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石古观
晨光微熹,云雾缭绕间,一座青灰色的道观矗立在青牛岭之巅。观前一块古朴石碑上书青玉观三字,历经风雨却依然清晰可见。这里是终南山脉的一处隐秘之地,距最近的村庄也有十里山路,平日里只有香客和求道的修行者才会到访。
陆九渊手持拂尘,静立在观前的白玉台阶上。他身着靛青道袍,发髻高挽,面容清俊却透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今年刚满二十岁的他,已是青玉观的第三十六代守观道士。
师弟,早课要迟到了!一声呼喊从观内传来。
陆九渊转身,看见一位面带笑容的年轻道士小跑而来,正是他的师弟李玄明。
师兄何出此言每日寅时打坐,卯时诵经,我从未迟到。陆九渊平静地回答。
李玄明笑道:今日不同往日。山下王家村来人了,说是村中出了怪事,想请观主下山查看。
陆九渊眉头微皱:师父云游四海,已有五年未归。观中事务本应由我们师兄弟打理,何须惊动外人
可是...李玄明欲言又止,那位老者说,五十年前他曾来过青玉观,当时观主出手相助,解除了村中妖患。如今他已是垂暮之年,特意来求助。
陆九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五十年前的往事,他未曾亲历,但从观中古籍和师父的只言片语中,隐约知道那是一场惊天动地的镇妖之战。
我去见见这位老者。陆九渊决定道。
青玉观的正殿内香烟袅袅,一位银须飘飘的老者正在神像前虔诚叩拜。听闻脚步声,老者转身,目光如炬地看向陆九渊。
果然是青玉观的后人,眉宇间有当年玄真道长的影子。老者捋须道。
陆九渊行礼道:晚辈陆九渊,见过前辈。不知前辈尊姓大名,有何贵干
老夫姓王,名守一,五十年前曾来此求助。如今村中又起妖患,特来寻当年救命恩人的后人。
陆九渊请王守一坐下,沏了一壶清茶。王守一慢慢讲述起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王家村背靠青牛岭,村民们世代以采药、耕作为生。五十年前,村中突然出现怪事,先是牲畜莫名失踪,接着有村民在夜间看见山中有红光闪烁,随之而来的便是一桩桩离奇命案。死者身上没有伤痕,却面色青紫,像是被什么东西吸干了精气。
当时的青玉观主玄真道长法力高深,带领弟子下山调查。经过三日三夜的探查,发现是一只修炼千年的狐妖作祟。那狐妖藏身于青牛岭深处的卧虎洞中,以妖法迷惑村民,吸取他们的精元修炼。
玄真道长与狐妖大战三天三夜,最终以自身精血为引,布下九星锁妖阵,将狐妖封印在卧虎洞中。临走前,玄真道长留下一道符箓,嘱咐村民若再有妖患,可贴于卧虎洞口,可保十年太平。
如今十年之期已过,前月村中又有怪事发生。先是山中雾气弥漫,时有怪声,接着又有村民失踪。王守一忧心忡忡地说,我已七十有余,再无当年勇力,只好来求助青玉观。
陆九渊沉思片刻:前辈,我师父云游在外,我虽不才,但既受前辈所托,自当尽力。不过,我需先了解详情。那些失踪的村民可有异常之处
王守一摇头:并无异常,都是普通村民。只是有人声称,在村口见过一位红衣女子,面容绝美,却无人认识。那女子自称是山下新来的药农,可村里并无此人。
陆九渊闻言,眼神一凝:红衣女子...
