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大明:我在殿试直播搞垮朱元璋 > 第24章  只要贪念一起,祸患必至!

第24章  只要贪念一起,祸患必至!

ͶƼƱ һ½Ŀ¼һ ǩ
    内帑接连不断的银流出现在大家面前说明:

    整件事情其实是朱由检与周奎共同设的一个局!

    谁会想到周奎的背后主谋竟然是皇帝本人呢?

    或许他们也不是没猜到过可能。

    只是压根不想也不愿接受这个现实罢了。

    表面看这是周奎跟他们在玩一场博弈游戏,

    实际上周奎只不过充当了一个话筒的角色。

    他们要面对的根本敌人,

    其实就是他们自身。

    更确切地讲,是深藏于内心的贪欲!

    只要贪念一起,祸患必至!

    被骗走了大半家产的洪承畴,失魂落魄地坐在嘉定伯府的门口。

    最终,他猛然间从地上站起来,

    紧紧盯着远处巍峨的宫殿,咬牙切齿地说:

    “我现在就进宫面见圣上!”

    “不怕死的人,随我入宫!”

    毕竟还是个聪明人。

    很快意识到,去找周奎根本没用。

    幕后主使者,正是曾经被他们轻视的皇帝朱由检!

    愤怒和绝望一瞬间占据了那些达官显贵们的思绪。

    洪承畴这句话一出口,

    站在嘉定伯府外的人都附和起来:

    “国朝养育士人三百年,岂能容忍如此荒唐的事!”

    “让陛下给我们做主!”

    散朝不过片刻的文武百官立刻调头,

    再次浩浩荡荡地朝着皇宫行进。

    在乾清宫内,

    朱由检则专注地望着棋盘,

    最近这几天的事情发生后,

    原本作为藩王时还低调内敛的朱由检,

    经过一番历练,开始透出了帝王该有的气势。

    坐于朱由检对面的周奎额头渗出了豆大的汗珠,

    手中棋子攥得发颤。

    朱由检丝毫不急躁,

    轻轻缓声说:

    “岳父,到你落子了。”

    这时王承恩也神情严肃地走到朱由检面前报告说:

    “陛下,大臣们又回来了,都在吵嚷着要见陛下呢。”

    朱由检抚了抚龙袍上已经修补过的补丁冷笑着回应道:

    “朕知道了。”

    “岳父莫要在意他们,咱们接着下棋。”

    周奎看着朱由检浑身战栗,“噗通”跪倒在地哀嚎道:

    “陛下,臣认输,臣真的认输啊!”

    不料朱由检冷冷凝视着他低声说:

    “你说认输,就能不下了?!”

    “朕是天子!”

    “只要朕说没完,这局棋就没结束!起来,继续落子!”

    强大的压力铺天盖地而来。

    周奎首次深切感受到了对这个“女婿”的畏惧,

    不得不艰难地从地面爬起重又落座。

    此时,在乾清宫隆宗门外,

    内阁大学士、五军都督、六部九卿已经悉数到场。

    王承恩怒视着门外的人厉声质问道:

    “天子正在宫里下棋,你们为何喧闹?!”

    洪承畴眼睛充满血丝紧盯着王承恩怒喝道:

    “我们弹劾嘉定伯周奎,你这个阉党难道要效仿魏忠贤堵塞言路不成?!”

    这一句话如同利刃刺向王承恩,

    自从朱由检整治了阉党以后,

    阻止言论成为了朝廷中最大的禁忌,

    话刚一说出口,

    王承恩立刻没了招架之力,

    眼睁睁看着洪承畴等大臣涌入乾清宫,

    看见正在宫中下棋的一对翁婿。

    百官一眼见到周奎,

    瞬间暴怒不已。

    “周奎贼人!把老夫的棺材板卖去哪里了?”

    “陛下,周奎惑乱朝廷,应当将他像桀纣那样斩首以警戒他人!”

    随着众官员的谩骂声,

    脸色阴沉的朱由检缓缓抬起头,

    从喉咙里挤出了两个字:“放肆!”

    话音未落,

    后面突然涌现了大批锦衣卫和东厂人员,立即将这些百官包围。

    一看见锦衣卫手中锃亮的绣春刀,

    文武百官才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干了何等过分之事,

    瞬间跪倒成一片:“臣等罪该万死……”

    所有人匍匐在地,无人敢抬头。

    朱由检默默丢下手中的棋子,缓缓起身,目光直射首辅洪承畴,开口问道:

    \"洪阁老,今日率众闯宫,所为何事?\"

    洪承畴额上顿时冒出冷汗,硬着头皮高声道:

    \"启奏陛下,国丈周奎日前在京中诱骗众臣,谎称东南有月息一分的生意。

    \"

    \"臣等苦于多年无俸禄,被其算计。

    这可是臣等养家糊口的最后希望!\"

    \"请陛下替臣等做主!\"

    朱由检淡淡扫了一眼身边的周奎,说道:

    \"那是国丈之事,你们跑来这儿闹什么?莫非要朕背上不孝之名?\"

    满朝文武心中震惊不已:这话说得仿佛跟你无关似的!内帑银两从哪来的?!

