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征表情严肃,说得那叫一个认真。
赵萃华和江磊听得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啥意思。
“为啥呀?”赵萃华忍不住问道。
为啥?
他总不能说,再过半个月最多二十天,江春艳就会出意外吧。
曾经,两家亲事都定好了,结果江春艳突然离世,对赵萃华后来在村里找对象影响可大了。
好好一青年,硬生生拖成了大龄剩男,最后三十好几才娶了个丧偶带娃的。
江南征咧嘴一笑,
“我是这么琢磨的,我结婚以后肯定得带媳妇儿去我大姑家走动走动。”
“到时候带着雨柔去你家坐坐,让你妈瞧瞧,知道温柔漂亮的媳妇儿也能催人上进。”
拖延时间是一方面。
不过他既然回来了,很多事的走向说不定和上辈子不一样了。
说不定江春艳运气好,能躲过这一劫呢。
要是能救,江南征甚至愿意帮她一把。
所以,能说服赵萃华的妈妈,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对对,我觉得这主意行。”
“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能娶嫂子这样的,谁还看得上江春艳啊。”
“万一你和江春艳要定亲的事儿在村里传开了,你妈又反悔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江磊猛地拍了江南征一下:“还是你小子想得周到。”
“不止这一点。”
“你们这婚事儿都还没开始商量呢,江春艳家就摆起架子了,这时候还往上贴,他们不得更得意忘形了。”
“现在晾他们一阵子,就算最后翠花真躲不过,非得娶江春艳,也不至于被拿捏得太狠。”
江南征这话一说完,赵萃华刚有点笑意的脸,瞬间又耷拉下来了。
他看着远处的夕阳,怨念满满地说:“我妈要是真逼我娶她,我就跟我大伯一样去出远海,一年去十个月!”
“然后剩两个月回来应付江春艳。”江磊在一旁补刀。
“好了,你可别损人了。”江南征实在看不下去了。
“就是!”赵萃华连忙附和。
“话说回来。”
江磊把注意力从赵萃华身上收回来,转而看向江南征。
“你干啥?”江南征被他看得有点懵。
“几天没见,你小子咋跟变了个人似的,脑子转得这么快,说话做事比我还周全。”
“嘶”江磊一脸探究地看着江南征。
江南征心里“咯噔”一下。
难道这么明显吗?
李雨柔对自己不太了解,看不出啥不同很正常。
可赵萃华和江磊不一样啊,他们对自己的了解,甚至比江晓霞还深呢。
“嗯!这肯定是我那漂亮嫂子的功劳,结婚居然还能让人变聪明。”江磊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合理的解释,摸着下巴,煞有介事地点点头。
“那你还不赶紧去结婚,好好涨涨智力,最好把江春艳娶了,救救翠花。”
江南征忍不住吐槽。
想想自己刚刚还紧张,真是觉得好笑。
就江磊那脑子,再给他三个也猜不出来。
“你才娶江春艳呢,我脑子好用着呢!”江磊立马反驳。
江南征指了指赵萃华。
赵萃华一脸苦笑。
江磊反应过来,立马陪着笑脸安抚道:“你得相信南征,他肯定能搞定你妈的。”
刘春梅知道江南征来了朋友。
担心他们不好意思上门吃饭,就多做了些饭菜,让李雨柔送过来。
李雨柔不仅长得漂亮、贤惠温柔,丈母娘还这么通情达理。
江磊和赵萃华只觉得这顿饭吃得那叫一个“酸”,都不用酿醋,都能酸出二两来。
吃过晚饭,江南征又把任务跟江磊着重强调了一遍。
甚至连怎么说都给他想好了,江磊回去照着说就行。
“放心,放心!”
“这事儿可关系到翠花的终身大事,我肯定不会掉链子的。”
江磊拍着胸脯,连连保证,然后骑车回上峡村去了。
江南征要把自行车推去还给江小海,然后再去村里杜木匠家,请他帮忙打一套新座椅啥的。
赵萃华闲着没事,就跟着江南征一起去了。
江南征到老村长家的时候。
住在隔壁的江姊媚,正扭着那略显做作的身姿,从老村长家门前走过。
还探头往里面瞅了一眼。
脸上露出一副得意洋洋、信心十足的笑容。
“这女的咋这么“作妖”呢……”
江姊媚那刻意的样子,连赵萃华都看出来了。
“你在外面等我会儿,我进去说个事儿就出来。”江南征交代了一句。
把江小海的自行车停在院子里。
进去跟江永新和原传芳打了个招呼。
上楼找到正盘腿陪孩子玩五子棋的江小海,把他拉到院子里,又盘问起来。
“真没有!绝对没有!”
