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喜欢拍照,但总觉得差点什么。老师说我技术扎实,却缺乏灵魂。
为了改变这一点,我开始寻找灵感,甚至跑去古玩市场淘二手相机。就是在那里,我遇见了改变我一生的相机——一台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尼康F3。
这相机有年头了,但保养得不错。摊主是个胡子花白的老人,前任主人很爱惜它。
前任主人
一位年轻姑娘,拍照很有天赋。可惜......老人摇摇头,欲言又止。
我没多想,三百块买下了它。回家路上,我随手拍了几张街景。
晚上整理照片时,我惊呆了。
那些照片里,有一个我从未见过的女人。她穿着白色连衣裙,长发及腰,站在画面一角,面容清晰。最奇怪的是,她只出现在这台相机拍摄的照片中。
这什么鬼我盯着屏幕,心里发毛。
本想立刻删掉,但作为摄影师的直觉让我犹豫了。这些照片构图精妙,光影处理完美,远超我平时的水平。
夜深人静,我一边看照片一边思考。难道是相机出问题还是我买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正想得出神,电脑屏幕突然闪了一下。
你的构图太死板了。一个女声毫无预兆地响起。
我吓得从椅子上跳起来:谁!
房间里空无一人。
别害怕,我不会伤害你。那声音又响起,似乎就在我耳边。
你是谁在哪里我环顾四周,手里攥着手机随时准备报警。
我在相机里,或者说,在你的照片里。
我盯着屏幕上那个白裙女子,她似乎对我笑了笑。
我叫陈若溪,曾经也是个摄影师。
这不可能!我后退几步,鬼片看多了吧我!
信不信由你,但我确实存在。她的声音很平静,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教你拍出更好的照片。
我挣扎了一下:为什么帮我
因为我看到了你的潜力,也看到了你的迷茫。这很像当年的我。
她说得没错。我叫宋映月,毕业三年,一直在不温不火的小工作室混日子,技术是有的,灵感却总是缺乏。
那你想要什么回报我仍然警惕。
只希望有人记得我,记得我的作品。她轻笑道,还有,帮我保管好这台相机。
我盯着屏幕,照片中的她安静地站着,仿佛在等我决定。
好吧,我鬼使神差地答应了,我该怎么做
明天带着相机去中央公园,我来指导你。
就这样,我和一个可能是幻觉、可能是鬼魂的摄影师,开始了奇怪的合作。我甚至不确定这一切是否真实。
但第二天,当我拿起相机对准公园的花坛时,陈若溪的声音再次响起:角度偏低一点,捕捉花朵与阳光的交汇处。
我按她说的做了,成片效果确实惊艳。
此后的日子,陈若溪不断指导我,从构图到光影,从人像到风景。她的建议总是一针见血,让我的作品有了质的飞跃。
只是,她从不多谈自己。每当我问起她的过去,她总是轻描淡写地带过。
直到那天,她看到了徐氏摄影工作室的招聘信息。
去应聘吧,这是个好机会。她突然说。
徐氏那可是国内顶尖的工作室,我恐怕不够格。
相信我,你已经准备好了。她的语气有些异样,只是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保护好这台相机。
我点点头,怀着忐忑的心情,准备了作品集,投向了梦寐以求的徐氏摄影工作室。
2
陈若溪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她有着独特的艺术眼光,总能找到我忽略的细节。
拍照不只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她经常说,而是要用心去感受,捕捉瞬间的情感。
有一次,我在拍摄一对老夫妻。按照常规,我会选择他们相视而笑的瞬间。
等等,陈若溪制止了我,往右移一步,等老先生帮老太太整理围巾的时候再按下快门。
我照做了。成片出来,那种细腻的爱意跃然纸上,比直接的笑容更有力量。
看到了吗最真挚的感情往往藏在不经意的瞬间。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入心。
就这样,我的作品在她的指导下越来越有深度。原本只会拍摄技术性的照片,现在却能捕捉到人物内心的情感。
有时我会问她:若溪,你是怎么学会这些的
她总是笑而不答:经验罢了,多拍就懂了。
但我感觉她话里有话。
为了应聘徐氏工作室,我精选了十张最满意的作品。这些都是在陈若溪指导下完成的,充满了情感和故事性。
投递作品集那天,我忐忑不安。徐氏一直是摄影界的标杆,创始人徐文泽更是摄影大师,他的作品集《城市记忆》影响了一代摄影师。
别紧张,陈若溪安慰我,你的作品足够好。