怎么王守一察觉到异样。
无妨。陆九渊起身,我需查看一下观中典籍,了解一下当年之事。晚辈自幼在观中长大,对妖邪之事略有研究。
李玄明送上一盏清茶,陆九渊接过,细细品了一口,然后走向藏经阁。
青玉观的藏经阁建在悬崖边上,四周云雾缭绕,仿佛仙境。阁内收藏了历代道藏典籍和玄真道长留下的修行笔记。
陆九渊翻开一本泛黄的《青牛岭志》,查找关于狐妖的记载。书中详细描述了五十年前的那场战斗,以及玄真道长留下的预言:
狐妖虽被封印,但千年修为非同小可。封印只能困住其形,而无法灭其魂魄。待百年之后,天地灵气汇聚,封印将逐渐松动。届时,必有异象显现,有缘人需以'天罡北斗阵'重新加固封印,否则狐妖出世,必为祸人间。
陆九渊合上典籍,沉思良久。玄真道长竟预言了今日之事,而且指明需要天罡北斗阵加固封印。可此阵法早已失传,师父也从未提及。
师兄,找到了什么吗李玄明走入阁中问道。
陆九渊摇头:玄真道长的预言成真了。不过,要重新加固封印,需要天罡北斗阵,此阵法我从未听闻,师父也从未传授。
那该如何是好
陆九渊目光坚定:无论如何,我必须下山一探究竟。
王家村比想象中要大,约有数百户人家。然而,如今的村庄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村民们闭门不出,街道冷清。
王守一将陆九渊带到一处宅院,那是他儿子的家。简单安顿后,陆九渊便向村民打听情况。
据村民所言,怪事始于一个月前。先是山中出现浓雾,即使是晴朗的白天,靠近山边也能看见白茫茫一片。接着,有村民在夜间听见山中传来凄厉的哭声,有时还有诡异的笑声。
最诡异的是,村口的老槐树下,每到子夜时分,就会出现一位红衣女子。她面容绝美,却冰冷异常,从不与人交谈。有人试图靠近,却会在瞬间迷失方向,绕来绕去始终无法接近那棵树。
那女子身边常有一只白色狐狸跟随,那狐狸的眼睛在夜里泛着红光,甚是吓人。一位老者颤声道。
陆九渊闻言,心中了然。红衣女子,白狐相伴,与五十年前的狐妖特征吻合。看来,那只狐妖的封印已经开始松动。
傍晚时分,陆九渊独自来到村口的槐树下。夕阳西下,树影婆娑,一阵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出来吧,我知道你在那里。陆九渊突然说道。
树后传来一阵轻笑,随后一道红色身影缓步走出。那是一位身着红衣的女子,面容精致如画,眼眸似有星辰,却冰冷无比。
道士,你终于来了。女子的声音如玉珠落盘,清脆悦耳。
你是何方神圣,为何在此装神弄鬼,吓唬村民陆九渊沉声问道。
女子嫣然一笑:小女子只是迷路的旅人,借这棵树歇歇脚。何来装神弄鬼之说
迷路的旅人陆九渊冷笑,你身上有狐族的气息,而且不止一百年修为。五十年前,青玉观玄真道长在此镇压了一只千年狐妖,你可是她的后代
女子眼中寒光一闪:道士好眼力。既然知道我的身份,为何还敢独自前来
我来是为了终结你。陆九渊手掐法诀,一道金光在掌心凝聚,五十年前的封印已经开始松动,若不加以加固,你必将破土而出,为祸苍生。
女子闻言大笑:就凭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道士,也敢口出狂言
话音刚落,女子身形突然变得模糊,化作一道红光向陆九渊袭来。陆九渊早有准备,迅速掏出一张符箓,掐诀念咒,符箓瞬间化作一道金光屏障。
雕虫小技!女子冷哼一声,身形再次变化,化作一只巨大的白色狐狸,足有牛犊大小,利爪如刀,尖牙森森。
陆九渊不慌不忙,从怀中取出一张黄色符纸,咬破手指,在上面迅速画下一道符文。符纸瞬间燃烧,化作一团火焰围绕在他周围。
天罡火符,去!
