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 民国旧妻驯夫记 > 王桂英

烛火森森,女人穿着白色的中衣,鬓发已拆了,黑瀑似的散在肩上。
她正在整地上的床铺,撅着屁股和刘珉之打了个对眼。
“二少爷。
”她叫了声,继续把被褥锤的松散,暖呼呼地钻进去。
她倒是自觉,刘珉之想。
床上搁了一套绵绸的中衣,抖开一看,又长又宽,是他的码子,许是家里给新做的,他拿去屏风后换了,顿觉清凉不少。
王桂英闭着眼睛,不知是不是真的睡了。
好高明的女人,她都睡地上了,自己就不能赶她出去了。
她像地上长的一个瘤子,隔着高矮的空气让他在床铺上睡不安稳,像外国故事里公主床下那颗豌豆。
他终究挣扎起来,将人摇醒了。
“二少爷,是要喝水吗?”她眨着黑亮的眼睛,推开被褥。
“不是,你……”“我怎么?”“你不能和我一个屋睡。
”他害怕她的反应,或许她很强硬,或许她又当听不见,想来想去,她哪种反应他都害怕。
她咬着肥厚而短的嘴唇:“为什么?”刘珉之松口气,她愿意交流就好。
“因为男女有别,你和我睡了一个屋子,外人又要说闲话。
我们造成的误会已经太多,能挽救一点是一点。
”“让他们说去,我们是夫妻,这是应该的。
”他头一回正儿八经的听到夫妻两个字,脸都要吓歪了:“别乱讲!”女人不悦:“我过了堂,跪了祖宗的。
”刘珉之想给她跪下了:“可是我不在,那只是个形式,婚姻这种事,要两情相悦的。
”“什么是两情相悦?”王鸿失势的早,女儿没念过两年书就跟他回老家种田了,连两情相悦都不知道。
“就是,”刘珉之挤眉弄眼地想怎么解释好,“就是你喜欢我,我喜欢你。
”王桂英毫不迟疑:“我喜欢你。
”刘珉之秀才遇到兵,一肚子循循善诱被堵死了。
他深吸几口气才找回在国外演讲时的底气,斩钉截铁道:“你不喜欢我。
”“我喜欢你!哪有女人不喜欢丈夫的?”“那不是喜欢。
”“那什么是喜欢?洋画本里也是这么写的!”你还看洋画本呢,刘珉之诧异。
“画本里说什么?”女人捂嘴打了个哈欠,她手指也是圆圆胖胖的,粗短,但是白净:“画本最后都结婚了,所以结婚是好事。
”“那是哄小孩的。
”她不屑:“胡说,小孩能看这个?”刘珉之越说自己越烦燥:“反正就是不行,你出去睡,我带你去书房。
”女人忽的醍醐灌顶,确信道:“你不要我。
”刘珉之不答,只一味卷铺盖。
女人如开了窍一般,盘膝坐在地上不动弹。
“你要休了我吗?我哪里做的不好?”“不是休,”刘珉之认为有必要解释清楚,“我们的婚姻是不做数的,你只是来我家住了几个月,你出去还是未嫁之身,清清白白的姑娘家。
你以后和旁人结婚,我会向他们家解释清楚。
”他抱起铺盖:“走吧。
”王桂英消了气焰,像落了水似的。
“你要怎么才肯要我?”刘珉之叹气:“你还是不明白,这不是要不要的问题。
”沉默漫延了一会儿,她忽的抢过被褥,抱着离开。
撞开的门板扇到小葱的脑袋,她不明所以,裹着薄被跟在女人身后,像无理由跟着母鸡的小鸡。
刘珉之莫名做了回负心汉。
这叫什么事啊!他从里头反锁房门,恹恹地躺下,又瞧见自己那张稚气的相片,带着笑的,羞怯的,隔着玻璃相框与如今的自己对视。
摆照片在床头作甚。
他将照片倒扣,吹熄烛火睡了。
刘珉之夜里睡得并不安稳,许是才从法国回来,还未适应。
他从手提箱里拿出一身新的西装换上,外套就不穿了,等出门再穿。
妆镜前全是女人用的霜和粉,他不好乱动。
拿出自己的剃须水,将胡茬仔细刮了,又放回箱子。
自己的屋子,怎么到处是别人的东西。
刘珉之叹气,想着还是得让父亲同意退婚。
事到如今,也不知是算退婚还是休妻了。
不,怎么也不该说“休妻”,顶多算“离婚”。
他差点被那女人带偏了。
刘珉之对着镜子胡思乱想。
他看一眼腕上的表,七点钟,也就是辰时,刘家该开第一餐饭了。
刘珉之的大哥刘琼越在军务部做事,漳县不是作战区,他主管物资和人事的调遣。
这是个肥差,权力大,压力也大。
他刚满三十岁,已比四年前老成许多。
刘琼越早年娶妻,是父亲千挑万选的书香门第孙家的女儿。