但徐氏每年收到上千份申请,录取率不到5%。
相信我,你会得到面试机会。她语气坚定。
出乎意料,三天后,徐氏的秘书电话通知我去面试。
面试当天,我穿着最正式的衣服,带着那台神奇的尼康F3。
徐氏工作室位于市中心一栋现代化大楼的顶层,全景落地窗俯瞰整座城市。墙上挂满了获奖作品,每一张都是摄影的典范。
我被领进会议室,徐文泽本人坐在那里。他约莫六十岁,头发花白,眼神却锐利如鹰。
旁边坐着一位年轻女子,穿着时尚,神情高傲。秘书介绍说那是徐文泽的女儿徐雅,工作室的副总监。
宋映月,是吗徐文泽翻看我的作品集,你的作品很有感染力,特别是这组人像,捕捉了许多细微的情感。
谢谢。我谦虚地回答,心里却暗暗感谢陈若溪。
这些都是你最近的作品他问。
是的,近三个月拍摄的。
徐雅扬起眉毛:风格转变很大啊,之前的作品在网上搜到了,平平无奇。
我有些尴尬,不知如何解释自己突然提升的技艺。
徐文泽打断了我们:技术可以学,但感受力是天生的。映月,你有这种天赋。
面试进行了近两小时,除了询问技术问题,徐文泽还特意问了我对摄影的理解。最后,他微笑着说:欢迎加入徐氏。
走出大楼时,我兴奋得几乎跳起来。
我成功了!我对着相机小声说。
恭喜你。陈若溪的声音透过相机传来,却没有我想象中的欢快。
你怎么了不为我高兴吗
她沉默了一会:高兴,只是...小心徐文泽,他没你想象的那么正直。
什么意思
没什么,也许是我多心了。她敷衍道,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心。
她的话让我困惑不已,但很快,徐氏工作室繁忙的工作冲淡了我的疑虑。
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卷入一场关于艺术、荣誉与真相的风暴。
3
入职徐氏的第一周充满惊喜。我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最先进的设备,还有助理帮忙处理日常事务。每天都有不同的拍摄任务,从商业广告到艺术创作。
徐文泽很器重我,常常指点我的作品。他说我的照片有一种特别的感染力,能触动人心。
这很难得,他说,许多摄影师技术一流,却拍不出有灵魂的照片。
我知道这都是陈若溪的功劳,但她似乎越来越少出现了。每次我想和她交流,都只能得到简短的回应。
一个月后,徐氏宣布将举办新锐之眼摄影大赛,面向全国征集作品。获奖者不仅能获得丰厚奖金,还能得到徐氏一年的签约合同。
徐文泽亲自找到我:映月,我希望你也参加比赛。
我我已经是徐氏的员工了啊。
这不冲突。我想看看你在完全自由创作的情况下能拍出什么。他微笑道,别有压力,把它当作一次锻炼。
我欣然接受了挑战,决定拍摄一组关于城市边缘人的纪实照片。
那天晚上,我终于等到陈若溪出现。
若溪,我需要你的建议。我迫不及待地说。
关于比赛她的声音有些飘渺。
你怎么知道
我一直在看着你。她轻声说,关于这次比赛,我有不好的预感。
为什么这不是个展示自己的好机会吗
她沉默了一会:也许吧。如果你决定参加,就真实地表达自己,别想着迎合评委。
接下来的日子,我走访了城市角落,拍摄了送餐员、修鞋匠、废品回收者等鲜少被关注的群体。在陈若溪的指导下,我不只拍他们的工作场景,更捕捉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瞬间。
作品完成后,我满怀期待地提交了参赛作品《城市背影》。
比赛结果公布的那天,整个工作室都在议论纷纷。
获奖名单上,第一名赫然是徐雅的《都市光影》。
而我的《城市背影》,仅获得了优秀奖,排在第五位。
失落之余,我还是去参加了颁奖典礼。徐雅穿着华丽的礼服站在台上,接受着所有人的赞美。
我勉强笑着鼓掌,心里却不是滋味。我知道自己的作品足够好,至少不该差那么多。
典礼后的酒会上,一位资深摄影师凑到我身边:宋小姐,你的《城市背影》其实很出色,构图和情感捕捉都很到位。
谢谢,但评委们似乎不这么认为。
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业内都知道,徐氏的比赛冠军从来不会给外人。徐雅作品的风格这几年变化很大,有人猜测背后有高手指点。
我心头一震,但没有表现出来。
回到家,我立刻找陈若溪:你早就知道比赛会这样,对吗
她没有直接回答:映月,在徐氏工作期间,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我想了想:徐雅经常不在工作室,却总能按时提交作品。而且她的风格......我突然明白了什么,与我最近的风格很相似。
不是相似,陈若溪说,是一样。因为她可能用了你的作品。
什么!这不可能,我的作品都锁在电脑里!