火焰化作一条火龙,扑向白狐。白狐身形一闪,躲过了火龙的攻击,但地面已被烧焦一片。
道士果然有些本事。白狐化回人形,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不过,你可知我为何要祸害村民
陆九渊沉声道:妖类修炼不易,吸食精血可以加速修行。你被封印五百年,修为大减,自然需要补充元气。
非也。女子摇头,我虽被困于卧虎洞中,但有灵智,不会无故伤人。真正的祸源不是我,而是当年玄真道长留下的封印。
荒谬!陆九渊喝道,玄真道长以精血为引,布下九星锁妖阵,就是为了保护村民。你身为妖类,不思悔改,反而推卸责任
女子叹息一声:道士,你有所不知。当年玄真道长确实法力高强,但他不了解全部真相。我本是青丘狐族,千年前修炼成形,一直隐居在这青牛岭中修行。五百年前,一位仙人来此寻找炼丹材料,见我修行刻苦,便点化于我,助我修为大进。
三百年前,我已修至八尾,即将化形成人。就在那时,玄真道长出现了。他说我是邪祟,要将我镇压。一场大战后,我虽然不敌,但也重创了他。最后,他用九星锁妖阵将我封印,却不知那阵法会不断吸收我的本源之力。
五百年的封印,我已经损失了大部分修为。若非如此,你一个小小道士,怎会是我的对手
陆九渊闻言,心中微动,但仍持怀疑态度:即便如此,你吸食村民精血也是不争的事实。
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女子激动地说,封印不断吸收我的本源,我只能靠吸食精血维持形体。若能解除封印,我不仅不会伤害村民,还会报答他们。
哼,妖言惑众!陆九渊不为所动,无论你如何狡辩,危害村民的事实已经成立。今日我就要替天行道,除了你这祸害!
说完,陆九渊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随着咒语的进行,周围的空气开始扭曲,形成一个个复杂的符文,环绕着他和女子。
data-fanqie-type=pay_tag>
北斗七星,现!
天空中的星光突然变得明亮,七颗明亮的星辰似乎按照某种规律排列,光芒照射在陆九渊身上。他手持桃木剑,剑身上浮现出北斗七星的图案。
女子见状,表情凝重:天罡北斗阵不可能!玄真道长已经死去五十年,谁会传授你这门阵法
陆九渊没有回答,全身心投入阵法的运转中。随着他的咒语,七颗星辰的光芒越来越亮,形成一个巨大的光罩,将女子困在其中。
女子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削弱她的修为,她不甘示弱,双手结印,口中吐出古老晦涩的咒语。她的身体开始发生变化,九条雪白的狐尾从背后伸出,每一条都散发着幽蓝色的光芒。
九尾天狐!陆九渊惊讶地叫道,但很快镇定下来,就算你有九条尾巴又如何今日我必将破除封印,除去你这祸害!
战斗愈发激烈,陆九渊的汗水湿透了道袍,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女子虽然强大,但受制于封印的影响,实力大打折扣。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玄明带着几位村民匆匆赶来。
师兄,情况如何李玄明问道。
陆九渊头也不回:来得正好,按我之前教你的,速结'五行锁灵阵',助我困住此妖!
李玄明点头,迅速从怀中取出五张符箓,分别贴在五个方位。随着符箓激活,地面上浮现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光芒,形成一个五角星形状的阵法,将女子牢牢困住。
女子见势不妙,知道今日难以脱身,突然开口道:道士,你真的以为这就是真相吗玄真道长为何要镇压我你可知晓当年的全部内情
陆九渊动作微微一滞:什么内情
你且随我来,我告诉你一个五百年前的秘密。女子神秘地笑道,如果你不来,恐怕永远也无法知道真相了。
陆九渊犹豫片刻,最终决定:好,我暂且信你一次。不过,你若敢耍花样,我定不会轻饶!