    听闻此言,洪承畴当即跪倒厉声道:

    \"臣等断无不敬之心,只是请求陛下出面讨个公道!\"

    谁知朱由检竟一反常态,坦然说道:

    \"如此,那就让国丈把钱还给你们好了。

    \"

    话音刚落,周奎浑身颤抖,瞬间跪地惊呼:

    \"陛下,臣,臣……真没钱了!\"

    你这孩子怎能如此!你把钱花光了,现在让我赔偿,就算把我卖了也不够啊!

    连旁观的洪承畴也看不下去了,咬牙说道:

    \"陛下!那些银两都是臣等厚颜向亲友借来的!\"

    \"内库突然多出这笔钱,臣怀疑国丈可能与内廷勾结,请陛下速命追回这些银两!否则,臣等实在无颜面对乡里,更无法为大明效力!\"

    见势已明朗,洪承畴面色猛然一沉。

    他已不再奢望全额追回款项,只想尽力挽回一些损失。

    而洪承畴身后的百官皆默然无声,一同跪伏于他身后。

    这是他们毕生积蓄,如果全数丢失,比死还难受。

    听完洪承畴陈述,朱由检反倒释然一笑。

    若是以往,此刻他怕已手足无措。

    幸好那位太祖早已为此局面安排好后路。

    只见朱由检面无表情地起身,径直走到后方兵器架前。

    一把抽出自太宗征漠时使用的宝剑,“当啷”一声掷于洪承畴面前。

    随后冷冷凝视洪承畴高声下令:

    \"拿此剑,杀朕!\"

    这一命令如同巨雷,将所有官员震得目瞪口呆。

    看到脚边金龙纹饰的长靴,群臣们才首次深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严压迫。

    这种感觉已是近五十年未曾出现过。

    户部尚书张凤翼突然想起五十多年前,行将就木的嘉靖帝。

    作为嘉靖四十五年进士的他恍若隔世,眼前似乎重现当年身影。

    或者说,朱由检此刻已然流露出超越先帝的强大气势!

    自嘉靖之后,再无天子能如此摄人心魄!

    乾清宫内刹那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人人相顾失色,无人敢正视龙椅。

    洪承畴更是连连叩头:\"臣不敢!\"

    说实在的,朱由检心底其实很希望洪承畴能拾起那柄剑刺向自己。

    这棘手的局面,谁愿意承担就归谁。

    眼见洪承畴保持沉默,朱由景将视线转向其后的众人,声音骤然严厉:

    “谁若有怨怼国丈之心,站出来!拿起这把剑,杀掉朕!”

    “告诉历史,大明亡于君臣利益之争!”

    “好让后代看到,我这朝代的君臣有多大作为!”

    朱由检清楚得很,其余后果他不敢打包票。

    然而只要有人持剑弑君,国家崩塌的重责就会即刻全然落在满朝官员上,而他自己反倒会被后世同情怜悯。

    乾清宫陷入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朱由检深深吸气,在龙椅中安然落座后叹息说道:“各位大臣对内帑银两的来历感到疑惑吗?”

    此刻,他直截了当地道出答案:“这些钱源自民间借款!”

    “待我朝肃清朝内外之动乱,天下恢复安宁之时,这笔银子必数分文不缺地偿还给百姓!”

    话音落下,几位殿后的谏言官瞬间躁动。

    “陛下何等尊贵岂可与黎庶借贷以平定战乱?”“我朝富有天赐四海资源,望陛下退钱归于民户,您如此威严何必倚靠些许民间之财?”

    他们还未说完时,朱由检已然嗤之以鼻。

    \"一派胡言!”

    “外敌皇太极已兵临城下进逼京城了,莫非还要朕放弃借来的军饷?”

    “王承恩!\"

    远在殿内的太监王承恩浑身抖动起来,连忙应声上前。

    \"小人在此,请旨。”

    “将其拉到午门之外,当廷杖杀。”

    朝廷上下惊骇失色,那几个准备替该谏官开脱的人忙高声抗议。

    “圣主啊,祖制不可更改!明朝从不处死直言官员,他只是……”

    还没等他们多加争执,洪承畴却已经捕捉到了朱由检话语背后的深意,赶忙顺着皇帝的意思大声喊道。

    “陛下方才声称:待到天下彻底恢复安定后便要如数偿还民间借款吧?”

    这一嗓子犹如当头棒喝,让群臣纷纷恍悟。

    此刻还惦记那书呆子安危又作甚呢!不管是空口白牙也好,有实际凭据也罢,反正这笔借款是有着落地去向的!

    相较于此君主直接否认赖账更是万般有利。

    当下便有英国公张至极抢声道:

    “哪能呢阁老担忧过虑啦。

    我圣上睿智非凡,怎会背叛民众信任!\"

    一连串赞美帽子迅速戴在了朱由检的头上。

    那位已经被拖出殿外、被捆绑架行的可怜言官彻底暴怒,开始谩骂不止。

    可惜被锦衣卫迅速按住了喉咙……

    看着群臣齐心一致的表态,朱由检缓步站起,淡漠开口:“既然借下了这笔款项,就从未想过去逃避这笔债务。”

    ”只要大明仍在,朕定认此帐,必如期偿还。”

    这句话让洪承畴立懂其中玄机,大明若存则归还银两无虞;反之大明覆亡之际他们的养老积蓄也全都要殉随国家。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