检查一下你的电脑权限和备份记录。
按照她的建议,我发现自己的工作电脑被远程访问过多次,时间正好是我下班后。
一切突然明朗:徐氏聘用我不只是因为我的才华,更是为了让我成为徐雅的影子摄影师。
我几乎瘫坐在椅子上:所以,我只是个工具人
不,陈若溪说,你是个出色的摄影师,只是遇到了不诚实的人。
那我该怎么办辞职举报
先收集证据,她语气坚定,然后,我们一起讨回公道。
4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留心徐氏工作室的一切异常。表面上,我依然认真工作,但私下里,我在收集证据。
我注意到徐雅很少出现在工作室,但每次有重要拍摄任务时,她总会恰好出现,拿着相机装模作样地按几下快门,然后离开。
我开始在自己的照片文件中加入隐形水印,同时设置了监控程序,记录任何访问我电脑的行为。
一周后,确凿的证据出现了:有人在深夜远程登录我的电脑,复制了我最新的作品。更令人震惊的是,两天后,这些照片以徐雅的名义出现在了一个重要客户的提案中。
看来我们的猜测是对的。我对陈若溪说。
不只是猜测,她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冷静,我经历过同样的事情。
什么意思
她沉默了一会,仿佛在组织语言:宋映月,是时候告诉你真相了。我不只是个普通的摄影师,我曾经也在徐氏工作过。
我震惊地看着照片中的她:所以你认识徐文泽
不仅认识,我曾经是他最得意的学生。她苦笑道,五年前,我被徐文泽亲自招进徐氏,和你一样,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然后呢
然后我发现了可怕的真相:徐文泽招摄影师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是为了给徐雅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徐雅从小学摄影,但毫无天赋,全靠父亲徐文泽的包装和别人的作品支撑。
这太荒谬了!我难以置信。
更荒谬的是,当我发现真相并准备揭露时,徐文泽和徐雅联手毁了我的名誉。他们声称我偷窃徐雅的作品,控告我违反合同和侵犯版权。
天啊......
我被业内封杀,再也没有工作室愿意雇佣我。更可怕的是,我曾经的作品都变成了徐雅的'代表作',包括那本获奖的《城市记忆》,那明明是我的心血。
所以你......我不敢问下去。
是的,在绝望中,我选择了结束生命。她平静地说,就在拍下最后一张照片后,我从徐氏工作室的楼顶跳了下去。
我感到一股寒意爬上脊背:那这台相机......