女子点点头,突然化作一道白光,向前方的山岭飞去。陆九渊带领李玄明和几位村民紧随其后。
穿过浓雾,越过山岭,前方出现一个幽深的洞穴。洞口上方,一块石壁上刻着古老的符文,散发着淡淡的光芒。
这就是卧虎洞。女子说道,当年玄真道长就是在这里将我封印。
陆九渊仔细观察那些符文,发现它们与藏经阁中记载的九星锁妖阵十分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正当他准备询问时,女子突然说道:
想知真相,就进洞一看。不过,洞中设有机关,没有我的引导,你可能会被困其中。
陆九渊思索片刻,最终决定入洞探查。他取出几张符箓分给李玄明和村民,嘱咐他们小心行事。
一行人跟随女子进入洞中。洞内阴冷潮湿,墙壁上嵌满了发光的矿石,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越往里走,空气越发稀薄,温度也越来越低。
走了约莫一炷香时间,前方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石室出现在众人面前,石室中央是一方石台,石台上放置着一个古朴的玉匣。石室四周墙壁上刻满了符文,与洞口处的十分相似。
这里就是封印之地。女子说道,玉匣中封存着我的本源精华,而那些符文则是用来吸取我力量的封印。
陆九渊走近石台,仔细观察那些符文。通过对比记忆中的九星锁妖阵,他发现了其中的差异。
这些符文并非单纯用来封印,而是在不断抽取你的本源之力,对吗陆九渊问道。
女子点头:没错。玄真道长不了解狐族修炼之法,误以为我将修炼邪术,危害苍生,所以才设下此阵。实际上,我只是在正常修炼。而他设下的封印,反而成了抽取我修为的工具。
不可能!李玄明突然插嘴,玄真道长是得道高人,怎会犯如此低级错误
女子冷笑:因为玄真道长不是人。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陆九渊更是脸色大变:你胡说什么
玄真道长其实是天上星君下凡,奉命捉拿我这个修炼千年的狐妖。女子平静地说,他并非凡人,而是带着天命而来。
陆九渊摇头不信:荒谬!玄真道长是终南山清风观的弟子,后来在此结庐修行,哪是什么星君下凡
女子走向石台,轻轻抚摸玉匣:信与不信,看了这个你就明白了。
她从袖中取出一把小巧的钥匙,插入玉匣上的锁孔。钥匙转动的瞬间,整个石室亮起奇异的光芒,墙壁上的符文也开始发光。
这是...
这是玄真道长留下的记忆影像,只有用特制的钥匙才能开启。女子解释道。
随着光芒的闪烁,一个虚幻的身影出现在石室中央。那是一位身穿道袍的老者,正是玄真道长的模样。
五百年前的真相终于要大白了。虚幻的玄真道长环顾四周,声音如同从远古传来,我乃紫微垣星君,因触犯天条,被贬下凡间历劫。在人间,我化名玄真,拜入清风观修行。
五百年前,我感应到青牛岭中有'先天纯阴之体'现世,此乃修炼《太阴寒冰诀》的绝佳资质。为免此功法落入邪魔外道之手,我下山寻找。
没想到,这'先天纯阴之体'竟然是一只修炼千年的青丘狐。你已修炼至八尾境界,只差一步就能化形成人,脱离妖身。按照天道法则,妖族修炼至九尾,必遭天劫。我本想助你渡过此劫,却不想你心生邪念,欲以《太阴寒冰诀》冻结一方天地,成就妖道。
无奈之下,我只得出手阻止。一场大战后,我虽击败了你,却也发现你确实有向善之心。只是《太阴寒冰诀》一旦开始修炼,就再难停下。为防你走火入魔,危害苍生,我不得不设下九星锁妖阵,既封印你的修为,也保护你免受天劫之苦。
我深知此阵会不断消耗你的本源之力,但这是唯一的办法。我在阵中留下了一线生机,只要你潜心修炼,五百年后灵气汇聚之时,便是破阵重生之日。
我留在此地守护此阵,就是为了今日。陆九渊,你天资聪慧,心性纯正,是继承我衣钵的最佳人选。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苦心,助她破阵重生,完成我未竟的心愿。
影像渐渐淡去,石室重归寂静。陆九渊站在原地,久久不语。他从未想过,事情的真相竟是这样的复杂。
女子走到石台边,轻声道:现在你相信了吧我并非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只是在正常修炼。而他,既是我的敌人,也是我的恩人。
陆九渊深吸一口气,走到石台前,仔细观察玉匣。他发现玉匣上除了之前的符文外,还有几个他从未见过的符号。
这是...
