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第16章  屯沟驿
    许州,屯沟驿。

    同属水路驿站,管城驿与新郑县的财政状况息息相关。曾经,管城驿的耗费让新郑县集体懊恼财政大出血,恨不得撤销。

    而屯沟驿或走鄢陵南下到上蔡,或经尉氏县走许昌、郾城、上蔡,而达蔡州城。由此可知,屯沟重要,更是日进斗金。

    岸边建起的驿舍,豪华程度堪比王公府邸,甚至设有三间戏台,时常邀请戏班子驻场演出。这哪里还像个普通驿站,分明就是一处大型综合娱乐之地!

    不仅岸上如此,水里也有文章。运河口的客船,同样属于驿站产业。来往的商旅不必登岸,就能直接住进宽敞舒适的大型客船。

    客船之上,食宿娱乐应有尽有,甚至还能招来洛阳城内的名妓。只需看看画册,便能挑选到心仪的佳人,确保你足不出船,就能尽享鄢凌的繁华热闹。

    屯沟驿规模庞大,有100多间驿舍、30多艘船、70多匹马,3座亭台、3间卷棚与戏台,26间马棚及1座马神庙。驿卒、马夫等各类人员超500人,另设轿房、餐厅、兽医房、囚犯房、草料房,不远处小镇还设有分部,有漕运房和多处马房。

    屯沟驿的驿丞,那可是个肥差,就算拿知县的职位来换,人家都未必乐意!

    李佑他们搭乘的商船,一到郑州便不再前行,停下来卸货做买卖。

    苏皓这人出手阔绰,懒得登岸寻找便宜客栈,直接住进了驿属豪华客船,等着换乘前往江州的船只。照他这种花钱如流水的方式,从崔洋那里借来的铜钱,估计还没回到老家,就已经花得一干二净了。

    客房内。苏皓品味着一篇颇具颜真卿韵味的书法,对李佑说:“再写一首《将进酒》。”

    李佑立即翻开《唐诗选集》,认认真真地开始抄诗,顺便熟悉相应的繁体字。

    其实,李佑的书法还算不错,小时候在私塾也下过一番苦功。之前被苏皓贬低,纯粹是因为字体风格的差异,他的字形和结构都比较扎实。若真写得很差,又怎会被苏公子拿去反复研究呢?

    在李佑挥毫书写的时候,苏皓品鉴着手中的书法,说道:“这个‘禅’字的字形,应当是脱胎于怀素和尚,但又稍有变化,结体沉稳大气……”

    他这是在拆解字体,熟悉这种书法的字形结构,每天都让李佑不停地写新字出来。

    这种字体乍看之下有些质朴,为何多看几眼就觉得韵味无穷,苏皓始终没能完全弄明白,因为他不知道书法中也蕴含着一种独特的美学比例。

    从专业角度分析,这种字体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笔画的华丽,却让字形结构达到了一种和谐之美。

    好不容易把一首《将进酒》写完,李佑问道:“公子,还要再写吗?”

    “不用,明日继续。”苏皓盯着手中的字体,头都没抬一下。

    李佑揉揉发酸的手腕,走去推开窗户吹吹风。

    岸边,商旅往来如织,一片繁华兴盛的景象,哪里有半点末世的迹象?

    中原与关中仿佛是两个世界,而许州与中原其他地方又有所不同,就连街头的乞丐,精气神都大不一样。

    许州,真是富庶之地啊!

    驿站的戏台上,有个士人正在讲学,台下站满了来自不同阶层的听众。

    士人讲学的内容听不太真切,但台下不时传来的喝彩声,那疯狂的模样,就好像是名角在表演精彩的杂剧。

    李佑忍不住问道:“公子,船上的客人都说,这位皮先生很有名,你怎不下船去听他讲学?”

    苏皓冷笑一声,讥讽道:“我见过这皮日休,襄阳人,受前朝文风影响颇深,却反过来批评当今文坛大家。不但批评当今大家,他还批评前朝文人,狂妄至极,数典忘祖,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原来如此。”李佑不再多言。

    其实,李佑自己挺想下船去看看,毕竟这是他遇到的第一个知名文人。

    皮日休,唐末著名诗人、散文家,诗文多抨击时弊,在文学上成就颇高,与陆龟蒙并称“皮陆”。

    苏皓苏大公子,明显对皮日休误解颇深。皮日休年轻时确实恃才傲物,逮着当时的文坛大家一顿批评。但如今历经磨难,潜心创作多年,文学风格迎来巨大转变,作品越发成熟深刻。

    李佑趴在窗户边眺望了一阵,好奇道:“公子,你对当今文坛的流派怎么看?”

    苏皓笑道:“如今文坛流派众多,相互攻讦,实则大多是为了名利。你小小年纪,也听说过这些文坛之事?”

