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墨魂记 > 第一章

1
墨香斋遇仙
江南烟雨朦胧处,有座无名小城。
城郭外十里,翠竹如海,其间隐隐露出一间简陋书斋,
门楣悬着匾额,上书
墨香斋
三字,虽已斑驳,却仍透着几分清雅。
书斋主人陆砚白,年方弱冠,清瘦俊朗,眉眼间凝着股书卷气。
他虽家境贫寒,却自小痴迷诗书,一心盼着科举入仕,改变家族命运。
书斋四壁皆悬古籍,多是残破旧卷,
皆是他从旧书摊淘来的残卷,却被他视若珍宝。
案头一方古砚,乃祖传之物,
虽无华丽雕饰,质地温润如玉,
砚中墨汁经年不干,即便寒冬腊月,
也泛着幽幽墨香,似有灵性。
每日破晓时分,第一缕阳光穿透竹窗,洒在陆砚白清癯的侧脸上。
他总会正襟危坐于案前,展开书卷,执笔蘸墨,朗声诵读。
朗朗书声在林间回荡,惊起树梢栖息的飞鸟,扑棱棱振翅而去。
这日,乌云如铅块般压城,狂风卷着枯枝在街巷中肆虐。
暴雨说来就来,豆大的雨点如箭矢般砸落,狂风呼啸,吹得竹枝东倒西歪。
陆砚白刚从城中旧书摊淘得几本残破典籍,他脱下外衣裹住书卷,小心的藏于怀中,只为护得书籍周全,便冒雨往回赶。
泥泞的小路早已积水成洼,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任凭雨水浸透衣衫,却将怀中的书卷护得严严实实。
一踏入书斋,
陆砚白抖落身上的水珠,正要将书小心安置,
2
墨池精魄现
忽听得角落传来一阵微弱的啜泣声。
寂静的书斋里,这啜泣声时断时续,格外突兀。
他心头一紧,握紧怀中书卷,屏息凝神,
朝着声音方向缓缓挪动脚步,心跳愈发急促。
一道闪电划破天际,刹那间照亮室内
——
角落的檀木书架后,一抹素白衣角轻轻晃动。
他绕过堆积的典籍,踩过被雨水打湿的青砖,此时砚台里的墨汁突然泛起细密涟漪,却未被他察觉。
他心头一惊,举目望去,只见昏暗的角落里,蜷缩着一位白衣女子。
陆砚白定了定神,壮着胆子,声音发颤,轻声问道:
姑娘可是遇到难处话音未落,
又是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照亮了女子苍白如雪的面容。
她睫毛轻颤,
缓缓抬眼望向陆砚白,那双美目水光潋滟,仿佛藏着千年的孤寂与哀愁。
她长发如瀑,
半湿的衣袂紧贴着纤细的身躯,眼眸含泪,泪痕在苍白的脸上留下两道水痕,
楚楚动人,宛如雨中即将凋零的白莲。
陆砚白望着女子,喉头滚动,一时愣神,手中书卷无意识滑落,不知如何应对。
女子缓缓起身,因法力尽失而身形不稳,微微踉跄。
女子见陆砚白惊愕的神情,忙开口解释,声音轻柔婉转,
公子莫怕,
妾本墨池精魄,修行千年,今遭天劫,法力尽失,不得已落难于此,求公子容妾暂避。
说罢,她强撑着虚弱的身体,盈盈下拜。
墨瑶这一拜,
惊得陆砚白急忙俯身相搀,生怕这位柔弱的墨魂因动作不稳而摔倒。
目光不经意间落在女子腕间流转的墨色光晕上,
又想起砚台里常年不干的墨汁,心中隐隐觉得,这一切或许早有渊源。
墨瑶起身,感激地望向陆砚白,目光中满是动容。
陆砚白素来心善,见女子这般模样,心中不忍,连忙取来干布和旧衣,道:
姑娘,此处虽简陋,却也能遮风挡雨。姑娘先换了湿衣,莫要着了凉。
墨瑶接过衣物,轻声道谢,便移步屏风后更换。
陆砚白转身出门,望着依旧滂沱的大雨,思绪万千,心却仍因方才的奇遇而剧烈跳动。
待女子换好衣物,陆砚白煮了热茶奉上。
热气腾腾的茶雾在杯中袅袅升腾,氤氲了两人之间的空气。
3
墨缘情深
墨瑶捧着茶盏,指尖轻触杯壁,感受着人间烟火的温度,缓缓开口说起墨池往事。
陆砚白得知女子名唤墨瑶,乃城西古寺墨池所化精魄。
那墨池历史悠久,相传自盛唐起,便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之地,经年累月的墨香浸染,才孕育出墨瑶。
墨瑶指尖轻点砚台,刹那间,墨汁如活物般腾起细密水雾,在空中勾勒出一幅幅朦胧的墨画。
陆砚白瞳孔骤缩,望着砚中翻涌的墨雾,惊道:
这……
竟与家传古砚的纹路相似!