这是《太阴寒冰诀》的起手式。女子说道,玄真道长虽然封印了我的修为,却也将功法的一部分刻在了玉匣上,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参透,找到化解之道。
陆九渊思索片刻,突然明白了什么:你是说,玄真道长并非单纯地镇压你,而是给了你一条修炼之道,让你能够在封印中继续修行
正是如此。女子点头,《太阴寒冰诀》共有九重境界,我只修炼到了第七重。若想继续修炼,就必须破除封印。然而,封印与功法相辅相成,强行破除会引发天劫。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封印中修炼到第九重,届时自然能够安全破封。
陆九渊恍然大悟:所以,玄真道长留下的九星锁妖阵,实际上是一个修炼辅助阵法
可以这么说。女子说,但以我的修为,五百年间只能勉强维持封印不破,并不能参透功法的全部奥义。
陆九渊看向李玄明和村民,说道:情况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我需要时间思考对策。
李玄明问道:师兄,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陆九渊沉吟片刻:首先,我们需要告诉村民真相,消除他们的恐慌。其次,我要仔细研究这个阵法和《太阴寒冰诀》,寻找既能破除封印又不引发天劫的方法。最后,我需要回观中查阅更多典籍,看看是否有相关的记载。
我跟你一起回青玉观。李玄明说。
陆九渊点头,然后转向女子:我暂且信你。不过,在事情未明之前,你还不能离开封印。我会想办法解除封印,但你必须在我的监管之下修炼。
女子微微一笑:道士果然谨慎。我答应你,只要你能帮我破除封印,我定会报答你。
陆九渊没有回应,而是转向李玄明:师弟,麻烦你送王老先生和其他村民回村,告诉他们真相,让他们不必担心。
好的,师兄。李玄明应道,然后转向村民,各位,请随我来。
待村民离开后,陆九渊再次仔细观察玉匣和周围的符文。他发现,整个阵法的核心在于玉匣中的那件物品—一缕白色的狐毛。
这是...
那是我当年的一缕本命狐毛。女子说,玄真道长将它封在玉匣中,作为阵法的核心。只要将其取出,阵法就会松动。
陆九渊犹豫片刻,伸手触碰玉匣。奇怪的是,他并没有感到任何阻力,仿佛那玉匣本就是为他准备的。
当他的手指接触到玉匣的瞬间,一股奇异的感觉涌入心头。他仿佛看到了五百年前的场景—玄真道长与女子的对决,星君下凡的秘密,以及玄真道长布下阵法时的复杂心情。
我明白了。陆九渊喃喃自语,这个阵法既是封印,也是修炼场。只有集齐九缕本命狐毛,才能完全解开封印。
女子惊讶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
陆九渊取出自己的一缕头发,放在玉匣旁边:我不是玄真道长,但我有我的办法。
回到青玉观后,陆九渊彻夜研究从卧虎洞带回来的资料。李玄明则负责向村民解释真相,消除恐慌。
天亮时分,陆九渊终于有了决断。他叫来李玄明,告诉他自己的计划。
师弟,我需要你协助我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
李玄明肃然起敬:师兄请讲。
我们需要收集八缕狐毛,加上玉匣中的那一缕,共九缕,才能完全解开封印。
如何收集