    李佑只能胡扯:“家父生前颇为关注文坛之事。”

    苏皓解释说:“如今文坛,一派推崇华丽文风,一派主张质朴写实。主张华丽的,批评写实的粗俗;主张写实的,又指责华丽的空洞。非此即彼,这便是文坛之争。我年初进京赶考,借住在一位长辈家中,听他说长安城内的文坛,每天都热闹得很。”

    好嘛,文坛流派之争,竟也是这般复杂,这个说法倒是出乎李佑的意料。

    苏皓继续研究书法,李佑回到自己的客舱。

    主仆四人,住的是同一个套房。

    苏皓独居里舱大屋,李佑、李萱、周武合住小屋,有需要就随时吩咐他们做事。

    “二哥,你快看,你快看!”李萱举着一个小木雕欢快跑来。

    李佑笑着将小妹抱住,问道:“这是什么呀?”

    李萱献宝似的说:“这是周叔送的木偶人,脖子和手脚都能活动呢。”

    李佑接过来把玩了一阵,装作惊讶地说:“真的能动,好精巧的木偶啊!”李萱咧嘴笑得更开心了,露出正在换牙的大豁口,小姑娘变得越来越开朗活泼了。

    哄了小妹一阵,李佑感激道:“多谢周叔……”

    “不必客气,下船办事的时候,顺手买的,”周武躺在地铺上,悠闲地翘起二郎腿,嘴里叼着一根草,“你去收拾行李,船已经找到了,明天就动身前往陈州。”

    李佑连忙去收拾东西,一路上的杂活都由他来做,周武悠闲得就像半个少爷。

    干完事情,周武又问:“今天练枪了吗?”

    李佑说道:“还没来得及呢。”

    周武督促道:“每日刺击一千次,一次都不能少。”

    李佑只得拿出自己的长矛,在船舱里练习突刺,招式一成不变,枯燥而又乏味。

    好不容易练完,周武又开始使唤:“去喊些酒菜来。”

    李佑端起板凳出舱,门口有个铃铛,他要站在板凳上才够得着。

    “叮铃铃!”

    清脆的铃声响起,很快就有伙计过来提供客房服务。

    李佑说道:“劳烦送些吃食来。”

    周武躺在里面喊道:“一只洛阳烤鸡,一碟卤豆干,两斤酱羊肉,一条清蒸鲈鱼,一甑白米饭,再来一壶长安美酒。”

    伙计说:“客官,酱羊肉卖完了,怕是得等到明日才有。”

    别管朝廷有没有禁令,只要你有钱,想吃什么都能买到。

    周武说:“那就换成牛肉。”

    “好嘞,各位客官稍等!”伙计小跑着离开。

    大概两刻钟之后,伙计端着酒菜过来,先送进大屋供苏皓享用。

    苏皓的胃口不大,仅吃了一些烤鸡、半条鲈鱼,剩下的都留给三个仆人解决。

    周武吃了几口,觉得不尽兴,突然起身走进里屋,伸手就去抓桌上的酒壶。

    苏皓提醒道:“我还要喝呢。”

    周武笑嘻嘻地说:“公子,酒不热了,冷酒伤胃,老夫人让我一路照顾你。”

    “胡扯,酒哪里就不热了?快快放下!”苏皓有些生气。

    “还是热的?那我尝尝,”周武对着壶嘴猛灌一口,惊讶道,“怪了,真就没冷,且还给公子。”

    苏皓看着壶嘴上的口水,顿时一脸嫌弃,破口大骂道:“你这没规矩的刁奴,拿着酒给我滚!”

    周武拱手作揖:“多谢公子赐酒。”

    大摇大摆回到小屋,周武双眼圆瞪,看着空盘子问:“洛阳烤鸡呢?”

    李萱正在吸吮手指,满嘴流油,一脸无辜。

    “吃完了,就剩半个鸡头,周叔你要吃吗?”李佑把含在嘴里的鸡头递过去。

    周武扼腕叹息:“你俩是真能吃啊,那么大一只鸡,转眼就给吃没了。”

    李萱捂嘴偷笑,端出装卤豆干的盘子:“周叔,逗你玩的,鸡腿肉、鸡胸肉一片都没动。”

    “还算有点良心。”周武撇撇嘴。

    做了苏家的书童,别的不说,一路上饮食非常丰盛。

    苏皓奢侈惯了,由着周武随便点菜。他自己只吃少许,剩下的全都进了李佑、李萱、周武三人的肚皮。

    当抵达陈州换船时,兄妹俩直接胖了一圈,不再是以前瘦弱的样子。

    与此同时,李佑也终于明白,周武为啥能膀大腰圆,这货是个彻头彻尾的吃货!

    不过,苏皓、周武的关系,让李佑有些摸不透。

    根本就不似主仆,反而更像是结拜兄弟。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