是我生前最爱的相机,也是拍下最后一张照片的见证者。
为什么选择帮助我
因为我看到了你的才华,也看到了你可能重蹈我覆辙的命运。她的声音变得坚定,更重要的是,我想通过你讨回公道,让世人知道那些被徐雅署名的作品背后,有多少无名摄影师的心血和泪水。
我深吸一口气,感到肩上的责任突然沉重了许多:我该怎么做
继续收集证据,等待最佳时机。徐氏很快会举办年度展览,那将是揭露真相的绝佳机会。
但我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徐文泽在业内根基深厚。
你不是一个人,陈若溪说,还有我,还有所有被徐氏利用过的摄影师。我们需要找到他们,团结起来。
那一刻,我们两个女孩,一个活在世上,一个存在于照片中,达成了一个复仇的约定。
我们都知道,这条路充满危险,但为了艺术的尊严,为了每一个被夺走名字的创作者,我们必须前行。
5
陈若溪的故事让我彻夜难眠。想到她的悲剧可能在我身上重演,我既愤怒又恐惧。但更多的是决心——我不会重蹈她的覆辙。
若溪,你知道其他被徐氏利用的摄影师吗我问。
有几个。我死后,徐氏又招了至少三位新人,他们的风格与你不同,但都很有才华。
按照她的建议,我联系了这些前员工。起初他们都很警惕,但看到我收集的证据后,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张磊,擅长风景摄影,三年前离开徐氏后一直找不到正式工作;林小雨,人像摄影师,被诬陷偷窃器材后黯然离开;还有王东,纪实摄影大师,现在只能靠接私活维生。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陈若溪说,离开徐氏后事业都走下坡路,因为徐文泽在业内放话,说他们品行不端或者偷窃创意。
我们组建了一个秘密小组,开始交换信息和证据。每个人都保留了当年的部分原始文件或底片,证明作品的真正作者是自己。
同时,我继续在徐氏工作,假装一无所知。每天,我都按部就班地创作,然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作品被徐雅占为己有。
有一次,徐文泽邀请我参加一个私人晚宴,称要给我介绍几位业内大咖。
去吧,陈若溪建议,这是了解他们更多内情的机会。
晚宴在徐家豪华别墅举行。徐文泽热情地向各位介绍我:这是我们工作室的新星,宋映月,她的创意和感染力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席间,徐雅一直高高在上,时不时投来轻蔑的目光。当有人称赞她最近的作品时,她故作谦虚:只是恰好捕捉到了精彩瞬间而已。
我强忍怒火,假装微笑。
晚宴后半段,徐文泽喝了些酒,开始讲述自己的创作历程。
每个成功的摄影师背后,都有无数无名英雄的支持。他深情地说,就像我,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那些愿意分享灵感的年轻人。
在场的人都以为这是谦虚,但我和陈若溪都听出了话中的真意——他公然承认了自己掠夺他人创意的行为,只是包装成了分享。
回家路上,我气得发抖:他们甚至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因为在他们眼里,我们不过是工具人,是可以随时丢弃的垫脚石。陈若溪冷静地分析,但正是这种傲慢,会成为他们的致命弱点。
我们的计划逐渐成型:徐氏即将举办的光影之旅年度展览将是揭露真相的绝佳舞台。届时,业内所有重要人物都会出席,媒体也会全程报道。
但计划进行得并不顺利。一天,我发现办公室被人翻动过,几个装有证据的U盘不见了。更可怕的是,我的电脑被人强行格式化,所有文件都消失了。
还好我有备份,但这表明徐家可能已经起了疑心。
几天后,徐文泽把我叫到办公室:映月,你最近在做什么项目
就是您安排的广告拍摄,徐总。我尽量表现得自然。
没有其他的......个人项目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我。
没有,工作已经很忙了。
他笑了笑:那就好。记住,在徐氏,团队合作比个人发挥更重要。有些界限,不能越过。
这是警告,也是威胁。
当晚,陈若溪异常沉默。
若溪,你怎么了我问。
我担心历史重演,她轻声说,徐文泽不会轻易放过任何威胁到他家族声誉的人。
我们已经收集了这么多证据,还有其他受害者的证词。
但徐文泽有钱有势,他可以抹黑任何人,就像他对我做的那样。她的声音透着无奈,也许我们应该放弃......
