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庶女二嫁,清冷世子上门做奸夫 > 第2章  再遇难耐
    一说到后院。

    大夫人顿时起了抱怨,“婆母,您是不知道,翊儿素来不贪恋女色,儿媳给他安排了三两个通房,翊儿竟半年都去不上一次。”

    “兴许是翊儿心思不在这上面,等南边战事平了,再相看京中好人家的女子罢。”

    “婆母说的也对,好儿郎本应征战沙场志在四方,岂可困于方寸之地。”

    京中无论官户百姓,皆知国公府这两个男儿,宋翊自幼习武,而宋文砚好文。

    二夫人听出自己房内人被暗讽,便笑着出口,“大嫂,你别不好意思,可是世子有那方面的隐疾,如若真如此,弟妹知道一位神人,可治也。”

    大夫人脸色咻地撂下来,“弟妹想到哪里去了,虽说翊儿不常踏足后院,但我安排去的丫头怎会一点事儿不懂。”

    妯娌俩你一言她一语,都不肯落了下风。

    快到晌午,老祖宗着实被两个媳妇闹得头昏,捂着脑袋说了句,“我这身子骨真是不赶你们了。”

    此言一出,众人便顺着话头,皆告辞离去。

    清骊有墨娟陪着,甫一出院就被桂姨娘拉住,“好孩子,可有空闲,和姨娘去园子里逛逛。”

    清骊微不可察的犹豫片刻,说道,“姨娘,有的。”

    桂姨娘在后院看人脸色惯了,敏感的抓住这一瞬,却没说什么。

    国公府的花园在后头,真婆媳二人边走边说着话。

    “清骊,委屈你了,文砚这孩子是阖府上下几个少爷小姐中身份最低微的,难免要你跟着受人白眼。”

    只一句话,清骊便已后悔刚刚怕嫡母不喜,不想亲近桂姨娘的想法。

    “姨娘,我既然愿意嫁给文砚就会对他不离不弃,不管将来遇见什么,我都会一直陪在他左右。”

    桂姨娘抓起清骊的手,“好孩子,有你这句话姨娘就放心了。”

    “不过姨娘要嘱咐你几句,这国公府外表看起来华丽风光,其实内里说头多着,以后一定要立着眼睛耳朵,在府里定要多留几个心眼儿。”

    清骊知后院向来不会是什么安稳的地方,她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情况似乎比她预想的还要再糟上几分。

    “多谢姨娘提醒,您放心,以后没什么大事我就在柳院和文砚过小日子,不惹旁的是非。”

    桂姨娘拍拍她的手面,“文砚我儿,是个好命的。”

    “姨娘,你且放宽心,只要我以后还在府里一日,便会孝敬您,只是场面上若有疏漏还请您多担待。”

    桂姨娘双眼泛红,“姨娘懂得。”

    走了没一会儿桂姨娘便回去用午食,墨娟年纪小,清骊看出她对新鲜环境的好奇,就多在花园里留了几刻。

    主仆二人走累了,落脚于池心八角亭中歇息。

    墨娟叹道,“二小姐,这国公府果然气派,奴婢瞧着要比咱们沈府大上十倍还多。”

    “哪有那么多,我祖父好歹领的也是二品头衔。”

    “小姐说的是,是奴婢眼拙。”

    清骊披着兔毛大氅,倚在美人靠上望向池面,不由得思绪颇多。

    原本想着国公府二房无嫡出男丁,尽管宋文砚是庶出,也是受人看重的庶出子。

    对一个出身卑微的庶女来说,这桩婚事算得上顶好的归处。

    可才半天的光景,她便深感倦乏。

    墨娟看自家小姐脸上尽是愁绪,多嘴道,“小姐,昨日的成婚礼上,奴婢就一直忍着气呢。”

    清骊漏了声笑,“你个小姑娘还知道什么是气呢。”

    “本来就是他们国公府做的不对,怎么说您也是国子监司业的女儿,可婚事办的这样将就,实实在在的委屈就这么受下了。”

    清骊可不敢这样想。

    别说他父亲只是个六品司业,单论她一个在后院谋生的小小庶女,能嫁进国公府这样的世家大族已算是命运眷顾,余下其他的不敢奢望。

    今后只愿夫君能待她有几分情谊,给她正妻该有的体面,或许这辈子也能顺遂如意的走完。

    如今看着宋文砚这人,倒是没什么出格的地方,后院清净,仕途清晰。

    总归是一读书人,日后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应也不是难事。

    只是前路茫茫,一时间竟毫无头绪。

    八角亭侧上头一处楼阁里。

    宋翊本想躲在书阁上挨过这阵子的身体异样,他随手翻出一本大学,读不进去便又换了论语,仍是难以入目。

    进来伺候的春喜见自家主子面露春色,便以自己稀薄的经验提议道,“世子,要不……小的去后院寻一位姐姐过来。”

    宋翊冷着脸,“多嘴。”

    春喜赶忙退了两步,又听他家主子说,“去把窗户打开。”

    “世子,外头寒意未消……”

    “打开。”

    春喜只得去开窗,只是这一下动作,一位堪称绝色的小妇人便落入眼中。

    春喜忍不住说,“这是谁家的夫人,怎生的如此好?”

    宋翊闻言,立即放下手里看不进的书移步到窗边。

    远远望去,只见女子单手支颐,另一只手搭在倚木边微微晃动,一张白净的小脸上尽是愁惘,好不惹人怜爱。

    书房设在楼台高阁,春风寒气浓重。

    宋翊呆站着,春喜不敢说话,却听他家主子冷声道,“出去,把门带上。”

    “是,世子。”春喜莫名,溜溜地退出去关上门守在廊下。

    不多时,屋内传来奇怪的声音。

    他不明白,世子一个人,能在里头做什么。

    宋翊抵住窗台喘气,一双眼睛死死盯着远处凉亭下的女子。

    就在这时,一男子走进亭子当中,抓起女子的皓臂,二人相视而笑,随后携手离去。

    宋翊望着远去的一双人影,恶狠狠关上窗,回身将桌面所有物件挥到地上,砚石磕到砖墙,直将门外春喜吓得发抖。

    可别怪春喜这般胆小如鼠,一点动静就能让他腿软的站不住。

    全都赖里头这位姓宋的主儿,是个没人惹得起的人物呢。

    宋家乃是世家里的名流清贵,几朝更迭,风云变幻,京中几大家族的名号换了又换,唯独宋家始终在列。

    先皇登基之时,宋家不遗余力助其夺位,因从龙之功宋家老爷子被封为定国公,特近光禄士大夫。

    宋家老爷子逝世后,长房宋明松袭爵加官为太子少保,却说其袭爵后也没做出什么实绩,空有个少保的虚职。

    反倒是他儿子宋翊,小小年纪便颇得当今圣上青眼,早早征战沙场,荣归后又入朝为官,现今已是三品兵部侍郎

    宋翊早慧,宋氏这一辈论出息的只有这么一位,还是长房长子,是以在宋家,宋翊就是定海神针,就是一本族谱上所有喘着气儿的主心骨。

    甭说在这国公府内,这位主儿就是到了朝堂之上,圣上怕是也要给三分薄面。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