墨瑶轻叹:
公子可知,此砚正是城西墨池一脉所化百年前,
您的先祖陆明轩曾在墨池畔苦读三载,每日以池水墨汁著书立说。
墨池感其赤诚,遂凝聚精魄化作此砚,砚中墨汁不涸,便是百年羁绊的见证。
陆砚白愣在原地,忽忆起家中族谱确有
先祖与墨池结缘
的记载,不禁喃喃:
原来父亲临终前‘善待古砚’的叮嘱,竟藏着这般渊源……
陆砚白专注聆听,时而皱眉思索,时而会心微笑,时而追问其中关联。
全然未觉雨势渐歇,只觉这一刻岁月静好,将所有风雨都隔绝在了书斋之外。
自此,
墨瑶便在墨香斋住了下来。
每日清晨,
当陆砚白开始读书,墨瑶便在一旁静静陪伴。
每当陆砚白读书困倦之时,
她便轻挥广袖,刹那间满室生香,
阵阵墨香与竹露混合的清芬,沁人心脾,倦意瞬间消散。
当陆砚白遇到书中疑难,眉头紧锁,
墨瑶便会耐心地略一指点,往往能让他豁然开朗。
有时墨瑶会以墨为笔,以空气为纸,挥袖间绘出一幅幅灵动的墨画。
画中或是展翅翱翔的仙鹤,或是流淌着月光的溪涧,
那些墨色线条仿佛有了生命,在虚空中盘旋舞动,引得陆砚白啧啧称奇。
初时,墨瑶只在一旁安静研磨,偶尔以墨香为他驱散倦意。
待陆砚白渐熟《诗经》,
她才敢轻声吟诵几句,见他眼中泛起惊喜,便壮着胆子以墨画释义
——
画中
关关雎鸠
的雎鸟振翅欲飞,他见状拍掌称奇,她才第一次露出笑意。
如今,她已能俏皮地将墨线凝成蝴蝶,看它们停在他发间,惹得他慌忙挥手,
又因蝶儿灵巧躲闪而忍俊不禁。
两人相视而笑,笑声惊起竹梢雀鸟,扑棱棱掠过窗棂。
闲暇时,墨瑶会讲述墨池往事。
她说起盛唐时,
有位落魄书生在墨池边日夜苦读,寒冬腊月,墨池之水为他凝结成墨,助他高中状元,临走前在池边题诗留念;
宋代时,
一位画家对着墨池写生,灵感如泉涌,笔下山水竟与墨池中倒影一般无二,世人皆称奇。
陆砚白也会给墨瑶描绘人间百态,讲集市上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孩童追逐嬉笑;
说乡间麦浪金黄,随风起伏,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墨瑶总是托着腮,听得入神,眼中满是对人间烟火的向往。
有时风雨停歇,墨瑶会与陆砚白漫步竹林。
她轻触竹叶,墨色纹路便顺着叶脉蜿蜒生长,在翠绿间勾勒出灵动的诗句。
陆砚白伸手触碰,那些墨字竟化作流光没入掌心,化作一首首未成形的诗篇在心底流淌。
二人踏着满地碎玉般的月光,谈论着对未来的期许,墨瑶眼中闪烁的光芒,比天上星辰还要明亮。
随着相处日深,二人愈发投缘。
一日,月朗星稀,清风徐来。
陆砚白与墨瑶在庭院中对酌。
墨瑶轻拂衣袖,墨池中泛起层层涟漪,竟化作琼浆玉液,倒入杯中,散发着幽幽墨香。
陆砚白轻抿一口,只觉口中甘冽清甜,墨香在舌尖萦绕不散。
二人举杯相邀,
谈诗论赋,从《诗经》的
关关雎鸠,
谈到李白的
举杯邀明月,
再到苏轼的
一蓑烟雨任平生。
晚风轻拂,吹动墨瑶鬓边碎发,她低垂的眼眸倒映着陆砚白炽热的目光。
晚风卷着竹影在地上摇晃,将两人挨得极近的身影叠成朦胧的一团,
她轻抿唇瓣,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杯盏边缘,烫人的茶温顺着掌心漫到心口,连带着说出的话都染上了颤意:
公子...这月色,倒比往日更清亮了。
陆砚白望着她眉眼间流转的光华,恍惚觉得这满院清辉都不及她眸中星光璀璨,
心中那道隐秘的情愫,恰似春雨后的藤蔓,悄然攀上心头。
庭院中的墨香与月色交融,将这微妙的情愫悄然晕染开来。
这一刻,
时间仿佛静止,唯有彼此眼中的深情在流淌,情愫在静谧的夜色中悄然生长。
庭院中的月光愈发皎洁,两人沉浸在甜蜜的氛围中久久不愿离去。
这般缱绻时光,似将岁月酿成了蜜糖,让他们全然忘却了尘世的纷扰与时光的流逝。
4
赴京赶考路
时光飞逝,转眼秋闱将至。
陆砚白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赴京赶考。