不!我坚决地说,我不会让你的牺牲白费,也不会让更多人步你的后尘。我们必须继续,为了你,为了所有被夺走名字的创作者。
我看着照片中的她,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的光芒。
好,她终于说,那就继续吧,但一定要小心。
这一夜,我们重新调整了计划,准备迎接最后的决战。
6
随着光影之旅展览日期临近,徐氏工作室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徐雅几乎每天都在,监视着每个人的工作。
我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我把重要证据存在多个地方,同时联系了几位信得过的媒体人,暗示他们展览当天可能有重大新闻。
一天下午,徐文泽突然宣布展览的主题作品将由徐雅的新系列《瞬间永恒》担当。而这些照片,正是我前几个月拍摄的作品,只是经过了一些后期处理,改变了部分色调。
真是厚颜无耻。我对陈若溪抱怨。
忍耐一下,她安慰我,很快就会真相大白了。
展览前两天,我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徐文泽的私人助理林美。
宋小姐,能否请你今晚到蓝月咖啡馆一趟有重要的事情想和你谈。她语气神秘。
是关于展览的事吗
算是吧,总之很重要,还请务必保密。
我将此事告诉陈若溪,她显得很紧张:很可能是陷阱,徐家人不值得信任。
但如果真有重要信息呢我们现在需要一切可能的帮助。
那好吧,但一定要在公共场所见面,随时准备离开。
晚上八点,我准时到达蓝月咖啡馆。林美已经在那里等我,面色凝重。
宋小姐,我知道你在调查徐家。她开门见山。
我心头一紧:什么意思
不用否认,我已经注意你很久了。她压低声音,事实上,我希望能帮助你。
为什么
因为我也是受害者之一。她苦笑道,五年前,我是陈若溪的好友,也是她跳楼那天的目击证人。
我震惊地看着她:你认识若溪
不仅认识,我们是大学同学。她进入徐氏后,我也被她推荐进来当助理。林美的眼中闪烁着泪光,若溪死后,我一直在寻找证据,想为她讨回公道,但始终力不从心。
那你为什么还留在徐氏
为了等待时机,也为了赎罪。她深吸一口气,若溪跳楼那天,我本可以阻止她,但我没有。我欠她的。
林美从包里拿出一个U盘:这里有徐文泽和徐雅的所有黑料,包括他们如何系统性地剽窃下属作品的详细记录。当年若溪的作品被盗用的证据也在这里。
我接过U盘,感到沉甸甸的分量:为什么现在才站出来
因为我看到了希望。她直视我的眼睛,你收集证据的方式让我想起了若溪,但你比她更谨慎。也许这次,真相终于有机会被揭露。
回到家,我立即查看了U盘内容。里面的证据远比我们收集的更全面,包括徐文泽的私人邮件、偷拍的会议记录,甚至还有陈若溪生前的日记扫描件。
这些足够了,陈若溪看完后说,有了这些,再加上我们的证据,徐家将无处遁形。
你认识林美,对吗她说你们是大学同学。
陈若溪沉默了一会:是的,我们很亲近。她很内向,但心地善良。我没想到她一直在默默调查这一切。
她说她本可以阻止你跳楼......
那不是她的错。陈若溪的声音变得柔和,那天我已经决定了,没人能阻止我。如果有什么后悔的,就是没能把真相公诸于世。
这次我们会成功的。我握紧了拳头,为了你,为了所有被徐家伤害过的人。
我们修改了计划,决定在展览开幕式上,当着所有媒体和业内人士的面揭露徐家的所作所为。
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徐家早已设下了更大的陷阱,等待着将我们一网打尽。
7
展览前夜,我几乎整晚都在准备材料。为了避免意外,我将所有证据存储在多个设备上,并分别交给了张磊、林小雨和王东。同时,我又备份了一份上传到云端,设置了定时发送给各大媒体。
这样,即使我出了意外,真相也会大白于天下。
一切准备妥当了吗陈若溪问。
嗯,就等明天了。我紧张地说。
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保持冷静。徐文泽最擅长的就是激怒对手,让他们失去理智。
我点点头:我会的。对了,我准备了一个特别的惊喜。
什么惊喜
我找到了你生前的几张代表作,做成了展板。明天揭露真相时,我会向所有人展示真正的陈若溪是怎样的摄影大师。
照片中的她似乎动容了:谢谢你,映月。但请记住,这不只是为了我,更是为了所有被剥夺权利的创作者。
我知道。我轻声说,不过,让你重新被世人记住,是我的心愿。
第二天一早,我精心打扮,前往展览现场。徐氏的年度展览在市中心最大的艺术馆举行,场地宽敞明亮,装潢考究。
入口处挂着巨大的海报:《光影之旅——徐雅摄影作品展》。看着自己的作品挂在别人名下,我心中百感交集。
徐雅穿着高定礼服在入口迎接宾客,脸上挂着自信的微笑。徐文泽则在一旁和各路媒体谈笑风生。
我向他们点头示意,然后悄悄检查了会场布置。展览分为几个区域,中央区域是主题展区《瞬间永恒》,全部是我最近几个月的作品。
我们的计划是在开幕致辞后,趁着所有人都在场的时候揭露真相。张磊负责技术支持,准备了一段视频展示徐家的恶行;林小雨和王东则分别联系了媒体和业内前辈,确保消息能够广泛传播。