那女孩子知书达理,处事端庄,刘琼越极敬重她。
可她身子骨弱,年纪轻轻生下儿子,没几年就撒手去了。
刘琼越一直没续弦,外头养着几个女人,从不往家里带。
唯对这个独子精心养着,才长大些便送到上海读中学。
刘宅就他们几号人,刘琼越和刘伯参在看一早送来的报纸。
王桂英换了身黑衣衫,边帮老太太捏肩膀边和她说家常。
老太太耳背,声音小了怕她听不到,声音大了又怕吵着男人看报,王桂英便凑在婆婆耳边说。
刘珉之看到吓了一跳,不知她在说什么不该说的。
王桂英面无表情叫他二少爷。
刘珉之应了,朝父母和兄长见礼。
“我从法国带了礼物,昨日已给了父亲母亲,今日才能给大哥。
”昨日给父亲的是一根欧式抛光手杖,母亲的是几尺丝绒料子和一条法国手链。
王桂英一无所有,刘母便将衣料给了她。
今日给大哥的是一块手表,还有叫他转赠侄儿的钢笔。
刘琼越将盒子打开,止不住笑了。
他两只手将金色的西洋表捧出来,喜欢的左右看,当场将原来的表取下,换它到腕子上。
“大哥喜欢就好。
”“这是劳力士?”“大哥好眼力。
”“蒋部长戴的就是这个牌子,怎么能不认得。
”刘珉之不懂这些,只听说这牌子在国内难买,咬牙买了只贵的。
倒是阴差阳错送对了,十分高兴。
刘伯参吹胡子看了一眼。
刘琼越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我知道的,爹要劝我,做实事的人不能打眼。
可如今不比以前了,军队里头派系多,效仿上级也算风尚。
”刘伯参捋着胡子:“你自己拿主意,不必告诉我。
”对待已成器的儿子和未成器的儿子自然不能是一个态度。
可他心里又窝火,干脆反过来教育刘珉之,怨他乱花钱,长篇大论一番刻苦与节俭,刘珉之老实受着。
刘琼越帮他说话:“小弟也是为家里人花的钱,你瞧他自己戴的表,都破了还在戴呢。
”刘珉之赶忙转着手查看,还真破了。
他戴的是一块小羊皮的休闲表,不知是不是才从海上回来,湿度变化太大,表带末端有一小块皮开裂了。
刘琼越将才摘下来那只表给他:“先戴这只吧,改日我再送你只好的。
”中午要和新中学的校长见面,自然不能戴破了的表。
刘珉之小心翼翼将旧表取了,用手帕包起来,珍重地揣在前胸的口袋里。
“爹,你瞧瞧小弟这个穷酸相儿,你再骂他,他一会儿饭都不敢吃饱了。
”刘伯参板不住脸笑了,众人和气地吃了早饭。
吃完饭,刘伯参要去□□点卯,这是份闲差,但他很看重。
刘琼越有军务部的汽车接送,不怕迟到,犹坐着看报;王桂英扶老太太出去散步消食。
“你瞧着爹身体怎么样?”只剩下他们兄弟俩,刘琼越率先开口。
刘珉之沉重道:“比从前差太多。
”“也就是这一两年了,北京和上海的医生来看,都说挺过今年也难。
”刘珉之惊愕:“这么严重?”“开春后一直时好时坏的,好时看不出来,坏起来要人命。
爹年纪也大了,这几年时局变动大,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死都算死在好时候了。
”说到最后一句话时,刘琼越声音阴冷,算变了个人似的。
刘珉之被震慑住,一时无言。
他缓了声音:“行了,你也成器了。
在国外留洋的高材生,见识比大哥多。
”刘珉之忙道没有。
刘琼越又问他未来打算,他都一一应了。
刘琼越满意地连点头:“不错,确实是个大人了。
”院子那头,王桂英扶着岣嵝的老太太进垂花门,送她回屋里歇息。
“你就算再不喜欢弟妹。
”刘珉之又是一惊,大哥怎么知道?刘琼越笑着解释:“我昨夜里头放班回来,正好看瞧见弟妹被你赶出屋。
”刘珉之脸色通红,他都不知自己为何感到难堪。
或许他已默认他和王桂英是社会意义上的“小家”,“小家”的矛盾不该被“大家”知道。
大哥轻声劝他:“该做的样子还是做,父亲现在就是靠一口倔气吊着,你别招惹他,让他不开心。
以后你走远了,爱做什么做什么。
”院子那头,王桂英似有所感,隔空与刘珉之对视一眼。
两人具是一滞,目光迅速分开,同时看向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