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拉萨“【青藏高原鸟类研究所】程祢同志即日借调至那曲观测站”程祢正坐在办公桌上翻看着这封新到的邮件,下面还贴心地附上了一个她去那个组最新项目的压缩包。
鼠标的滑动声在空荡荡的房间显得异常清晰,窗台铁笼里受伤的藏雪雀安静地啄食着褪毛,程祢盯着看了半响,就在偶然撤回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现在的样子,眼睛里投影出对面办公桌上镜子里小小的倒影。
下午七点,七月份的拉萨黑得格外的晚,火烧云的颜色塞满了整个房子。
从拉萨到那曲,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降职。
但程祢很开心,哼着歌操纵着鼠标解压压缩包。
匆匆将资料看完之后,程祢将电脑一关随意地丢在一边从办公室抽屉里摸出一把钥匙目标明确地走向档案室。
风吹过带着窗帘晕乎乎地动着,门帘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程祢光顾着自己的事,自然也没看到电脑突然蓝屏覆盖率最新的邮件通知。
“【观测站】程祢同志,您提出的藏雀迁徙模型数据异常…”……才将办公室门锁上,妤诗那边马上就来了电话。
“要我说就是那个王老看不过你当场拂了他面子,不然谁调职从拉萨到那曲啊?”手机里传来一个女人义愤填膺的声音。
“我倒是觉得无所谓。
我这是正儿八经走人才引进考进来的,他还能辞了我不成?”程祢手机夹在耳朵上回道,手指转动着钥匙扣。
铁制钥匙相碰在空气中发出清脆的叮铃声,办公室外的风呼啸而过,让电话这头的声音显得不是那么的真切。
“其实这次去那曲也不是一件坏事,小道消息。
”电话那头的妤诗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
“什么?”“马上那曲那边的院儿会有个合作项目。
完成得好了,说不定又能调回来了。
多去实地看看,好好考察考察。
”电话那头的妤诗迟疑了一会儿,但还是秉持着帮助好友更加成功的社会化继续说了下去:“刚好可以让你吃点苦头好好磨磨你的脾气。
你这次把他搞得下不来台,先出去避避风头吧。
”“收到,保证完成妤总指示。
就先这样,我要进档案室办点事先挂了啊。
”听着电话那头因为信号不好发出的滋滋音归于机械的嘟嘟声,妤诗不自觉地叹口气。
妤诗算是程祢从研究生一直带到现在的朋友,两人。
一个转出,一个转入。
保安拿过证明看了看,进屋去找一张卡和钥匙。
就在这个途中,身后传来了一些脚步的声响。
回头看去,是自己今后的领导,观测站的主任,陈安健。
程祢将墨镜摘了下来,主动伸出手自我介绍道:“陈老好,我是从拉萨新调过来的研究员,程祢。
”“程祢?”陈安健也伸出手稍微地碰了碰,口中重复着她的名字,似乎在脑海中寻找相关的词条。
“哦,程祢啊。
不是说下周的时候来吗?怎么这么早。
”“想着先来适应适应环境。
”“行,”陈安健有些大力地拍了拍程祢的肩膀有些宽慰地说道:“先熟悉熟悉环境也不错。
现在的人一听在观测站工作就觉得艰苦。
其实基站建设得还不错,哪有那些人说的那么难听。
”“嗯,我以前经常来这儿。
”程祢笑着指向了早已开门的公寓楼:“那我先进去了?先看看。
”“行,生活用品什么都带齐了吧?没有的可以也可以在这里卖。
”陈主任也知道程祢来这里的原因,为了不使这位新来的小后辈对这里产生消极情绪继续介绍道:“我们这里新开了几家快餐店和外卖,现在经济发展好啦,想点外卖都可以送货到家啦。
晚上我们部门一起聚个餐。
”“行,您到时候订好了直接发我就行。
”说完,程祢就要拖着行李箱便准备向宿舍楼走去。
“诶,等等。
还是算了”像是突然记起来什么,那所长叫住了程在安又补充道:“你收拾完先适应几天,多出去逛逛,看看,等到时候正式报道之后我们再来也来得及。
”“好嘞。
”“好,那你先进去吧,我先绕着多走几步。
”向着程祢朝朝手便又自己一个人朝着学校里边走去,有些蹒跚的背影,却依然将背挺得笔直。
盛夏的那曲紫外线格外的强,不断向外延伸的枝叶着遮挡住了大部分的光线。
她已经想到了冬天的时候这会是一个怎样的风景。
滚动的风雪漫山遍野,树枝被吹折在四周,西藏的雪并不大,道路上还能看见被踩成黑色泥泞的雪,每踩一步都能听到咯吱的雪声。
来之前程祢查过资料,还专门看了看他的生平介绍。
知道这人之前来这里当过兵,在退伍之后又重新回到这儿开始专门研究起鸟了,现在大学里面还用的是他编的教材,之前还当过反盗猎志愿组织的队长,履历颇为丰富。
程祢看了半响,直到那个背影慢慢变小几乎快要消失的时候才收回来目光。
看来这个新主任比那个王老头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