开幕式开始前,林美找到我:一切准备好了吗
嗯,只等徐文泽致辞完毕。
小心点,我听说徐雅昨晚和保安队长密谈很久。她警告道。
我点点头,心里更加警惕。
十点整,展览正式开幕。徐文泽走上台,开始了冗长的致辞。
...摄影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瞬间的捕捉。我很自豪地宣布,我的女儿徐雅已经完全掌握了这种艺术。今天展出的《瞬间永恒》系列,展现了她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听着这些虚伪的言论,我的怒火几乎难以抑制。
终于,徐文泽的致辞接近尾声:...现在,请允许我邀请这个系列的创作者,我的女儿徐雅上台讲几句话。
掌声中,徐雅优雅地走上台。她刚要开口,我给张磊使了个眼色。
大屏幕突然切换,显示出一段视频——徐雅在工作室偷取我作品的监控画面,紧接着是我的原始文件对比徐雅发表作品的对照图。
现场一片哗然。
这是怎么回事有人大声问道。
我抓住机会,走向舞台中央: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我是宋映月,徐氏工作室的摄影师。我必须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真相:今天展出的所有作品,都不是徐雅拍的,而是我和其他摄影师的心血。
徐文泽脸色大变,冲向麦克风:保安!把这个疯子带走!
但我早有准备,继续高声道:徐氏工作室多年来一直在掠夺年轻摄影师的作品,嫁接到徐雅名下。我不是第一个受害者,但我希望是最后一个!
我示意张磊播放第二段视频,这是林美提供的——徐文泽和徐雅商讨如何利用新人作品的录音。
场内更加混乱,闪光灯不停闪烁,记者们争先恐后地记录这一幕。
徐雅尖叫着冲向我:你这个骗子!这都是你编造的!
我冷静地回应:我有所有的原始文件和创作过程记录。如果有人质疑,我随时可以当场展示我是如何创作这些作品的。
这时,林小雨和王东也走上前,公开声明他们也是徐氏掠夺的受害者。
徐文泽试图控制局面: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他们是被我辞退的员工,心怀不满才来捣乱的!
我拿出最后的杀手锏:五年前,一位名叫陈若溪的摄影师因为试图揭露这一切而被逼自杀。今天,我要为她讨回公道!
我揭开早已准备好的展板,上面是陈若溪的照片和她生前的作品,包括被徐雅署名的《城市记忆》的原始底片。
这是陈若溪,一位真正的天才摄影师。她的死不是意外,而是被逼无奈的选择。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要让大家知道真相!
现场已经完全失控,媒体记者围成一圈,不停拍照录像。徐文泽和徐雅试图离开,却被愤怒的观众和记者堵住。
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8
展览现场的混乱持续了近两小时。警方到场维持秩序,同时录取了各方证词。徐文泽和徐雅被媒体团团围住,他们的辩解苍白无力。
当晚,这一事件就登上了各大媒体头条:
《震惊摄影界:知名工作室涉嫌系统性剽窃》
《徐氏王朝崩塌:一场精心策划的欺诈》
《沉冤得雪:被遗忘的摄影师陈若溪》
我的社交媒体被无数信息淹没,有支持的,有质疑的,还有想采访我的。
回到家,我精疲力竭地瘫在沙发上,拿出那台老尼康F3:若溪,我们成功了。
照片中的她微笑着:你很勇敢,映月。比我勇敢多了。
不,是你给了我勇气。如果没有你,我可能已经成为另一个被徐家吞噬的无名摄影师。
但现在,你的名字将被所有人记住。她轻声说,不只是因为这次事件,更因为你的才华。
接下来的几天,事态持续发酵。徐文泽发表了一份模棱两可的声明,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指控,只说会认真调查。但业内人士已经开始远离徐氏,多个合作项目宣布暂停。
徐雅则完全消失在公众视野中,据说她已经出国避风头。
我接受了几家主流媒体的采访,详细讲述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包括我如何发现真相以及陈若溪的故事。我小心地避开了相机里的鬼魂这一超自然部分,只说是通过陈若溪留下的日记和资料发现了线索。
一周后,艺术摄影协会宣布将对徐雅获得的所有奖项进行重新评估。多家出版社联系我,希望出版我的作品集。
更让我欣慰的是,陈若溪的作品也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认可。一家知名美术馆决定举办陈若溪回顾展,展出她生前的所有作品,包括那些被徐雅占为己有的。
若溪,你的愿望实现了。我对着相机说,你的名字,你的作品,都将永远被人记住。
照片中的她似乎比以往都更加清晰:谢谢你,映月。我想我终于可以安心离开了。
离开你要去哪我突然慌了。
去我应该去的地方。她微笑道,我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只是有些未了的心愿让我停留。现在,一切都圆满了。