“你上次说完之后,我就再也没去招惹她了。”
“那……我哪知道她笑啥呀?”
“哎呀,你小声点,我大哥今天在家呢,真的没有。”
“我发誓!要是有的话,你就告诉我爸。”
看江小海信誓旦旦的样子,江南征暂时打消了对他的怀疑。
毕竟那种迷之自信的人,啥年代都有,说不定真是江姊媚自我感觉太良好了。
“暂且信你,车还给你了,我去找杜木匠一趟。”江南征指了指一旁的自行车。
“我妈说雨柔挑了下个月初六,也没几天了。”
“要不这车你先用着,初七再还我,走路去接亲多难看啊。”
虽然没车很不方便,但朋友结婚可是一辈子一次的大事,江小海觉得自己克服几天也没啥。
“不用,我买了个新的。”江南征笑着说道。
“可以啊,你小子。”江小海拍了拍江南征的肩膀。
这俩在村子里出了名的“刺头”,默契地相视一笑。
“到时候来吃饭,可千万别招惹隔壁江姊媚,她家男人啥样你又不是不知道。”
江南征又叮嘱了一句。
然后带着赵萃华,来到了村里唯一的木匠杜振锐发家。
虽说其他村镇也有木匠,但杜振锐发干活速度最快,手艺也是最好的。
不光村里镇上,就连县里有人搬新房或者结婚,都找他定制家具。
生意好了,各种工具自然也比别人家多。
刚一进门,赵萃华就被摆在窗边那一堆工具吸引住了。
“哇塞!”
“别看了,这可不是咱们能玩的东西。”
江南征拍了拍赵萃华,对着内厅大声喊道:“杜师傅!”
“哎哎哎,是谁呀?!”
杜振锐发应和着从内厅走出来,额头上还挂着一根弯弯扭扭的木屑。
“是我啊,江南征。”
“嗯……江南征?”
杜振锐就好比这个年代的“技术宅”。
除了上门量尺寸和送货安装,其他时间基本都在家赶工。
看江南征面生,听名字也没啥印象。
“江南征!村东头上坡路那儿,江宪华和刘桂花的儿子。”
“江……哦!宪华哥的儿子啊,你都长这么大啦?”
杜振锐用手在自己腰间比划了一下,又抬头看看江南征。
他印象里的江南征,也就江小山那么大。
“杜师傅,你别光知道埋头赚钱,也出去走走嘛。”
“我那么大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儿了。”
江南征热情地说着,把带来的半斤大白兔奶糖递过去。
看了看四周问道:“慧莲婶呢?”
“她去村社打桥牌去了。”
“来就来呗,还带啥东西,东西我不要,说吧,找我啥事?”
杜振锐发把江南征的手推开。
“这又不是给你的,是给婶婶的。”
江南征把东西放下,在杜振锐发处理木头的内厅转了一圈。
杜振锐发正在打造一张大概一米五乘两米的木床。
床头雕刻的纹理,哪怕过了几十年再看,依旧觉得好看。
“想做个床?”杜振锐发问道。
“想!”江南征点点头。
心里盘算着自己需要新做的东西。
家里衣柜看着还有七八成新,暂时就不换了。
自己现在睡的床才一米一不到,一个人睡还行,两个人睡就太挤了。
父母留下的床倒是大,李雨柔也不介意,可一翻身就嘎吱嘎吱响。
就冲这一点,它就没法成为合格的婚床。
“除了床,我还想打一张新的大圆桌,再弄六把凳子,我家原来的高凳子,到时候您帮我锯短点呗。”
“嗯……您要是有空,再帮我打两个摇椅。”
“好嘞!”
杜振锐发拿了个本子,把江南征的要求一项项记下来。
放下本子,又拿了本台历出来。
翻了几页后抬头问道:“你啥时候要?”
“下个月初六,不对,不能初六,初五或者初四吧。”
“……”
“咋啦?你咋这样看着我?”
杜振锐发重重地叹了口气,把手里的台历递过来。
台历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要交货的人家。
江南征往后翻了翻,离自己最近的空档居然在五个月以后。
“哇!杜师傅,你这一年得赚不少钱吧?”赵萃华凑过来瞅。
看着这密密麻麻的订单信息,每一笔可都代表着钱呢。
赵萃华虽然是外行,不知道具体赚多少,但也看出了这里面的安稳。
这种安稳,是靠海吃海的人永远体会不到的。
而且,杜振锐发那些工具,看着都特别有意思。
“赚得不多,都是辛苦钱,想找个接班人都找不到。”
杜振锐发笑着,跟江南征说:“有空着的日子,你自己选一个,提前一个月来把定金交了,把名字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