他一应文房四宝仔细收进行囊,又把几件旧衣叠整齐收好,反复检查了几遍路上所需的物品和盘缠。
墨瑶站在一旁,望着他忙碌的身影,欲言又止,眼眶渐渐泛红。
陆砚白转身瞥见她的模样,心中一紧,上前轻轻将她拥入怀中,柔声道:
等我,墨香斋的每一寸墨香,都要等着我回来续写。
墨瑶将头轻轻靠在陆砚白肩头,听着他有力的心跳,轻声呢喃:
妾会守着墨香斋,守着这方承载我们回忆的天地,等公子归来。
陆砚白抚上她柔顺的长发,在她额间落下轻轻一吻,
此去山高路远,不知何时才能归来,妾不能同行,望公子保重。
墨瑶声音哽咽,将一缕青丝剪下,从怀中取出一方绣着墨竹的帕子,小心翼翼的包好,交予他,
见此如见妾。
陆砚白望着她泛红的眼眶,心中酸涩难当,喉头像是被墨汁堵住,
紧紧握住她的手,半晌目光坚定才挤出一句:
等我。
待我功成名就,定归来娶你。无论遇到什么,我都会记得这个承诺。
说罢,他将包着青丝手帕小心翼翼地收进怀中,带着满心眷恋与志在必得的决心,
转身踏出了墨香斋的门槛,踏上了赶考之路。
墨瑶望着他坚定的眼神,他腰间墨玉坠子随呼吸轻晃,映着她眼底的泪光。
她深知此去前途未卜,人妖殊途的阻碍如巍峨大山横亘眼前。
但此刻他炽热的承诺,却让她心底泛起丝丝甜意,将所有担忧都暂时驱散。
他背着行囊,踏出墨香斋的门槛时,雨滴恰好落在青石板上,晕开朵朵墨痕,似未写完的诗行。
陆砚白回首望去,只见墨瑶倚在斑驳的门框边,白衣胜雪,宛如一幅未干的水墨画。
山风掠过竹林,将她的叮嘱揉碎在雨声里,而他攥紧腰间悬着的墨玉坠子
——
那是墨瑶用本命精魄凝成的护身符,在掌心泛起温润的微光,照亮他蜿蜒向远方的赶考路。
一路上,陆砚白日夜兼程。
每到夜晚,他歇在破旧的客栈里,便会取出墨瑶的青丝,放在手心细细摩挲。
思念之情涌上心头,疲惫与困倦也随之消散。
他仿佛又看到墨瑶在书斋中对他微笑,为他研墨,陪他读书。
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在破旧的客栈里借宿。
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疲惫却坚毅的脸庞。
窗外的雷声轰隆作响,他却置若罔闻,借着昏暗的烛光,
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着经典,反复推敲文章,力求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终于,就这样,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抵达京城。
京城繁华热闹,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吆喝声、谈笑声此起彼伏。
然而,陆砚白却无心欣赏这一切,一心埋头备考。
他寻了间简陋的客栈,将自己关在房中,每日除了吃饭睡觉,便是读书写字。
窗外的喧嚣与繁华仿佛与他无关,唯有心中对墨瑶的思念,以及对科举的渴望,支撑着他日夜苦读。
夜深人静时,望着窗外明月,才会轻抚怀中墨瑶的青丝,在心底默默诉说思念。
窗外的月光洒在书页上,映出他坚毅的侧脸,那些晦涩难懂的典籍,
此刻仿佛都化作了通向与墨瑶幸福未来的阶梯。
京城繁华热闹,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
陆砚白无心欣赏这繁华景象,一心埋头备考。
备考的日子里,每当困倦袭来,他便取出墨瑶的青丝,轻轻摩挲,墨香萦绕间,
仿佛又看到她眉眼含笑,温柔地在旁为自己解惑,
于是重燃斗志,继续在书海遨游,只盼能早日以荣耀之姿回到爱人身边。
一盏孤灯,数卷古籍,便是他在这繁华京城的全部天地。
转眼春闱来临,坐在考场上的陆砚白,脑海中不时浮现出墨瑶的身影。
