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大明:我在殿试直播搞垮朱元璋 > 第15章  胡言乱语
    朱允炆初闻一愣,旋即一笑说道:“先生莫要戏言。”苏谯冷冷道:“殿下,我并未说笑。”朱允炆抬头疑惑地盯着苏谯:“苏先生,今日我大明正值洪武盛世,难道还有人忍饥挨饿不成?”

    苏谯冷笑反问:“殿下真的认定现在天下皆食无忧吗?”朱允炆果断回道:“若是还有人饥饿,何来盛世之说?”苏谯缓缓掀开车帘,淡声道:“殿下是否觉得这些窗外之人亦能饱腹?”朱允炆顺着话音向外看去,仅一眼便呆立原地——车外挤满了破衣烂衫的乞丐,不少眼睛冒着绿光盯着他的马车。

    苏谯随手端过车内的一盘糕点连盘子一起扔向窗外。

    顷刻间,那些乞丐如同饥饿野兽般哄抢起来。

    朱允炆愣怔当场,许久未能言语,结结巴巴地嘀咕:“这……这……”

    苏谯紧盯着朱允炆低吼:“这就是满朝文武歌颂的盛世!”“这就是殿下日夜惦念的盛世!”朱允炆怒拍桌子骂道:“必有人欺瞒皇爷爷!苏先生你为何不向陛下禀明实情?”

    听到此话,苏谯忍不住冷笑连连:“殿下难道真以为这样的事情能逃得过陛下耳目?”“殿下莫非忘了,当年陛下就是他们中的一个!”朱允炆猛地瘫倒在车厢里:“苏先生,你是说这一切皇爷爷全然知晓?”

    苏谯指着远处的粥棚笑道:“陛下当然知道,不然殿下认为那些粥棚真是中书省的大人们开恩设置的?”“每日发放一次稀粥,不过让这些人苟延残喘罢了!”朱允炆瞪着苏谯追问道:“仅仅止活命?如此又谈何盛世?”

    苏谯无奈耸耸肩续道:“殿下可曾思考过一个问题。”“这才是自古以来所有人梦寐以求的盛世罢了。”苏谯的话似重锤砸入朱允炆心口,紧接着又补充道:“自古所谓的盛世,不过是保证大多数百姓饿不死而已。”

    朱允炆狠狠攥紧拳头恨声道:“近年我大明赋税兵役仍过于繁重。”“皇爷爷的最大过错在于太过偏重武将,致使天下民生无法恢复安宁……”

    苏谯听到这些话,笑声更大了。

    “殿下,您这是说的哪门子胡言乱语呢?”

    “莫不是觉得打仗几回,就把天下的粮食耗尽了?”

    “你是不是觉得,咱们大明最该担心的是北边的草原民族?”

    “大错特错!”

    “那些祸国殃民的蛀虫,并不是北边的游牧部落。”

    “反而是殿下念念不忘的黄先生、齐先生这类人!”

    “哪个不是家坐拥广袤田产?”

    “殿下真以为他们是被您的仁义打动?”

    “恰恰相反。”

    “因为殿下看起来太好拿捏。”

    “他们知道,只要殿下登基,他们便能左右朝局。”

    “但若换了燕王,则完全不会任他们摆布,反而会反过来压制他们。”

    “这中间的区别,您明白了吗?”

    苏谯紧紧注视着朱允炆。

    外面赶车的小太监听得直冒冷汗,恨不得立时冲进车厢堵住苏谯的嘴巴。

    得啦,大人,这话咱可担当不起!

    另一边,在某处不同的时空里,

    乾清宫内朱由检正与岳父周奎对弈。

    侍从早已全数退下。

    这时,锦衣卫都督骆养性悄然踏入殿中,在朱由检耳边低语几句。

    朱由检手中的棋子当即“哐啷”一声摔到棋盘上。

    他再看向周奎,满眼尽是嫌恶。

    “辽东如今缺粮啊……”

    朱由检刚起头,周奎立刻变色,

    忙起身拱手道:

    “陛下放心,小臣虽为天子之丈,但必当以国为重。

    情愿献出自家积蓄五千两银子,悉数助辽!”

    “要是还不够,我现在就回去把陛下赏的宅邸卖了!”

    “就连我的马车也卖掉,只为支援辽东战局!就是走路入朝又如何!”

    朱由检静静打量着周奎问道:

    “国丈可真要倾尽所有资财相助辽东?”

    周奎被问得有些发虚,犹豫答道:

    “当然当然是真的!”

    朱由检猛地拍桌大喝:

    “骆养性,听见没有!周国丈捐银五十万两,并十万担粮草!”

    骆养性身子一震,连忙躬身应道:

    “听明白了!周国丈捐银五十万两、并助十万担粮草!”

    周奎惊愕地瞪着朱由检,

    “陛下,我并没有说过……”

    朱由检强忍怒火,挤出一丝难看的笑容说:

    “国丈不用惊慌,朕已经遣锦衣卫去府上取银来了!”