可是...我会想你的。我忍不住哽咽。
别难过,我的故事会通过你的讲述永远流传下去。而且,相机还在,我们之间的联系不会完全断开。
那晚,我和陈若溪聊了很久,她告诉我她对摄影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她未能实现的梦想。
答应我,她最后说,用你的才华和勇气,继续创造美好的作品。不要让任何人夺走你的声音和名字。
我保证。我郑重地说。
第二天早晨,当我再次拿起相机时,照片中的陈若溪已经消失不见。无论我怎么调整角度和设置,她都不再出现。
我知道,她真的离开了。
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但心里却有一种奇怪的平静。我拿起相机,走出家门,开始了新的一天的拍摄。
阳光照在镜头上,折射出美丽的光晕。我仿佛听到陈若溪在耳边轻声说:去捕捉那些瞬间的永恒吧。
9
陈若溪离开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若溪事件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引发了对版权保护和创作伦理的广泛讨论。多家工作室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制度,确保摄影师的权益得到保障。
徐氏工作室在丑闻后一蹶不振,大部分客户和艺术家都选择了撤离。徐文泽最终发表了一份道歉声明,承认管理不善,但仍然否认系统性剽窃的指控。
而我,一夜之间从默默无闻的摄影师变成了焦点人物。各种采访邀请、展览机会和合作提案接踵而至。
但我没有被这些光环迷惑。我婉拒了大部分商业合作,只接受了那些能让我保持创作自由的项目。同时,我开始筹备自己的个人作品集《光影对话》,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
更重要的是,我和几位同样经历过不公对待的摄影师一起创建了若溪基金,专门帮助那些遭遇版权侵犯或不公待遇的年轻创作者。
林美成了我最亲密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她辞去了徐氏的工作,加入了我们的基金会,负责日常运营。她比任何人都更了解陈若溪,经常给我讲若溪生前的故事。
若溪一直梦想着能办一个摄影培训班,教那些没有条件学习的孩子们。林美有一次说,她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受到这一启发,我们用基金会的部分资金在城市边缘开设了若溪摄影教室,免费教授贫困社区的孩子们摄影技巧。看着这些孩子们拿着相机,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世界,我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满足。
那台老尼康F3我一直保留着,虽然陈若溪不再出现,但每次使用它时,我都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连接。有时,当光线恰到好处时,我仿佛能在照片的某个角落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或许只是我的想象,又或许是她的某种方式在告诉我:她一直在看着。
陈若溪的回顾展如期举行,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媒体关注。我作为策展人之一,亲自挑选了展出作品,并撰写了详细的介绍文字。展览中心位置是陈若溪生前最后一张照片——一个俯瞰城市的黄昏景象,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孤独和美丽。
开幕当天,一位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静静地站在那张照片前,眼中含泪。
您认识陈若溪吗我走过去问。
老人转向我:我是她的父亲。若溪去世后,我们一直以为是意外...直到看到新闻报道,才知道真相。
我握住老人的手:您女儿是个非常优秀的摄影师,也是个非常勇敢的人。
谢谢你为她所做的一切。老人哽咽道,若溪生前曾说过,真正的艺术永远不会被埋没。现在看来,她是对的。
那一刻,我感到一阵暖流涌过全身,仿佛陈若溪就站在我们身边,微笑着看着这一切。
展览结束后,我开始了一个个人项目——沿着陈若溪曾经走过的足迹,用相机记录她可能看过的风景。从她出生的小镇,到她求学的城市,再到她工作过的地方。
这不只是一次摄影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通过镜头,我试图理解她的视角,感受她的情感。
在一个特别的黄昏,我站在徐氏工作室楼顶,那个陈若溪结束生命的地方。夕阳将城市染成金色,远处的高楼如同沉默的守望者。我举起那台老尼康F3,按下快门。
