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从不拖泥带水,这是林卫东刻在骨子里的行动力。
他立刻拉上李强,开始了全城范围内的店铺选址。
他们几乎跑遍了县城里所有能称得上“街”的地方。
最终,林卫东的目光,牢牢锁定在了县城最繁华、人流量最大的那条商业动脉——解放路。
解放路,县城的绝对中心。
国营百货大楼、县电影院、新华书店,这些地标性建筑都聚集于此。
每天从早到晚,人潮涌动,是当之无愧的黄金地段。
在这里,他看中了一个临街的小门面。
面积确实不大,目测也就二十个平方出头。
以前是个修鞋铺,门脸窄小,里面光线昏暗,墙皮斑驳脱落,散发着一股皮革和胶水混合的气味。
但它的位置,实在是太优越了!
正对着百货大楼的侧门出口,是无数人逛街、购物、看电影的必经之路。
“就这儿了!”林卫东几乎没有犹豫。
房东是个看起来颇为精明的中年妇女,穿着的确良衬衫,烫着当时流行的卷发。
“解放路的门面,可不便宜!”
“一个月,八十块!一分不能少!”
“还得押一付三!”
八十块!这几乎是县城普通工人两个多月的工资!
李强刚想开口砍价,就被林卫东用一个隐蔽的眼神制止了。
林卫东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平静地看着房东,语气淡然。
“大姐,您这铺子,空了有一个多月了吧?”
“之前那修鞋的老师傅,一个月给您多少?十五?还是二十?”
房东眼神明显闪烁了一下,但还是梗着脖子,提高了音量。
“那……那怎么能一样!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行情不一样了!”
“八十太高了。”林卫东伸出五根手指,语气干脆。
“五十块一个月,押一付三,我一次性签一年合同。”
“行,咱们现在就签合同交钱。”
“不行,我再去隔壁几家问问,解放路想租出去的铺子,也不止您这一间。”
他表现得既有诚意,又不失强硬,一副“可租可不租,选择很多”的样子,同时点出对方铺子空置的事实,精准地戳中了对方的痛点。
最终,价格定格在了六十块一个月。
虽然依然是个让李强心疼不已的价格,但能在解放路的核心地段拿下这个铺面,林卫东觉得,值!
签合同,交押金,预付三个月租金。
接下来的日子,林卫东几乎是全身心地扑在了新店的筹备上。
他亲自画了简单的装修效果图。
要求不高,但核心只有三个词:干净、明亮、新潮!
半个月后。
解放路中段,一家崭新的店铺,在周围一片略显陈旧灰暗的门面中,悄然揭开了它的面纱。
“振兴电子”——四个红底金字的招牌,在八十年代初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宽敞明亮的玻璃门窗(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奢侈品级别的配置),让路过的行人能清晰地窥见店内的一切。
洁白到晃眼的墙壁。
光可鉴人、能映出人影的水磨石地面。
以及那在璀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光泽的玻璃柜台。
柜台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款式的计算器和电子表。
虽然种类算不上繁多,但在当时的县城,这绝对是独一份的、专门售卖“高科技”产品的专卖店!
开业当天,没有震耳欲聋的鞭炮齐鸣,没有敲锣打鼓的热闹喧嚣,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开业仪式都没有。
林卫东只是让陈默和另外两名店员穿上统一定做的蓝色工作服,精神抖擞地站在店里,微笑着迎接可能到来的顾客。
然而,仅仅是这家店与众不同的装修风格,以及里面陈列着的那些新奇的“洋玩意儿”,就如同磁石一般,瞬间吸引了所有路过行人的目光。
“欸,快看快看!这家新开的店是卖什么的?咋这么亮堂?晃眼睛哩!”
“振兴电子?卖……电器的?里面那亮闪闪的是啥玩意儿?”
“我瞅着像是……计算器?还有那表,好像不用上弦就能走?”
“走走走,进去看看稀罕去!不要钱!”