那鼓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让他文思泉涌,笔尖饱蘸松烟墨,在宣纸上流淌如行云,笔下如有神助,顺利完成答卷。
5
天谴难违
放榜之日,
京城街头人头攒动,喧闹声此起彼伏。陆砚白挤在人群中,心跳如擂鼓,目光急切地在榜单上搜寻。

陆砚白
三个字赫然出现在榜首位置时,他只觉眼前一阵眩晕,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
周围人的欢呼声、祝贺声如潮水般涌来,他却恍若未闻,满心满脑都是要立刻回到墨瑶身边的念头。
急忙收拾行囊,雇了马车,催促车夫快马加鞭。
归乡途中,行至一处阴翳山林,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翻涌,山风裹挟着硫磺气息呼啸而来。
陆砚白心中惊疑,忽见一位鹤发老道拄着桃木剑,从雾中缓步走出,道袍上绣着的太极图泛着微光。
公子止步。
老道抬手阻拦,眼中映着天际雷纹,
城西墨池精魄现世,已触动人魂界限。
你与她相恋,观公子印堂,墨气侵心,乃魂魄相缠之兆,阳寿已损七分。
陆砚白后退半步,惊问:
道长如何知晓此事
老道叹息:
贫道乃青城山守界弟子,感应到墨魂气息紊乱,特来警示
——
人魂相恋,必遭天谴。
陆砚白脸色大变,浑身发冷,下意识地后退一步,颤声道:
道长何出此言墨瑶她善良温柔,从未害过人。
山风卷起他鬓角碎发,露出眼底血丝。
老道见此不再多言,轻轻挥动拂尘,取出一面铜镜。
铜镜中顿时泛起幽光,浮现碎片化场景:
咳血的帕子、消散的衣袂,
陆砚白与墨瑶成婚的画面,
婚后的陆砚白身体日渐衰弱,面色苍白如纸,不停地咳血;
而墨瑶为了延续他的生命,耗尽自身修为,最后化作一缕青烟消散。
贫道云游四海,见过太多人妖相恋的悲剧。
老道收起铜镜,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
若公子断了此缘,姑娘或可重入轮回,免去魂飞魄散之苦。
言罢,老道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不见。
林间雾气渐浓,打湿了陆砚白的衣襟,他却浑然不觉。
手中紧攥着墨瑶的青丝,脑海中不断浮现与她相处的点点滴滴:
月下对酌时的甜蜜,她为自己解惑时的温柔,分别时的不舍……
又看到铜镜中的画面,内心痛苦万分,仿佛被千万根针扎着。
马车轱辘声有节奏地响着,却无法抚平他内心的悲伤。
整整三日,他在客栈中茶饭不思,时而握紧青丝喃喃自语,时而望着砚台呆坐,眼神空洞而迷茫。
归程的每一步,都似有千钧重,将他对重逢的期待碾成了无尽的纠结与痛苦。
再次踏上归途,陆砚白虽催马疾驰,却数次勒住缰绳,手抚怀中青丝帕子怔怔出神。
回到墨香斋后,他每日对砚长叹,执笔时墨迹总是晕染成团,甚至不敢直视墨瑶的眼睛。
墨瑶看在眼里,心如刀割。
某夜,她望着他在烛下反复摩挲老道给的符纸,终于鼓起勇气现身。
砚白,你我之间的羁绊,不该成为你的枷锁。
她指尖抚过他眉间愁纹,
妾早知人魂殊途,如今见你这般煎熬……
话音未落,泪已坠砚,激起细碎墨浪。
她指尖划过陆砚白因泪水而湿润的脸颊,墨色光晕从腕间缓缓流淌而出,
在空中勾勒出两人初遇时雨中的书斋、月下对酌的剪影。
公子,你看,这些回忆妾已铭刻于心,此生便无憾了。
墨瑶的声音愈发缥缈,周身开始泛起细碎的微光,
莫要因我蹉跎余生,去寻属于你的人间烟火……
陆砚白大惊失色,连忙拉住墨瑶:
墨瑶,莫要如此,我……
他喉头哽咽,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唯有滚烫的泪珠大颗大颗砸在两人相握的手上。
陆砚白颤抖着将墨瑶冰凉的指尖按在自己心口,声线破碎如风中残烛:
墨池与我陆家百年羁绊,你以青丝我赶考,这情分...
他猛地扯开衣襟,露出心口淡青色的墨纹
——那是墨瑶本命精魄融入时留下的印记,此刻正随着他剧烈的心跳明灭不定,
你看,我们早已命魂相连,若没了你,我这条命又有何意!