当我查看照片时,震惊地发现画面中多了一道模糊的白影,仿佛是一个人站在楼边,对着远方微笑。
那一刻,我知道,陈若溪从未真正离开。她的灵魂,她的视角,她对美的感知,都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
而我,将继续用相机讲述她的故事,以及那些像她一样,渴望被看见、被听见的创作者的故事。
10
一年后的春天,我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被盗走的名字》的长文,详细记录了摄影界的版权侵犯问题,以及创作者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文章以陈若溪的故事为引,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和反思。
同时,我的个人作品集《光影对话》出版发行,获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评论家称赞我的作品既有技术上的精湛,又充满人文关怀。
但最让我欣慰的是若溪基金的成长。一年来,我们已经帮助了二十多位遭遇不公的年轻创作者,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和展示平台。若溪摄影教室也从最初的一个扩展到了全国五个城市,成为许多贫困孩子接触艺术的窗口。
徐文泽最终离开了摄影界,据说移居海外。徐雅则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中,有传言说她改名换姓,在国外重新开始。但无论如何,他们夺取他人创作成果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张磊、林小雨和王东等曾经被徐氏压制的摄影师都重获新生,他们的作品终于以自己的名义展出,获得了应有的认可。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整理相机时,发现那台老尼康F3的快门似乎卡住了。我小心地检查机身,发现电池仓旁边有一个微小的凹槽。轻轻按压后,一个隐藏的小抽屉弹了出来。
里面是一张折叠的小纸条,已经泛黄。
展开后,我认出了那是陈若溪的笔迹:
给找到这张纸条的人:
如果你正在读这些文字,可能我已经不在人世。我将真相藏在这里,希望有一天能被发现。
我的名字是陈若溪,我的作品被盗用,我的声音被压制。但我相信,真相终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
无论你是谁,如果你怀有对摄影的热爱和对公正的渴望,请帮我讲出这个故事。
艺术应该是自由的,创作者的名字应该被尊重。
希望当你读到这些文字时,世界已经变得更好一些。
——陈若溪
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这不仅是一封遗书,更是一根跨越生死的线,将我和陈若溪紧密连接在一起。
我小心地将纸条保存起来,决定将它作为陈若溪永久展览的一部分,让更多人了解她的故事。
几个月后,我收到了国家摄影协会的特别贡献奖,表彰我为维护摄影师权益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所做的努力。
领奖时,我说:这个奖项不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所有敢于为真相和正义发声的人,特别是陈若溪——一位即使在死亡面前也不愿屈服的摄影师。她教会了我,艺术的本质不只是美的创造,更是真实的表达和勇气的展示。
演讲结束后,一位年轻女孩找到我,说她被陈若溪的故事深深打动,决定学习摄影。她眼中的热情让我想起了初识摄影时的自己,也让我看到了陈若溪精神的延续。
夏末的一天,我再次来到那个古玩市场,找到了当初卖给我相机的老人。
您还记得那台尼康F3的前主人吗我问。
老人点点头:当然记得,那姑娘很特别,总说相机不只是记录工具,还是soul
keeper——灵魂的守护者。
她怎么会把相机卖给您呢
她没卖,老人说,她说她要去很远的地方,希望这台相机能找到一个真正理解摄影的人。她让我替她保管,直到遇到对的人。
那您为什么选择了我
老人笑了:因为你看相机的眼神,和她一模一样。
回家路上,我拿出那台老尼康F3,在夕阳下拍摄街景。透过取景器,世界似乎变得不一样了——色彩更鲜明,情感更丰富。
冥冥之中,我感觉陈若溪的视角已经与我融为一体。她的故事将通过我的镜头继续讲述,她的精神将在每一张照片中延续。
我们都知道,真正的艺术家永远不会被遗忘,因为他们的灵魂存在于每一个被感动的人心中。
而我,宋映月,将继续用相机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美丽瞬间,讲述那些需要被听见的故事,就像陈若溪曾经做的那样,也像她希望我做的那样。
因为,在艺术的世界里,没有人应该失去自己的名字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