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 > 第19章  二伯也要分家?

第19章  二伯也要分家?

ͶƼƱ һ½Ŀ¼һ ǩ
    恋恋不舍地收回视线,宋海建叹了一口气,只能回归现实去捡那些随浪潮冲到岸边的小喽啰。

    在捡了二十多条鱿鱼、鳗鱼后,宋海建把魔爪伸向了一只藏得颇深的三疣梭子蟹,蟹移动缓慢,只要避开那双大钳子夹住身体,基本就没跑了。

    由于这家伙藏在石缝里,宋海建颇花了一番功夫菜把它夹出来。

    被烧火钳夹住后,大家伙还挥舞着大鳌试图攻击,宋海建直接扔进桶里了。

    蒲十三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梭子蟹,感觉比她脸盘子还大?

    她蹲在旁边越瞧越稀奇,伸手想抓起来看看,结果爪子刚探出去,宋海建的烧火钳就挡过来了。

    “干嘛?”

    小姑娘讪讪地缩回了爪子,她就是想拿到近前仔细瞅瞅,这么大的蟹,肉一定也可多。

    宋海建怕她被夹伤,便严肃警告她不要去摸。

    之后,他又捡到几只三疣梭子蟹,但是都没这只大。

    其余的青蟹和花蟹也捡到不少。

    在第二块赶海区域,他捡到了七八条海参,个头都不小。

    其余的海胆、海螺,加起来也捡了小半桶。

    最后再把海边的虾子清空了,今天的赶海也就差不多结束。

    由于今天没捡生蚝,所以收获看起来不如昨天多。

    可宋海建心里清楚,总价值相差无几。

    返回途中,两人在约定的地点看到冯玉芬正和蒲阿九说着话,海兰和海生光着脚丫子,在海滩上追逐打闹。

    像他们这样的小孩儿,整片海滩上有很多。

    等宋海建和蒲十三推着推车走近,海兰从弟弟身上爬起来,欢快地叫着“哥”朝两人跑来。

    刚刚被摁在沙地上摆人体造型的海生,也麻溜地起身,迈着小短腿跑向哥哥。

    姐弟俩兴奋地围着推车转了一圈,见哥哥今天又捡到了不少东西,都替哥哥感到骄傲。

    要不是哥哥一再叮嘱不能高调,不然以后赶海别人都会跟着他把海货抢走,否则两人这会儿已经四处找人炫耀了。

    两帮人会合后便往回走了。

    路上难免还是会碰到人。

    一看他们收获这么大,那是又羡慕又眼红。

    好在村民们大多都是淳朴的,即便眼红也不会起什么坏心思。

    只是有人会和冯玉芬开玩笑:“你家海建赶海是一把好手,看样子就算他耳朵治不好了,也不用为他的以后发愁了。”

    冯玉芬自然是苦着脸表示这是万万不行的。

    与此同时,当宋海建要给蒲十三分东西时,却遭到了拒绝。

    蒲十三不说话,只一个劲冲他摆手示意自己不要,然后就跑去找她的姐姐了。

    今天蒲十三是空着手来的,或许从一开始她就想好了不和宋海建分东西。

    看着姐妹俩离开的背影,宋海建抓起一大兜海螺追了上去。

    这次不容两人拒绝,他就把海螺扔到了盆子里。

    里面有大半盆花甲,还有一些文蛤、几个蓝可贝。

    这都是蒲阿姐今天傍晚独自收获的。

    添了宋海建扔进去的海螺后,盆子瞧着像是被塞满了,重量也随之增加。

    蒲阿姐一个人端着有些艰难,蒲十三连忙抓住盆子的另一端,和阿姐一起抬。

    “芬姨,你们留着卖钱嘛,我们不缺吃的。”

    蒲阿姐对着冯玉芬喊道。

    冯玉芬笑道:“没事,海螺也不值什么钱,你们拿回去吃吧。”

    海螺的价格比花甲要高点,但也只是几分钱一斤,属于吃了也不心疼的海货。

    更重要的是,蒲十三喜欢吃海螺,是非常喜欢的那种。

    她爸虽然常年出海,但不采用海底拖网的方法,一般都只能捞到鱼虾这类游动的海货。

    蒲家姐妹走了不久,宋海建和母亲把收拾好的海鲜,送去大队长那儿。

    蒲勇华今天是特地等到晚上的,他猜这对母子应该还会来送赶海捡到的海货。

    即便没来,吃了晚饭他再把钱送过去也是一样。

    “这是你们昨天那批海货的钱,账目都在这里了,玉芬啊,你可以看看。”

    蒲勇华把记了他们家海货账目的那页纸摊开,可冯玉芬压根不识字。

    “不用不用,大队长,我信你!”

    宋海建却是低头,粗略地扫了眼。

    他是识字的。

    虽然上辈子没钱念书,但蒲十三每天放学都会来找他,一天教一点,就这么把他教会了。

    后来做起了小买卖,他又专程去学了算数,还会打算盘呢。

    在他盯着账目的时候,大队长一只手落到他脑袋上,他抬头看去,大队长正对着母亲感慨。

    “海建这孩子是真难得啊!你看我们全公社,有哪个娃娃跟他一样,天天赶海挣到钱,给家里减轻负担的?昨天卖了三块七毛钱,今天又卖了一块九毛钱,不得了啊!”

    没了那条大黄鱼,今天的收入果然低了很多。

    可即便只有不到两块钱,在大人眼里也是很厉害的,要知道,这时候一个工分才值两毛钱!

    宋海建一天挣一块九毛钱,差不多等于大人一天挣十个工分。

    一个生产大队里,能挣满工分的人都没几个,所以也不怪大队长夸他“了不得”。

    冯玉芬心里再高兴,表面也谦虚道:“都是运气,龙王爷看这孩子懂事,比较关照他呢。”

    “那你们家海建运气也太好了,天天都能捡这么多海货!”大队长的媳妇儿黄秀英在一旁偷笑,语气揶揄:“我一点不开玩笑,上次你二伯出海一趟,那网下去几个钟,结果捞上来的东西还没你儿子这两天捡的多。”

    冯玉芬听了也乐,笑得眼睛弯弯,“谁让他运气不好。”

    “缺德事干多了,运气能好才怪了。”黄秀英刻意压低声音,“听说他家那口子知道你公婆要把房子过户给海建后,也在闹着分家了!”

    “要我说啊,这张大妮也是拎不清,他们两口子什么德行自己心里没点数吗?那个家要不是靠你公婆挣工分,他们一家子日子能那么滋润?”

    得知二伯要分家,宋海建暗自留了心眼。

    没记错的话,二伯和爷爷奶奶分家后,可是闹出了不少幺蛾子……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