墨瑶听着陆砚白滚烫的誓言,泪如断线珍珠坠入砚台,激起的墨点在宣纸上晕开成破碎的花。
她知晓人妖殊途的鸿沟无法跨越,若执意相守,只会如铜镜所示,将两人推向万劫不复。
指尖拂过他眉眼间的悲戚,墨色光晕骤然暴涨,将陆砚白重重推出丈外。
墨色光晕包裹着她逐渐透明的身躯,那些曾为他绘就的仙鹤、溪涧,此刻化作细碎光点环绕身侧。
她最后一次挥动广袖,墨池翻涌着往昔的回忆:
暴雨中初遇的悸动,月下对酌的柔情,赶考路上青丝的牵挂,都随着这道光芒沉入池底。
然而,墨瑶并未给他说完的机会,
她轻轻挣脱陆砚白的手,含情脉脉地看了他最后一眼,随后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桌子上的墨池中。
只留下一句微弱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
今生无缘,来世再续……
烛火在风里摇晃,将陆砚白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墙上扭曲成破碎的形状。
干涸的墨汁裂纹纵横,像极了他此刻千疮百孔的心。
6
墨池遗梦
突然,
砚台边缘一道细缝渗出一滴墨珠,圆润透亮,滚落时在空中划出一道熟悉的墨色光晕,
恍惚间又看到墨瑶眨着眼睛,将凝成蝴蝶的墨线吹向他的发间。
陆砚白悲痛欲绝,瘫倒在地,放声大哭。
他伸手去抓那缕青烟,却只抓到一把虚无。
他浑浑噩噩地爬起身,颤抖着将砚台紧紧抱在怀中,仿佛那是墨瑶留下的最后一丝温度。
窗外风雨渐歇,月光却依旧清冷,洒在空荡荡的书斋里,映得他的影子格外孤寂。
朝堂上的文书奏折在他笔下流转如飞,
可每当提起毛笔,指腹摩挲过笔杆上墨瑶曾留下的温度,墨迹总会在宣纸上晕开酸涩的涟漪。
夜深人静时,
他常对着砚台轻声诉说朝中琐事,砚中墨汁偶尔泛起细小涟漪,恍惚间仿佛又见墨瑶广袖轻挥,将他的烦恼化作飘散的墨香。
此后,他虽仕途顺遂,官运亨通,却终身未娶。
每日空闲时便独坐书斋,对着案头那方古砚喃喃自语。
砚台被他擦拭得纤尘不染,边角被岁月磨出温润的光泽,恰似墨瑶指尖的温度。
案头始终摆放着那缕青丝与绣着墨竹的帕子,每当窗外细雨敲竹,他便对着砚中若有若无的墨痕,轻声复述当年墨瑶教他的诗词。
墨迹在宣纸上晕染出的纹路,恍惚间总会化作她衣袂翻飞的模样,可待他抬眼细看,唯有满室寂寥的墨香在风雨中萦绕不散。
岁月如墨,悄然晕染着小城的每一寸光阴。
陆砚白的故事在坊间口耳相传,化作了文人墨客笔下的传奇。
墨香斋的残垣断壁间,仍萦绕着往昔的墨韵书香,仿佛在无声诉说着那段跨越人妖界限的凄美爱恋。
墨香斋的一砖一瓦都浸满了岁月的痕迹,墙角的青苔蜿蜒生长,似是想要续写那段未尽的故事。
庭院中的老竹依旧苍翠,只是少了昔日两人漫步时的欢声笑语,
唯有风声掠过竹叶,发出沙沙轻响,像是在低声吟唱着那段凄美动人的传说。
春去秋来,小城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愈发光滑,墨香斋的木门在风雨中吱呀作响,似在哼唱古老的歌谣。
那方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墨池,表面常泛起奇异的涟漪,无人搅动却自成图案,
有时像缠绕的青丝,有时又似交握的双手,引得往来之人驻足惊叹,猜测其中深意。
多年后,墨香斋渐渐荒废,蛛网遍布,门窗破败。
然而,仍有不少文人墨客慕名而来。
有人说,每当月圆之夜,墨池中便会传出悠扬的吟诗声,空灵而哀伤;
有人用墨池之水作画,神奇的是,画面中的人物竟会微微颤动,仿佛要从画中走出;
更有人在墨池边捡到过一缕泛着墨香的青丝,柔软而细腻……
data-fanqie-type=pay_tag>
而那墨池,每至深夜,仍隐隐传出女子的叹息声,似在诉说着未了的情缘,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