好奇的人们,如同被无形的手牵引着,带着各种各样的疑问和探究,像潮水一样涌进了这家面积不大的“振兴电子”。
店里顿时人声鼎沸,原本还算宽敞的二十平米空间,一下子显得有些拥挤不堪。
“同志,同志!这玩意儿咋用啊?真能算数?比我这算盘快不快?”一个穿着工装、手指粗糙的中年工人,拿起一台计算器,满脸好奇地按来按去。
“这个表多少钱一块?是进口的外国货吧?上面咋没看着牌子呢?”一位穿着时髦花布衬衫的年轻姑娘,指着柜台里一块方形的电子表,眼神里充满了向往,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老板,你们这东西……保修不?要是用两天就坏了,找谁去?”一个穿着中山装,看起来像是个机关干部模样的人,推了推眼镜,谨慎地问道,这个问题显然代表了很多人的顾虑。
陈默和另外两名年轻店员,被这突如其来的火爆场面惊得心头砰砰直跳,手心都有些冒汗。
他们努力保持着脸上标准而真诚的微笑,耐心地解答着每一个涌到面前的问题,一遍又一遍地演示着产品的功能。
“大叔,您看,按这里是开机,然后输入数字,再按这个加号……对,结果就出来了!比打算盘可方便多了,关键是又快又准,绝对不会出错!”
“大姐,这是电子表,里面装电池的,不用天天上弦,走时特别准!晚上还有夜光,看时间方便得很!质量您尽管放心,我们店里承诺……”
“这位同志,您问到点子上了!”林卫东见时机成熟,亲自上前一步,声音清晰而有力,确保店里大部分人都能听到。
“我们‘振兴电子’郑重承诺:凡在本店购买的任何商品,只要是非人为损坏出现的质量问题,凭购物小票,一年之内,直接给您换新的!”
“一年包换?”
这话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油锅里投入了一颗水珠,整个店铺瞬间安静了零点几秒。
随即,爆发出了比刚才更加巨大的骚动和议论声!
在这个“货物出门,概不退换”几乎是天经地义的年代,在这个买东西稍有瑕疵都只能自认倒霉的时代,“一年包换”这四个字,简直如同惊雷一般,狠狠地砸在了每个顾客的心头!
太不可思议了!
太有诱惑力了!
林卫东站在店门口附近,看着眼前这几乎要被挤爆的场面,听着顾客们从最初的质疑、惊讶,到逐渐转变为兴奋和信任的议论声,嘴角控制不住地微微上扬。
他知道,这一步险棋,他走对了!
开业第一天,销售额就如同坐上了火箭,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原本准备的几十台计算器和电子表,到下午临近关门时,竟然被抢购一空,卖出去了将近一半!
收银台的抽屉里,塞满了崭新或陈旧的角票、元票,沉甸甸的,散发着钞票特有的油墨香。
晚上关门后盘点时,李强激动得脸颊通红,数钱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老板!发了!咱们这次真的发了!”
“这才第一天啊!卖了快三十台计算器,还有十几块电子表!”
“这……这营业额,都快赶上以前辅料厂一个月卖那些零碎玩意儿的总和了!”
老厂长张建国,看着那被捆成一小沓一小沓的钞票,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张了张,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伸出粗糙的大手,用力地拍了拍林卫东的肩膀。
他什么话也没说,但那眼神里的震惊、佩服,以及一丝如释重负后的庆幸,已经说明了一切。
然而,林卫东并没有被眼前的开门红冲昏头脑。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只是开业效应、产品新奇度以及“一年包换”承诺带来的短期红利。
如何将这股热度持续下去?
如何将“振兴电子”真正打造成县城里家喻户晓、值得信赖的品牌?
这才是接下来更严峻的考验。
第二天,振兴电子的玻璃柜台上,悄无声息地多了一个不起眼的硬皮笔记本和一支崭新的钢笔。
旁边,立着一块小小的、用硬纸板做的立牌,上面是陈默用娟秀的楷书写着的一行字:
“振兴电子顾客意见簿——您的宝贵意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这个小小的、甚至有些“多此一举”的举动,再次引起了进店顾客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