爷:“三大爷,今天跟同事去乡下采购,帮公社忙了几件事,别人送我三十个鸡蛋。

    您拿这两个蛋回去给孩子加个菜吧,咱们院子都知道您家里孩子多,全靠您一份工资养活着实不容易。

    解旷和解娣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拿着补补身子也好。”

    听到这话,三大爷喜笑颜开,连忙伸出手接过鸡蛋:“哎呀呀,真是谢谢你啦!我看咱院子里数你最有出息咯。”

    李建国笑了笑,赶紧摆摆手说:“行了行了,别夸了,这两个鸡蛋你自己收着吃呗。

    您可千万别往外说,毕竟鸡蛋就这么几个,你说送谁不送谁的不好交代。

    好了,我们要走了,舅妈还在家等我们呢!”

    于是李建国与易中海俩个人从中院走到了自家门,再一次说明了这些礼物的由来以及车是如何分配的情况。

    听闻消息的人都震惊不已,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心想李建国果然混得好。

    第一天上班不仅单位配车,还收获如此丰厚的回馈——实在让人艳羡。

    李建国刚从学校毕业,年仅二十就骑上了自行车,院子里算上他的才不过三辆。

    不管是厂里发的还是自买的,能骑回家的就跟自家的一样方便,后院许大茂的车也是单位配的,不一直都是他自己用吗?跟私车有啥两样?

    大家都说采购员好处多,果然,李建国上班第一天就带回了三十个公社送的鸡蛋。

    照这速度,干久了没准天天都能拿肉回家呢。

    一时间,全院子议论不断。

    心眼单纯的邻居只是羡慕,而一些脑子活络的已经开始盘算怎么和李建国搞好关系,好让他下乡的时候帮忙带点不需要票证的吃食。

    贾张氏正坐在中院门口纳鞋底等秦淮茹回来做饭,看到李建国骑着自行车、一个大爷拿着装满鸡蛋的篮子,也忍不住心里痒痒,琢磨等秦淮茹回来说说,催她赶紧行动起来。

    她想象着若秦淮茹成功了,自己一边享用傻柱的饭盒,一边享受李建国带来的美食,激动得不行。

    甥舅两人回家时,一个大妈瞧见他们一个推着自行车,一个提着篮子,连忙问是怎么回事。

    为免大妈操心,李建国只能把之前对舅舅说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舅舅舅妈,我说一下啊,以后我带回家的东西都说是乡下公社送的。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