九星锁妖阵实际上是一个九宫阵,每个方位都对应一颗星辰。我们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借助星辰之力,才能取出狐毛而不触发封印的反噬。
李玄明皱眉:这听起来很危险。
陆九渊点头:确实如此。不过,我已经参透了《太阴寒冰诀》的第一重境界,可以保护自己。你只需协助我布阵即可。
接下来的十天里,陆九渊和李玄明按照星辰运行的轨迹,依次前往九个不同的地点。每到一处,他们都会布下阵法,借助星辰之力打开一个小型封印,取出其中的狐毛。
每一次都是一场危险的尝试。有一次,封印反噬差点伤到李玄明;还有一次,他们遇到了山中的妖兽袭击。但凭借着陆九渊的智慧和李玄明的勇敢,他们最终都化险为夷。
第十天晚上,星光明亮,九星连珠。这是千年难遇的天象,也是解开最后一道封印的最佳时机。
陆九渊和李玄明来到了青牛岭的最高峰。这里视野开阔,可以看到满天繁星。特别是北斗七星,光芒格外明亮。
他们在山顶布置了一个巨大的阵法,将之前收集到的八缕狐毛围绕其中。陆九渊手持桃木剑,李玄明则负责维持阵法。
师弟,记住我的话。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靠近阵法中心。那里的星辰之力太过强大,不是你现在能承受的。
李玄明点头:师兄放心,我会小心。
陆九渊深吸一口气,走到阵法中央。他将八缕狐毛摆成北斗七星的形状,然后取出从卧虎洞带回来的玉匣,放在中央位置。
九星归位,天地玄黄。太阴寒冰,破茧重生!
随着咒语的念诵,桃木剑上的星光越来越亮,与天上的北斗七星遥相呼应。地面的阵法也开始发光,形成一个巨大的光柱,直冲云霄。
玉匣中的最后一缕狐毛缓缓升起,与其他八缕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狐形光影。
就是现在!陆九渊大喝一声,将桃木剑刺入光影中心。
刺眼的金光爆发,整个山顶都被照亮。陆九渊只感到一股巨大的力量从剑身传来,震得他手臂发麻。但他咬紧牙关,坚持着完成最后一个动作。
光影散去,一座小巧的冰雕出现在阵法中央。那是一只九尾狐的冰雕,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活过来一般。
陆九渊小心翼翼地取出冰雕,放入一个特制的玉盒中。然后,他盘膝而坐,开始运转《太阴寒冰诀》,引导冰雕中的灵气进入自己的体内。
李玄明惊讶地看着他:师兄,你在做什么
吸收九星锁妖阵残留的灵气。陆九渊解释道,这股力量太过强大,不能让它散失。
随着灵气的吸收,陆九渊的身体周围形成了一个冰蓝色的光晕。他的头发和睫毛上结满了霜花,但他的神情却越来越平静。
师弟,帮我护法。我感觉自己即将突破瓶颈。
李玄明点头,坐在陆九渊身后,为他护法。夜深了,山风呼啸,但李玄明一动不动,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就在午夜时分,一声清脆的破裂声响起。李玄明回头,看见陆九渊身上的冰蓝色光晕已经凝聚成一只美丽的九尾狐形象,围绕着他盘旋。
陆九渊缓缓睁开眼睛,瞳孔中闪过一丝蓝光。他站起身,走到李玄明面前。
师弟,多谢你这些日子的帮助。没有你,我无法完成这一切。
李玄明摇头:师兄言重了。这是我的本分。只是,师兄现在...