    周奎瞪着朱由检,又瞄向骆养性,

    嘴唇抖动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最后干脆双眼一黑,晕倒在地。

    朱由检勉强克制怒意,牙关紧咬低声吩咐:

    “将国丈送到太医院好好诊治!”

    “臣遵旨!”

    这下,朱由检才真正意识到这个老丈人竟富到了如此骇人的地步。

    五十万两银子!

    这可是自己三年前才封周奎为嘉定伯!

    早年周奎不过是在前门大街和天桥靠给人算命讨生活的手艺人罢了。

    这才过了几年光景?

    周奎就积攒了这么多钱!

    怪不得自己把税负加到了老百姓后代头上,国库依旧捉襟见肘。

    有这些大臣在,国库又怎么会富裕得了?

    想到此,朱由检心中油然生出一股深深的不安。

    倘若朕将这群王公大臣逼到绝境,后果又该如何应对?朱由检本就多疑,此刻心中骤然涌现出无数莫名的惊惧。

    宗室必须迅速进京!无论他们是否有意争夺皇位,毕竟都是自家血脉。

    朱由检微微闭目,仿佛正挣扎于某种重大的决断。

    许久之后,他咬牙切齿地低吼:“传朕旨意,立即征召天下宗室进京!”

    骆养性闻言诧异地提醒道:“陛下,前往各地送信的信使已然出发……”然而朱由检天生多疑,却从不缺乏果敢。

    他语气陡然变得坚决,周围伺候的太监宫女闻声立时跪倒一片。

    “那就加派快马!务必催促送信之人加快速度!这五十万两银子就当作宗室进京所需的费用。”他紧接着命令道,“通告天下宗室,朕有要事与他们在京城相商。”

    此时此刻,朱由检终于下定了决心。

    若大明众官皆如周奎一般昏庸无能,这国家怎会不灭亡?他不愿再多耽搁一刻,只想速召天下宗室齐聚京师,组建一支忠诚的精锐军队。

    朱由检如今信任的对象,除了朱氏家族再无他人!

    即使意味着效仿当年朱允炆的选择,把江山留给族内流落四方、音讯全无之人,他也绝不会眼睁睁看着明朝因己而灭!此刻,在雄伟的大殿中,朱由检面沉似水,在龙椅上严厉高声道:“情势危急,各地不得有丝毫拖延!若有不当之处,斩首以儆效尤!”他又下令道:“各地王府接到旨意后,须立刻动身。

    谁若有意拖延,则废黜为庶人,停俸罢爵,幽禁凤阳!”

    随着一道又一道圣旨的传出,这已显腐朽的官僚机器终于开始“咯吱作响”,艰难运作起来。

    无数锦衣卫和信使手持特制令牌四散而出,每一人都备有多匹良驹,接下来的数天,整座京师之外尘土弥漫,甚至京营都被调动了许多战马供其使用。

    看到城中兵马频繁调动的情形,朝堂上下这才意识到御座上的那位君王的存在——即便今日之前被众人遗忘,但言必行,令必果的力量仍然在握!

    与此同时,在金陵街道上,朱允炆面色铁青地端坐车中,仔细回味着苏谯刚才的话语。

    黄子澄和齐泰的面容不断浮现在他的脑海。

    面前坐着苏谯低声劝说道:“殿下可细思索:垂拱而治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还会是别人吗?显然是黄子澄、齐泰及那些大明士绅阶层啊!苏谯饶有兴趣地看着朱允炆说道:“垂拱而治实则要求您将权责交付给这些士大夫们管理。”“天下太平则是希望朝廷不要再轻易采取措施干预事务了!”“只因天下的资源就这么有限。”“一旦朝廷多占用一份,便代表这些士大夫得少分一口!”“垂拱而治等于交出权力。”“天下无事等于是让您舍去部分权益利益。”

    听到这里,朱允炆的身体不可抑制地颤抖了起来。

    “这不是事实,黄先生绝对不是这样的人!”苏谯紧紧注视着朱允炆反问道:“那么在此之前殿下可知城隍庙中的乞丐存在?”朱允炆答道,“我未知悉,但这仅仅说明允炆常年居深宫罢了!”

    苏谯摇头叹气地说:“那么试问,若殿下未曾随我出行这一趟呢?假如今后陛下驾崩,殿下是否认为那些布粥施恩的粥棚依旧会长存不衰呢?”这一问使朱允炆无言以对。

    稍息片刻,他却坚毅地说——

    “今后绝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只要我还活着,金陵城隍庙的粥棚就必定会维持下去!”朱允炆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

    然而,苏谯却冷冷地反击道:“殿下,那您可曾想过闽浙蜀中那些地区的粥棚?您能看见的地方尚有照顾,那些看不见的地方又当如何?”他接着又问,“您只关注眼前的事务,而那些未曾目睹之事,您真的能够尽心竭力吗?”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