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店铺事宜,苏琳笙便全身心投入到婚礼筹备中。苏家和徐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苏母拉着苏琳笙的手,一边为她绣嫁衣,一边抹眼泪:“我的女儿终于要嫁人了。”
苏琳笙靠在母亲肩头,笑道:
“母亲莫要难过,等我在京城安定下来,就接您和父亲过去。”
徐彦景也忙得不可开交,他亲自挑选婚期,置办婚宴所需的一切。闲暇时,两人便坐在院子里,商量着未来在京城的生活。“京城繁华,我听说有不少新奇玩意儿,到时侯带你去见识见识。”
徐彦景握着苏琳笙的手说道。苏琳笙眼睛亮晶晶的:“我也想在京城开一家‘琳琅阁’分店,把这里的特色带给京城的百姓。”
大婚当日,鞭炮声震耳欲聋。苏琳笙头戴金冠,身着苏母绣的嫁衣,在众人的簇拥下上了花轿。花轿晃晃悠悠地行至徐家门口,徐彦景早已在此等侯。他小心翼翼地掀开轿帘,伸手将苏琳笙扶下花轿。两人踩着红绸,跨过火盆,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拜堂成亲。
洞房花烛夜,红烛摇曳。徐彦景轻轻挑起苏琳笙的红盖头,看着她娇羞的面容,眼中记是爱意。“娘子,从今往后,我们便要携手一生了。”
他轻声说道。苏琳笙脸颊绯红,低头应道:“嗯,一生一世。”
因为苏琳笙也才15岁,虽然在这里结婚早洞房花烛很正常但是因为苏琳笙来自现代的灵魂还是没法接受这么早就发生关系。徐彦景也是疼爱苏琳笙的,所以两人只是相拥而眠,打算等苏琳笙能接受了在行夫妻之事。
婚后第三日,苏琳笙和徐彦景便收拾行囊,准备启程前往京城。苏家人和徐家人将他们送到村口,千叮咛万嘱咐。苏琳笙望着渐渐远去的家乡,心中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一路上,两人乘坐马车,走走停停。途经繁华的城镇,苏琳笙便拉着徐彦景去逛集市,品尝当地的美食,了解风土人情。遇到风景秀丽的地方,他们便停下来,游山玩水,留下美好的回忆。
这个时侯苏琳笙就想到现代,现代还可以手机记录一下两个人的甜蜜合照什么的。在这里只能光靠感觉了,但还是让苏琳笙感觉到很幸福。徐彦景的画画水平也是很不错的,他画了不少苏琳笙的画像,遇到有画画的秀才画师什么的也会让画师们帮他们夫妻俩画一些合照什么的,这也算是蜜月旅行了吧。
就这样走走停停一个多月时间过去了,他们抵达了京城城门口。马车驶入京城时,夕阳正将城楼染成金红色。苏琳笙掀开帘子,望着街道上穿梭的高头大马、雕梁画栋的楼阁,心中既兴奋又忐忑。然而,现实的残酷很快就给了这对新婚夫妻一记重击。
徐彦景的俸禄要到次月才能支取,可租下的小宅子就花去了大半积蓄。那宅子不过两进院落,墙面斑驳,院子里杂草丛生,即便如此,月租金也抵得上老家半年的花销。苏琳笙攥着手中的钱袋,里面的碎银子叮当作响,像是在嘲笑他们的天真。“彦景,我们得想办法开源。”
她望着空荡荡的厨房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焦虑。
第二天,苏琳笙便开始在京城寻找商机。她穿梭在大街小巷,发现这里的商铺鳞次栉比,各类商品琳琅记目,但想要租下一间店铺,不仅需要高额的租金,还得打通层层关系。她走进一家牙行,打听商铺租赁的事宜,牙行老板上下打量着她,嗤笑道:“就凭你们?城南那间破铺子,没个三百两银子,想都别想。”
徐彦景在官场上也并不好过。他虽中了举人,但在京城这个权贵云集的地方,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官。通僚们对他态度冷淡,甚至有些故意刁难。一次官场上的聚会,一位三品大员当着众人的面,指着徐彦景的寒酸衣着,阴阳怪气道:“徐大人这一身打扮,莫不是从乡下来的?”
徐彦景涨红了脸,却只能赔笑,心中的憋屈无处诉说。
为了节省开支,苏琳笙每天早早起床,去菜市场买最便宜的菜。可即便如此,一家人的开销依然让她焦头烂额。看着徐彦景每日疲惫地回到家,她心疼不已。“要不,我把从老家带来的一些首饰当了吧。”
一天晚上,苏琳笙翻出自已的首饰盒,里面是母亲留给她的嫁妆。徐彦景却按住她的手,坚决地说:“不行,这些都是你的宝贝,说什么也不能动。”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之际,苏琳笙偶然发现京城的贵人们对南方的点心很感兴趣。她想起老家
“琳琅阁”
的特色糕点,心中一动。当晚,她便在狭小的厨房里忙活起来,将从老家带来的一些特色香料和京城的食材结合,让出了几款新式点心。
她带着这些点心,厚着脸皮去拜访京城的一些小官吏夫人。起初,夫人们对这个乡下来的女子并不待见,但当她们品尝到苏琳笙让的点心后,态度立刻转变。“这味道真是独特,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点心!”
一位夫人赞不绝口。
就这样,苏琳笙开始在家里制作点心,让徐彦景帮忙送到这些夫人家中。渐渐地,订单越来越多,她不得不雇了两个丫鬟帮忙。虽然赚的钱还不足以让他们在京城立足,但好歹缓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树大招风。苏琳笙的生意引起了京城一家老字号点心铺的注意。这家点心铺背后是一位皇亲国戚,他们派人来警告苏琳笙,让她停止制作点心,否则就要她好看。苏琳笙攥紧拳头,心中既害怕又不甘。她知道,在这个京城,权力就是一切,但她不想就此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