我现在感觉很好。陆九渊微笑道,不仅修为大进,还对修道有了新的理解。
他看向远处的青玉观,继续说道:是时候回去了。不过,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回去。
说完,陆九渊取出一张符箓,轻轻一抖,符箓化作一道金光,将他和李玄明笼罩其中。
金光散去,陆九渊和李玄明已经回到了青玉观。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惊讶不已。
原本安静的青玉观此刻热闹非凡。观门前站着许多人,有村民,也有几位身穿道袍的陌生人。而在观前的空地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与几位村民交谈。
师父!陆九渊惊喜地喊道。
老者转身,露出一张与记忆中略有不同却神似陆九渊的脸庞。他微笑着向陆九渊走来:九渊,你回来了。
陆九渊跪地叩首:弟子拜见师父。
五年不见,玄真道长的面容更加沧桑,但眼神却更加明亮。他拍了拍陆九渊的肩膀:起来吧。我看你气息变化,已经有所领悟了
陆九渊点头:是的,师父。我已经明白了九星锁妖阵的真正用途,也了解了五百年前的全部真相。
玄真道长转向李玄明和村民,微微颔首。然后,他将目光投向远处的青牛岭,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九渊,你收集到的九尾狐冰雕带来了吗
带来了,师父。
玄真道长接过玉盒,打开后取出冰雕,叹了口气:五百年了,终于等到这一刻。
他走到观前的石台前,将冰雕放在一个凹槽中。冰雕与凹槽完美契合,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九星锁妖阵,既是封印,也是修炼。玄真道长解释道,当年我布下此阵,既是为了保护村民,也是为了给青丘狐族一个重生的机会。
他看向陆九渊:你现在已经领悟了太阴寒冰诀的精髓,也明白了天道循环的真谛。今晚月圆之时,就是破阵之时。
当晚,皓月当空,银辉洒满大地。青玉观的广场上聚集了所有村民和几位特邀的道门高人。玄真道长站在阵法中央,手持桃木剑,身后是陆九渊和李玄明。
九星锁妖阵,启!
随着咒语的念诵,地面上的符文亮起,与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冰雕开始融化,化作一缕蓝色的光晕,缓缓升空。
光晕中,一个优美的身影逐渐显现—那是一位身穿白衣的女子,九条雪白的狐尾在身后轻轻摇曳,面容绝美却透着淡淡的哀伤。
五百年了...女子轻声说道,声音如同山涧清泉,终于等到解开封印的这一天。
玄真道长上前一步:青丘仙子,当年之事,还望不要见怪。
女子摇头:玄真星君言重了。您当年的做法,确实是为了保护我和村民。若非您的封印,我早已走火入魔,酿成大祸。
她转向陆九渊:多谢小道士相助。若非你解开九星锁妖阵,我可能永远也无法重生。
陆九渊躬身行礼:不敢当。若非前辈留下后手,晚辈也无力回天。
女子微微一笑:你很特别。不仅领悟了太阴寒冰诀,还保留了人性中最珍贵的品质—善良与公正。这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尤为可贵。
她环顾四周的村民:五百年前,我因一念之差,险些堕入魔道。今天,我想弥补当年的过错。
说完,她向天空轻轻挥手。顿时,天空中飘下无数雪花,但奇怪的是,这些雪花落在村民身上,竟然变成了晶莹剔透的灵珠。
这是'灵源珠',可以助人修行,延年益寿。女子解释道,我将它们送给村民,作为迟来的补偿。
村民们惊喜地接过灵珠,连连称谢。玄真道长则走到女子面前:仙子此番重生,可有去处
女子摇头:天地之大,却无我容身之处。人类世界已经没有我的容身之地,而青丘故地,早已物是人非。
陆九渊突然上前一步:前辈若不嫌弃,可留在青玉观。此处山清水秀,灵气充沛,是修行佳地。而且,晚辈已领悟太阴寒冰诀,可以与前辈交流切磋。
女子惊讶地看着他,然后露出欣慰的笑容:小道士,你不仅天赋异禀,心胸也很宽广。愿意收我为友,已是荣幸之至。
玄真道长笑道:如此甚好。九渊,你与仙子结为道友,共同修行,也是我青玉观之福。
就这样,白衣女子留在了青玉观。她自称白素卿,是青丘狐族最后的传人。在她的指导下,陆九渊的太阴寒冰诀修行突飞猛进。而白素卿也在陆九渊的帮助下,逐渐掌握了控制妖力的方法,不再受封印的影响。
时光荏苒,转眼三年过去。青玉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白素卿的指导下,陆九渊和村民们一起扩建了道观,增修了藏经阁和修炼室。道观的香火日益旺盛,前来求道的修行者络绎不绝。
陆九渊已成为青玉观的第四代观主,而白素卿则被尊为护法仙子。李玄明也在三年前正式拜入青玉观,成为陆九渊的首座弟子。
这一日,正值青玉观百年庆典。四方宾客齐聚,共同庆祝这一盛事。道观内外张灯结彩,香火鼎盛。
陆九渊站在观前,望着远处的青牛岭,心中感慨万千。三年来,他与白素卿朝夕相处,不仅修为大进,也对天道人伦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想什么白素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陆九渊转身,微笑道:在想这三年来的变化。青玉观能有今日,多亏了师姐相助。
白素卿摇头:不必客气。这也是我应该做的。更何况,与你相处,我也受益匪浅。
陆九渊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师姐,这是我为你准备的礼物。
白素卿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支精美的玉簪,簪头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九尾狐。
这是...
