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个小时的奋斗,宋海建今天又是大丰收。
大黄鱼那种可遇不可求的好货是没碰到了,但他抓了二十来条鱿鱼,最大的一条,触须几乎赶上他的手腕了。
鳗鱼抓了十二条,红鱼捡到八条。
青蟹有十个,有一只接近二斤重!是难得的大货!
其余的体型都比较常见,基本是一斤左右的。
花蟹数量最多,二十来个,具体多少他也没细数。
巴掌那么大的虾子有个两斤多,生蚝也捡了两桶,这玩意儿光凭外表很难看出里面有没有肉,所以卖不出价格。
开生蚝也挺费事的,一般是当地男人们拿来“补身体”的。
见宋海建捡了两大桶生蚝,就有村民取笑他:“海建,你小子才多大,就要吃生蚝了?”
宋海建理直气壮地说:“生蚝也是肉啊,为什么不能吃?”
引得村民们哈哈大笑。
也多亏了这两桶生蚝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才没有太多人关注到宋海建其它的收获。
等冯玉芬做好饭,出于担忧而来海边接他们,看到推车上的盆盆桶桶居然都装满了,不禁吃惊地问:“海建,这些都是你们的?”
“是啊芬姨!”蒲十三兴奋地抢答道,“阿建眼睛太厉害了,就连藏在缝缝里的鱼他都能发现!”
宋海建则是关心另一件事。
“妈,勇华伯上我们家了吗?”
冯玉芬一边接过推车,一边笑着回道:“下午你们刚走没多久,大队长就来了,钱也给我了。海建,你昨天捡的那些海货,一共卖了三块七毛钱!”
这个价格在宋海建的预料范围内。
毕竟那条大黄鱼足足四斤多。
按照当前的行情,三斤以下的大黄鱼是五毛一斤,四斤是六毛,五斤是七毛,六斤以上则是八毛。
这三块七毛钱里,有一大半都是大黄鱼卖的钱。
可他昨天赶海逮到的鱿鱼、鳗鱼,也有不少,再加上那几个鲍鱼……
由此可见,光靠赶海挣钱,是很依赖运气的,捡到的海货如果不值钱,捡再多都是白费。
当然,即便如此,他想赢下和母亲的赌约也是轻轻松松的。
到了家,宋海建往蒲十三拿来的洗脸盆里装海鲜。
“哎?你不要海螺吗?全都给我了?”
“我们家的人不爱吃海螺。”
蒲十三急了,拦住他的手,“那也不能全给我呀!”
一旁的冯玉芬顿时感慨,十三这孩子真善良,还知道不能独占,懂得礼让……
“今晚我要是全带回去的话,会被阿名哥他们吃光的,我和阿姐都分不到几个!你留一半儿在你家,明天我和阿姐来你家偷吃。”
冯玉芬的感慨戛然而止。
宋海建想了想,的确是这样,“那行。”
他给蒲十三分了一小半的海螺和蛏子,又抓了一斤虾和几斤生蚝。
这么扎实的一盆海货,让蒲十三走路都不稳了。
宋海建问要不要帮她送回去,她立马说不用,嘿嘿笑着说:“我自己拿回去,让阿名哥他们看看我的本事,最好能惊掉他们的眼珠子……”
蒲十三走后,宋海建就和母亲把要卖的海鲜送去大队长家。
蒲勇华把他们的货物一一称重记录。
“海建,你小子能干啊!同样是赶海,别人只能捡些小鱼小虾的,你能找到这么多好东西。”
大队长一家也是吃惊得很,如果每个人赶海都能有宋海建这样的收获,他们海洋大队肯定会成为全公社最富的大队。
“兴许是他爸在天保佑呢。”冯玉芬欣慰中透着一丝哀伤地说。
一言惊醒梦中人。
心里原本的不可思议,被“这孩子命苦,龙王爷多眷顾他点儿怎么了”的想法所取代。
大队长伸手使劲揉了揉宋海建的头顶,问他:“你想不想上学?”
宋海建已经八岁了,按理说早就该去上学的,但家里这么困难,冯玉芬连三块钱学费都拿不出,以致拖到现在。
而现在,宋海建重生了,他对自己上不上学根本不在意。
毕竟,他若是去了学校,那谁来挣钱养家?
“我不去。”
宋海建很干脆地说,“我不用上学,我要挣钱,供海兰和海生上学。”
听到这话,冯玉芬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
她抿了抿唇,一把抓过儿子,对大队长勉强笑道:“别听这孩子瞎说。我家海建下个月都满九岁了,已经比别人晚一年上学,等过了年我就送他去学校。”
“妈,我真不用……”
宋海建话没说完,就被母亲瞪了一眼,“妈还没死呢,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挣钱供妹妹弟弟读书了?你自己都是个孩子……”
说到这里的冯玉芬微微哽咽。
她深呼吸几口,胸口的窒闷感稍稍缓解,便拉着儿子,向大队长一家告辞。
走在回家的路上,母亲始终沉默着,宋海建也不敢开口,任由母亲攥着自己的手越来越用力。
晚饭是红薯稀饭,米是大队长借的。
从前家里就是红薯稀饭配干咸菜,还有母亲赶海带回来的花甲、蛏子,偶尔也能看到一两条鱿鱼。
至于海螺,他们家不吃。
原因很简单,父亲最爱吃海螺。
父亲活着的时候,家里的餐桌基本上顿顿有海螺,父亲会把海螺里的肉挑出来,给他们三兄妹分一坨,轮到他自己的时候,就只剩一两个了。
就这一两个,父亲也要和母亲一人一半。
所以,尽管父亲是家里最爱吃海螺的那个人,可每次他都没能吃上多少……
父亲死后,母亲再也没有捡过海螺。
即便今天家里的盆子里放了十几个海螺,冯玉芬也没有把它端上餐桌,而是煮了半斤虾子,蒸了一锅生蚝。
菜都上桌了,宋海建还在厨房不知道捣鼓什么。
就在两个小家伙按捺不住,想去喊哥哥快来吃饭时,他们闻到了一股特别香的味道。
“哇——什么东西,好香呀!”
海兰率先惊呼出声,迫不及待跳下椅子,闻着味儿去了厨房。
冯玉芬和海生坐在饭桌旁大眼瞪小眼,海生咽了咽口水,肚子里忽然“咕噜噜”地叫起来。
小海生顿时捂着肚子,委屈地问:“妈妈,海生比刚才还饿了,什么时候可以吃饭?”
话音刚落,哥哥的声音就传来了:“美味的蒜蓉酱来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