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经过的地方,两边不是黄色墙面、稻草铺顶的土房子,就是漫无边际的水稻。
现在是农历九月中旬,距离第二季水稻的收获时间还有一个多月,看到广阔的稻田里长满了稻穗,让人瞬间联想到丰收的喜悦。
宋海建已经几十年没见过这样的景象了,他看得十分入迷,丝毫不觉得时间难熬。
不知不觉,牛车进了城,停在一个路口。
蒲春生回头对冯玉芬说:“嫂子,从这条路去人民医院比较近,我们赶着去供销社,就不送你们过去了。”
冯玉芬嘴里说着“不用送不用送”,拿起包袱和儿子下车。
“我爸特地交代了要等你们一块儿回,等这边事情办完,我就去医院找你们。”
“哎,好!”
等蒲春生驾着牛车走了,冯玉芬从包袱里掏出番薯递给儿子,“海建,先吃早饭,吃完我们随便找个地方待会儿,然后就去找你春生叔,说你耳朵治完了。”
可宋海建接过番薯后,却拉着母亲朝医院走去。
冯玉芬顿时惊疑:“干嘛,你真要去医院?”
“嗯,我耳朵确实有点不舒服,来都来了,去看看。”宋海建眼睛眨都不眨就扯谎。
冯玉芬大惊:“你不是说没事吗?怎么会不舒服了呢?该不会真的受伤了吧……”
到了医院,宋海建带着母亲去做了身体检查。
虽然这会儿医院各方面条件还很落后,但老中医们是有真本事的。
冯玉芬稀里糊涂的,就被按在一名老中医对面。
老中医问她有什么不适,旁边的儿子噼里啪啦就说了一堆,讲的比她自己记得的还细致。
她想问问儿子这什么情况,儿子却“嘘”了她,让她别打扰医生。
冯玉芬这时总算意识到,自己被儿子给耍了!
但这会儿不是找儿子算账的时候,她只能瞪了眼儿子,给我等着!
老中医把完脉,又让她张大嘴巴看了看,然后在她身上几个地方按了按,问她有什么感觉。
她一一如实回答。
老中医眉头一皱,坐下来就开始写药单。
宋海建暗暗提着心,紧张地问:“老先生,我妈的病要紧吗?”
母亲前世是积劳成疾,死的时候吐了很多血,那个画面他两辈子都忘不掉。
因此他一回来,就产生了赚钱带母亲看病的想法。
本来他是想用一个月时间赚够三十块再带母亲来医院的,但奶奶那一巴掌,意外地让他提前获得了三十块钱。
宋海建便连一天都不愿意多等了。
不过他也知道,以母亲的性子,若说要带她去医院检查,她必然是怎么都不肯的。
他只好一步步把人诓到医院。
老中医见他满脸担忧,扭头看着冯玉芬说:“同志,你好福气,有个孝顺的儿子。”
听到这话,冯玉芬心里对儿子欺骗自己的不满和责怪,当即减轻了许多。
她的面色也随之和缓,冲老中医点点头,“是,他担心我的身体,今天特地把我诓来了医院。”
老中医表情变得严肃:“那你可要好好感谢他啊,你这情况如果再拖下去,只怕会有性命之危。你没发现自己现在呼吸都不畅了吗?”
闻言,冯玉芬呆了呆,下意识说:“我这是老毛病了……”
“老毛病,也会要命的。”老中医摇摇头,“你本身心肺就不大好,又是个海女常年潜水憋气,对心肺的伤害更大,从我刚才对你的诊断来看,你心肺受到的损失已经很严重了,再等个几年,就是华佗在世也救不了。”
听到这里,冯玉芬才算是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有些艰涩地问:“那我现在……还能治好吗?”
这同样是宋海建最关心的问题。
面对神情紧绷的母子俩,老中医也没有故意卖关子。
“我先给你开几副药,你拿回家吃着,从今天开始不能再下海,五天后再来一趟,到时候我再根据你的情况给你定个治疗方案。你这病有娘胎带的,也有后天形成的,不是那么快能痊愈的,得慢慢来。”
宋海建顿时激动地表态:“我们一定配合!只要能治好我妈,花多少钱我们都愿意!”
冯玉芬一听到“钱”这个字眼,心就成了乱麻,“老先生,我男人两年前出海没了,我还有三个孩子要养,我不想死,可我家也拿不出多少钱……”
老中医阅人无数,自然看得出这对母子的窘迫。
“我也不会多收你一分钱,药方开出来后,你要是有渠道买到上面的药,也可以不在医院抓。”
冯玉芬感激地看着他,“谢谢老先生了。”
老中医的确没收她钱,给了她一张药方,就让她走了。
冯玉芬拿着药方站在医院走廊,脸上犹豫不定的。
宋海建见状,走到母亲面前。
“妈,”他目光坚毅,“你答应过我,要好好活着的。钱,我们可以再想办法挣,可你的命,只有一条。”
看到儿子的眼神,冯玉芬似乎受到了触动。
心中那些挣扎的念头和疑虑,被她统统抛开。
其实当事人自己,是最知道医生诊断有没有出错的。
她怀疑医生的话,只是舍不得花钱治病罢了。
可儿子说的对。
她的孩子还那么小,她还不能死。
“走,跟妈拿药去。”
当冯玉芬说出这句话,浑身都轻松了,她那孝顺的儿子也露出了笑容。
老中医开了五副药,一副两毛钱,一块钱这就没了。
尽管冯玉芬做过心理建设,可交钱时还是很心痛。
以至于出医院的时候,冯玉芬小声和儿子嘟囔:“希望那位老先生没骗我……不然这么多钱打水漂,我就算没病也会心疼死的。”
“没事的妈!”宋海建拍着胸脯说:“我现在赶海一天能挣一块多,肯定能担负得起你的医药费。”
冯玉芬心里一暖,忍不住捏了捏儿子的脸:“你啊!长本事了,都敢诓你妈了,以后可不许了啊!”
识时务者为俊杰,宋海建果断认错:“我错了妈,以后一定不会再骗你。”
冯玉芬本也没真生气,听罢,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这还差不多。”
母子二人有说有笑的,可刚走出医院大门,就碰到了匆匆赶来的蒲春生。
此时蒲春生有点懵:“海建,你耳朵这么快就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