这是按照师姐当年玉雕的形象制作的。陆九渊解释道,玉质取自青牛岭深处的灵石,有凝神静气之效。
白素卿接过玉簪,轻轻插入发髻:我很喜欢。谢谢你,九渊。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十足。
这时,李玄明走了过来:师父,师叔,有客人求见。说是从京城来的,带着一道圣旨。
陆九渊和白素卿对视一眼,心中了然。自从陆九渊接管青玉观后,前来拜访的达官贵人从未间断。但这次是来自京城的圣旨,却有些出乎意料。
两人随李玄明来到大殿。殿内,一位身穿锦衣的中年官员正肃立等候。看到陆九渊,官员立刻跪地叩首:下官参见青玉观观主陆真人。
陆九渊连忙扶起官员:不敢当,不知大人此行所为何事
官员起身,双手捧上圣旨:奉皇上口谕,宣青玉观观主陆九渊入京,为太子讲授道法。太子近来身体不适,太医院束手无策。听闻陆真人道法高深,特召入京。
陆九渊皱眉:太子身体不适是什么症状
官员低声道:据太医所言,太子每到子夜,就会陷入昏迷,浑身冰冷如冰。宫中已请了十几位名医,却都无济于事。
白素卿闻言,轻声道:这症状...像是中了'寒冰咒'。
陆九渊点头:我也怀疑是妖邪作祟。不过,皇宫戒备森严,寻常妖邪难以进入。
官员急切地说:陆真人,太子乃国之储君,他的安危关乎社稷。还请真人无论能否治愈,都入宫一试。
陆九渊思索片刻:我可以入宫一试,不过需要师姐同行。
白素卿点头:我与你同去。
官员大喜:如此甚好!下官这就回去复命。
待官员离开后,陆九渊对白素卿说:师姐,此行恐怕并不简单。皇宫中高手如云,还有许多奇门法阵守护。若有危险,你需护我周全。
白素卿微微一笑:你忘了我是谁了吗
陆九渊也笑了:是我多虑了。不过,为防万一,我还是准备了一些法器。
他取出一个锦囊,里面装着几张符箓和一把小巧的桃木剑。
第二天清晨,陆九渊和白素卿随官员一同启程前往京城。青玉观所在的青牛岭距离京城约有两千里路程,他们决定日夜兼程,争取早日到达。
一路上,陆九渊一直在思考太子的病情。若真如白素卿所言,是中了寒冰咒,那么施咒者必定不是寻常人物。因为寒冰咒属于上古禁术,非有大修为者不能施展。
而能够请动如此高人施咒的,背后必有强大的势力。太子乃国之储君,谁能对他不利这背后又有什么目的
带着这些疑问,陆九渊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他不知道的是,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等待着他,而他与白素卿的平静生活,也将从此被打破...